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是台灣早期工業化推動主要企業家,從販賣糧食和建材開始,後來創辦台塑轉入化工生產領域,後來不斷擴大到特種鋼材、精密電子、紡織化纖等領域,把台塑發展成華人社會首屈一指的工業巨擘,截止2021年台塑係企業資產規模達到新台幣44025億(人民幣9896億元),全球雇員人數達到116559人,其個人財富2008年福布斯雜誌公布68億美金,因為長子王文洋違背家族交班規定,離世後台塑交班於侄子王文淵。
台塑創始人王永慶
王永慶(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中國台灣省台北市人,祖籍福建泉州安溪。生於台灣日本殖民時期台北近郊的直潭(今屬台北縣新店市)、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為中國台灣著名的企業家、台塑集團創辦人,四位太太生育3個兒子和9個女兒,其中大房無子嗣,二房太太楊嬌子女主要在台塑以外創業,三房太太李寶珠四個女兒全部在台塑和長庚體係內機構任職,四房太太林明珠因賭氣改嫁羅姓丈夫造成三名子女沒有繼承王永慶家產。
台塑創始人王永在
王永在(1921年1月24日 —2014年11月27日),台塑集團創辦人,台塑企業集團副董事長,是“經營之神”王永慶二弟。祖籍中國福建泉州安溪金田鄉,生於台灣日據時期台北新店直潭。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
王文淵,男,台北人,1947年生,現任台塑集團總裁,台塑企業副董事長王永在的長子。畢業於美國休斯頓大學。在2006年6月、王文淵正式接任台塑集團總裁。
宏仁集團董事長王文洋
王文洋,1951年4月2日出生在台灣省,王永慶的長子。13歲留學英國,17歲進入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先後獲得物理與企業管理碩士,24歲獲化工博士學位。回台後,任南亞塑膠公司廠長、部門經理與協理,南亞科技公司總經理,好又多百貨商場董事長。現為宏仁集團董事長與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公司執行長。
美國JM董事長王文祥
王文祥,1965年出生,JM Eagle、河北泉恩高科技管業董事長、台塑石油化學公司和台灣化學纖維公司董事、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 、美國百人會會員和理事,王文祥先生為王永慶先生次子,早年跟隨母親楊嬌女士及三姐王雪紅女士至美國生活,開始了獨立的學習與生活。
王雪齡。1949年出生,大眾電腦總經理,本科畢業於倫敦大學數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應用數學與統計學專業,1980年,王雪齡夫婦用自己僅有的2.5萬美元的積蓄在台灣成立了一家大眾電腦公司,初期業務主要是代理美國PRIME電腦公司經銷與維修超級迷你電腦,由於經營有方,迅速積累了一筆資金,於是從1985年,開始擴大大眾電腦公司的業務,從事電腦的生產和製造。王雪齡夫婦瞄準台灣電腦市場,生產一種成本低、質量優的電腦,迅速占據了台灣電腦市場的一席之地。王永慶的二女兒,她的母親是王永慶的第二位夫人楊嬌。她的丈夫是大眾電腦公司董事長簡明仁先生。
宏達國際董事長王雪紅
王雪紅,1958年出生於中國台灣,王永慶二房三女。現任宏達國際董事長暨CEO ,建達國際董事長,全達國際董事長,聯想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等多家企業董事, 198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碩士。1982年進入大眾計算機PC事業部,任大眾電腦PC事業部總經理。1988年創立威盛電子。1992年王雪紅創建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營集成電路設計和PDA代工,曆經十年苦心經營,2003年威盛集團的營收在全球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中排名第11位。1997年,王雪紅與友人共同創立了HTC,致力將計算機與通訊整合成為移動裝置。
