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紐約客說 中國新冠疫情解封後死了200萬

(2024-11-25 07:35:40) 下一個

中國新冠病死亡率低的原因

1...全覆蓋次氯酸消毒,空氣充滿次氯酸氣味,及時殺滅呼吸道的病毒,避免病毒複製和傳染。在西方,不允許空氣有消毒劑殘留。是大量感染和死亡的主因。

2...2020年3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收治武漢返回女新冠患者,沒有給予任何治療,發現,患者血液免疫細胞增加後,很快痊愈了。報告說,這與普通感冒的痊愈過程無異。

3...德國研究,自從哺乳動物誕生以來,是免疫細胞釋放次氯酸殺毒,提供人體免疫功能。蛋白質折疊自保,次氯酸消失,蛋白質折疊展開,同時,老化和疾病蛋白質折疊也展開,還童。醋和中藥都能促進細胞增加。

4...2020年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製中醫治療,無效,又開會替換抵抗中醫專家參與治療的專家組長。次日,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院長帶隊達武漢,用中藥湯劑治愈大量新冠病患者。檢驗,血液免疫細胞增加。

5...2020年,由於無法遏製的宗教集居,伊朗到處是開挖的墳場。3月,中國援助伊朗醫療隊報道,雇用本地人的伊朗中資企業,每日次氯酸消毒,零感染。我指導加拿大肉食品廠次氯酸消毒,也是零感染。餐廳總是充滿次氯酸味道,殺滅了員工家庭群居吸入的病毒。另一個城市分廠,因員工感染,數次停產。

6...請Google我的文章: 1... creader, A cure for Céline Dio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2... creader, Celine Dion recovered from heartbreaking moan

7...別談智障們白紙運動。中國立法懲治香港打砸立法院的憤青,美國立刻變賣香港的房產,撤走使館上千人。

白紙運動兩周年:為什麽解封後超額死亡100萬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6dYy2x5z4A

