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語文教學隨筆(24)感恩改革時代,選擇了平麵設計

(2025-10-10 03:22:12) 下一個

語文教學隨筆(24)感恩改革時代,選擇了平麵設計

趙明是華中師大一附中1988屆高中語文實驗班的學生,1985年高中入學時被我抓鬮抓到實驗班來的,從高一到高三,一直是班級宣傳委員,負責辦班上每周一期的黑板報,當時高中教學樓教室後麵有一塊與教室前麵一樣大的黑板。她學習勤奮成績好,與程矢同學三年認真辦好每一期的黑板報,多次獲得年級和學校“黑板報”評比優勝獎,宣傳效果顯著。高中畢業時被推薦保送上海交大。
她對我說:“我進入交大的時候就是設計係,學建築專業是我個人的夢想。我記得1988年高考前夕,三月份的時候,上海交大一位係主任提前來華師一附中招保送生,是您推薦了有藝術專長的我。5月份同濟才來,我已經提前簽約了交大,所以才與交大設計結緣了。
本科畢業時,我被留校做專業老師了。當時在交大是絕無僅有的,八年後讀了本校的第一屆在職碩士,十年間一邊做老師一邊做兼職和自由設計師。而後學校學科院係合並改革,我所在的設計係由原來的建工學院轉到了媒體與設計學院,由工科轉到了文科。體製內,設計專業發展不如理工科,於是我從一名設計教師轉變成了一個兼職旅行家,花十年的時間周遊世界,擴大視野,積蓄能量,近十年,設計教學背景好轉,於是一邊繼續周遊世界,一邊潛心設計教學,忙碌而充實,現在幾近天命之年,也漸感疲憊。
讓身體健康的行走,讓靈魂高貴的雲遊,曾經是我一段時間的座右銘。”
我永遠記得在母校上人教社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的那三年,高一學習《文言讀本》、高二《文學讀本》、高三《文化讀本》。工具性+人文性,在當時那個年代,既超前,也是一種中國文化的回歸(在十年文化浩劫之後),是很有覺悟很有想法的新觀念的一種率先嚐試,我們語文實驗班的學生何其幸運啊!
我還是要感恩這個時代,給了我們更獨立更自由的選擇。”

趙明聽說我從美國回國抵達上海後,第一時間趕到中庚聚龍酒店看望,並再三表示一定要請老師和師母一起吃飯謝師恩。
於是,我告訴她,回國前幾天,我曾請一位也是母校高中畢業學平麵設計的學生,現在也在上海工作的肖晗,幫我設計並印製了一本《幸遇人生貴人範守綱》的畫冊,而且一定要在我抵達上海的第一時間——9曰28日下午5點鍾之前做好並送到我住的酒店。

當他接到我發的照片和文字時,隻有兩天時間了,盡管時間緊,他又非常忙,肖晗同學還是非常認真及時做好了一本相冊。在上海《語文學習》編輯部特地為我與範守綱老師見麵聚餐的第一時間,給範老師和各位編輯送上了我的見麵禮。範老師稱讚這是我們三十多年後在上海重逢時最珍貴的禮物!
肖晗也因此知道我在上海的時間安排,一定要在29日中午請我和老伴吃飯。於是,我與他商量,是不是可以和我實驗班的學生一起聚餐,共述師生情、校友情,我們三人都曾經是母校——華中師大一附中的學生。而且我告訴他,趙明現在是交大室內設計專業資深教師,你們兩人雖然是第一次相聚,但一定會有許多共同話題的。
於是趙明準時到酒店接我們,一起去愚園路的“元古餐館”聚餐。肖晗已經在餐館門口迎接我們,且不說走進餐館所見所聞的蘇幫菜色香味了,一聽這館名,再看室內環境布置,感覺真是名副其實。再聽兩位學有所成的室內設計專業人士的談吐,那感覺真好!

(右起趙明、師母、李老師、肖晗在上海元古餐館合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