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舊相信生活擁有萬千可能。
文 門遲遲
又一個年過去,我就要 23 歲了。
得承認,22 歲的這一年,要比預想的複雜迷茫很多。人最難過也最驚喜的事,莫過於推翻舊認知裏的自己。
從前的我,都在盡力避免任何形式的年終總結,不管歌單也好,片單也好,書單也好,總覺得自己沒有可以為他人提供 " 標榜 " 的可能性。但在這一年,我察覺到很多能夠讓人 " 感受到成長 " 的活法,我開始轉變,開始有了理性思考,開始不那麽稀裏糊塗。
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調整自己的生活心態。
一、盡量避免自我否定。
如果說我的 22 歲成長了一些,那一定就是我意識到了:自我否定就是自己給自己上的一道枷鎖,習慣性的自我貶低隻會讓人越來越不自洽。
當自己都不能自洽、妥善接納自己的時候,也更難得到別人的認可。
也許是從小的習慣,也許是學生時代就很少接收到鼓勵的信息,潛意識裏總會覺得自己哪裏都不夠好,會搞砸一切。
在一件事情的結果還沒塵埃落定時,我就會在心裏預設出所有壞的結果。當後續不錯時,就會覺得:還算不比我預想的差;當糟糕的結果真實發生,便會在心裏自責:看吧,你就是什麽都做不好。
偶爾的自我否定,可以達到鞭笞惰性的作用。但在年輕的時候,這種想法實際更多產生的作用是消極的自我暗示——你會被你自己的預設限製住。
在工作上愈發明顯:本來是多看幾份報告就能夠做好的策劃,但習慣性自我否定的我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好,並且總給自己挑刺,沒必要的心理負擔大得很。隻會告訴自己:數據分析也不會,版麵設計也不夠專業,對市場的分析也就那樣,然後在沮喪中一拖再拖,最後,隻能用一份剛夠及格線的策劃交上去,心裏默念:我就知道我挺差勁的。
映射在感情上也一樣,很多次明明是男友變了心思,做出過分的事情,我卻反過頭審視自己,是不是我最近沒那麽懂事了,是不是他發現我其實也沒有那麽有趣,我長得也不好看,怎麽能指望著對方一直喜歡我呢。
自我認同感是一種價值提升,先於他人看輕自己,把精力都花在 " 覺得自己不夠好 " 和 " 焦慮未來 " 這件事情上,是完全可以省掉的內耗。
年輕的時候,思路輕盈一些,爛漫一些,是給自己更多的可能。自我否定渲染的壞情緒已經很可怕了,更可怕的是它會讓你丟失機會。
二、找到自己的情緒出口。
畢業之後,一個愈發明顯的感受是:我脾氣好像越來越差了。
總結起來可能就是:事情太多。家裏的瑣碎一樁接著一樁,工作也越來越難,同事間的人際關係也時而緊張……總會有那種時刻,自己很惱火,想不去考慮後果地宣泄出來。
於是爸媽一嘮叨我就會說:" 不要管我那麽多啊 ";疲於人際交往,對新來的實習生臉色也不太好看;和朋友交涉幾句,很容易就會變得激進起來。
有次和大學時期關係非常好的學弟商量出門聚餐,結果因為他非常挑食,我就吼了他,並說出了一句非常刻薄的話:你這麽多東西都不吃,是怎麽活到二十好幾的啊。
後來想想,那一段時間裏,我的情緒是一種嚴重的過載狀態,整個人都處在破碎、扭曲的氣場裏,傷害了很多善良的身邊人。
有一天,我跟那個學弟打了電話,向他道歉,讓我驚訝的是,他非但沒有生氣記仇,還跟我說:" 我能感覺出來,你本意不是傷害我,而是不知道怎麽處理自己的煩躁。"
周末他帶我去 KTV 唱了一整天的歌,當我借著嘈雜的伴奏吼出我所有不愉快的時候,我感受到了那幾個月以來,難以體會到的輕鬆。我所有的負麵情緒,我的刻薄我的惡毒,我的煩悶,都在那幾小時間,得到瓦解。
我說這些的意思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學會不被壞情緒左右非常重要。但其中的智慧,也不是 " 忍住 "。你要學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種方法讓你有效地消化掉差勁的情緒,就像排毒一樣,結束後一切重回平靜。
成年人消化壞情緒的方式千奇百怪,有人靠做家務解壓 ......都蠻好,步入社會後,人生經曆下行的時刻會非常多,而找到自己的情緒轉移點,一定好過在某種惡性循環中打轉。
三、不要總是覺得 " 隻要努力就行了 "。
大學時候,我習慣把 " 努力 " 掛在嘴邊。
明明隻是擅長唱歌,卻想要在學生會部門裏擔任組織活動的職位,競選那天,我做完闡述之後,對著台下的導員和學長學姐深鞠一躬,說:" 請各位可以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努力的 "。
他們問我:你覺得你競選這個職位有什麽優勢?
我想了很久,隻能說出一句:我很努力。
是啊,我很努力,卻沒有過成就,沒有底氣。
後來秋招,我去麵試,因為麵試的崗位並不是我的本專業,我非常緊張,簡曆修改了很多次。HR 看完我的簡曆後說:" 你在你的自我評價裏寫了三次你很努力,可是在你的專業技能和實習經曆那些版塊裏,我看不到能夠顯示出‘努力’這個詞的部分。"
還記得之前看《奇葩說》,裏麵有一期辯題是:"“ta 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話?",楊奇函站起身說:" 隻會被提及努力,這意味著你沒有什麽成績,因為你沒有做到,這句話加劇了人的盲目,局促和焦慮。"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會覺得 " 努力 " 是優點,這毋庸置疑,但是,在人生的路上,不能隻是會 " 努力 "。
你要清晰自己的能力,明確自己選擇的原因,去收獲自己哪怕微不足道的成就。就在今年,我自己搞定了一個很難完成的項目,項目結案後,主管帶我們組去團建,飯桌上我對主管說:" 你看,我說過的,我一定會努力拿下這個項目的!"
主管看著我微笑,說:" 我隻覺得你能做完真的蠻不容易的,我沒有看錯你。"
晚上我回到家,哭得泣不成聲。
那時候我終於明白,隻覺得自己努力是沒用的,你要做出那個結果,人家才能反過來看到過程裏麵你的付出——到那個時候,你的付出在別人眼裏才會真的有了意義。
培養出 " 成果意識 " 真的太重要了,它同時說明你已經走出了學生時代那種自我感動、盲目用功的誤區。
記得寫稿的時候,大力經常跟我們講:讀者不會在意你們的稿子改過多少遍,隻有最後的成稿真的到了 " 戳心 " 的優秀,別人才會去想 " 寫出這篇稿子或許是不容易的 "。你要給別人,看到那個成果。
當用深色覆蓋淺色,用 " 結果 " 去替代 " 努力 " 的時候,我們都能夠成為一個,有點厲害的人。
時間就是這樣迅速翻過。
說是儀式感也好,說是自我記錄也罷,回頭看看 2021,變化是真實存在的,心態上,處事上,從未設想過的方向都在各處延展。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數次頓筆,感受自我在混沌中遊離摸索。《追憶逝水年華》中寫:" 當歲月流逝,所有的東西都消失殆盡時,唯有空中飄蕩的氣味還戀戀不散,讓往事曆曆在目。"
我希望自己每年都能把這個習慣持續下去,在充滿泥濘的人生路上,拾起一顆又一顆能夠達到 " 啟發性 " 的星星。
我仍舊相信生活擁有,萬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