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

健康是自己主觀控製的結果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沒有抑鬱症是一蹴而就的

(2022-10-21 19:47:54) 下一個

突然就得抑鬱症了。

沒有抑鬱症是一蹴而就的。

考試成績不好、被批評一頓、失戀等等,這都是表麵誘因。真正的原因,是人在原生家庭裏十幾年累積下來的痛苦。

父母很愛我,但我還是抑鬱了。

沒有抑鬱症患者的父母是無辜的。

哪怕是中年事業受挫後被診斷為抑鬱症,根基也是童年時期被父母數年如一日的精神折磨。

有的人說:我父母很愛我,我也很愛自己孩子,我無法相信,世界上怎麽會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我選擇相信世界是美好的,這也讓我活得樂觀,避免壓抑。

看到這裏,你可能以為這是一個成長在有愛家庭的幸運兒。

其實正好相反。

一個人若真的成長在健康有愛的家庭,對自己孩子也是真愛,那麽這個人會有很好的同理心,也就是共情能力,能夠區分愛與非愛。

看到小區裏、學校裏、大街上那些攻擊孩子的父母,看到那些虐待孩子的新聞,能夠感受到孩子的痛苦,心疼孩子。

而“世界上怎麽能有父母不愛孩子”“我相信世界是美好的”,這明顯是同理心匱乏、邏輯碎裂才能說出的話。

同理心匱乏和邏輯破碎,是養育失敗的結果,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愛,認同傷害,才會缺乏同理心。

在謊言的世界裏認同謊言,並且不斷加深自我欺騙“我父母很愛我,我童年很幸福”。這種虛妄最怕被現實戳破,所以不得不“我寧願相信世界的美好,保持自己的樂觀”。

我記得在一本書裏看過,一個精神科醫生說:有時候不想治好那些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覺得他們活在妄想世界裏挺好的,因為現實對於他們來說,太殘酷。

好和壞,旁人真的無法判斷。自己的人生自己選擇吧。

抗抑鬱藥物可以治愈抑鬱症。

任何藥物都不能治愈抑鬱症,隻是壓製症狀而已。

抑鬱症可以突然治愈。

抑鬱症患者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可能出現“積極向上”的態度,覺得一切都會變好,對自己充滿信心。

醫生或家人可能覺得患者是好轉了,其實這個時候自殺的可能性反而更高。因為抗抑鬱藥“幫助”患者進入躁狂狀態,躁狂狀態下自戀受挫,會加深抑鬱,甚至導致自殺。

父母或配偶如果懂得真愛,我就不再抑鬱了。

治愈抑鬱症,最核心的是:覺知。

覺知自己的自戀幻想,這個幻想比如:妄圖讓父母看見自己,讓配偶理解自己,等等。

分清人與人之間的現實邊界,走出共生自戀幻想,回到“什麽是我能做的,什麽是我不能掌控的”的現實中,抑鬱可以治愈。

當然,它是一個持續累積覺知的過程。

抑鬱症需要父母的陪伴。

治療抑鬱症最好能夠物理隔離導致自己抑鬱的家人。遠離父母,更有助於康複,甚至有的離開父母後不用治療就康複了。

抑鬱症是不肯積極向上。

沒有躁狂幻想就沒有抑鬱。

每一次陷入抑鬱,都可以這樣自我覺知:我之前在躁狂幻想什麽,導致我現在的抑鬱。

這個幻想比如:希望父母不要再控製自己,希望配偶能夠理解我,不要冷漠攻擊我。

事實上:父母有沒有愛的能力,不是我可以說了算的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壓力的增加,人們對“抑鬱”這個詞已經不再陌生。但是,對抑鬱症真正了解的人並沒有那麽多。有的人甚至覺得那些患抑鬱症的人就是“作”、是沒事找事。其實,他們是真的難受。有幾類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成為“抑鬱體質”,更需要注意預防。

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群

抑鬱症跟家族病史有一定的關係。有研究顯示,如果父母其中有1人患有抑鬱症,子女患病概率為25%;若雙親都是抑鬱症患者,子女患病概率高至50%~75%。

孕婦或初為人母的女性

孩子的誕生不僅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份責任,很多女性在懷孕生產時,麵對體型變化、工作生活上的不適應,尤其是圍產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劇烈,在圍產期可能會出現抑鬱症狀。

遭受重大不幸的人群

童年有過悲慘經曆、離異或者獨居者更容易罹患抑鬱症。假如生活中遭遇重大不幸,患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長期壓力人群