 河馬往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6dYy2x5z4A

紐約客說 中國新冠疫情解封後死了200萬 但2023年中國官方數字是3萬多

超額死亡人數又是69萬 紐約客的猜測固然太誇張了
中國官方的統計數字完整嗎 一次新冠疫情 家庭的經濟損失
家人的生命健康 我都經曆了 我想說點什麽 但聲音太雜亂了
解封後兩年 大家都安靜了 我也有足夠的信息沉澱
終於能談一談 錢群理教授說過一句話 我們處在一個無真相無共識
沒有確定性的時代 通過我列的數據 分析動態清零的得與失
大家未必就會有共識 但希望更接近真相
先看一張圖 這是安徽財經大學的一個研究 分析了24個國家 因為疫情導致的生命財產損失
這是2020年和2021年兩年的數據 生命損失是橫軸
標準是人口死亡密度 每100萬人死了多少 右邊多左邊少
財產是縱軸 用GDP衡量 低的損失少
高的損失大 比如印度 原來GDP增速的預期是5%啊6啊
結果2020年負增長了 倒退了6.6% 經濟損失最為慘重
但印度橫軸靠左 說明死的不算多 印度的統計水平居功至偉
中國和韓國在左下角 損失相對比較小 這個圖不包括2022年的數據
因為年初全球陸續開放了 而中國要經曆白紙運動後才解封
大家都不同步了 那11月26日 白紙運動兩周年 意料之中的
外麵提前好幾天開始紀念了 白紙運動是一道清晰的界限
之前是動態清零 之後是徹底躺平 動態清零導致我不小的經濟損失
解封給我的親人帶來很大的 傷害從個人利益出發 我不會偏向哪一邊
我也不會偏向哪一種政策 所以我來談白紙運動和清零政策
相對客觀 白紙運動留下名字的 在外媒的采訪裏已經改名了
叫克裏斯-張啊 捷克-魏啊 以及各種化名 這些號稱被迫害的人
最多也就拘留24小時 他們喊過打倒共產黨
習近平下台 他們也全身而退 改名的基本出國了
其實在白紙運動之前 健康碼已經調整了 原來按采樣時間算
結果出來就是第二天了 說是72小時 撐死了48小時有效期
隔天就要做一次 後來按出結果的時間算 就可以隔兩天做了
再後來說健康碼有效期要改成一周了 解封已經是箭在弦上
白紙運動隻是適逢其時 清零是為了生命權 解封是為了經濟
東吳證券有一個報告 說如果做常態化核酸檢測 二線城市以上的人就有5億
一年的費用高達1.7萬億 全國14億人一起做 差不多要4萬億
趕上2008年的刺激計劃了 這個報告是2021年做的 沒想到2022年真的大麵積核酸了
核酸檢測是財政部出的錢 這麽多錢 醫保是付不起的 醫保的累計結存才3.6萬億
不夠做一年核酸的 醫保開支本身也不小 不說新冠的醫療報銷
光疫苗費用就是1,200億 還好是跟財政部分攤的
我在醫療體係的親友 不少都說醫保收緊了 很多藥不給開了
開出來的都是便宜藥 中成藥 我每年做腸胃鏡 有淺表性胃炎
配點藥吧 好 給你開一個 自費兩塊錢 醫生也說沒什麽用
我家門口就是三甲醫院 我兒子發燒感冒 開的是小兒柴桂顆粒
吃不吃都一樣啊 後來我就繞遠路去民營醫院了 大部分國家解封通常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控不住了 一個是經濟扛不住了 2021年10月 新加坡放棄清零
兩天後泰國跟進 李顯龍說了句大實話 新加坡無法長期封鎖
封鎖不會成功 而且代價巨大 新加坡不到600萬人口
連著5天新增3000 清零基本是失敗了 新加坡和泰國
一個國際金融中心 一個旅遊國家 沒有流動人口 哪來的經濟收入
新加坡解封5個月後 很多國家降低了管控標準 陸續解封 2022年2月25日
美國宣布擺爛 而前一天 上海發現第一例奧密克戎
一個月後 上海宣布封城 原來大家都是動態清零 為什麽中國繼續清零會被批評
這就是國家軟實力的問題了 川普說隻要不做檢測 就沒有新冠病毒
標準都不是中國定的 話語權在西方 一談起尊重人權的普世價值
解封也就成了國際標準 其實大部分國家解封跟價值沒關係
就是防不住了 也扛不住了 嘴上都是主義 心裏都是生意
你看中國最壞了 才死那麽點人 把你能的! 你趕緊給我解封 否則我用唾沫淹死你
