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2024 (1325)
德國福利模式麵臨多重挑戰
本報記者 劉 赫 2025年09月22日06:01 | 來源:人民網
德國總理默茨近日表示,德國當前的福利模式在財政上難以為繼,“經濟產出已無法維持現在的福利”,財政赤字擴大迫使政府必須重新審視財政支出結構。德國福利模式麵臨多重挑戰,在各界引發廣泛討論。
德國是現代西方福利製度的發源地之一,已形成涵蓋醫療、養老、失業救濟、教育等領域的全麵福利體係。德國聯邦勞動及社會事務部近日公布的《2024年社會預算》報告顯示,德國福利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長期維持在30%以上,2024年達到31.2%的新高,福利支出總額高達1.35萬億歐元,同比增長6.6%。與此同時,政府預算赤字進一步擴大,德國2026年聯邦預算草案估計,2027年至2029年間,德國聯邦財政將出現1720億歐元預算缺口。
近年來,德國經濟因國內外多種原因增長緩慢。2023年,德國GDP下滑0.3%;2024年,德國GDP再度萎縮0.2%,自2003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一邊是政府“錢袋子”正在縮小,另一邊則是“開支賬單”逐漸增多。
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力短缺也加重財政負擔。自1991年以來,德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從1200萬人增至2023年的1889萬人,約占總人口的22%。老齡化導致養老金和醫療支出快速增長,而勞動力人口減少又加劇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萎縮。2025年,德國聯邦財政預算將有1210億歐元用於填補養老金虧空,約占財政預算的1/4。據預測,到2050年,養老金缺口還將翻番。默茨表示,德國目前有560萬人依賴公民津貼,其中很多人完全具備工作能力卻未就業。
今年德國新政府組建以來,有關福利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也引發廣泛爭議。經濟學家和企業界普遍支持改革,認為高福利已成為“福利陷阱”,會抑製投資與創新。德國工會和左翼團體則警告,削減福利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導致低收入群體和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下降。
德國的福利困境並非孤例,歐洲多國在經濟增長乏力和人口老齡化等壓力下,目前的福利模式普遍麵臨考驗。歐洲多國已采取措施,如收緊福利資格審核、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收緊失業救濟的申領條件等,力求在福利保障與經濟承載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
(本報柏林9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