社會中的工作壓力大、強度高,無法正常休息,經常需要加班,晝夜節律顛倒。這些工作環境下容易導致個體的生物節律紊亂,心理長期處於壓抑焦慮的狀態,如果無法及時調整就容易得抑鬱症。

患有慢性軀體疾病的患者

疾病會給人帶來痛苦,尤其是癌症患者,患上嚴重疾病,長期得不到治愈,容易造成性格改變,心理上也飽受磨難,進而會導致患者患上抑鬱症,而抑鬱症還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從而影響原有疾病的病情。

空巢老人

老年人作為社會最大的弱勢群體之一,心理健康不容忽視,身體衰弱、病痛增多、親人離世等等都會給老年人脆弱的身心帶來嚴重的打擊,如果不能及時疏導,老年人很可能會出現抑鬱的情況,尤其是現在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作為子女一定要及時陪伴,因為這樣的老人更容易受到抑鬱症或者是老年癡呆等疾病的影響。

 

導讀: 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我們周圍的人甚至抑鬱症患者本身都對抑鬱症這種疾病抱有一種錯誤的認識:性格軟弱、缺乏進取心、自暴自棄、喜歡自虐等。那麽我們該怎麽辦?

但如今的醫學研究已經證實,抑鬱症是一種由大腦某些生物指標改變而已引起的真正疾病。當然,這一結果並不是讓所有的患者都去吃藥,而是讓我們所有人都去尊重理解抑鬱症患者的痛苦,正如我們尊重理解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痛苦一樣。抑鬱症不是單純的“想不開”或“思想問題”,患者並不象我們想象的那樣容易振作起來。

患抑鬱症,不是患者為擺脫現狀而選擇的結果。與抑鬱症抗爭,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圍人的看法,而是治療;不是周圍人的大道理或抱怨,而是幫助、支持、建議,或者更簡單的說是理解和照顧。

 

一、為什麽世人會難以接受抑鬱症是一種疾病的觀念呢?

首先,這是一種看不見的痛苦:沒有傷口,沒有流血,沒有可以測量的指標,也沒有實驗室數據可以明確地作出診斷。所有的依據隻是患者自己的感覺以及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其次,在別人眼中,抑鬱症很容易和所謂的“狀態不佳”混淆。正常人在外界條件嚴酷時會或多或少作出抗爭等反應,而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隻會不知所措。

抑鬱症是一種會影響我們生活全部的疾病:它會降低我們的行為能力,改變我們的世界觀,使我們的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遭。它會讓我們變得完全不象從前。

二、那抑鬱症的主要症狀究竟有哪些?

要明確診斷抑鬱症,以下的症狀必須不間斷地持續兩周以上,而且和平時的狀態有明顯差異。

- 情感症狀(在抑鬱症中必須存在):幾乎每時每刻都情緒低落、悲傷或空虛;對什麽事都不感興趣,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

- 生理症狀:行動遲緩、疲勞、無力;有時也會緊張、激越。食欲改變(可以是增加或減少)。睡眠障礙(可以是失眠或嗜睡)。

- 心理症狀:自我貶低、過於自責。有時會有厭世、自殺觀念和企圖。

- 認知症狀:難以集中注意力、思考困難、下決定時常常猶豫不決。

以上這些症狀經常會互相影響,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當我們感到越疲勞,做的事情就越少;而做的事情越少,我們就越自責;我們越自責,情緒就越低落,抑鬱症狀就越嚴重,疲勞就會越加劇。。。這就是為什麽要與這些症狀做抗爭,防止它們互相影響使病情惡化。盡管做起來十分困難,而且剛開始時或許根本看不到任何良性改變,但我們沒的選擇,必須從打破這一惡性循環著手。當然僅靠患者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抑鬱症如不加以治療,可能持續數月或者更久。研究表明,未經治療或治療不當的抑鬱症極有可能複發。所以不僅要及時治療,而且藥物的量、維持的時間一定要足夠。

 

治療中的抑鬱症有三個階段,與用藥的三個階段相吻合。

走出黑暗”期:在藥物的作用下,患者感到好轉,症狀的數量減少、嚴重程度減輕。他開始找回與疾病努力抗爭的力量。這段時間的用藥常被稱為“急性期用藥”,一般持續兩個月左右。

