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

健康是自己主觀控製的結果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哈佛大學證實:你的心念決定了你的健康

(2022-09-05 08:49:57) 下一個

 

發布:2022年09月05日 

你知道嗎?我們的身體擁有非常強大的自我修複能力、自我療愈能力、自我適應能力、自我覺醒能力、自我救贖能力。

人體,就相當於一個小宇宙,每個人都擁有強大的潛能,每個人都是一個蘊藏寶藏的寶庫。

而打開這把寶庫的鑰匙,就是人對自己的發自內心的相信。

一 心念有多大,你的宇宙就有多大

當你認為自己不行時,你真的就不行了;當你覺得自己病倒了時,就真的起不來了;當你認同醫院的判決隻能活3個月時,3個月就是你的死期……

這是一個看似很荒誕,但卻又很現實的事實。

很多人生病後,不是死於疾病本身的痛苦,而是死於對疾病的恐慌、擔憂和畏懼。

而事實上,真相是:當你有堅強的信念不被負麵情緒牽動,堅定地保持意念不倒時,一切都能夠無可限量!

你的心,足夠的堅定嗎?

國立台灣大學病理科教授李豐,年輕時在加拿大留學,被發現患上癌症,隻能活6個月,在經過手術、放療和化療後,療效不佳。

於是她決定暫時放棄,依靠內心觀念的修正、飲食生活的調整、身心健康的訓練,配合治療來讓生命重煥生機,結果至今她已經多活了三十多年。

近現代著名的佛教法師夢參老和尚,在他80歲的時候查出直腸癌。術後,醫生斷言他最多活不過五年。

但他並未在意,而是仍然心態平和地做好該做的事,結果直到107歲在五台山安詳示寂。

二 管理好心念、情緒才是長壽秘訣

美國著名心理學專業刊物《心理科學》,在前不久公布了一項很有趣的實驗成果:通過改變一個人內心對自身視力的預期,能改變他真實的視力水平。

普通的視力表是上大下小,於是被測者就有一個心理預期,越往下就會越看不見。而在這項實驗中,實驗者將視力表的字幕設計為上小下大。

被測者的心理預期被扭轉過來,越往下,應該看得清楚。

實驗結果驚人,被測者的視力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普通視力表中看不清的字母現在也能看清楚了。

這個實驗的效果有點像“安慰劑效應”。所謂安慰劑,本身沒有任何治療作用,但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出於對醫生信任、自身的心理暗示和療效的期待,就完全可以達到改善症狀、緩解病情的效果。

這意味著,人的心與身之間,意念與軀體之間,存在著奇異而隱秘的聯係。

如果相信它會影響你,它就會;如果你不相信,它就不會。所謂的“身心健康”,“身”是具體的,而“心”卻無形而難以捉摸;我們在解決各種身體狀況時,隻會直來直去的解決身體症狀,這樣真的正確嗎?

在刻板印象下,人生來到了四五十歲就會步入衰老,很多人也自此開始喜歡追憶往昔,甚至談論退休生活,儼然一副飽經滄桑的模樣。

難道年齡大了就意味著一定老了嗎?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好萊塢曾拍一部名為《倒時鍾(Counter Clockwise) 》電影,影片基於一個真實的實驗案例。

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艾倫·朗格的實驗心理學教授在1979年做過一個實驗:

在美國匹茲堡的一個修道院中,她精心搭建了一個“時空膠囊”,將它布置得和20年前一模一樣。

她邀請了16位七八十歲的老人,隨機分為8人一組。

實驗組人讓他們生活在時空膠囊裏一個星期。在這一周內,人們沉浸在1959年的環境裏,聽上世紀50年代的音樂,看50年代的電影和情景喜劇,讀50年代的報紙和雜誌,討論美國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等50年代的國際時事等。他們需要像在20年前一樣打理生活的一切,從起床、穿衣服到收拾碗筷以及走路。

而另一控製組,則是在完全相同的飲食作息條件下,用懷舊的方式回憶和談論1959年發生的事。

艾倫·朗格教授

唯一的區別是:

1. 實驗組的老人:言行舉止必須遵循現在時——他們必須努力讓自己像是真實的生活在1959年;

2. 控製組的老人:用的是過去時——用懷舊的方式談論和回憶1959年發生的事情。

實驗結果是,兩組老人的身體素質都有了明顯改善。他們剛出現在朗格的辦公室時,大都是家人陪著來的,老態龍鍾,步履蹣跚。

一個星期後,控製組老人的視力、聽力、記憶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血壓降低了,平均體重增加了3磅,步態、體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不過,相比之下,實驗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進步更加驚人,他們的關節更加柔韌,手腳更加敏捷,在智力測試中得分更高,有幾個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欖球。

局外人被請來看他們實驗前後的照片與視頻,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麽多年來,關於這個實驗的思考和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事實上,直到今天,朗格教授仍然難以解釋,那一個星期裏,這些老人的大腦和身體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輕了20歲,於是身體做出了相應的配合。

為了維持時間感,那些“活在1959年”的老人必須付出更多的“專注力”,即更有意識的“活在當下”,因此他們的改善更明顯。

雖然不至於“返老還童”,但這個實驗至少證明了:哪怕是已經70、80歲的老人,身體的衰老並非是不可逆轉的。

“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她說,“老年人的虛弱、無助、多病,常常是一種習得性無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過程。”關於衰老的很多思維定式是經不起推敲的。比如人老了,記憶一定會衰退嗎?

