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19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2018-03-30 04:28:35) 下一個

教育隨筆19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前一篇隨筆中說過:“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誰的抄得妙”。這從布局謀篇的角度來說,就是看誰善於運用相似思維來結構文章。從運用材料的角度來說,“習法”的基本要求是:           

  • 材料排列有序;
  • 材料剪裁有方;
  • 段落銜接有法;
  • 文章整合有理。

分別說明如下:

一、材料排列有序                                         

從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季節變化,到人類社會的基本活動,都是有“序”的。能夠運用3000左右的常用字,根據表達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序”把相關的文字排列組合在一起,就可以組成一篇文章。

  • 依據文章的體裁來定“序”。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中學階段,學生要會寫議論文、記敘文和說明文三種體裁的文章,還要掌握應用文的基本寫法。

我們先來看看議論文的“序”:

議論文內容排列的“序”,一般體現“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過程。

議論文的結構,一般地可以概括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部分,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三段論式”。
  提出問題,又稱“緒論”、“引論”,它是文章的開端。這一部分的主要任務是提出要論述的中心論點或中心問題,目的在於使讀者明確議論的中心,引起注意。
  分析問題,又稱“本論”或“正論”。這一部分處在文章的中間,占大部分篇幅,因此在文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問題處於論證階段。論證得是否嚴密,決定著論點是否令人信服。本論的任務在於用確鑿的事實和不可辯駁的道理,講道理,擺事實;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來證明自己論點的正確,有時還要駁斥對方論點的錯誤。至於論述的問題,可以是一個問題的幾個方麵,也可以是幾個問題。有的議論文,由於論述的問題比較複雜,篇幅較長,因而常常在本論部分劃分若幹小標題來加以論述。
  解決問題,又稱“結論”,這是文章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結論的目的在於根據本論的分析得到完整的論斷,或在本論分析的基礎上,最後向讀者簡潔概括地交代一下,以加深讀者的印象。

議論文的結構模式多種多樣,一般掌握二三種適合自己寫法的議論文模式就夠用了。下麵列舉常用易寫的幾種模式:

1、層進式結構(是什麽?即提出觀點;為什麽?即分析原因;怎麽辦?即提出對策、分析對策、論證對策。)

2、並列式結構(分論點並列、論據並列。)

3、對照式結構(正反對比、轉折補充)

再來看看記敘文的“序”:

記敘文就是要“記人”“敘事”。記人,一定要寫好人物的語言和行動;敘事,一定要寫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及過程。

寫人的成長,一般按時間順序;

寫人的活動,一般按方位順序;

寫人的性格,一般按邏輯順序。

敘事一般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為順序。

最後來看看說明文的“序”:

說明事物的狀態,要注意方位順序;

說明事物的發展,要注意時間順序;

說明事物的本質,要注意邏輯順序。

第二,以文章的結構為“序”。

不論什麽體裁的文章,其結構都是相似的,就其結構的“序”來說,就是文章的開頭部分、展開部分和結尾三大部分。顯然,展開部分是文章的重點,盡管不同文體的文章在展開部分,其內容的“序”是不同的,但是,它們在結構上的“序”是相似的。

二、材料剪裁有方。

第一要量“體”裁衣。所謂量“體”裁衣,就是要根據文章的體裁決定哪些材料該用,該怎麽用。同樣是敘事,記敘文要求圍繞文章的中心寫清楚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議論文則要求圍繞中心論點,隻寫與中心論點相關的事情, 不必交代事情的全過程。

第二要圍繞中心剪裁。多用與中心相關的材料,少用或不用與中心無關的材料。

三、段落銜接有法。

把不同的段落組織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段落之間語意要連貫,語言表達要順其自然,就需要我們使用一些銜接或過渡的方法。

銜接是利用一定的詞語或相應的句式巧妙連接,常常用在意思聯係比較緊密的段與段之間,使篇章前後連貫,脈絡分明。主要有意合和關聯兩種。

意合,就是相鄰的段與段之間靠一定的語義關係自然組合。例如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前兩段: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還不到兩分鍾,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

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著的無產階級,對於曆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得到。

前一段寫馬克思的去世,後一段寫他去世所造成的損失,兩段語意自然銜接,用的就是意合。

關聯,就是相鄰的段與段之間用一定的語言材料銜接起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關聯方式:

一種是在段與段之間用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連接。

一種是在段與段之間用表示順接(如於是、所以、因此等)或反接(如然而、但是、可是等)的關聯詞語來連接

再有一種是利用某些意思有聯係的詞語連接,包括同一詞語、同義詞語、反義詞語等。例如唐弢的《同誌的信任》,第一段從魯迅同陌生女子見麵寫起,寫到“自己也立刻帶著紙包那封信,急急忙忙走回家裏”;第二段緊接著寫“燈下,他打開紙包”,結尾處寫到“紙上立刻現出了淡淡的字跡”;第三段馬上又寫“這是……一封信”。這樣前後銜接,連貫自然。

還有一種是利用意思有聯係的句子相銜接,如同一句式、同義句式、相近的句式或反義句式等。詩歌常常采用這種銜接方法。例如柯岩的《周總理,你在哪裏》,其中四段都用“我們對著……喊:周總理——”開頭,不僅使篇章層次清晰,意思表達連續不斷,而且銜接得非常緊密。

其他文章也常常使用這種銜接方式。

過渡是利用過渡段或過渡句、過渡詞巧妙銜接,常常用在意思轉折比較大的段與段之間,如兩個不同的事件、兩種不同的內容、兩個不同的場麵等。

交代和照應是指內容之間的聯係說的,是使篇章完整周密的重要方法。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要注意段與段的銜接,層次與層次的連貫,還要注意前後的交代和照應。

交代是指前邊某個地方對後邊將要出現的事情作適當的交代,以免後邊出現得太突然;照應是指後邊某個地方對前邊交代過的事情作必要的呼應,以免前邊交代的事情沒有著落。前有交代後有照應,篇章才能周密、完整。如果前麵寫了後麵沒有照應,就會使交代落空,成為多餘的東西;相反,如果後麵寫的前麵沒有交代,就會讓人覺得突然,不好理解。

四、文章整合有理。

  整合就是通過把不同的事物與物質,使他們相互滲透,相互交流,資源共享,結合在一起,也叫集成在一起,讓他們通過結合發揮最大的價值。

     文章整合就是把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文字,通過某種方式而彼此銜接。

第一,文章整合要體現作者的思路。

葉聖陶老先生認為思路是寫作的基本功。他說:“練這項基本功,得注意思路的開展。思路,是個比喻的說法,把一番話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條路。思想從什麽地方出發,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後達到這條路的終點,都要踏踏實實摸清楚,這就是注意思路的開展。踏踏實實摸下來,發現思想思想走這條路步步落實,沒有跳過一兩段路,沒有在中途走到歪路上去,最後達到的終點正好是這條路的終點,這就是順暢的話或是順暢的文章。如果發現的情形相反,那即是不怎麽順暢的話或是不怎麽順暢的文章,這時侯說順暢和不怎麽順暢,跟僅僅覺得不同了,而是從考核思路開展的實際情況得出來的,是有憑有據的。練就這樣的基本功,無論聽人家的,讀人家的,或是自己說,自己寫,就都有了憑準,不至於不著邊際地去瞎揣摩。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練習讀和寫的時候,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麽連上的,後一段跟前一段怎麽連上的,某一句跟前麵哪一句有關係,某幾段從前麵哪一段分派出來的,諸如此類,全都辨一辨,想一想,這就是所謂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的具體辦法。”

作者要寫一篇文章,總是先要有一個寫作的走向,這個走向就是文章的思路。不同體裁的文章就會有不同的思路。

那麽怎樣理清記敘文的思路呢?其實很簡單,我們隻要掌握以下的規律就可以了:

抓住時間變化的詞句去理思路,比如記人的成長過程。

抓住地點變換的詞句去理思路,比如記人的活動場所。

抓住表明順序的詞句去理思路,比如敘事的先後及前因後果。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把事物分類來理清文章的思路。比如寫植物的文章,作者的思路往往是按"根-枝-葉-花-果"等幾部分來寫的。又如寫動物的文章,作者的思路往往是按"頭-身體-四肢-習性"等幾部分來寫的。
  文章思路一旦理清,我們還愁不能理解文章的主題嗎?