防疫是科學 是多學科的相互作用 防疫政策不取決於誰的喜好
不以誰的個人意誌為轉移 那要看專業機構的評估報告
封控的經濟損失是多少 放開了會死多少人 這都是理性的計算
國家財政可以承受 行政係統還有餘力 那就頂一頂 人命關天
我們都知道 即使接種了疫苗也會感染 也會得重症 也會有人死 美國前兩年就丟下了80多萬具屍體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 人口密度高於美國 醫療體係不如美國 國民體質不如吃牛肉的美國人
你想放開 做好了是幾百上千萬人的思想準備了嗎
白紙運動後 中國突然宣布解封 我認識的很多人都囤藥了
超出自己數倍的需要 這是人之常情 你也不能怪他們
回想一下我們經曆過 搶鹽 搶板藍根 藥店怎麽備貨都是不夠你囤的
因為恐慌 越買不到越要搶 囤的越多越買不到 越買不到越要搶
多了幹嘛 稀缺的總是好的 還可以接濟親朋好友嘛
有些公司的銷售部門 把退燒藥送禮品送客戶了
雪中送炭啊 你說這種客戶關係維護的好不好 我就收到了 我感激的不得了
其實一個人陽了 如果退燒藥能解決 問題一般不大 也就是遭點罪
我燒了一晚上 還沒來得及吃藥就好了 真正嚴重的都是肺炎
這點藥管什麽用 搞不好就ICU了 原來鬧著要放開
放開了吧 ICU床位不夠用 火葬場都排隊 兩個月死了6萬人
這個數字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讀 三年動態清零 還是死這麽多人
瞎折騰 不如不封 早死也死 晚死也死 白浪費那麽多錢
還有一種說法是才死6萬啊 動態清零把我們關三年 結果就死這麽點人
值得嗎? 還不如早放開 死的人多 死的人少
反正都是一句話 為什麽不早點解封 如果上海不封城
和全球同步解封會怎麽樣 這個可以做一個仿真測試 上海不封城會怎麽樣
有學術機構做過仿真測試 是上海交通大學和耶魯大學 合作的一個項目
名稱是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動態清零 政策研究
副標題基於2022年3-5月數據仿真
先回顧上海的情況 我列了一個圖表 2月24日 上海出現首例奧密克戎
一個月後 3月28日 上海封城 新增病例的單日峰值是27605例
重症患者單日峰值是621人 占全市ICU床位的63%
很嚴重了 ICU日常使用率就在95%以上 死亡人數的單日峰值有47人
兩個月死了588人 如果不封城呢 仿真測試也分幾檔
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常態化流動 跟平常一樣 就是英國模式
你陽了是你的事 右手購物商場 左手火葬場 愛死不死
你想怎麽樣就怎麽樣 如果上海常態化流動 單日新增病例峰值會飆升到300萬
直接幹翻上海10%以上的人口 重症患者單日峰值6萬
都是上海封城模式的100倍 死亡人數的單日峰值是3,000人
英國的常態化流動 就是躺平擺爛模式 兩個月後 英國女王就陽了 過了幾個月去世了
他們擁有了自由 但失去了女王 這個跳躍有點大 不是所有國家都是一步到位的
所以仿真測試也分三檔 分別是人口常態流動水平的2/31/2 1/3
那對應的標準 大概是每個人每天 密接68個人、51個人和34個人
最接近躺平模式的是2/3檔 每天密接68個人 單日新增風值大概是210萬重症患者
峰值超過5.2萬死亡人 數的單日峰值是2550人 常態化流動的1/2檔
每天密接51人 單日新增峰值150萬 重症峰值4.5萬
死亡峰值1650人 常態化流動的1/3檔 每天密接34個人
當日新增峰值 75萬人 重症峰值2.8萬人
死亡峰值1000人 這都是假設醫療資源充足的情況
實際上重症峰值2.8萬 上海根本頂不住 上海全市的ICU病床隻有982張
根據仿真數據 前3個月至少5萬名重症患者排不上隊 死在ICU病房外
慘絕人寰吧 上海還是全國醫療水平首屈一指的
封城的時候 還有全國支援的5萬名醫護人員 如果上海不封城 這些人是不會來上海的