台塑集團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
王瑞華,王永慶的大女兒,王瑞華擔任台塑集團行政中心副總裁,還擔任海外事業部負責人。
台塑集團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瑞瑜
王瑞瑜,王永慶與三房李寶珠之女。世界上最大PVC粉生產廠之一,本公司成立於1954年,曆經六十餘年之努力,目前資本額為636億元;茲將本公司目前之經營業務及產品介紹如後:在塑料原料製品方麵,包括 PVC粉、VCM、液堿、鹽酸、塑料改質劑、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等產品,其中PVC粉年產能一百二十六萬五千公噸,不僅係台灣最大生產廠,若含美國及大陸投谘公司年產能達三百二十萬公噸,是世界上最大PVC粉生產廠之一。配合政府環保政策:堿廠生產方式由水銀法改采離子交換膜法,液堿年產能一百七十萬公噸。塑料改質劑是本公司自行研發成功之產品,其中MBS耐衝擊改質劑年產能一萬九千七百公噸、PA加工助劑年產能二萬五千公噸、合計年產能四萬四千七百公噸,對國內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頗有幫助。高密度聚乙烯年產能五十六萬六千公噸,係國內最大生產廠,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年產能二十四萬公噸: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年產能二十六萬四千公噸,聚丙烯年產能四十七萬四千公噸。在纖維製品方麵,碳素纖維生產製程所需原絲係本公司自行開發成功,是國際上少數生產廠之一:對國內高科技工業發展貢獻良多。配合政府發展高附加價值品及精密化學工業,本公司亦生產特用化學品,包括丙烯酸及其酯類、正丁醇、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環氧氯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等,其中丙烯酸及其酯類年產能二十六萬八千公噸:係國內唯一生產廠;同時配合丙烯酸酯廠生產之高純度丙烯酸(HPAA),於新港及麥寮廠區設廠生產高吸水性樹脂,年產能十一萬公噸,係國內唯一之廠商。正丁醇年產能二十五萬公噸:主要供應丙烯酸酯廠自用,是國內唯一生產廠。丙烯腈年產能二十八萬公噸,係台灣最大生產蔽,供雁台麗朗廠自用及台化公司ABS廠,甲基丙烯酸甲酯年隆能九萬八千公噸,係台潛第一大生隆廠:環氫氯丙烷年產能十萬公噸,係亞洲最大生產廠;主要供應南亞公司FPOXY廠,甲基第三丁基酸年產能十十萬四千公噸 ,主要供麃台塑石化公司做為汽油添加劑。另本公司於新港廠區生產工程塑料聚縮醛樹脂(POM),該技術係本公司自行開發成功,年產能四萬五千公噸。碳酸鈣產品方麵,包括台鈣劑、優鈣劑、生石灰、輕膠鈣等,係國內唯一之生產工廠。本公司設有工務部,下轄工程部門及汽電共生廠,工程部門主要負責本公司海內外各製程廠之新建、福建工程及去瓶顆改善之規劃、設計、監造及驗收等業務:汽雷共生廠負青供焦本公司仁武廠品各製程廠所需電力、蒸汽、工業水及氧氮氣等公用流體。配合公司多角化發展策略,成立電子項目部門,除具有生產自動化設計及規劃軟、硬件程序之製作能力外,並與日本富士電機技術合作,從事大規模分布式綜 合電儀、計算機監控係統(DCS)軟硬件之設計與製造。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 1958 年成立於台灣,主要從事 PVC 管、膠皮、膠布等塑膠二次加工的生產,曆經多年的努力,組織得以不斷擴充、成長及茁壯的動力來源,就是二位創辦人王永慶先生與王永在先生一再強調、並且身體力行的「勤勞樸實、止於至善、永續經營、奉獻社會」精神。本公司為因應客戶在價格、交期、研發及售後服務等各方麵之要求,自1994年前往大陸廣州、惠州、廈門及南通等地設立各種塑膠產品之二次加工廠,2000年以後再於昆山地區設立印刷電路板等一係列的電子材料產品垂直整合工廠,以及建造聚酯纖維製品上、中、下遊一貫生產體係的工廠,就近服務原有眾多的三次加工客戶。在事業經營上,本公司深切體認,唯有具備良好的管理基礎,才能促使企業穩健經營,不致因客觀條件的變動而動搖根本,因此長期以來,無論在產銷、人力配置或資源運用等各方麵,都秉持著追根究柢、實事求是、點點滴滴求合理化的管理精神,不斷追求成本的降低與效益的提升,這股精神也早已內化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核心,同時也是企業追求進步與永續的原動力。另一方麵,本公司認為在追求其競爭力與利潤的同時,更必須謹守企業道德,以對社會正麵而有益的行為作為經營之出發點,因此,在事業經營有成之餘,也持續投入教育、醫療服務及關懷弱勢的公益事業,並且不斷擴充其規模,致力提升效益與質量,以善盡企業公民的責任。