康複期:患者還十分“虛弱”,卻已經漸漸恢複正常的生活。但在麵對困境時,甚至沒什麽特別的原因,症狀還是會重現,隻是可能比剛開始時輕一點。這段時間,患者最容易自行停藥,因為他開始覺得自己已經痊愈。要記住,這僅僅是康複期,繼續服用藥物是非常重要的。這時的用藥我們稱為“鞏固期用藥”,它的目的已不是改善患者狀態(因為已經足夠好了),而是防止疾病的複發。這段時間因人而異。一般在四到十二個月之間。

治愈期:在六個月到一年的藥物治療(期間沒有明顯複發)以後,患者可以被認為“治愈”。這時可以遵醫囑逐步停藥,這樣做會使複發的風險降至最小。

抑鬱症其實自古以來就有之,而它經常會為社會、我們的家人、甚至患者本身所不理解。

患者自己對疾病的偏見會給他帶來雙重痛苦,使他越來越難以麵對現實,更會為自己的現狀感到自責萬分,好比一個糖尿病患者為自己的糖尿病自責不已。無論是自我責備(“都是我的錯”)還是推卸責任(“都是別人的錯”)的想法,對於患者來說都毫無用處。他隻有在康複以後才能夠作出合理的反省,而不是在抑鬱症發病期。

對於患者周圍的人來說,他們或許隻看到他過分的悲傷。起初會表示理解同情,漸漸地也會不耐煩:“他現在是不是也應該振作一點了!”但是我們會去責備一個老慢支患者一直咳嗽嗎?

雖然當代社會相比於過去,對抑鬱症抱有更理解寬容的態度,但很多時候仍然存在把精神疾病不當成病的現象。

三、為什麽會出現這些偏見?

還是這個問題:抑鬱症是一種看不見的疾病。沒有皮疹,沒有體溫,沒有腫塊,X光照不出,抽血驗不出。。。盡管現在的神經影像學已經能夠發現抑鬱症的大腦病變,但由於太複雜昂貴,使用者甚少。

一種旁人看不到的疾病,一些令人生厭的行為(患者常常無法完成本應屬於自己的工作,而這些事隻能由家人、同事代勞),這一切就是偏見所產生的原因。

為什麽在相同的生活環境下,有的人會的抑鬱症,而有的人不會?為什麽有些人在大的挫折麵前也能勇往直前,而有些人在微不足道的小事麵前也會崩潰?請不要想當然地把抑鬱症歸咎於單一因素,如:“父母的教育問題”、“沒有進取心”、“性格軟弱”、“工作壓力太大”、“遺傳”。。。抑鬱症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麵的,換句話說它是由各種因素積累而成:性格的缺陷(往往跟過去的經曆、遺傳有關)、創傷性的生活事件等等,而這些事件經常會成為抑鬱症發病的導火索。

我們認為,帶有某些性格特點的人(如缺乏自信、過分依賴等)往往是抑鬱症的易感人群。同樣,某些生活事件如親人亡故、失業、嚴重經濟困難等,都容易誘發抑鬱症。此外,軀體疾病,尤其是慢性的、會威脅到生命的疾病,如糖尿病、腫瘤等;還有其它一些心理障礙,如酒依賴、焦慮及嚴重恐怖症等,也時常會伴發抑鬱症。我們同時也懷疑童年時經曆的某些事件(如幼年失怙、遭虐待或缺乏關愛等)也可能在數年後造成青少年或成人抑鬱症。

我們有必要知道抑鬱症因何而起,是為了在未來的日子不要重蹈覆轍,而並非為了馬上治愈它。了解我們為什麽會抑鬱,在什麽情況下這種情緒會出現,會幫助我們減少複發的機會。

在抗抑鬱藥問世之前,抑鬱症患者經常要等上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是所有症狀緩解,這就大大增加了複發和自殺的危險性。有了抗抑鬱藥這一有效的工具,患者就能在服藥的同時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抗抑鬱藥它有以下三個好處:

1,減輕精神上的痛苦:隻有親身體驗才能知道抑鬱症有多麽讓人難以忍受,不僅僅是悲傷,還有對健康、生活的各種影響。醫生們把它們稱為“精神痛苦”,並不是偶然。

2,恢複正常生活的能力:正常起床、正常洗漱、正常交談、正常工作、正常睡眠,藥物使這一切重新變得可能。

3,重拾生活的樂趣:改善“情感的麻木”(無法體驗到渴望、欲望和愉悅),讓快樂的笑容重新回到我們臉上。

 

四、抗抑鬱藥到底是什麽?