疫情蔓延 走不開啊 表格呈現數據不足以表達結果的可怕
我采用了峰值數據 是因為論文沒有提供日均數據和總數
圖表上上海封城也就兩個月 仿真測試最多做到了7個月
211天 因為不封城 疫情會持續傳播
比如常態化的1/3流動 第189天一天還要死100人
如果常態化流動 我最最最保守的推算 死亡人數也要十幾萬 相當於0.4%以上的病死率
按比例推算 全國至少病死500萬以上 ICU已經滿了
病房也滿了 醫生超負荷了 都是新冠病人 其他病人還要不要治
先不說醫院有沒有能力收治 很多人連小區都出不去
居委會不讓 保安不放 根據居委會組織法 其實居委會是不能限製
你也沒有資格封小區 居委會以前是什麽形象 居委會大媽呀
相當於聯合國 除了和稀泥沒別的功能 當然 這個比喻實在有點侮辱居委會了
誰有權力封控呢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 至少要地級市政府才有權力封樓封小區
還不能是口頭的 必須得是書麵通知 上海那麽多小區 隻能把命令下達到區裏
區政府辦不過來啊 怎麽辦還有街道辦事處 街道辦對小區又不熟啊 要給居委會安排工作
居委會才幾個人 又要買菜 又要送大禮包 還要登記統計 還要搞核酸檢測
怎麽辦? 小區的業委會出來張羅 物業頂上 誌願者站出來
封控政策靠這套係統才能維持運轉 所以上海某官員說
封控是居民自己組織的 他隻能這麽說 難道還能說居委會違法了
那基層工作還怎麽做 居委會在賣命 高層在背後捅刀子
沒有這些 基層市政府這個大腦就發揮不了作用 封控期間
居委會的工作量是翻了好幾倍的 我媳婦還給業委會和居委會梳理流程
維護在線文檔 居委會在這種壓力下能維持運轉 底線就是不出錯
不出錯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層層加碼 這是中國的行政管理製度所決定的
繼承公務員和官員 你的加薪和獎金 還有升遷 都是上級部門和領導 根據你的績效決定的
安排的工作你完成了嗎 出差錯了嗎 完全是上對下的
你沒有發言權 公司的年終考評也有自評 你寫的很認真 但有個屁用
都是向上負責 不是向下負責 你能做到不向上管理
你就屬於骨骼精奇了 這種體係的效率很高 因為上下一致去追求一個指標
疫情管控追求什麽指標 那就是沒有新增案例啊 怎麽避免新增
隔離,死死的隔離 隔離的死死的 錯放一個可能感染1000
合理嗎?不合理! 有人生病要出去 小區是我家 又不是監獄
醫院收治不了那是醫院的事 出不了小區就是居委會的責任 不合理怎麽辦
也不能怎麽辦 我做過誌願者 兩棟樓才23戶 我都應付不過來
有人要下樓遛狗 有人憂鬱症不能鎖在家裏 有人說要出去采購 還有人說我不會做飯
還有一個90歲的老人和保姆 他女兒一家住在小區的別墅裏過不來
就這都還算是正常需求 在3月28日鴛鴦鍋封城前兩天
有一家三口說孩子生病了 我聯係居委會給他們申請出門
其實他們出去玩了 回來第二天陽了 我們小區升級為高風險
有我一份功勞 對居委會的KPI肯定是有影響的
我媳婦幫居委會做線上文檔的維護 我覺得她是在彌補我的過失
既然認定解封會有大量死亡 為什麽還要解封 政府一定是有網絡民意的大數據監測的
咱們現在知道 烏魯木齊火災鐵門焊死是個謠言
當時是有很多人相信的 動態清零3年的情緒 在白紙運動的時候
到了一個爆發點 經濟當然也是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東吳證券估算 光二線以上的城市 核酸常態化檢測就要1.7萬億
這是國家財政支出 民間的經濟損失呢 我有一個發小是做生意的
2019年他麵臨一個選擇 做外貿或者在國內增加銷售網點
他選擇了在國內增加網點 損失慘重 同樣的生意 有人在迪拜建了銷售點
因為疫情利潤倍增 賺翻了我也有損失
那年春節後 公司就要上市了 結果疫情來了 公司上市計劃擱淺
公司是全國品牌連鎖 做線下生意的 又熬了兩年 花了大把的營銷費用
準備路演了 奧密克戎來了 上海封城了 上市又推遲了兩年啊