本公司創立於公元1965年,創立初期於彰化廠區製造木漿、嫘縈並向下遊發展紡紗、織布及染整加工等一貫化的紡纖工廠。公元1973年起又陸續建設耐隆原絲、耐隆加工絲、耐隆織布等工廠。除彰化廠區以外,公元1987年於龍德廠區建設PTA廠,開始跨入石化業;公元1990年及公元1994年於新港廠區分別建設PS、ABS廠,再跨入塑料業。公元1995年,公司參與企業體之六輕項目計劃,配合企業體石化原料上下遊一貫生產的垂直整合策略,開始在麥寮離島工業區投資建設Aroma、SM、Phenol、PTA、DMF、PS、ABS、PP、PC及HAC等工廠,產品涵蓋石化中遊原料、泛用塑料及工程塑料原料;公司也參與轉投資設立台塑石化公司、麥寮工業港及麥寮汽電公司,增加公司獲利來源。公元1999年起,六輕各工廠逐一完工投產。公元2000年起石化、塑料部份的營收超越纖維、紡織部份的營收,公司正式轉型為石化、塑料業。本公司曆經五十餘年的努力,已發展成為橫跨石化、塑料原料生產及紡纖業上下遊一貫生產領域的企業。公司組織的動力來源就是創辦人王永慶先生與王永在先生的「勤勞樸實、止於至善、永續經營、奉獻社會」精神。另一方麵,唯有良好的管理基礎,才能使企業穩健經營,不致因客觀條件的變動而動搖根本,因此無論在產銷、人力配置或資源運用等各方麵,本公司都秉持追根究柢、實事求是、點點滴滴求合理化的管理精神。唯有在所從事的產業領域,達到世界級的規模並居於領導地位,才能鞏固競爭力,達到永續經營之目標;企業能對社會做出良好貢獻,才具備永久存在的意義。因此,本公司在事業經營有成之餘,也將持續投入教育、醫療服務及關懷弱勢的公益事業,善盡企業公民的責任。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主要經營石油製品、石化基本原料生產銷售事業,是國內唯一民營的石油煉製業者,生產銷售汽油、柴油等各類石油製品;輕油裂解廠生產乙烯、丙烯及丁二烯等石化基本原料,產能規模位居國內第一,另有合格汽電共生係統,供應台塑企業麥寮園區各工廠所需之蒸汽、電力等各項公用流體。
台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Formosa Ha Tinh Steel Corporation, FHS)於2008年6月12日獲頒投資證書,於當天在越南河靜省正式成立公司運作,其所擁有的「山陽深水港與大煉鋼廠聯合體」投資案是越南目前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FDI),計劃在經濟社會條件特別困難之越南河靜省永安經濟區投資,興建可停泊20萬噸級大型船舶之山陽國際深水港、一貫作業煉鋼廠及汽電廠;營運時將帶動相關產業就業人口可望高達10萬人。該投資案實為越南國家重大交通、經濟及能源基礎建設,將使永安經濟區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重工業中心。
本投資案係台塑集團首次跨足鋼鐵產業,規劃分兩期四階段建設,第一期預計生產粗鋼並銷售熱軋粗鋼卷、熱軋鋼卷、卷棒鋼、線材盤元等鋼材。台塑河靜鋼鐵公司初期銷售以東南亞為目標市場,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受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發展致鋼鐵需求量大幅增加,東南亞已成為現今全球鋼鐵消費成長最快速的區域。目前越南境內無大型高爐、轉爐,而粗鋼生產能力也不足,致使各軋鋼和下遊鋼鐵企業需依賴進口鋼料進行加工,台塑集團選擇於此地設廠可享受東盟自由貿易區之關稅優惠。預期台塑河靜鋼鐵公司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一貫作業煉鋼廠。