當然,抗抑鬱藥是藥品,而所有的藥品都會有副作用。要知道,一種藥物上市前,必須經過反複地試驗,證實它的副作用對人體不會產生過大的危險性。抗抑鬱藥的副作用,很多隻是在服藥的初期出現,如消化道症狀、疲勞、煩躁、頭暈等,還有就是讓人感覺是“吃了藥了”。通常幾天或幾周以後這些情況會自動消失。當然也有長期服用產生的如性欲減退等副作用,但停藥以後可以恢複。如果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告訴醫生,而不是自作主張減藥停藥。

抗抑鬱藥不是鎮靜劑、安眠藥,也不是那種所謂一吃見效的“神藥”。通常服藥初期不會讓人有什麽感覺,而是逐漸起效,一般要等兩到三個星期。所以需要每天按時按量服用,而不是感覺不好時才想起吃一顆。

當我們感覺病情好轉,就會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副作用上;此外,藥物常常讓我們回想起發病時那段痛苦的經曆;或者認為我們不再需要它;周圍人也會問:“你什麽時候能不再吃這東西?”。漸漸地,我們忘了堅持按時服藥的習慣,甚至停止服藥。請記住,大多數研究證明,服藥不規則或過早地停藥是抑鬱症複發的一個很重要原因!一般建議患者在症狀緩解後堅持服用抗抑鬱藥半年以上,減藥停藥都必須遵醫囑。

有時候,我們會感覺藥物不再有效,好比說這藥吃得“疲”掉了。事實上,在服藥的最初幾個星期,我們會感到那種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幾個月以後就覺得不過如此而已。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抗抑鬱藥並不是讓原本已經基本恢複的患者感覺“更上一層樓”,其目的是維持這種穩定健康的狀態!

五、心理治療又是什麽鬼?

心理治療是一種以聆聽、交談為主的治療手段,目的是使求治者改善身體健康狀態、提高抵禦壓力的能力、重建自信心、更好地認識自我等。心理治療師通常是醫生或心理學專家。

在抑鬱症的治療中,心理治療往往是被提倡建議的。它能告訴我們為什麽我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更重要的是指導我們不要再重蹈覆轍,改變我們及我們周圍那些需要改變的事情。所謂當局者迷,要看清楚我們自己的現狀、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目標是否明確合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這就是心理治療的價值所在。

對於抑鬱症,最佳的心理治療時機是在急性期病情緩解之後(因為那時候的我們才可以正常地集中思考並解決問題)。在急性期,我們好比在水中快要淹死的人,而抗抑鬱藥就是那塊浮木;在上岸脫離危險以後,才能由心理治療來教會我們遊泳。

心理治療分許多種流派。有些方法著重於追根溯源,了解分析患者的過去;有些方法則著眼於現在。選擇的時候要看哪種方法讓你感興趣、能使你緩解矛盾及情緒並幫助你進步。心理治療的方法也可以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境況而改變,比如先用一種方法教會你如果更好地麵對當前的壓力,再用另一種方法挖掘你童年時的往事對你現在的影響。但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每一種方法又都有它的優缺點。最後,在選擇時聽一聽醫生或專家的意見也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抑鬱症是一種極易反複和複發的疾病。通常我們說的病情“反複”是指在康複期中某些症狀重現;“複發”是指治愈後出現一次新的抑鬱症發作。

以下就是一些可能會引起疾病反複或複發的因素:

—抑鬱症發作時治療不當;

—服藥不規律(藥物劑量不足,未按時服用,停藥過早等);

—生活環境惡劣;

—孤獨;

—伴隨其他未緩解的軀體或心理疾病;

—過去已有一次或多次抑鬱症發病史。

下麵是一些可以防止疾病反複或複發,或者減小風險的因素:

—堅持心理治療;

—正確服藥;

—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聽從醫生的勸告;

—家庭,工作,社會環境穩定。

六、如何麵對厭世消極觀念,自殺企圖?