如果你向別人敘述一件事,一會兒說東,東沒有說完又去道西,西沒有說完又去扯北。這樣人家就弄不明白你說的是怎麽一回事。原因是思路混亂,條理不分。所以我們作文要強調條理清楚,要把事情發展或活動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

怎樣才能做到敘事條理清楚呢?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記敘要有順序。這就說敘事要有一定的次序,一步一步地寫來。一般來說,應按照事情或活動的發生、發展、結果的順序,把先發生的事情先寫,後發生的事情後寫。這樣條理就清楚了。當然,也可以先寫結果,然後再交代事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這種寫法就叫“倒敘”了。

二、記敘要有線索,線索能把要記敘的事件連成一個整體,使文章的內容條理清楚,脈絡分明。能夠作為線索的事物是多種多樣的,通常有:時間、地點,某一中心事件等等。

三、記敘要前後連貫。作文時要注意過渡自然,前後連貫,這樣也會使文章的條理清楚。

怎樣理清議論文的思路呢?

作者的思路是對客觀事物怎樣觀察、理解、認識的反映。作者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寫文章的。一篇文章思路如何,往往反映在這篇文章的結構上。
  毛澤東同誌說:“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說,如果是重要的帶指導性質的,總得要提出一個問題,接著加以分析,然後綜合起來,指明問題的性質,給以解決的辦法”。這句話不僅指出文章要言之有物,而且提出了認識問題、反映問題的必然的思維過程,即思路。議論文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安排結構的。

怎樣理清說明文的思路呢?
  說明文的結構由事物的性質確定,一般來說,確定它的結構可從以下兩個方麵考慮:

按說明對象的自身條理性來理清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條理規律,把握了這種規律並據此安排結構,能使說明的內容井然有序,條理清楚。一般來說,運動、變化、發展的事物,它的條理性表現在時序上,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形態,說明時按時間順序體現思路。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就是按時間順序體現思路的,先寫文字產生和出現書籍的雛形,再寫正式的書籍,最後寫現代的書籍,從而說明了書籍演變發展的過程。
    處於靜止狀態的事物,如建築群、名勝古跡、物品等,常常從空間位置上體現它的條理性。說明這類事物,一般按空間順序,先表後裏、先外後內進行說明。如《故宮博物院》說明一個古代建築群,這個建築群處在一定的空間方位上,排列有序,內部建築有主有次。文章按照空間位置,先寫外部城門,後寫城內建築,寫內時先寫主,後寫次。整篇文章層次井然有序。
    按人們對說明對象的認識規律理清思路。
    對讀者陌生以及讀者難以理解的說明對象,說明時常常由具體到抽象,由表麵現象到內在事理。由個別推及一般。在具體說明中,一般先寫狀態,後寫功用或成因,最後揭示性質特征。如《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說明文,具體說明部分先說一種現象:傳說約兩千年前,羅馬統帥狄杜把俘虜的奴隸投在死海裏,但奴隸卻安然無恙。然後解釋原因,這是因為死海海水的鹹度很高。接著進一步解說死海的成因,說明時先敘事,後說它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這樣說明,讀者易於理解。
    對讀者並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說明時可先說一般,再敘說個別現象。這種寫法宜先寫性質特征,後寫狀態,人們可先獲得事物或事理的總體認識,然後具體理解。如《蘇州園林》,一般讀者都知園林這一事物,但蘇州園林與其他園林有所不同,因此,寫作時就先說出它與其它園林不同的性質特征,然後具體說它的形態。這種結構安排有利於讀者遵循作者的思路盡快地認識事物。
    說明文的結尾一般是自然結束,說明清楚了,文章就結束了。有的說明文最後再次歸結特征,有利於讀者區別事物。如《故宮博物院》最後寫道:“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牆,錯綜相連,而井然有序。這樣宏偉的建築群,這樣和諧統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驚歎。”結尾直接點出了故宮建築群的特征:宏偉、和諧、統一。有的說明文,結尾作一些補充性的說明,或開拓讀者的視野,或增強說明的準確、嚴密程度。如《看雲識天氣》結尾是這樣寫的:“在某些情況下,看雲識天氣往往要受到限製,因而,還是要依靠天氣預報。”這一補充,比較全麵地說明了“看雲識天氣”的作用,增強了說明的科學性。

  • 文章整合對材料的取舍要適度:

寫文章有了一些材料,還要根據文章的立意取舍材料。要適度,就必需在已確定的立意和文體要求的基礎之上,對材料本身以及材料之間的邏輯聯係進行再審定、校正、錘煉和對邏輯思維過程認真加以再梳理。總之,要適度就不能讓材料蔓出主幹。這是對材料的基本要求。這就是說必須去求取材料及自身邏輯與主旨的一致性。

嶽飛說兵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作文“習法”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