長庚紀念醫院創設於1976年,當時台灣醫療設施嚴重不足,平均每萬人僅有病床數19床,與現代化國家每萬人有 40 床的水平,相距太遠。於是我們先後設立了台北、林口、基隆、高雄、桃園、嘉義、雲林等大型醫院,每日診治病患 31,500 人次以上,擁有病床 數 9,000 床。是遠東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經營績效最佳的綜合醫院之一。為了對幼兒提供更專業的醫療服務,長庚紀念醫院於 1993 年及 1994 年分別於林口及高雄創設大型的兒童醫學中心,擁有病床數 800 床。並且,為了使醫療資源作最有效的運用,我們也於 2001 年初創設護理之家,並於 2003 年 12 月設立兼具急、慢性醫療之桃園長庚醫院,發展亞急性、慢性醫療及長期照護,垂直整合成為完整之醫療體係,提供民眾完整醫療照護。
台塑企業投入充足的教育資源,創辦以工程及化工為主的明誌科技大學、以醫學見長的長庚大學、以護理專業為主的長庚科技大學,透過專題研究、企業實習、產學合作、推廣教育及國際交流等課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務實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及就業率。
◆王永慶出生在台北縣新店直潭,在直潭小學附近,有一座別致的建築,名叫“感恩堂”,它就是王永慶後來興建的王家族厝,父親是茶農王長庚。6歲時就讀小學,學校距離住家10公裏,每天必須徒步20公裏往返。
◆王永在出生,是王永慶的二弟,由於王永慶的大弟王永成1944年因肺結核病早逝,王永慶幾乎從小就帶著唯一的弟弟王永在出外打拚,兩人相差5歲,王永慶對王永在照顧有加,王永在個性活潑,對兄長的話一向「言聽必從」,從小家境清寒、生活過得很苦,兩人生活習慣、勤奮動能相近,一直以來兄弟兩協作無間,王永慶站上一線主導整個企業發展方向,而活潑、開朗的王永在則是退居二線,運行哥哥交付的任務、並擔負對外溝通的橋梁。
◆15歲的王永慶被父親送到嘉義的米店當學徒,1年後,他向父親商借200元創業。
◆16歲的王永慶展現了超強的營銷能力,不僅挨家挨戶上門推銷自己的大米,而且還免費給居民掏陳米、洗米缸,在維係客戶關係上逐漸占了上風。此外,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摻雜著米糠、沙粒和小石頭,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王永慶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雜物揀幹淨,買主得到了實惠,一來二往便成了回頭客。有篇文章說,起初王永慶的米店一天賣米不到12鬥,後來一天能賣100多鬥。
◆王永慶結束賣米的生意,利用10年的積蓄在新店老家購買50畝土地,成為一位小地主。
◆王永慶轉向木材生意發展,在二次大戰經濟複蘇下,木材生意讓他賺進5000萬元。
◆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經濟開始發展,建築業勢頭最好。王永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便抓住時機經營木材生意,結果獲利頗豐。這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居然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商人。這時,經營木材業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王永慶看到這一點,便毅然決定退出木材行業。
◆王永慶和商人趙廷箴合作,籌措了50萬美元的資金,創辦了台灣島上第一家塑膠公司獲美援貸款79.8 萬美元,於高雄市登記設立福懋塑料公司 ,生產PVC,是年10月30日獲準通過。
◆王永慶成立福懋塑料公司,生產PVC。他曾說,禁不住一位台灣當局官員的一再慫恿,才同意開創這個事業。當時的他就像隻瘦鵝,餓到“什麽東西都可以吃”。王永慶在無知的情況下開始塑料事業。當時台灣當局利用美援,開始推行第一次四年經濟建設計劃,福懋公司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成立。
◆福懋塑料公司開工生產,產量每日四公噸PVC,並更名為「台灣塑料公司」。
◆福懋塑料公司開始生產,每天生產4噸PVC,隨後更名為台灣塑料公司,簡稱台塑,由於下遊的塑料料加工業者對王永慶的產品沒有信心,曾經連1噸都賣不掉,龐大的庫存幾乎使王永慶破產。