過去,我們總是不敢和抑鬱症患者談論自殺,怕“讓他們產生這樣的想法”。甚至有不少醫生在和患者交談中也有意避免這個話題,而是等到他們真地采取行動了才當“事後諸葛亮”。如今我們知道,厭世消極觀念和自殺企圖在抑鬱症患者中是十分常見的,並不是我們講了才讓他們有了這樣的想法。

當我們抑鬱時,會想到死。這是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有這種想法,是很符合邏輯但同時又是很令人擔憂的。

說它符合邏輯,是因為抑鬱症改變了我們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使我們過於注意那些陰暗麵,忘了還有好的一麵;而當我們感到走投無路,無法麵對現實,無力改變現狀時,自然而然會產生絕望。

令人擔憂,是因為抑鬱症患者會感到人生沒有希望,所有的問題都無法解決,死亡是唯一的出路。這往往是患者付諸於行動的最主要原因。

在抑鬱症患者身上,我們可以找到各種程度的消極觀念:或許死了就能一了百了的想法(對生活的疲倦更多過對死亡的執著);各種模糊的一晃而過的死的念頭;及明確的自殺企圖。當自殺企圖在頭腦中揮之不去,並日趨具體化(有計劃)時,患者應該馬上住院治療!

有了自殺念頭該怎麽辦?

作為抑鬱症患者,要敢於說出這種想法,聽一聽別人的意見,不要總是待在自己的小天地裏,不要鑽牛角尖。因為抑鬱症會削弱我們理性思考的能力,讓我們無法做到“退一步海闊天空”。記住:自殺念頭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險!如果不想讓家人朋友擔心,增加他們的負擔,那就快點去和醫生談吧!

得了抑鬱症,除了醫生,藥物,家人朋友能夠幫忙,患者本人是不是也應該做些什麽呢?

對自己好一點!

抑鬱症會讓我們感到能力下降,精力不足。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洗漱,穿衣,走路,購物等,也會讓我們筋疲力盡,更別說那些複雜的活動,如工作,學習,製定計劃等。慢慢地恢複這些能力,不一蹴而就,是至關重要的。記住,是“慢慢地”!

當我們的腿骨折了,我們不會期望在石膏剛拆除時就能夠正常行走。而對於抑鬱症急性發作以後也是同樣道理,我們需要時間來找回過去的感覺。把這時候的能力和發病前相比較,毫無意義:抑鬱症康複期能力不及從前,這是一個現實,盡管有時不明顯,盡管我們比發病時感覺好了許多。我們需要時間讓心靈上的傷痕結痂脫落。

當我們做事情,通常是我們想去做,並且我們感覺有能力去做。不過,抑鬱症正好摧毀了這些願望,所以,在抑鬱症緩解時,就算不情願,我們也必須適當逼迫自己去做些事情;同樣,抑鬱症常常讓我們感到能力下降(對自己的負性看法),所以當我們做事時,不要強求自己一定做得很好,學會接受結果可能並不完美,比如說辦事效率不高,或完成後興味索然。在抑鬱症的緩解期自我強化時,應該遵循以下邏輯:在產生願望以前行動。就算這麽做無法帶來愉悅感,但一定要堅持,愉悅感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回來

七、為什麽提倡要敢於和周圍人談起我們的抑鬱症?

把自己的病症和現狀說出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我們了解那些非患者的看法,幫助我們換一種角度地看待原先我們認為不得了的問題,讓我們減少孤獨感,自責感。。。同時,這也有利於我們尋求理解和支持:當周圍人不了解我們的病情時,就容易產生“他在賭氣”,“他在自暴自棄”,“他過分注意自己的健康”等這樣的想法。

但要注意,也不要一天到晚講個不停。總是重複訴說,盡管不是出於惡意,終會讓人感到厭倦,而且會使人產生再怎麽樣也幫不上忙的無力感。不要讓抑鬱症成為我們的代言人!一旦感覺好轉,就盡可能的去說一些別的事情,而不要讓話題老是圍著自己的痛苦打轉,讓別人有興趣與你繼續交談下去。

向誰訴說呢?

和親友交流,這是至關重要的;向一些可以信任的同事或上司,也會有幫助;鄰居或一些泛泛之交,倒不是必要,除非你們談到這個話題。原則是,不要因為患了抑鬱症而羞於啟齒,適當的訴說能夠幫助我們戰勝疾病和困難。

抑鬱症讓我們戴上墨鏡看世界。

抑鬱不是妄想。它不會或很少會讓我們虛構出那些並不存在的情況,而是讓我們把注意力隻集中在各種問題困難或事物的陰暗麵上,從而看不到別的。比如在路上看到一個可憐的乞丐就讓我們產生對整個世界的悲哀感和絕望感;當然這種路遇會讓人感到傷心無奈,但與其左思右想這個人間如何的黑暗還不如給他一點錢來的有價值不是嗎?看到孩子成績不好,就開始反思自己可能不是一個好父親或好母親,但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中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嗎?抑鬱症就是使我們整日糾纏在這些現象上,而忽略了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無視了事物的光明麵。

