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法國學者警告 別捲入針對中國的自毀之戰

(2024-11-25 14:39:38) 下一個

法國學者警告︰別捲入針對中國的自毀之戰!5個西方進行多年的「毒華」政策丨《Book Guy》|Lorey Ch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SNYjT1FA8

2024年11月25日

習近平主席曾言,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許多前所未見的事情正在發生。今年七月初,在華盛頓北約峰會上,北約聯合聲明公開指責中國在俄烏衝突中扮演「決定性推動者」的角色、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哈奇森更進一步表示中國被為風險國家,遏製中國的方法就是擊垮其經濟。

這種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對抗中國的局麵,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近年來中國成為西方政客和媒體瘋狂攻擊的焦點。部分西方學者對此感到困惑:在中國生活了25年的法國人、國際關係專家羅弘(Laurent Michelon)以中立學者身份,警告法國人切勿片麵相信主流媒體對中國的描述,反而應該理性看待、妥善處理與中國的關係,這對自身利益更為有益。

在7月初的時候,北約組織在華盛頓峰會期間發表聯合聲明,公開譴責中國是俄烏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哈奇森大媽更公開說中國是高風險國家,想要阻止中國必須要搞垮中國的經濟。我們要用什麼來阻止中國,在我來看,我們有經濟上的優勢,但如果他們內部出現經濟問題,因為沒有一個主要經濟體在那裡投資,在那裡做生意 在那裡創造就業機會,他們的經濟會崩潰。