我來這個公司圖啥 不就是圖這點股票嗎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資本行情大不如前了 上市地點也從紐約變成了香港
第一次上市的時候 還預期股價大漲一波 4年後再上市 發行價幾乎是2019年估值的一半
一進一出 幾乎隻有預期的1/4 風控對實體經濟傷害太大了
但中國經濟不好也不完全是風控 有很多的原因
比如說 第一 全球經濟都不好 有周期性的因素 也有疫情的影響
根據安徽財經大學的研究項目 疫情爆發後的十年 也就是2020-2030年
全球經濟損失13萬億美元 美國損失2.3萬億 獨占18%
中國損失1億 占了8% 印度比中國還高一點
經濟不好的第二個原因 是美國發動的貿易戰 2022年11月 也就是解封前那個月
如果用美元計價 中國對外出口下降了8.7% 對美國出口跌了25.4%
第三是中國房地產泡沫 一擠房地產泡沫 手裏的資產就縮水了
消費主力的中產階級就不敢消費了 房價該不該打
我覺得早該打了 問題是該打的時候你不打 經濟不好了
消費拉不動了 你要打房價 這是以毒攻毒還是雪上加霜
2022年上半年 我計劃在上海鬆江買 房總價不算高
給孩子備一套 後來覺得形勢不好 沒敢買 解封後沒有報複性消費
不是沒錢了 而是預期不好 不敢花錢了 中國近10年的總儲蓄率
最低點是2019年的44.2% 也就是疫情前一年
疫情爆發後持續升高 最高點是2022年46.5%
2023年是44.3% 有所減緩 因為封控
我損失不小 按理說我應該反對動態清零 否則就是跟錢過不去
但是我要是反對動態清零 那就是跟人命過不去啊 在國際輿論環境的壓迫下
中國政府的動態清零 就是給自己增加執政難度 有困難就克服困難
為什麽沒有困難還要製造困難 上海預防醫學雜誌 分析了某鎮解封後的超額死亡率
也就是預期死亡和實際死亡人數 之間的比例 結果解封後超額死亡率是154%
大部分是70歲以上 新冠對老人的殺傷力是致命的
放開多好 經濟不好 就管美國的貿易戰 你搞動態清零 相當於給美國背鍋
對吧 居委會和街道辦的公務員 也不用加班了 也不用挨罵了
會死人死的幾乎都是老人 順便解決老齡化問題了
社保還省錢了 你看意大利就很明智 意大利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022年參議院公布了養老金負債表 說新冠死亡的人
退休人員占了96% 這幾乎是精準覆蓋定點打擊
每年養老金省下11億歐元 未來10年能省下119億歐元
這還隻是養老金哦 還不算醫保費用 意大利政府生財有道
如果全國常態性核酸檢測 一年搞不好就要4萬億 為什麽中國要用那麽多錢去挽留
這些隻消耗不生產的老人的生命 禮記禮運篇說是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 觀寡孤獨廢疾者
皆有所養 這是中國古人說的 有一個叫裴多菲的老外說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白紙運動喊得最凶的是青年人 自由很重要 因為是自己的
生命可以拋棄 是因為別人的 為了我的自由 今天我就要過河拆橋
奧密克戎病毒一直在變異 年初的時候是BA.2 到11月就是BF.7
有人說奧密克戎毒性越來越低 到後來就是一個大號流感 死亡率沒那麽高
這個說法有沒有依據?有! 美國有一個數據庫 分析了678家醫院的數據
2022年第一季度新冠病死率是13% 第二季度是隻有5%
隨著奧密克戎的變異 病死率是下降的 當然這不是總體的數據
隻是這些醫院的數據 因為美國能收錄進醫院的 估計都是重症患者了
而整個上半年 美國新冠死亡人數19萬
下半年隻有7萬 相差3倍 全年才死26萬 好像也不多
但是你別忘了 此前兩年半 新冠已經在美國收割過好幾輪了
老人和胖子 該死的 能死的 都死的差不多了 看中國的數據也一樣
開放後一個月 新冠病死的不到6萬 隻有把數據拆解一下 才能發現問題的可怕
總結來說有兩個90% 這6萬人當中 新冠並發症死的
是新冠直接死亡人數的10倍 也就是說 90%的人是新冠引發基礎疾病病死的