在抑鬱症患者的思維中,有很多邏輯上的誤區,可以是反應性的,甚至是潛意識中早已存在的。

—容易把一些原本簡單的事情“災難化”:比如夫妻吵一次架就想到了離婚;孩子一次考砸了就認為他考大學沒希望了。。。

—經常以偏概全:比如“我的自行車壞了——我總是這麽倒黴”;“這項任務我完成不了——我根本不能勝任這個職位”……

—往往反複考慮問題而不付諸行動:研究發現,如果我們讓抑鬱症患者參加一項考試,他們通常會停滯在答不出的問題上,而不是像非抑鬱症患者那樣跳過做下一道題。

當然,我們所有人都會有負性思維,隻是個人比例不同而已。研究表明,要維持一個健康平衡的精神狀態,正性思維應該占三分之二,而負性思維應該占其餘的三分之一(這個世界並不完美,我們必須正視現實,以求改變)。所以,並不是說我們要永遠樂觀地看待問題,但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把什麽都看成黑的。“憤世嫉俗”,看上去好像很特別,很“酷”,但對我們的健康卻沒什麽好處。

前麵說過,抑鬱症患者常常會行動遲緩,做起事來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和懶惰毫無關係,而是有一定的生物學和生理學基礎的:抑鬱症會使我們的大腦和機體功能受到損傷。當然也有心理原因:悲觀(“有什麽用呢?”)、否定(“反正肯定成不了!”)深深的影響著我們,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越來越吃力。而這種無力、無為又會增加我們的自責感:“我今天又什麽都沒做成!”,從而加劇抑鬱症狀。

許多研究顯示,每日適量的體育活動可以略微改善我們的情緒。當然,我們不能依靠跑步或者仰臥起坐來治療抑鬱症,但它們對我們的幫助是能得到肯定的。所以,盡管我們可能寧願躺在床上不起來,還是加把勁每天做一點體操或散一會兒步。因為在抑鬱症中,即使躺在床休息也並不意味著能夠休息得好。抑鬱症期間的疲勞感,並不會因為我們的靜止不動而減少,但卻會因為活動而改善。

另外一個使我們不想動的原因,是那種追求完美的想法。對著這一間亂七八糟的房間,或是一堆來不及完成的工作,我們經常希望能夠幹淨利落、不留一點瑕疵地搞定。但是,就算對於沒有患抑鬱症的人來說,做到以上這點也已屬不易,更何況。。。比較聰明的辦法是,把一個大目標(整理房間),分化成幾個小目標(每天整理一部分),當然還可以分得再細一點(今天收拾書桌,明天整理衣櫃)。同時,要試著接受勞動成果可能不如平時那樣完美無缺。這麽做的目的,不是馬上重新開始走向成功,而是重新開始行動。

我們可能並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無時無刻不在對發生在身上或周圍的事情做著判斷和評價:“太棒了!”,“哎,真倒黴!”,“喏,又來了!”,“不錯嘛!”。。。這種“我們內心世界模糊的低語”,能夠自動引導我們對世界的看法。當我們沒有患抑鬱症,就沒有必要特別注意它們;但抑鬱症患者,極可能因為這種內心低語而“自我中毒”。

抑鬱症患者是被我們稱為“負性自動思維”的犧牲品,盡管有時可能不十分顯而易見。比如,當我們走在路上,和一個認識的人擦肩而過,他卻並沒有和我們打招呼。當我們抑鬱時,這種情況很可能使我們大受打擊;但我們通常不會馬上追上去問他“你不再跟我打招呼了嗎?”,而是繼續在一邊鑽牛角尖,越想越覺得沮喪。這種反應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是正常的,但實際上讓我們傷心的根本不是因為朋友沒打招呼,而是我們先入為主的想法。比如,“他雖然看到我了,但不想和我說話。”這麽想,我們自然高興不起來。為什麽不能這樣想:“他可能在想心事,沒看到我。”難道這不是另一種可能嗎?抑鬱症會限製我們的思路,讓我們往往隻看到事物陰暗的一麵。負性思維同時也是性格焦慮、悲觀的人身上常見的特點。

八、如何才能減少這種負性思維?