我想上一代的中國人發夢都沒想到,中國今天的國力竟然強到西方國家想盡辦法去搞垮我們。當我們今天提到中國與美西方的關係的時候,其實大家都知道關係是非常緊張。但是有多緊張呢?我們經常都會聽到一些論調說「如果中國的國力發展起來,就會擴張帝國主義,侵略其他國家,就會令全世界都成為中國的附庸。」因為西方媒體一口咬定中國都好像以前的英美那樣,是一個帝國主義的國家,無怪乎近年這些西方政客和媒體不斷瘋狂抹黑中國。當中絕大多數的指控不單是中國人自己不同意,甚至有些西方的學者都覺得感到汗顏。其中在中國生活了25年的一位法國學者,也是一位國際關係專家Laurent Michelon 羅弘教授,寫了我手頭上的這本書叫做《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他就以一個中立學者的身份寫給法國人看的,希望法國人不要跟隨美西方媒體的輿論起舞,因為美西方的傳媒慣用的技量,同一時間想盡辦法將武器賣給中國周邊的國家,然後就引爆衝突
如果真的成功引爆衝突
發生一場大戰的話
美國的軍工企業就可以賺大錢
所以他呼籲法國人
需要理性地看待與中國的關係
這才是對法國人最有利的做法
如果我問大家
什麼是國際秩序的時候你會怎樣回答
其實如果你思考一下
會發現這條問題都很抽象
國際秩序是不是
「大佬」說了算的秩序就叫國際秩序
回顧歷史的時候 你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
真的出現過不同國家一起認同的國際秩序
譬如1648年之後的「威斯特伐利亞秩序」
或者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大戰勝利之後的
聯合國憲章
這些國際關係準則
基本上都是尊重三樣東西
尊重國家主權
尊重國家平等原則
以及尊重不要幹預別國的內政
如果真的所有國家都尊重這套準則的話
這幾十年不應該會發生幹預別人的內政
推翻別人的民選領袖 搞垮別人的政權
推翻別人的民選領袖 搞垮別人的政權
甚至稱呼某些國家為邪惡軸心
而這幾十年間
霸權國家是潛移默化地製造一套新的規則
這套規則是淩駕於國際法律的框架之上
它對於「自由主義價值觀已被普遍接受」
作出一個這樣的誤導性假設
接著霸權國家就以世界警察自居
到處幹預別人的內政 發動侵略的戰爭
而發動這些戰爭的時候
霸權國家會打著一個旗號
就說這些國家違反了一種
而在霸權國攻擊的過程中
這些在17世紀或者聯合國
所訂立的國際秩序
他們刻意忽略
中國也慢慢發現
訴諸於國際法和自「威斯特伐利亞體係」的國際準則
是沒有辦法跟這個霸權國家
坐在一起好好聊天
不能好好聊天 也不能隨便動手
隻要中國參與任何跟西方國家的衝突
就會即時被西方媒體歪曲成
是一場不正當的戰爭
然後霸權國家就可以即時群起攻之
召喚他的附庸國一起去圍毆
這樣的事正發生在俄羅斯身上
既然不能出手
中國隻能夠另覓生存的途徑
其中中國雖然知道
歐盟其實實際上是被美國所操控
但是中國跟歐盟國家
各自之間其實有一個不錯的關係
對外來說 中國是積極透過外交突破封鎖
也是跟一些被西方杯葛國家
慢慢連成一線和增加合作
譬如俄羅斯
對內來說 中國也要非常小心防範
西方媒體想要滲透的一些錯誤的思想
譬如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等
中國認為是有害於他們的國家
同時中國也需要杜絕
民族主義在國內過分發展
因為如果中國的知識分子覺得自己已經很厲害
隨時可以挑戰美國的霸權的話
對中國的外交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而中國如果真的向美國西方
作出強硬的軍事回應的話
正正掉入了霸權所設定的陷阱之中
對於霸權國家來說
你不想民族主義越演越烈
他們偏要煽動你們
所以西方的媒體
最近經常都會渲染一種
譬如說加鹽加醋地說
當他這樣說的時候
就有效地煽動到中國知識分子的傲慢
同時 把中國的百年國恥一起報導
這樣就可以引起中國的知識分子
信心就高了起來
認為自己有足夠實力可以應對西方的挑戰
儘管還擊
當這些言論由中國人口中說出來的時候
西方媒體當然是會抓緊機會 瘋狂轉發
即時就可以引起國際對於中國的擴張恐懼
但是中國的官方和領導人根本就不是這樣想
就算中國變強了也好
一個多極的世界 對中國更加有利
而不是英美那種霸權的方式
作者羅弦教授就說
除了去煽動中國的驕傲自大之外
西方的霸權國家也不忘
黑白顛倒地去指控中國的一些東西
首先第一個是大家都一定聽過的
新疆種族滅絕論
對於新疆的維吾爾人來說是很奇怪
因為過去80年
他們的穆斯林表親在巴勒斯坦
從來都沒有受過西方的關注
為什麼今天這麼關心我們
而所謂的種族滅絕論
其實時間點上也挺荒謬
因為中國自從1949年開始管理新疆
但是這個種族滅絕論
其實在2015年打後才出現
為什麼之前從來都沒有被報導過呢
聯合國的專員曾經去過新疆進行調查
根本就沒有發現什麼種族滅絕以及虐待的證據
但是西方媒體是不接受這個結論
事實上這50年間
維吾爾族的人口由550萬人升到1280萬人
平均的預期壽命也是由30歲上升到72歲
又何來種族滅絕呢
羅弘教授認為
第二件事就是在香港埋下了
裂變和顏色革命的種子
其實香港人在傳統上
相對是沒有那麼關心政治
但是港英政府有意在回歸之前兩年
在不顧北京方麵的抗議
提出了一係列的法律修正案
也在1995年9月17日
舉行了殖民管治時期中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選舉
英國人的目的
不是為了在香港建立真正的民主
如果是這樣為什麼不早做呢
這樣做隻不過是為了埋下種子
以民主化為藉口
企圖在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人中
製造分裂
也在1995年的時候
推動成立一個由美國的資本所贊助的傳媒–壹傳媒
這個傳媒的資金
大部分都是由索羅斯創辦的組織所提供
旨在瘋狂抹黑中國
當它提供抹黑中國的新聞的時候
西方就會大力稱讚
羅弘教授說是很成功地播毒
先播毒完香港再播毒去台灣
之後香港和台灣發生什麼事 大家都知道了
第三 指控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債務陷阱
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
西方就將他們的工業生產轉移到中國
當時他們準備犧牲工人階層
令到他們的寡頭更加富有
本來好端端的