◆建成投產,果然如人們所預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銷售問題。首批產品100噸,在台灣隻銷出了20噸,明顯地供大於求。按照生意場上的常規,供過於求時就應該減少生產。可王永慶卻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擴大生產!這一來,連他當初爭取到的合夥人,也不敢再跟著他冒險了,紛紛要求退出。精明過人的王永慶,竟敢背水一戰,變賣了自己的全部財產,買下了公司的全部產權,使台塑公司成為他獨資經營的產業。王永慶有自己的算盤。他研究過日本的塑膠生產與銷售情況,當時日本的PVC塑膠粉產量是3000噸,而日本的人口不過是台灣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產品銷不出去,並不是真的供過於求,而是因為價格太高——要想降低價格,就隻有提高產量以降低成本。
◆成立「南亞塑料加工公司」,從事塑料二次加工。
◆王永慶成立“南亞塑料公司”直接作為台塑產品的下遊加工與銷售業者。
台塑每月總產量增加到1200噸,並開始外銷。
◆成立「明誌工專」。
◆設立「嘉林塑料製品公司」,同年8月8日改名為新東塑料製品公司,生產三次加工產品。
◆台塑公司高雄廠擴建PVC產能為2,100噸/月,始奠定經營根基。
◆台塑公司高雄廠擴建PVC產能為2,100噸/月,始奠定經營根基。
◆成立「台塑汽車貨運公司」,負責企業內貨物運輸。
◆成立「台灣化學纖維公司」,跨足紡織業。
◆台化公司開工生產,生產木槳50公噸/日,嫘縈45公噸/日。
◆新東塑料製品公司並入南亞塑料加工公司,並更名為「南亞塑料公司」。
◆成立「總管理處」。
◆台化公司生產第一包洗衣粉,跨入清潔劑產業。
◆首次向政府提出興建輕油裂解廠計劃,5月份遭否決。
◆創設「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在台北市開幕。
◆在印度尼西亞成立「印度尼西亞南亞公司」,展開首次海外投資。
◆林口長庚醫院開幕,為亞洲地區最大醫院。
◆台塑公司於美國紐澤西州成立「台塑美國公司」。
◆台塑的營收業績創下10億美元新紀錄。
◆南亞公司在美國特拉華州成立「南亞美國公司」。
◆於利比裏亞登記設立「賴商台塑海運公司」。
◆王永慶為解決PVC原料短缺問題,並購美國德州的一家石化公司;在他的重整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PVC工廠。
◆台塑全麵實施了電腦化作業,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南亞公司與HP公司合作成立電路板項目組,首次跨足電子產業。
◆長庚醫院與明誌工專建教合作成立兩年製護理科,為長庚護專之前身。
◆台塑美國公司建廠完成,開工生產塑料一次加工產品。
◆林口長庚醫院完成亞洲首例肝髒移植手術。
◆基隆長庚醫院開幕。
◆經過13年鍥而不舍爭取,六輕計劃終於獲經濟部核準通過。
◆高雄長庚醫院開幕。
◆王永慶經13年極力爭取後,“六輕計劃”獲台灣經濟主管部門核準通過。
◆王永慶私下發給幹部的獎金稱為“另一包”(因為是公開獎金之外的獎金)。“另一包”又分兩種:一種是台塑內部通稱的黑包;另一種是給特殊有功人員的杠上開包。黑包發放的情況是:課長、專員級新台幣10萬—20萬;處長高專級20萬一30萬;經理級100萬。同時給予特殊有功人員200萬—400萬的杠上開包。業績突出的經理們每年薪水加紅利可達四五百萬元,少的也有七八十萬元。此外還設有成果獎金。對於一般職員,則采取“創造利潤,分享員工”的做法。員工們都知道自己的努力會有回報的,這極大的激發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成立「台灣必成公司」,產製電子級玻璃纖維。
◆成立「長庚醫學院」。
◆成立「長庚護專」。
◆在美國特拉華州分別成立「台塑美洲公司」及「南亞美洲公司」。
◆宣布六輕計劃設立於雲林縣麥寮鄉。
◆成立「台朔重工公司」,跨足自動倉儲係統、大型精密機械及汽電共生設備。
◆成立「台塑石化公司」,從事油品煉製及營銷。
◆林口長庚附設兒童醫院開幕,並於1997獲準獨立,成為全台灣首創之兒童醫院。
◆王永在主持雲林麥寮六輕工程「填海成金」計劃,受惠於六輕四期全麵啟動,使得台塑集團營收規模近年來大幅躍進,一舉突破2兆大關。其間六輕興建過程,王永在不辭辛勞,每周定期台北-雲林往返巡視、督導5000多億元的六輕工程興建,抽砂填海、與海爭地,將滄海桑田化為最扒分的石化園區,更將台塑集團推向另一高峰,王永在也因此被封為「六輕總工程師」,不難想見王永在對台塑集團的貢獻及深遠影響。