所謂的認知治療,就是以糾正和改變這種負性思維為重點的一類心理治療的總稱。在治療中,患者將學會如何尋找發現並努力改變這種不良認知。當然,其目的並不是讓我們把一切都看得十分美好,而是戰勝在抑鬱症中起主導地位的一味否定和悲觀。我們要的是理智,而不是抑鬱。

抑鬱症,對於醫生來說,屬於情緒障礙。也就是說,抑鬱症是一係列情緒失調的結果,而並非隻有悲傷。

抑鬱和焦慮常常是孟不離焦,但兩者的想法認知卻並不相同。抑鬱使人氣餒、遲鈍,它讓我們對過去所發生的事的一種負麵評估,在這個結果上又對未來做出了更為負麵的定論:“我沒用,我的過去已經一團糟,將來肯定更沒希望。。。”而焦慮是對未來及可能到來的災難的沒有根據的擔憂。它會使人緊張,讓人想做些什麽來補救,但又無法心平氣和:“我肯定不會成功,這事一定成不了,太糟糕了!”擔心未來,又對過去左思右想,這是抑鬱症經常引發的混合了以上兩種情緒的認知。同時患者也常常會感到恐懼,是因為抑鬱症使我們在生活中的困難麵前變得脆弱。

抑鬱症不僅讓我們悲傷退縮,還可能讓我們對周圍產生敵意。負性思維並不隻針對自己,還包括旁人:所有的一切都那麽讓人不順心、讓人惱火。家人、同事、鄰居、陌生人、全世界都可以成為這種敵對情緒產生的源頭。而這種情緒,又因人格基礎不同,有的人會用激烈的方式表達,有的人則把它藏於自責背後。

如果覺得悲傷、憂慮、煩躁和怨憤正慢慢取代你別的情緒,不必為此感到自責,但要相信這是抑鬱症的症狀。盡可能以你最好的狀態來抵製那些想要放棄的念頭,不要讓你自己孤立起來。告訴周圍人你的疾病,他們會願意理解你的苦楚。

前麵已經說過,當我們抑鬱時不要幹等著那些“我想要做某事”的勁頭重現,而是要積極行動起來,做一些在以前能夠帶給我們快樂的事。慢慢的,我們會重新體驗到它們所帶來的快樂。得了抑鬱症,會讓我們感到生活索然無味,失去了品嚐生活中微小幸福的能力。但我們越是和日常生活“保持聯係”,那種趣味就會越快地恢複。不過最困難的是必須接受此時我們並不能像平時那樣感到滿意:和朋友的聚餐、與孩子在一起、河邊散步、看搞笑電影。。。由於抑鬱,我們可能會感覺麻木、遲鈍,遠不及平時令人興奮。但這隻是暫時的,當我們痊愈時,所有的感覺都會回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使這一天早日到來(後麵會說到具體方法)。

讓我們感覺幸福的一生,並不光取決於那些狂喜的時刻,而是生命中時常出現的那些令人愉悅的時光(微小的幸福)的匯合。這些微小的幸福(一個友好的表示,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早晨,孩子給你畫的肖像,一封好友的郵件。。。)其實隨處可見,但我們要善於發現,隻可惜人往往後知後覺:“幸福啊,當我意識到你的時候你卻已經遠離。。。”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消沉和憂慮常常使我們的雙眼蒙蔽,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幸福。而很顯然,抑鬱讓我們更不可能輕易察覺它們。這就是為什麽當症狀稍一緩解,就應該馬上開始努力恢複我們品嚐微小幸福的能力。就象我們的體能一樣,這種能力也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

我們對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會有一個判斷。理論上,這種判斷應該是客觀、公正和全麵的,無論是對成功還是失敗。但這並不容易做到,許多人總是過於嚴於律己,過多地自我批評,卻忘了自我鼓勵。如此一來,自信心自然會下降。在抑鬱症中,自信心下降的情況猶為明顯:我們變得對自己更為苛刻,經常自我貶低、自我譴責、自我批判。這實在是負性自我評價對我們的“毒害”。

試著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認知心理治療師給他們的病人的建議之一,就是要意識到這些負性思維的“毒性本質”並學會將其糾正。要學會象對朋友一樣對自己說話:如果他有缺點,我們不會隱瞞;如果他犯錯誤,我們會指出。但我們不會對他這樣說:“瞧,又失敗了不是!真是個笨蛋!你永遠也不會成功!”而是會說:“這樣還不行,但這隻是個開始。瞧著吧,你一定可以的!”而且我們不會忘了告訴他他的優點。抑鬱症,使我們根本不可能這樣善意而尊重地對待自己。