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後
中國領導人都看到
西方的金融體係有它的脆弱性
和中國所受的影響相對沒那麼大
慢慢就發展出一種製度的自信
所以中國政府在2010年的時候
就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
也是大舉地投資一些
和自己有貿易往來國家的基建裡麵
在過程中刻意利用陸路和鐵路連通
避開了西方在海上的製裁
對此 西方霸權看在眼內不是味兒
因為看到中國竟然透過一種和平的方式
去提高她的國際影響力
獲得了這些和她有貿易往來國家的原料控製權
這些方式西方自己是沒試過的
因為19世紀以來
西方都是用炮艦 轟炸機 自由主義毒藥
摧毀別人國家的經濟和政權
再令對方背上沉重的債務控製他們
所以竟然用和平的方式提高影響力
當然要抹黑你
第四 指控中國有軍事擴張企圖
霸權國家首先在其盟國裡麵
建立了800多個軍事基地
然後再瘋狂賣武器給附庸的地區
譬如日本 中國台灣地區和菲律賓等等
因為南海航線幾乎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唯一出口
所以她隻能夠加強自己的軍備 去保護自己的航線
所以過去的15年裡麵
中國一直不斷強調其在與其直接相連腹地的立場
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海上航行自由
但是霸權國家就視之為一個
軍事和領土擴張的野心
她說是維護自己的海上航向自由
就將美國的軍艦不斷派去這個區域
第五 當大家知道了
南海是中國通向世界的唯一出口的時候
就會明白為什麼中國和台灣的問題
是毫無商量的餘地
對於北京來說
台灣歸屬問題 早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就處理了
1972年尼克遜訪華的時候
就「一個中國」的原則進行了確認
但是之後 基辛格又在《上海公報》裡麵說
美國沒有明確提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代表整個中國
所以美國在台灣問題上
是保持了一種「建設性模稜兩可」的態度
1979年卡特總統執政的時候
也給了台灣一份叫做《與台灣關係法》
也都令台灣問題變得更加模糊不清
也都令台灣問題變得更加模糊不清
近年霸權國家也都企圖推翻「一個中國」的原則
以及去鼓動台灣的執政黨不斷挑釁北京
同時霸權國家也都成立了一個
代理人組織去對抗中國
就是所謂的「澳英美聯盟」(AUKUS)
把澳大利亞都拉入針對中國的前線裡麵
當然霸權國家也都不忘建立一個
奇怪的地緣政治幻象 - 「印太」
企圖拉攏印度製衡以中國勢力為主的亞太地區
羅弘教授認為無論是從歷史或政治現實
還是經濟 種族 文化和語言同質性上
「印太」這個概念都是毫無根基的
麵對霸權國家的步步進逼和密不透風的圍堵
中國的領導人需要用一種非激進的中庸之道去應對
具體看完以下四點
第一個做法就是中國要在不實施擴張主義的情況下
恢復地區強國的歷史地位
即是說中國的戰略必然是內向和防守性的
他們會以推動全麵小康作為國內的目標
同一時間加強他們國防的軍備去應對外國的挑戰
第二中國會以現實政治和建立多極世界作為目標
例如當中國在南海受到圍堵的時間
他們的商船出不了海的話
他們就會花費更多力量發展西海岸的陸基替代方案
即是說海路不行就用陸路
而當西方社會一起杯葛俄羅斯的時候
中國的選擇就會跟俄羅斯多點合作
如果有一天中俄結合成一個歐亞聯盟的話
就會令到霸權國家降級成為一個地區大國
這亦符合了俄羅斯前總理普裏馬科夫的構想
第三中國需要建立穩定貨幣主權
因為亞洲國家的鄰國是貿易主要的對象
所以中國必須令到人民幣在亞洲地區
成為穩定幣和流通貨幣
亦擔心將來可能會受到金融製裁
所以中國在短時間內
開發了一個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CIPS
另外有所謂的DCEP數字人民幣
DCEP其實不需要有銀行戶口作為基礎
大家隻需要一部手機
就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國家裡麵
大家互相交易的基準貨幣
這個做法都可以幫助到不少
本身沒有銀行服務支援的國家
為了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信心
北京似乎有意一步一步以黃金去支持人民幣
例如在2016年的時候
就在香港和上海建立了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市場
第四個應對方法就是需要保持技術的主導性
在未來電腦操作係統裡麵
這個世界將會分成兩個陣營
第一個陣營就是以美西方為首
另一邊就是以中國為首的一些南方國家
例如伊朗 委內瑞拉
部分的非洲國家和部分的南美國家等等
這些國家如果害怕他們的電腦係統被霸權國入侵的話
就會配備著麒麟係統
在過去的時間
中國因為和歐洲國家都有比較好的關係
所以也是獲得歐洲國家充分的技術轉讓
羅弘教授認為
中國將會在15年之內
獲得所有半導體裡麵的最重要關鍵技術
由此可見 在羅弘教授眼中
所謂的中國夢從來都不是實現個人主義或者物質主義
而是一種如全麵小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些比較非擴張性的願望
觀乎近代歷史
其實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
在近代都是沒有任何帝國的擴張野心
亦都是從來未試過將自己的價值觀
強加在別人身上
中國隻是想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參與者
和其他國家以互相尊重的基礎
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持久共存
最後羅宏教授就說
法國作為歐洲大國
應該務實地認識法中之間的關係
沒有輕易跟隨西方媒體瘋狂對中國政府抹黑
如果法國最終落得和中國爆發軍事衝突的話
不知道大家又如何看待這位法國學者的觀點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以及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們下集《BookGuy》再見
我們經常都會聽到一些論調說

