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全麵整頓勞務派遣公司,3300萬打工人等來好消息

(2025-11-15 04:17:48) 下一個

全麵整頓勞務派遣公司,3300萬打工人等來好消息

楓冷慕詩 公眾號:楓冷慕詩,資本論是我授權的賬號。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8489773883973843

國家終於出手了,3300萬打工人終於等來了這個好消息,就在前段時間,人社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五部門聯合開展了一項專項整治行動,在7月31日之前,全國4萬多家勞務派遣公司將接受全麵的檢查,隻要是不合格的,將直接吊銷經營許可證。

聽聞消息,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因為整個社會苦勞務派遣久矣!為了照顧不了解情況的朋友,我簡單講下到底怎麽回事。

大家都知道,你去一個工廠上班,是要簽合同的,正常的情況是,你去A工廠上班,那簽合同也應該和A工廠簽,可是現在國內有一個非常魔幻的現象,那就是你明明是和A公司簽的合同,結果上班的地方卻在B工廠,工作地點和合同簽訂方完全不一致,這種勞動地點和合同簽約方相分離的情況,就叫做勞務派遣,再說明白點就是,勞務派遣就是一個中介公司,你和他們簽了一個合同,他們就把你到處派,可能這個月你去了東莞,下個月又去了深圳,等到下下個月又把你派到了其他省,總之就是哪裏缺人去哪裏,你就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

這還不是最魔幻的,真正魔幻的是,勞務派遣工還同工不同酬,比如說你在一個電子廠裏麵打螺絲,坐在你旁邊的是一個正式工,他每個月月薪5500,每天工作12個小時,而你則是一個勞務派遣工,你每天也工作12個小時,工作的內容也和他完全一致,可是到了月底發工資的時候,你的工資卻隻有3500,而且不隻是工資比別人低,你很可能還沒有繳納五險一金,或者五險一金隻交了正式工的60%,簡直就是後媽養的。

更離譜的是,你最好不要發生任何工傷,否則理賠起來也是一筆糊塗賬,比如說你是上海的一個外賣小哥,有一次送外賣的時候被別人把腿給撞骨折了,正常情況下,這種事都是直接找公司,可是派遣工不一樣,你找給你簽合同的公司,他們會說,你這是跑外賣的時候受的傷,你應該找平台,然後你就去聯係平台客服,結果平台的客服又會告訴你,不好意思,你的合同不是和我們簽的,你這是臨時工,賠償不屬於我們的義務。

然後雙方就開始踢皮球,哪怕你去勞動仲裁,去告他們,過程也會非常複雜,全國每年有1/3的勞動仲裁案,全都是這種類似的案件,搞得勞動者沒有一點保障。

最不能接受的是,某些公司正式員工和派遣員工還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正式員工有下午茶,有專門的茶水室,甚至還有健身房,可是派遣員工啥都沒有,他們明明幹著一樣的活,卻被公司係統性的歧視,導致內心受到了極大地打擊,這是一種非常不公平的用工製度。

我知道有人會問了,既然這種製度如此不合理,那為什麽它會普遍存在呢?

答案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下崗潮,當時的情況大家也清楚,4500萬國企員工無法安置,直接裁員肯定不行,那如何才能逐步緩衝這個風險呢?答案是用勞務派遣的方式,今天這裏有個事安排你去,明天那裏有個事,再安排你去,總之,就是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人有活幹,不至於徹底沒有收入,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這個方案是合理的。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方案慢慢的就開始變質了,因為中國人實在是太聰明了,有老板自己算了筆賬,假設招一名正式工工資一個月是5000,那繳納五險一金之後,一個月的支出大概需要7000塊錢的成本,再加上年底16000的年終獎,一年就是10萬塊錢。

可是如果招的隻是派遣員工呢?那一個月工資3000,五險一金直接不交,年終獎更是完全沒有,那一年的成本就隻有36000塊錢。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大幅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原本隻能招一個人的錢,現在甚至可以招3個人,這簡直就是天才般的發明。

所以進入21世紀之後,大量的企業發現了這個漏洞,以前一個工廠可能隻有5%的人是派遣工,但自從有大聰明發現了這個漏洞之後,很多企業的派遣工比例就急劇上升,有的公司50%的人都是臨時工,甚至個別行業,90%以上全部都是找中介公司要的人。

幹活的時候,他們讓派遣工玩命幹,等到發福利的時候,則隻有正式員工才有,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很快就在全國範圍蔓延。

根據人社部在2025年最新公布的數據,國內派遣工的人數高達3300萬人,他們創造了製造業1/3的工業產值,送了全國60%的外賣,他們和正式工穿著一樣的工作,擰著一樣的螺絲,但是卻連食堂的一口熱飯都吃不到,工資也隻有別人的1/2。

像銀行櫃員、石油加油工、電信客服、生產線工人、外賣小哥、保安、門衛還有公立醫院的護士,這些崗位是勞務派遣工的重災區,明明勞動法寫得清清楚,勞務派遣隻能用於臨時性的崗位頂替,比如說你們公司有員工要生孩子,那可以臨時用一個派遣工頂一頂,最長不能超過半年,整個公司的臨時工也不能超過10%。

可實際情況呢?很多臨時工在一家公司一幹就是五年,整個公司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臨時工,這就是國內很多公司的普遍現象。

通過這種方式,資本巧妙的進行了財富的大轉移,原本一年每個員工要支出10萬人民幣,現在公司直接給勞務派遣公司5萬塊錢,然後派遣公司和員工簽訂了一年36000塊錢的合同,勞務公司啥也不幹,直接賺了14000,招人的公司也巧妙地省下了5萬塊錢的成本,然後老板轉頭就去買豪宅別墅勞斯萊斯。

為什麽現在總說消費不振?因為全國有3300萬人是臨時工啊,假設一個人一年少賺了3萬塊錢,那3300萬人就是幾千億的消費潛力,如果他們是正式工,他們肯定會去買新車、新手機、新電器,消費是不是一下子就盤活了?而且這本就是他們該得的收入,同工同酬是毛主席時代就定好的規矩,我們不應該分個三六九等。

看到這裏你就清楚,為什麽劉強東會有那麽多人支持了。

因為他說外賣騎手也可以有五險一金,因為他說,要加大全職騎手的招聘力度,要把京東的全職騎手人數提高到10萬人。

你不管他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來做這件事情,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那就是這個社會很少有人會像東哥這樣,願意把大量的臨時工主動變成正式工,因為這樣做會顯著提高企業的運營成本。

根據之前京東透露的信息,京東在18年的時間裏,光交五險一金都交了1000多億,如果換成其他的黑心老板,這1000多個億,至少有500億會落入他們自己的口袋裏。

最讓人氣憤的是,這些本就是我們該得的權益,結果現在還要等待“良心企業家”來把這些權益當作福利發給我們,你說是不是一件非常嘲諷的事情?

我始終認為,讓勞動者有尊嚴,有體麵的生活,這是我們應有的權益,而不應該被施舍,被恩賜,如果想要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實路子大家都清楚,至於如何去做,我們一定要認真考慮!

發布於 2025-07-15 16:28?湖北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