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

健康是自己主觀控製的結果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活得幸福的人具有9種特質。你擁有幾種?

(2023-01-25 14:28:55) 下一個

“怎樣才能獲得幸福”是個老舊但常談常新的問題。有些人會以為,擁有了錢、事業、家庭這些幸福標品後,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很幸福,但事實未必會如此。

還有一些人,ta們有著忙碌的工作,生活和其他人一樣充斥著麻煩、爭吵和不確定性,但你卻能從ta的臉上讀出“幸福”。

心理學將幸福定義積極為:一種以1)快樂2)滿意3)滿足 4)充實為特征的情感狀態,由人們的主觀感受來界定。因此,心理學中的幸福也被稱作主觀幸福感,它由“能夠接納各種情緒的情緒平衡性”和“高水平的生活滿意度”構成。

也就是說,盡管幸福的人生活中難免也有不如意的時刻,但ta們能夠好好接納,不以此為苦。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最直觀的區別之一,可能就是幸福的人“不覺得自己缺少很多東西”。Ta們不太羨慕他人,因為真誠地認為自己所擁有的已足夠,就可以免去很多苦苦追求的焦慮、與他人比較的痛苦。

人活著,幸福是值得追求的。幸福的人,不但自己滿意度高,還能給身邊的人也帶去很好的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能獲得並維持幸福這種狀態的人,具備一些共同的心理能力。我們總結了9個獲得幸福的必備能力分享給大家,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離幸福更近一點。

從自我的角度

自我認識的能力

隻有當一個人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了解自身的喜好與厭惡、優勢與弱點、目標與願望,才有可能對於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將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有一種相對穩定且連續的認知。

可以說,對自己的了解,是人們做出很多重要人生選擇的基礎(Erikson, 1950)。

心理學家Erikson認為,“找到自我、獲得認同”是一個持續終生的任務。不同的人生階段、時間節點,人可能都會產生新的認知和變化,這也就需要我們持續保持覺察的意識,認識自己身上的新變化,並不斷形成對一個統一的“我”的認識。

對“我”的認知越全麵,越堅定,就越有可能按照自己定義的幸福去生活——不再人雲亦雲地迎合主流。

你可以嚐試通過以下兩件小事來了解自己:

1)在需要做出決定的重要時刻,多問問自己:這是他人對我的期許,還是我真正想要做出的選擇?

2)對未來進行深入、細致的想象,幫助我們了解內心真正的渴望。比如:你的經濟條件如何?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嗎?還是仍然是那群關係深切的老友?結婚了嗎?有孩子嗎?等等。

相信自己的能力

過去三年,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中太多的事情不受自己控製的無措感,於是許多人因此產生了“幹脆就擺爛吧”的想法,不再相信事在人為。

但其實,相信自己有能力控製並決定自己的生活,才能獲得幸福——這是一種內控型的思維方式,會直接影響人們自我控製的能力。舉個例子,內控型的人遭遇失敗後,由於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困局,很快就會重振旗鼓,尋找解決方案;外控型的人認為一切都由上天或外部因素決定,遭遇失敗後,由於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挑戰,從此會一蹶不振,變得十分頹廢。

心理學研究也發現,內控型思維方式的人,往往在學校和工作中表現得更優秀,能夠應對來自外界的挑戰,有良好的延遲滿足能力以實現長遠目標,身體更健康,幸福程度也更高。

所以,如果過去你相信事事成敗取決於上天,現在可以扭轉認知,相信自我控製的能力——成功是因為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斷;失敗了自己也有能力東山再起,改變破局。

自我肯定的能力

錯誤和失敗總是難以避免的,因此想要獲得幸福,自我肯定的能力非常重要。這是因為自我肯定的人,不會因為失敗和錯誤就輕易否定自己,也不讓他人的評價或一時的行為結果定義自我價值,很少因為幾次錯誤就自我否定,沉溺於失敗中。

因為ta們相信,自己是有力量、有價值的。Ta們擁有這樣一種信念——我會做得更好,我會成長得更好。這種信念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無疑是抗焦慮和抗抑鬱的良方。

你可以嚐試先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值得肯定的小優點,比如睡前問問自己,“我的3個優點是..……”“這件事上,這幾點做得比上次好……”。當你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所在,那麽下一次再遇到失敗時,你也能夠看到自己的優點,不再妄自菲薄。

從關係的角度

對自己和他人真誠的能力

有時我們覺得自己不幸福,是因為我們明明所處在令我們痛苦的關係中,但行動上卻並沒有離開痛苦來源的打算,反倒是苦苦維持著現狀。對自己真誠,意味著不要陷入自欺欺人的幻想中。

反過來說,社會對於什麽是好的關係的刻板印象,也影響著我們的選擇,比如“沒有婚房不適合結婚”等。對自己真誠,你的幸福快樂,要由你自己來負責。你的感受比這些刻板印象更能告訴你,對方是不是能讓你覺得幸福的人。

對他人真誠,也是關係健康必備的。不具備真誠的能力的人,總會把關係看成利益交換、利弊分析,甚至是想要從關係中“占便宜”。這樣的觀念,會讓ta們自己也錯過關係真正美好的狀態,錯過為他人付出能給自己帶來的幸福感。

