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黑豹》男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Chadwick Boseman)早前因大腸癌離世。根據美國醫學會的研究指出,大腸癌病發年齡,已有不少個案是在45歲以下,顯示此病在年輕群組響起警號。
病發個案年輕化
腸胃肝髒科專科醫生李達榮表示,該男星確診患上大腸癌時,已是第三期,除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外,更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或同時采用標靶治療。如果是第四期,即癌細胞已經轉移至遠端的器官,就要采用紓緩的化學治療及標靶藥或
免疫治療,以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他指出,腸癌第三期是指癌細胞擴散到大腸附近的淋巴腺,五年存活率大約是50至70%。假如癌細胞沒有擴散而隻黏附腸壁,這是第二期,五年存活率大約有80至90%。早初期的腫瘤隻需接受手術,無須打針化療,五年存活率更會高過90%。
李醫生表示,鑒於初期腸癌沒有明顯症狀,政府推行的大腸癌篩查計劃,最為關鍵。篩查對象為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當中包括檢驗大便隱血,如呈陽性就需進行大腸鏡檢查,如發現大腸瘜肉尤其是腺狀瘜肉,需及早切除,防止瘜肉演變成癌細胞。個人平日也要留意有無大便出血、大便習慣改變如腹瀉或便秘、大便變幼、貧血、胃口差、消瘦、腹部隱隱作痛等,如有這些症狀,便需求醫及檢查。
初期無明顯症狀
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究竟發病原因何在?李醫生表示,大腸癌大多由瘜肉演變而成。另外,亦與生活習慣有關,例如煙酒過多,進食太多紅肉,肥胖,缺乏運動,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等。90%以上的大腸癌是由大腸腺狀瘜肉演變而成。腺狀瘜肉最初是由大腸黏膜細胞增生而成,發展成不受控製的生長,便成瘜肉,再經過幾年甚至十多年的發展以及多次基因突變,形成大腸癌。50歲或以上人士,有腸癌家族史,或家族遺傳性腸癌,如家族性腺瘤瘜肉病(FAP)及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癌(HNPCC),他們患大腸癌的機會大大增加。另外,如病人本身有慢性結腸炎,如潰瘍性直腸炎或克隆氏症,代謝性綜合病者,如有脂肪肝、糖尿病等,都會增加他們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治療方麵,李醫生表示傳統是動手術切除癌腫瘤,亦可就術前檢查定下綜合性治療方案。如是第三期,患者亦需接受化療以減低複發機會。做完大腸癌切除手術後一年,病人要再做大腸鏡檢查,血液及癌症指數化驗(如CEA),電腦掃描或正電子掃描檢查,去跟進有沒有腫瘤複發。如有就要及早治療,以增加患者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