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親密關係是你與另一個人之間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應的聯結。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侶之間都真的有這樣的感受和聯結。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麽”的伴侶。
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hiding from relationship in relationship)。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先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本文還會談到另外一種病態共生關係,我們翻譯為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cy),特此劇透。
什麽是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真正的親密關係代表著相互關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但這些是需要承擔情感投入的風險的,在乎一個人,我們就有可能因此受傷。假性親密關係就是為應對這樣的風險出現的:我們懷著對失控的恐懼,所以不敢投入,回避了彼此情感的付出。
因此,它是一種防禦機製(defensive mechanism),是兩個人一起在防禦那種“需要雙方一起創造的真正親密狀態”。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真的在乎一個人”,或者“讓別人對我們來說變得重要”,因為真正的愛和關心一個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讓我們有一種被傷害、被拒絕、被拋棄的脆弱感。這使我們感到恐懼和焦慮。
而這樣的一種防禦機製則可以幫助我們抵抗這樣的恐懼和焦慮。待在這樣一段關係裏,對我們來說是“安全”的,因為這段關係從表麵上看非常穩定,有著精心構建的規則,不會出現不可預測的危機。我們在這段關係中將會得到的情緒反應都是在自己控製中的、可以完全預測的。假性親密關係使我們從真正的親密關係帶來的複雜性中得以解脫。
有心理學家認為,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我們處於一種“情感禁閉”(Brain-lock)的狀態,即雙方不自覺地達成了協議——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這種禁閉的狀態,看起來雙方是在一起,但卻拒絕進行深刻的情感聯結,在實質上卻是一種分離。
(情緒麻木,也稱作情緒無能,對我們的心理影響傷害極大。公眾號主頁回複:情緒無能,查看更詳細的內容以及如何改善它。)
假性親密與依賴共生(Codependency)
在近年來對假性親密關係的研究中,這個概念經常被與“Codependency”一起討論,因為“Codependency”造成的病態的、相互依賴的關係,往往也是雙方的共謀,和假性親密關係一樣,Codependency 的雙方也往往都看似穩固,很難分開。
Codependency這個詞,在中文中曾經被翻譯為拖累症,然而我們認為這種翻譯並不完全準確。我們更願意稱呼它為“依賴共生關係”。
Codependency最早出自和物質成癮相關的語境,是指一種伴侶之間的關係。例如,一對伴侶中一方酒精成癮,導致自身功能低下;而另一方則依賴於伴侶的這種功能低下,給出強製性的照顧(caretake),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Codependency的本質是一個人無法依賴自己內在的自我、或自身完全的意誌來決定自己的行動。他們的行動和自我價值都依附於外界的東西,可能是人,可能是成癮物質等。在一段狹義的Codependency的關係中,兩個人都具有這樣的特點,需要一方有生理或精神上的成癮(嗜賭、性成癮、物質成癮等),造成這個人功能低下,極端對自己不負責任;而另一個人則高度依賴這個人的“社會生活功能低下”和“不負責任”,在過分地、強製地、照顧另一方中獲得自己的價值感。這是一種病態的共生關係。
在依賴共生關係中扮演“助人者”角色的一方,往往“依賴別人對自己的依賴”。他們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另一半身上,給予ta並不需要的過多的關懷,為此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需要,同時又帶有強迫性的控製欲,癡迷於控製對方的一切。
一段Codependency的關係中,往往兩個人都既是受害者,又是同謀:一方依賴對方,另一方則依賴“對方對自己的依賴”。在這段“共生”的關係中,兩個人往往都會感到痛苦,也能夠感受到他們在做有害的事情,助人者能感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被忽視,還會給自己打上“弱者”“受害者”的標簽。但實際上這種關係也是他們自己所尋求的。
Codependency關係中的人,其實也是秘密地達成了互惠的共謀,這一點,和假性親密關係是有類似之處的。
不過,假性親密關係的雙方並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事實上,他們是同盟者。他們攜手建立起了降低焦慮的機製,避免和對方分享真實的感覺,盡管這種機製會使關係變得冷漠和令人窒息。
他們覺得,這種聯盟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而避免使自己麵對那些真實的失落感。他們不會輕易對自己的伴侶放手,不肯結束親密關係,但這並不是因為情感上的親密或者深刻的承諾,而是因為這種關係幫助他們防禦了“真的在乎一個人”所可能導致的風險。
而從兩種關係的性質上看,Codependency是一種可以被識別和確認的、有害的個體病態心理(不管是成癮者,還是助人者,雙方都有病態心理),而假性親密關係則隻是關係的一種,雖然也必然有它的負麵作用,卻不一定是“病態”的。
什麽導致了假性親密關係?
