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解放日關稅”後,國際貿易環境不複從前。新加坡作為資源有限的國家,應堅守符合國人利益的原則,以保持靈活為核心戰略,應對未來局勢變化。
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星期四(5月22日)出席瑞銀亞洲投資論壇的新加坡財富分論壇時,分享以上觀點。
顏金勇說,新加坡缺乏自然資源,也沒無限人力資源,因此必須行動敏捷、快速變革和迅速響應,讓自己處於優勢。“我們也鼓勵企業保持靈活性,密切關注國際形勢發展並迅速作出反應,努力走在競爭對手前麵。”
他說:“我們不可能再回到‘解放日’前的場景,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對此感到擔憂,我們想知道,新的世界會是怎樣的,新加坡和其他國家應如何應對,我們如何才能把握機遇,繼續促進經濟增長?”
顏金勇指出,政府因此設立經濟韌性小組,來應對這個問題。
領導這個小組的他說,小組首要任務是了解相關信息,包括企業反饋,並與商界分享實際情況。第二,是關注企業可能麵對的直接影響,幫助它們在短期內應對動蕩局勢;第三則是幫助企業做好長期規劃,應對未來的新世界格局。
他呼籲業界踴躍提出觀點和意見。他甚至提出,企業可隨時給他發郵件,他或許無法一一回複,但承諾每一封都會親自閱讀。
顏金勇:保持中立實際上不可能
爐邊對話環節中,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聯席主管兼瑞銀新加坡國家主管楊靜怡提問,在日益緊張的世界格局下,新加坡如何保持中立?
對此,顏金勇表明,中立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新加坡也從未“為了中立而中立”,而是堅守符合新加坡及國人利益的原則來選擇立場。
他說:“我們確實會選擇立場,但唯一區別是,我們不是因為美國或中國而作出選擇,而是基於原則,基於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長期利益。
“如果我們沒有原則性,和美國談時說,別管中國,我會是你的朋友,而在和中國談時,卻說我會和你做生意,不理會美國;這會將我們置於一個非常艱難的境地。”
顏金勇說,新加坡希望能繼續成為對中美而言,可信且可靠的合作夥伴。“我們會尋求能讓兩邊都舒服的方式,並能夠和他們繼續商業合作。但我得說,這在當下正變得越來越困難且具挑戰性。”
他還強調,投資於人才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性。“保持開放和與外界的聯係也很重要,這是我們作為樞紐城市的優勢,因為我們不具備強大的本地市場,無法依賴本地消費來支撐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