法國學者:絕大多數法國民眾願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歐洲其他國家人民也這樣想

環球時報-環球網2024-05-06 19:23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 馬瑞謙 錢佳音】當地時間5月5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巴黎,應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馬克龍邀請,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一書作者、法國學者洛朗·米舍隆(Laurent Michelon,中文名羅弘)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是法中建交60周年,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約一年之後,中國領導人時隔5年再次訪問法國,這是彰顯法中關係牢固的重要標誌。他同時表示,1964年1月,法中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法國成為第一個同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建交後,兩國關係總體發展順利,“請相信,絕大多數法國民眾願意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而且據我觀察,一些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民也是這樣想的。”

圖為《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一書作者、法國學者羅弘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錢佳音/攝

外交部公開信息顯示,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中國是法國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貿易夥伴。“法中、歐中之間的經貿合作非常重要。”羅弘稱,盡管歐洲有一些對華“去風險”的論調,但仔細觀察投資流向即可發現,歐洲公司仍在中國進行大量投資,這一點德國表現得尤為明顯。德國總理朔爾茨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裏兩次訪問中國,隨行的還有由德國重量級企業負責人組成的經濟代表團,這顯示出德國正在製定務實的對華政策。

“法國企業也很熱衷在中國加大投資力度,不少歐洲企業高管也對媒體表達過,他們對歐中經貿關係的發展持樂觀態度。”羅弘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方也一如既往地歡迎外國企業在華投資經營,隨著營商環境的優化,行政手續更為順暢,相信會有更多歐洲公司選擇中國。

法國總統馬克龍多次表示,歐洲應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努力實現戰略自主。“法國人民都希望法國擁有戰略自主權。”羅弘稱,由於美國自己將中國視為所謂“戰略競爭對手”,長期以來,美國也一直要求其歐洲盟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但法國並不情願這樣做。因為這不僅會損害法中兩國關係,也損害法國自身利益。“請相信,絕大多數法國民眾願意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而且據我觀察,一些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民也是這樣想的。”

在《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一書中,羅弘揭示了西方媒體如何通過歪曲事實、遺漏細節甚至欺騙虛構等伎倆兜售關於中國的負麵報道,向西方讀者介紹了中國一貫奉行的不幹涉別國內政等外交政策,幫助他們更全麵地認識和了解中國。該書2022年在法國出版之後廣受好評,很多讀者反饋說,“這和在西方媒體上‘看到’的中國大相徑庭”“終於有人帶來了關於中國的真實信息。”