當我們患了抑鬱症,妨礙我們康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對我們的努力和狀態的自我評判,卻又不考慮到我們的疾病。如果我們的腿斷了,我們不會責怪自己走得太慢或需要別人的攙扶,那為什麽當我們的心靈或意誌“骨折”時要責怪自己無法順利完成工作或家務呢?它也是一種“殘疾”,隻是外表難以察覺而已。所以,不要去和抑鬱前的我們或沒有抑鬱症的人比較。要行動,但不需要評判,對自己好一點,把自己當成一個初學者或疾病康複者。不要把自己的價值和成就混為一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即使沒有得抑鬱症,相較於快樂,我們更容易放任自己的悲傷情緒。如果得了抑鬱症,情況自然就會更糟。一位哲學家說過:“悲觀是一種情緒,樂觀是一種意願。”正說明了人性中這種自我放棄的自然趨向,而我們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抵禦它。在抑鬱症急性期,與悲傷作鬥爭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許多時候需要藥物的幫助。一旦病情緩解,就應該學會如何掌控情緒的起伏不定。我們的目標並不是永遠地擺脫悲傷,因為悲傷往往是一個信號,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期待相違背;而是如何利用悲傷,使它成為我們前進的力量。

心理健康並不意味著穩定不變的平衡(一直感覺良好)。而是大腦在不知不覺中,不給那些陰暗的想法留出太多的位置,讓它們妨礙我們的生活;是積極地嚐試,而不是一天到晚冥思苦想、鑽牛角尖;是容易敞開心扉,接受他人善意的意見和建議。。。這種“主動性”,通常是無意識的,在抑鬱症中也是完全被摧毀的:平時微不足道的小事會讓我們覺得如臨大敵,小小的挫折會讓我們終日鬱鬱寡歡。我們往往在康複後才意識到,當初曾給我們帶來莫大痛苦的事情原來是如此不值一提,一旦我們重拾勇氣和力量,這一切很快會迎刃而解。

如何控製好我們的情緒,有以下幾個重要步驟。首先要學會盡快辨認出自己的負性情緒,而不是放任它們。它們可能是由某個生活事件而產生,有時也會無緣無故而起,但不管怎樣,都應該抽時間思考分析一下前因後果,以便於作出接下來的選擇:如果可能的話,就解決問題(引起負性情緒的生活事件);如果不行,就馬上轉移視線,不要膠著與此,使自己深陷憂慮之中難以自拔。

許多人的情緒障礙並不僅僅太低或太高,而是難以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當我們抑鬱時,周圍的人(家人、朋友、同事、鄰居。。。)有時會雪中送炭(交流、支持、建議),有時也會雪上加霜:我們的狀態不好,但有些人的言行會讓我們感到更加惱火、疲憊甚至自責。但無論是否抑鬱,我們永遠需要那種被心理學專家所稱為的“社會支持”。而在抑鬱症中,我們總是趨向於孤立,漸漸地失去了與外界的交流和聯係;這種孤獨感,又不知不覺地增加了我們的痛苦。

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就像對待所有心理問題一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我們感到有一點點好轉時,試著強迫自己每日完成一項“社交行為”,比如:

- 給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寄一張小小的明信片獲一封寫了簡短問候的E-mail;

- 打個電話給一個住在外地的親戚;

- 和朋友出去喝一杯;

- 花點時間和家人一起去散步、看電影、收拾房間……

做這些事情時,既不要對別人強顏歡笑,假裝自己已經完全恢複;也不要像祥林嫂那樣不停訴苦;而是應該用簡單明了的幾句話說出事實,如:“最近我狀態不是很好,所以我可能無法說出一些快樂輕鬆的字眼。但我很高興能和你們保持聯係,有空能給我來個電話嗎?”

當然這些努力通常無法馬上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愉悅,但卻是盡快康複所必不可少的。記住:每天至少一項“社交行為”。

臨床上對抑鬱症的診斷,必須要符合它的診斷標準。國外是DSM-V或ICD-10,國內是CCMD-V。有興趣的GOOGLE或百度一下應該能夠找到。平時我們口中說的抑鬱症,很多隻是抑鬱狀態或抑鬱症狀而已。普通人的情緒也會有高有低,但如果超過了一定範圍或持續時間過長,影響正常生活,就屬於病理性了,需要治療介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