可能的原因很多。
其中常見的一種是,我們都是從人生早期的關係中學習去“定義”什麽是愛。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種假性親密關係,他們從不自主、自發地互相表達愛意,這樣的孩子就更容易認為,親密關係、婚姻、愛就是這樣一種程序式的互動而已。在這種僵死的、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裏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會缺乏“激情(passion)”,無論是和性有關的激情還是其他方麵的。畢竟“激情”它顯而易見不是程序化的。而激情是好的親密關係中所必需的。
假性親密關係看起來有很多種形式:有時候可能一方的行為取決於另一方的需要(索取方為主導);有時候一方接受什麽取決於另一方給予什麽(付出方為主導);有時候一方負責表演而另一方負責讚賞(看起來的完美情侶)。但實際上,無論哪一種,關係中的雙方都是平等地被束縛著,他們自願被束縛去感受到“世界是安全的”,而狂野的激情在他們看來是最危險不過的事情——畢竟這是他們從小長大的過程中始終陌生,從未接觸過的。
假性親密關係的危害以及改變
盡管這種關係在表麵上是“安全”的,且會使人長期深陷其中、不易分離,但假性親密關係如果不加修複,會帶來很多問題。就像心髒過於有節律地跳動,反而是嚴重心髒病甚至死亡的前兆一樣(健康心髒的跳動反而不是那麽規則),過於冷靜和規律的交往模式很有可能是一段不夠健康的關係。
一方麵,假性親密關係中的人,可能從兒時起,就沒有過真正雙方彼此接納和理解的深度聯結,他們對自我的角色定位因而是非常片麵和狹隘的,ta的思想和行為都有日常的規則可循。假性親密關係壓抑了人的情緒、也壓抑了人的自我認識,從而就剝奪了這個人真正去和別人聯結的可能。
此外,假性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即便努力去“照顧對方”,也常常會覺得失望。雙方都會覺得自己是唯一一直在付出的那個。這些人中的許多,從小就要去滿足父母明確提出的各種需求,因此他們逐漸失去了看到“別人或自己真正需要什麽”的能力。他們自以為是的付出是基於自身,而不是對方的。因此這種付出注定會讓他們感到更加被隔離、被剝削、被低估,感到憤怒。當我們在無意識中被消磨得精疲力盡,總會有其中一方或者雙方覺得孤立無援,開始渴望真正的親密。
最終想要離開這段關係。
在這時,我們中的一方可能就會突然有向外尋找新的對象的衝動。但即便發展了新的戀情,可能還是會對於接納一個新的人、作為“真實的自己”被看待和被愛而感到害怕和焦慮。
如果你習慣了假性親密關係,你最應該做的也許是檢視自己在每段關係中已經形成的角色及期望的固定模式。比如,你們總是無意識地、但卻是不可避免地,按照設計好的固定腳本來扮演角色。我們已經知道,這並非正常的狀態,而隻是對焦慮的防禦機製。但是要知道,焦慮是不會因為防禦和逃避就自然消亡的。
在意識到自己的假性親密關係狀態所帶來的危害後,你可能會擁有“冒險”的動力。當你嚐試著邁出第一步,比如試著對一份感情懷有並不總是擁有失敗結局的期待,你就有可能想要發展真正的愛情。漸漸地,你可以試著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感覺,讓對方了解真實的你。
這一定會讓你害怕,你體內的預警機製會跳出來,告訴你讓他人了解你是危險的,這會讓你驚慌和脆弱;然而,處理焦慮的方法不是逃避,隻能是經曆它們。
而如果你遇到的對象是長期習慣假性親密模式的,你可能會感到無助,因為你會發現,這個人雖然口上說著愛你,並對你進行著例行的關心,但ta實際上對於了解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毫無興趣,麵前的這個人好像隻是在進行著角色扮演。而你又會擔心,說出真實的感受會對這段關係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這時,你也許可以試著坦誠,隻有你的坦誠,才可能影響你們互動的狀態,從而影響ta。抓住令你失落的感覺,讓它引導你去尋找真正能帶給你內心的滿足感的東西。也許你們之間真正的聯結可以逐漸建立起來。
“勇敢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然向前。”這句話可能就是那些假性親密關係者最好的解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