愛與被愛的能力

弗洛姆認為,一個人唯有通過愛,才能長久地、保持獨立地和其他個體建立心的結合,脫離孤獨。

愛人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很多人尚未成熟的時候,都會以為愛就是接受愛。認為自己愛一個人,就意味著要給對方提很多要求,從對方身上索取。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到,出於愛而對另一個人的付出,能夠讓自己感到充實,也更堅信自己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體驗。

更少有人知道,其實“被愛“也是需要能力的。成長過程中沒有被愛過的人,長大後遇到了愛自己的人,ta們的感受會是怪異、尷尬、不適、懷疑……ta們真的有可能因為一段關係過於美好而放棄它。

重拾愛與被愛的能力很艱難,我們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比如觀察、模仿身邊有愛的關係,從ta們身上看到好的關係給人帶來的力量,找到建立關係的信心。

很多時候,我們總在等待通過一段好的關係來修複和獲取“愛的能力”,卻疏忽了在我們等到對的人之前,也可以主動習得“愛與被愛”的能力,來提升獲取好的關係的幾率。

示弱的能力

人們普遍認為,向他人求助意味著無能,也意味著我們可能被拒絕、被嘲笑、失去主動權。實際上,關係裏敢於示弱是一段高質量關係的重要特征,而這也預示了人們的幸福指數。

示弱的人其實是在向他人表達“自己需要幫助”,而這一行為在人際關係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關係的強化劑,人們正是因為“尋求幫助”才產生聯結,又因有來有回的互相幫助而加深這份聯結。

適當的示弱,其實是在給別人一個關心你和愛你的機會。試試選一個你信任的人,一個自然而然的時刻,放下你的驕傲,告訴ta你很需要ta——也許會給你帶來奇妙的收獲。

麵對世界的角度

抗挫折力

在心理學中它也叫做“回彈力”,或心理韌性——個體良好適應壓力和逆境的能力。回彈力越強的人,越有能力不被自身所處的艱難環境所擊垮,並能在困境中實現自我修複,甚至獲得超越大多數人的成就。

修複力更強的人,有著超越其他人的抗壓力。同等壓力水平下,這些人表現得更好。因此ta們有更多機會接受挑戰——因為能夠扛住壓力,不造成自我的崩潰,因此也就有了更多機會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突破自我、建立對自我更多的了解,找到麵對世界的信心。

想要增強我們的回彈力,重點就在於改變我們對於挫折的認知。賓夕法尼亞大學相關的研究指出,以下三種解讀方式的轉變對於轉變我們對挫折的認知,是極為重要的:

從向內的變為向外的(“壞事的發生不是我的錯”);

從總體的變為具體的(“這是一個獨立、單一的事件,並不暗示著我的全部生活都大錯特錯”);

從永久的到暫時的(“眼前這個情況是會發生變化的,而不是假設一切都已經固定不變了”)。

釋懷的能力

我們的生命中,總會存在一些不屬於我們的人和事。緊緊抓住這些不能再擁有的人和事對我們沒有好處,反複回想這些過去,隻會讓消極的事件被加工得更徹底、記得更深刻,一想起就勾起更多焦慮、沮喪的情緒。

釋懷不是遺忘,而是不再去爭取某個人進入自己的生活,也不去爭取某件事以某種方式發展,主動放下那份渴求,接納已經發生了的事情。

當我們不強求他人進入自己的生活、不再執著於無法實現的目標,也就可以騰空一部分自我,去關注當下更有意義和價值的人事物,一方麵為所擁有的感到滿足,另一方麵轉而追求更加現實可及的目標,也就離幸福更近。

如何獲得釋懷的能力?我想第一步就是,認真對待當下的生活,為好好生活而努力。允許新的人事進入你的生活,不再給過去可趁之機。有一天你回過頭會發現,過去的事已經離你很遠、不再重要了。

允許世事沉浮

來到了2023年,回望過去會發現,生活發生了太多不確定性,讓人不時感到無端地焦慮和苦悶。我們難免會為未來感到憂慮,感慨世界真的會變好嗎?

麵對世事變遷,允許是更高級的“接納”。它的姿態比接納更主動,宛如自己命運的帝王——我允許一切發生,我不為反抗已經發生的現實消耗自己,我將調用自己的全部判斷力和最大潛能去回應好命運安排給我的每一種處境。

很多時候,越是抵觸和拒絕接受那些不符合我們預期的事情,痛苦反而越是被“不允許”放大——變成對自己生命和精力的一種無謂的消耗。

允許則意味著坦然和無畏,一方麵接納自己的渺小——無力操縱命運和世界,但另一方麵卻秉持自信和勇敢,願意接受一切現實,並相信自己能夠盡最大努力去回應和處理現實。

如果我們能在生命中找到到意義感,便會有充足的力量和勇氣去麵對困難,也更有可能從所經曆的人事中收獲喜悅和滿足。

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幸福不在你一定要抵達的未來,它原本就是由你創造並描繪的當下(Happiness is not something you postpone for the future; it is something you design for the present)。

——Jim Roh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