教育隨筆34
葉老倡導的“學步法”
在語文教學中,葉聖陶先生倡導的“學步”法,是教學生學會學習的科學訓練方法。葉老強調,“學步”法的每一步都要督促學生“反複曆練”,由“扶其肩”“攜其腕”,而“去扶攜”“翼護之”,而“翼護亦無須”,使學生“他日行千裏”。(引語均選自《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重點中學語文分編型教材《閱讀》和《寫作》,從教材編輯體例到練習設計,都體現了葉老倡導的“學步”法。
《閱讀》課本,按單元編排,每單元教學程序為:先講讀課文、再課內自讀、後課外自讀。這套課本編者的意圖之一,是著重建立現代語文讀寫能力的訓練序列。自1982年教材問世以來,語文單元教學的研究方興未艾。大家都在探索單元教學與訓練序列的關係、單元教學過程中講讀課文與自讀課文的關係、課內自讀與課外自讀的關係。武漢市六中的胡明道老師把講讀、課內自讀與課外自讀三者之間的關係,形象地比做“看我走”、“扶你走”和“放你走”(見1991年12期《語文教學與研究》),基本上反映了三類不同課文的教學法的特點。
現代語文讀寫能力訓練序列已經有課本了,訓練方法的理論和實踐案例也都有了。那麽,語文老師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反複曆練了。
練什麽?怎麽練?
閱讀能力也好,寫作能力也好,其關鍵能力就是思維能力。因此,我們在建立現代語文讀寫能力的訓練序列過程中,必須探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訓練的序列。
其實,孔子早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百度”通俗解釋:
“學而不思則罔”:死記硬背而不思考不理解,就做不到活學活用、融會貫通,即使記憶力再好成績也不會太好。
“思而不學則殆”:隻是善於思考而沒有學習的行動,即使邏輯思維能力再強也會因為知識累積的匱乏而限於空想而失敗。
孔子的這句話,告誡我們隻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我從實踐中體會到,抓住了培養學生勤想問題,學會提問這一環,就抓住了學習和思考的結合點,就抓住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主要教學環節。
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思維紊亂的人,一定說不好話。隻有思維清晰而有層次,語言才清楚而有條有理。所以,思維和語言訓練應基本同步,即敢想——敢說,多想——多說,會想——會說。
然而,語言和思維畢竟還是有區別的。如何把語言和思維的訓練結合起來呢?我們設想,並在三年初中教學全過程中付諸實踐的做法,是指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之與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基本同步,即敢想——敢問——敢說,多想——多問——多說,會想——會問——會說。
我在學生升中學後的第一堂課,就給他們講了古今中外名人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故事,並要求他們背誦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詩:“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選》第307頁)啟發學生敢於提問。首先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同時要求他們預習每一篇課文;上每一堂課,都要質疑問難,培養他們敢想敢問敢說的精神。
接著訓練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及教學重點、難點,有目的地提出問題。這就要學生多想、多動腦筋分析,不能“見一個菩薩作一次揖”,而要善於從諸多問題中找出最主要的問題,學會“牽牛鼻子”。這一提問訓練過程,體現了聚斂思維的特點。學生每節課都要想問題、提問題、討論問題,腦筋越用越靈,思路越來越活,說話機會越來越多。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相應得到提高。
然後,我們又適時提高思維訓練的難度,不僅要學生有目的地提問,而且要能從新的角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是一種發散思維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經過係統提問訓練的學生,一般能對課文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比較,由此及彼產生聯想,即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起全班學生思維的“開竅反應”。實踐證明,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具體內容,經常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思維訓練,學生不僅會想、會問,而且也會說了。
實踐告訴我們,運用葉老的“學步法”,逐步指導學生練說話、練提問,是提高學思維能力的關鍵。而學生一旦具備了關鍵能力,就可以“自能讀書”“自能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