腦神經科學的證據顯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腦活躍程度與20多歲的年輕人並沒有區別。

他們在短期記憶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處理速度等方麵的能力都不應差於年輕人。

那麽,到底是什麽抑製了老人真實的潛能?

根據朗格教授的分析,這是因為:我們身處一個崇拜青春而厭棄老年的社會。是這樣灌輸的集體意識的觀念,讓我們的意識先衰老,身體隨即配合我們。

年輕的時候,我們想當然地以為自己永遠不會老。與此同時,我們固執而輕率地認定衰老和能力減弱有著必然的聯係。

某天早上我們醒來,驚恐地發現自己已步入老年,這種思維定式往往極具殺傷力。

當我們發現自己記性越來越差時,最現成的解釋似乎就是——我們老了,而很少再去尋找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也許是我們失去了記憶的動機和意圖?

事實上,很多心理實驗都證實,一個人衰老的速度與環境暗示很有關係。與一個比自己年輕的人結婚,往往長壽;相反,與一個比自己年老的人結婚,往往短壽。

社會經常規定了,什麽樣的年齡應該穿什麽樣的衣服,否則就是為老不尊。因此一個經常穿製服的人往往不容易顯老,因為製服沒有老少之分,沒有年齡暗示。

“如果我們不是將“變老”看成是一種時間的遺失,一條單向的下坡路,而是一個時間的過程,一種自然的變化,我們會發現年老的許多好處。”

在20多年前的養老院的實驗中,她發現,當一個老年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製權時,比如他能決定在哪裏招待客人,玩什麽娛樂節目,自己照顧房間裏的植物——

他會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顧的老人更加快樂,更愛社交,記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有人問朗格教授,是否想過讓自己回到30年前?她笑著說:

“如果你是一個懂得專注力的人,年齡從來不是問題。無論你20歲,30歲,或者60歲,你都是在體驗當下,你在自己的時間裏加入生命的體驗。這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這也證明了,衰老不單單是機體的老化,也來自心理的暗示。生理會引起心裏的變化,心念更能導致生理的改變。壓力的產生並不來源於事情本身,而是取決於我們對事物的看法。

三 什麽是專注力?

人是習慣的動物。我們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觀、慣例、偏見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痹,我們的很多行為往往是先入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當然的結果,而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或者認知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其實,我們並不知道。

大部分的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行為都是“自動”狀態下做出的。他們自動的跟隨自己的慣性、社會的集體意識、集體價值觀行動——幾乎從不思考。

所以,我們需要時不時地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我們正在做什麽。以及,為什麽要這麽做:這是否真正是對我們生命有益的。

學會獨立思考,辯證的看待問題:為什麽會這樣的反應?還有沒有別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專注力”。

在朗格教授的學術生涯中,這是一個核心概念。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專注力”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實踐——留意新事物,積極尋找差異。無論是關於你自己的,還是關於周邊環境的,無論這個新事物看上去很傻,或是很聰明。

隻要它是新的,是不一樣的,就會將你置於“當下”的狀態,讓你對人和環境重新敏感起來,向新的可能性敞開,形成新的視角。

當你開始這樣做,那些我們多年來稱之為“智慧”和“習慣”的東西也會變得可疑起來。

從這個角度而言,“專注力”是一種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它並不意味著否定,而是存疑和追問,從傳統、權威、成見、慣例、約定俗成中,收複自己的頭腦,對塞給自己的信條問一句:“真的嗎?”“為什麽?”“萬一呢?”

四 心隨境轉,身隨心轉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這是上學時代課本的知識。但是在這些年的心理學上,意識的威力是不容小覷的,在我們不以為然之時,方方麵麵受到意識、潛意識的影響!另一位心理學家做了另一個實驗,把一組人組織起來上課,講課的內容多含有“老”方麵的詞匯,例如:拐杖、蹣跚、蒼老等等。等到了下課後,這些人所呈現的症狀都有些“老”樣,比如走到電梯口的速度明顯比沒有被浸染的人慢,形體狀態也更加佝僂!短短的時間能快速地影響了人的思維模式,可想而知,如果我們一直被負麵情緒、言語包裹著,又會有怎樣的體驗和結果呢?很多理所當然的行為選擇背後,是意識的決定啊!

年齡隻是一個數字而已。媒體的報道中,不乏86歲的老人溜冰,68歲的老人當DJ,78歲的老人跳傘、當滑板手等等,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幾乎都是從六十歲以後才開始嚐試並堅持練習,他們沒有被年齡所嚇倒,沒有被很多的定式思維所束縛,活到老,學到老。

這樣說來,“專注力”更像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並不意味著否定,而是存疑和追問,從傳統、權威、成見、約定俗成中向自己問一句:“真的嗎?”一旦我們看清自己是如何被束縛在文化、範疇、語言和思維模式的陷阱裏的時候,就會發現,人生中我們可以控製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樂,可以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