◆六輕計劃正式動工。
◆南亞公司於5月及6月分別在中國廣州及廈門地區投資興建塑料二次加工廠。
◆台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PVC生產業者,“南亞”成為全球最大的PVC加工業者。
◆王永慶在台灣南部投資新台幣90億元成立石化專業區,年初破土動工。他不忘對大陸投資,但縮小投資規模,將投資地區分散到廣東與安徽。
◆成立「台灣小鬆電子材料公司」(2006年更名為台塑勝高科技公司),投入矽晶圓之生產。
◆長庚護專招收五年製原住民學生100名。
◆成立「南亞科技公司」,從事DRAM之研發、製造及銷售。
◆發生呂安妮事件,王文洋因婚外情打亂了王永慶接班部署,王文洋選擇離開台塑集團。王文洋曾是台塑集團接班人,後因婚外情影響公司股價被迫出走。不知王文洋的婚外情是否多少受了父親三妻四妾的影響?從這兩個細節不難看出,父輩對子女的影響無所不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公司治理,更適用於家族治理。在王永慶的接班布局中,他很低調地進行接班作業
◆設立「台塑通運公司」,提供麥寮港之船務代理業務。
◆成立「南中石化公司」,生產化學纖維之原料。
◆林口長庚醫院成立中醫部,並自8月1日起開辦中醫門診業務。
◆南亞公司於中國江蘇省接收華豐公司,生產膠皮、膠布。
◆響應政府鼓勵民間投資民營發電廠,設立「麥寮汽電公司」。
◆原南亞公司電路板事業部另獨立成為「南亞電路板公司」。
◆長庚醫學暨工程學院改製為「長庚大學」。
◆六輕計劃之第一座工廠正式投料試車,年產45萬公噸乙烯。
◆成立「台朔汽車公司」,跨足汽車工業。
◆成立「台塑旭彈性纖維公司」,生產彈性纖維。
◆成立「台塑大金精密化學公司」,負責生產電子級氫氟酸。
◆成立「長庚生物科技公司」,投入健康生技產業。
◆台灣發生7.3級大地震,由企業捐贈3億元協助災後重建,並認養重建16所受災學校。
◆成立「台朔環保科技公司」,針對廚餘轉化成有機肥料進行開發。
◆成立「台亞石油公司」,全盤規劃汽油、柴油銷售事業。
◆成立「六輕汽車貨運公司」,負責油品運輸。
◆台塑石化公司油品全麵上市,正式供應全省加油站,成為台灣第一家民營油品製造業者。
◆設立「台塑海運公司」,承運環島油品。
◆成立「台塑網科技公司」,從事e化整合服務。
◆台塑石化公司油品全麵上市,正式供應全省加油站,成為台灣第一家民營油品製造業者。 2003年5月,台塑宣布“六輕”第四期計劃啟動,預計投入新台幣1200億元,“六輕”一至四期總計投入超過新台幣6500億元。
◆在越南成立「台灣興業公司」,生產化纖及塑料二次加工產品。
◆成立「台化出光公司」,負責聚碳酸酯樹脂(PC)塑料粒之產製及銷售。
◆成立「台塑訊科公司」,負責生產藍芽無線通信相關產品(2006年董事會決議解散公司)。
◆「長庚醫院護理之家」於林口開幕。
◆為確保台塑企業的永續經營,王永慶開始進行退休交棒計劃。以5年的時間,默默進行交棒布局,過程從成立決策小組、拔擢新的專業經理人、成立信托基金到轉變由長庚醫院持股組合。
◆成立「台灣醋酸公司」,生產工業用醋酸。
◆長庚護專改製為「長庚技術學院」。
◆成立「台朔光電公司」,生產電漿電視麵板及模塊(2006年董事會決議解散公司)。
◆台化塑料(寧波)公司在中國浙江省舉行開工典禮,正式投入大陸石化原料市場。
◆嘉義長庚醫院開幕。
◆王永慶在台塑集團總管理處下成立“五人決策小組”,著手交班計劃。
◆成立「南亞光電公司」,從事高階LED產品之研發生產。
◆原台化公司清潔劑組另獨立成為「台塑生醫科技公司」,除生產清潔劑外,並加入肌膚保養品的研發生產。
◆於菲律賓設立「亞太能源公司」,從事發電事業。
◆宣布六輕第四期計劃啟動,預計投入新台幣1,300億元,總計六輕一至四期投入逾新台幣5,700億元。
◆成立「華亞科技公司」,從事12吋矽晶圓製造。
◆在大陸設立明德獎學金,為經濟條件不佳的優秀學生減輕就學負擔;並在偏遠貧困地區投入興建數千所明德小學,協助提升基礎教育環境。
◆王瑞華進入“五人決策小組”,台塑集團集體領導團隊變成“六人決策小組”,成員有楊兆麟、王瑞華、王文淵、王文潮、吳欽仁、李誌村六人,做為集團接班的過渡平台。其中王文淵與王文潮是王永慶弟弟王永在的兒子。
◆「長庚養生文化村」正式啟用,為國內銀發族提供全方位的照護環境。
◆明誌技術學院獲準更名為「明誌科技大學」。
◆全企業營收突破新台幣兆元(達1.2兆)。
◆王永慶董事長及王永在副董事長正式宣布將經營權責交棒予行政中心。
