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2024 (1325)
多倫多市中心幾乎全是印度人 人口占比激增引發關注
https://military.china.com/news/13004177/20250801/48679118.html
2025-08-01 08:42:20 來源:新浪網
多倫多市中心的印度移民現象近年來引起了廣泛關注。根據最新數據,多倫多市中心街頭的印度裔比例已達60%以上,一些本地居民拍攝視頻抱怨“找不到白人”。2023年加拿大新增移民中,印度人占永久居民名額的30.4%,臨時簽證占比更高達38%,遠超其他國家總和。
印度移民在多倫多東西兩翼形成了明顯的聚居區。西區包括賓頓(Brampton被戲稱為“小印度”)和密西沙加機場周邊;東區則從士嘉堡Markham路以東延伸至皮克林(Ajax)。華人聚居區如萬錦和列治文山與這些印度社區形成了明顯分隔。
移民潮背後有多重驅動因素。自2015年加拿大自由黨政府推行激進移民政策以來,每年平均接收約一百萬新移民。印度人通過“快速通道”抽簽係統獲得了大量技術移民名額。此外,90%的海外印度移民來自印度北方旁遮普邦,該地區因殖民曆史形成了全球移民網絡,通過“老鄉帶老鄉”的模式集體遷移。當地農民抵押田產獲取啟動資金,形成類似中國福建的移民鏈。
低技能勞動力需求也是重要因素。加拿大服務業嚴重依賴印度移民填補空缺,Uber司機、便利店員工、機場地勤等崗位被印度裔占據。部分企業存在“印度經理隻招印度人”的抱團現象。
社會衝突與爭議也隨之而來。文化碰撞升級體現在公共空間上,例如印度傳統節日在市中心舉辦萬人集會,焚燒肖像、放煙花至深夜,引發本地居民反感:“加拿大正在變成旁遮普邦。”衛生習慣衝突也不少見,多次曝出印度移民在海灘排泄、草坪便溺的情況,公寓過度擁擠導致垃圾成堆。
經濟資源擠壓也成為一個問題。大量印度留學生接受低於最低工資的工作,導致本地青少年暑期失業率飆升。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些極端言論,甚至有“白人滾回歐洲”的聲音。加拿大原住民被部分印裔聲稱是“印度航海家後代”,本地居民發起#TakeBackCanada話題,抗議“多元文化淪為單一族群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