據悉,該書中文版即將於6月上市,羅弘對《環球時報》記者稱,“我總是告訴包括法國人在內的歐洲人,中國一直非常歡迎外國人,無論是遊客、商人還是投資者,親自去中國看看,才能了解到真實的中國。”

選擇性“失明”,西方媒體的老毛病——法國學者出書呼籲西方民眾了解真實中國。

新華社 新華社官方賬號2023.03.25

選擇性“失明”,西方媒體的老毛病——法國學者出書呼籲西方民眾了解真實中國

“我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的西方民眾開始對西方媒體描繪的中國形象表示懷疑。”法國學者羅弘(洛朗·米舍隆)近日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羅弘旅居中國二十五年,在他的新書《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中,他力求客觀真實地呈現今日中國,鮮明的觀點引起法國媒體興趣並收獲不少好評。

這是羅弘先生作品《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受訪者提供)這是羅弘先生作品《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受訪者提供)

“為什麽我看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的內容和我多年來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有那麽多出入?這是我一直對一些西方媒體表示懷疑的原因 。”羅弘說,一些西方媒體的選擇性失明一直困擾著他。

“很多歐洲朋友和美國朋友經常問我,為什麽我能在一個隻有‘負麵新聞’的國家生活這麽久?”羅弘說,“他們的偏見,是促使我寫書的一大動因。” 

在羅弘看來,上述現象實際上是西方少數精英操縱一些媒體,不斷對中國進行妖魔化的結果。

談到西方媒體針對中國的謠言和誹謗時,這位法國學者批評說:“西方總有這樣一些精英,他們一邊通過主流媒體對中國進行汙名化,一邊又不斷在中國追加投資”。

這是2023年1月,羅弘接受法國TVL平台專訪。網絡截圖 這是2023年1月,羅弘接受法國TVL平台專訪。網絡截圖 

2023年2月,在與法國網站“地緣政治”的在線訪談中,他表示,中國承受了西方的無端指責。他說:“我們必須問問自己,(西方)記者的腦子裏都在想些什麽?為什麽他們都沒有進行最起碼的調查研究?無論是中國官方發布的數據,還是國際組織進行的統計,人們都能以各種方式獲取,為什麽他們(西方記者)很少提到?” 

對於西方媒體涉華報道的失真,羅弘在書中將其總結為一些西方記者的“失明”,即對中國發展的正麵報道總體上都不會被編輯播發,因為這些西方媒體不希望受眾真正了解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 

在他看來,少數西方國家將中國視為全方位對手,極力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並從中牟利。中國也因此成為一些西方媒體負麵宣傳的焦點。

羅弘指出,西方一些人用各種手段對媒體進行操縱,但很多民眾仍然希望了解中國發展進程中真實積極的一麵。“民眾有一種期待,他們希望能夠聽到一些(關於中國)積極的、至少是基於事實的報道。” 

羅弘在書中寫道,在西方一些人對中國汙名化的背後,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聲稱要維護所謂“基於規則的秩序”,“但這一規則實際上是模棱兩可、孤立於國際法之外的規則”。這樣的規則隻能服務於少數人的利益,動搖多邊主義、打擊新興力量。 

2023年1月1日,滿載集裝箱的法國“達飛阿瑪維瓦”輪正在靠泊青島港前灣QQCT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盡管一些西方勢力試圖與中國對抗,但其實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對中國在促進合作方麵發揮的作用表示讚賞。”羅弘說,“非洲朋友們都很明白,與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合作對他們有益,因為中國從不會進行掠奪,而是力求真正實現共同發展。” 

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時,羅弘認為這一理念的踐行有利於消除發展中國家的極端貧困,讓經濟發展惠及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少數國家的精英。

“中國不是西方的敵人。”羅弘說,雙方盡管存有差異,但也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雙方應攜手同行,為世界帶來更大福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