◆王永慶指示成立台塑企業行政中心,以90歲高齡正式宣布交棒。
◆王瑞瑜加入六人決策小組,成為“七人決策小組”。
◆六輕四期全麵完工,帶動全企業營收大幅成長,首次突破新台幣2兆元。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在美國安詳辭世,享壽92歲。由總統頒發褒揚令,表彰一生對國家之貢獻。
◆大陸「福建福欣特殊鋼公司」舉行動土典禮,生產不鏽鋼產品。
◆越南河靜大煉鋼廠計劃獲得核準,並於7月6日舉行動土典禮,將興建一貫作業煉鋼廠及山陽深水港,是越南迄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
◆成立「台塑長園科技公司」(後更名為台塑鋰鐵材料科技公司),從事鋰鐵磷電池的研發生產,是發展電動車的核心零組件。
◆中國四川省發生7.8級強烈地震,率先捐贈人民幣1億元協助災後重建。
◆廈門長庚醫院正式開幕,首次跨入大陸醫療產業。
◆福布斯公布王永慶身價68億美元,位居台灣第二。
◆雲林長庚醫院正式啟用,提供當地醫療及保健服務。
◆莫拉克台風重創南台灣,捐款新台幣12億元協助災後重建。
◆浙江寧波廠獲準二期擴建工程,將投入逾16億美元,陸續新(擴)建10項石化產品工廠。
◆台塑等10家上市公司成立「薪資報酬委員會」,由專業人士監督公司董、監事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使之更具公正性。
◆長庚技術學院獲準更名為「長庚科技大學」。
◆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舉行動土典禮,將投入50億元新台幣,積極提升台灣的癌症治療質量。
◆在美國德州投入20億美元,陸續新建乙烷裂解、丙烷脫氫廠…等相關工廠,以掌握葉岩氣低成本生產石化原料優勢。
◆台灣修改相關法規,將遺產稅稅率降至10%。但由於王永慶身故於2008年,適用舊製遺產稅,稅率為50%。依照中國台灣相關規定,遺產捐贈給合法的公益慈善團體,可以免扣遺產稅。於是王家人決定把數十億元財產捐給長庚醫院基金會、信望愛基金會等4個公益慈善團體,並再次申請更正。稅務部門審查後認定相關捐贈符合規定,重新計算稅額為119億元。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二房長子王文洋再次透過律師,在香港提出訴訟,控告掌管大陸華陽電廠的香港華陽投資,還有三房女兒王瑞華、王瑞瑜等人隱瞞王永慶海外資產。王文洋更預估海外資產高達逾170億美元(約5000億台幣),不像外界所知,隻有在台灣申報的近500億台幣。麵對王文洋大動作,三房低調表示靜待司法判決。案件的核心是華陽投資(香港)有限公司。這家中國香港注冊公司的資產包括中國大陸其中一座最大的私有煤炭發電廠、另一座中國大陸發電廠及中河南洛陽的一座530間客房酒店的擁有權益,及其他資產。王文洋聲明指出,“自從家父三年多以前過世之後,我一直尋求通過全麵和透明的全球性調查厘清應納入家父遺產中的所有資產。廣泛而獨立的國際調查令我發現一係列布局精密的欺騙行為,目的是隱瞞家父資產,並剝奪其大多數繼承人包括我的姐弟妹的合法遺產。這一國際調查的結果促使我前來中國香港。”他續稱:“我和我的法律團隊希望向中國香港高等法院指出家父的資產是如何不當地被引進影子企業和銀行戶口,以及秘密的海外信托。我們在中國香港的案件鐵證如山。作為王永慶的長子,如有需要我一定會繼續於其他司法管轄區展開這場鬥爭,直至公義獲得彰顯。”
◆台塑河靜公司在越南舉行第一支高爐打樁儀式,展開建廠工程,規劃第一期年產鋼胚710萬噸。
◆六輕4.7期擴建案經政府核準,將設立年產4萬公噸之氫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廠(HSBC),強化石化高質化生產。
◆台塑與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台塑三井精密化學有限公司」,在浙江寧波興建鋰電池電解液工廠。
◆台塑等8家公司正式宣示導入優質企業 AEO 認證作業,有利簡化貨物出口報關流程。
◆成立「台塑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企業所需礦材原料之開發。
◆大陸四川省雅安市發生強烈地震,捐贈人民幣5仟萬元協助災後重建。
◆台塑石化與美國Kraton公司合資成立「台塑科騰化學有限公司」,生產氫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HSBC)。
◆高雄長庚醫院引進全台第二部質子治療設備,舉行「質子治療中心」動土典禮。
◆王創辦人永在先生安詳辭世,由總統頒發褒揚令,表彰「六輕總工程師」對台灣產業及經濟之貢獻。
◆成立「台塑建設公司」,為使用達40年的台塑大樓進行都市更新之各項籌備作業。
◆高雄發生大規模氣爆意外,捐贈新台幣2仟萬元協助災後重建。
◆配合高雄市政府發展經貿園區需要,創業基地高雄廠停產,人員設備遷移,為保留創辦人早期辦公室,將規劃為「王永慶、王永在昆仲曆史建築園區」。
◆台塑河靜鋼鐵公司熱軋廠試產出越南第一卷熱軋鋼卷。
◆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正式開幕啟用,正式宣告台灣癌症醫療進入質子治療的新裏程碑。
◆台塑公司在美國德州獨資成立「Formosa Industries Corporation」,生產高密度聚乙烯(HDPE)。
◆日本JFE鋼鐵公司宣布投資台塑河靜鋼鐵公司5%股權,透過技術協助及供應鋼鐵產品等方式,深化彼此合作。
◆南亞美洲公司轉投資設立「南亞塑料德州公司」,生產乙二醇。
◆在嘉義縣捐資興建「永在食安大樓」,為全台灣首座由民間與地方政府合作的食品檢驗機構。
◆中國鋼鐵公司決議對台塑河靜鋼鐵公司之持股提高為25%,並提供技術與鋼鐵經驗,雙方合作關係更緊密,共同開拓東南亞鋼鐵事業。
◆台塑等多家上市公司成立「審計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組成以替代監察人,協助董事會監督公司財務、會計、稽核等執行質量及成效,以提升公司治理。
◆高雄美濃發生強烈地震重創台南地區,捐贈新台幣5仟萬元協助災後重建。
◆台塑石化公司與日本出光公司合資成立「台塑出光特用化學品公司」,生產C5氫化石油樹脂。
◆台塑河靜鋼鐵公司達成自產成品鋼卷100萬噸之裏程碑。
◆台塑企業首座觀光工廠「台塑生醫健康悠活館」落成開幕。
◆創辦人家族成員退出「行政中心」運作,進入「管理中心」,落實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治之精神。
◆台塑河靜鋼鐵公司第一號高爐正式點火,並於6月1日產出第一塊自製扁鋼胚。
◆台塑石化公司規劃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投資94億美元,興建大型石化園區。
◆與日本日機裝(Nikkiso)公司合資成立「福機裝股份有限公司」生產UVC LED深紫外線芯片,開發及銷售深紫外線除菌產品。
◆台塑河靜鋼鐵公司二號高爐正式點火,5/19順利產出鐵水,正式宣告河靜鋼鐵一期工程建設完成,預估2018年鐵水總產量可達500萬噸,年銷售鋼材可達465萬噸。
◆與高雄市政府簽署「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捐贈意向書。
◆台塑企業捐贈新台幣5仟萬元投入花蓮強震災後重建,並於4/21起安排9個梯次2天1夜的員工花蓮旅遊行程,約有7,000多名員工及眷屬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當地觀光產業。
◆捐助中研院3千萬元成立「人工智能學校」,並陸續派員受訓,未來AI項目目標年效益新台幣200~300億元。
◆台塑企業榮獲人力銀行舉辦活動票選為製造業幸福企業榮耀。
◆與日本德山株式會社合作成立「台塑德山精密化學公司」,生產電子級異丙醇(IPA),供半導體先進製程使用。
◆王文淵總裁宣示:正式全力推動數字轉型,運用所有的數字科技(AI、AI+仿真、數據、雲端、IoT、5G)進行製程優化、提升營運效能。
捐贈新台幣10億元予經濟部協助中小企業紓困及振興。
大房郭月蘭
無子嗣
二房楊嬌
大女兒王貴雲,南亞董事
二女兒王雪齡,大眾電腦總經理
大兒子王文洋,宏仁集團總裁
二兒子王文祥,美國JM公司總裁
三女兒王雪紅,威盛電子董事長
三房李寶珠
大女兒王瑞華,台塑集團副總裁
二女兒王瑞瑜,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
三女兒王瑞慈,長庚管理中心副主任
四女兒王瑞容,長庚醫院特別助理
四房林明珠(改嫁羅景祺丈夫)
大兒子王文源,
大女兒王雪貞、
小女兒王雪映
作者說明:請點擊關注,我們將會刊登更多華人社會成功企業家人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