主要是心血管病啊腫瘤等 中國解封時已經是奧密克戎BF.7
毒性已經大為減弱了 要是年初的奧密克戎BA.2
不計算基礎疾病趨勢的 根據仿真測試 光是新冠直接死亡的就幾百上千萬了
就印度那個統計水平 都統計出了470萬 另一個90%就是65歲以上老人
占死亡人數的90% 這是基礎疾病的多發群體
這就是新冠的可怕 它會攻擊免疫係統的弱點 老人的免疫係統尤其脆弱
有一個說法 為什麽現在癌症越來越多 很簡單以前平均壽命低
等不到癌細胞發作 人就沒了 90%的人是因為基礎疾病
我覺得這個統計還不準確 比例應該更高 因為基礎疾病的發作
如果間隔了很長時間 幾個星期幾個月 那就不會在統計數字裏
2023年中國新冠死亡人數3萬多 紐約客說 中國開放後兩個月就死了100多萬
這個數據未免太誇張了 但世界衛生組織也說 中國新冠相關的死亡人數報告不足
重點是相關兩字 譚德塞也說 真實新冠死亡人數
可能遠高於報告數據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 新冠前兩年
全球超額死亡人數是1490萬人 是各國官方通報的
新冠死亡人數的3倍以上 什麽叫超額死亡率 就是根據往年數據
預期的死亡人數 和實際死亡人數的差額 比如一個鄉鎮
去年死了10個人 今年死了110個人 那就多死了10個人
超額死亡率是10% 如果排除掉年齡結構等因素 那10%應該是異常的
美國在2020年比2019年多死了42萬人 超額死亡率14.2%,高吧 !
2021年又比2020年多死了43.5萬 超額死亡率14.4%
到了2022年才下降了5% 英國也差不多 經曆了2020年的15%
2021年的9% 兩波超額死亡之後 在2022年才下降的6%左右
中國的超額死亡率怎麽樣 中國是上升的 持續上升 我統計了一張10年的數據
2013-2022年超額死亡率都在1%以內 甚至新冠爆發的2020年還是下降的
但接下來的兩年超過了1% 2021年超額死亡17萬
超額死亡率1.68% 這還算正常範圍
但2022年超額死亡27萬 超額死亡率是2.6%
變動有點劇烈 說這是老齡化導致的自然增長
就算是吧 那2023年的數據呢 超額死亡69萬
怎麽解釋 超額率6.2% 新冠死亡人數才3萬多呀
是不是中國瞞報了 不會 美國和英國下降 是因為年老體弱的人
在前兩年就死的差不多了 幾乎是“應死盡死”
數據是會騙人的 超額死亡率是環比的數據 美國2022年下降了5%
是因為超額死亡的人數 連續漲了兩年之後 基數太大了
如果跟2019年比 這個超額率應該是30% 中國的同期水平是11%
那怎麽解讀超額死亡率 一部分是新冠直接死亡
另一部分是新冠導致的並發症 包括延後的並發症
這就導致全世界的數據都對不上 新冠死亡人數遠遠低於超額死亡
舉個例子 2022年2月英國躺平 女王4月得新冠 9月去世
死亡證明上女王的死因是衰老 也就是老死 中國人說的壽終正寢
是喜喪 你能說女王是因為新冠死的嗎 不能
台灣導演侯孝賢有阿爾茲海默症 這是慢性病 所以他還在籌備電影《舒蘭河上》
結果揚了 兩病疊加 侯導的家人隻能宣布他退休 原因是阿爾茲海默症
對我來說 侯導退休 比一個英國老太太的死重要多了
但英國老太太的案例說明了 很多新冠並發症是滯後的
你陽了 又好了 過一段時間並發症出來了 怎麽算這筆賬
科學報告雜誌有一項研究 檢測了4萬新冠重症患者和713萬健康人
幾個月後 2.2%的新冠重症患者診斷出惡性腫瘤 而健康人隻有1.5%
也就是說 幾個月內 新冠重症患者的腫瘤發病率增加了31%
健康人也有1.5% 這麽高嗎 不要擔心 因為健康人的取樣
要對標新冠重症患者 所以基本是老年人 我為什麽會關心這種研究
我家有兩個長輩 新冠痊愈後診斷出惡性腫瘤
一個是二陽後半個月 發現腫瘤標誌物的升高 輕微升高
三個月後複查 指標已經飆升了 術後病理確認是惡性腫瘤
上海仁濟醫院的專家推斷 早年就有炎症 剛剛引發了惡性癌變
這兩個老人手術都很順利 都是早期 但這兩種癌症複發率很高
現在在做後續的化療 數據顯示了並發症和新冠的聯係
但沒有直接證據 所以沒法統計 新冠死的基本都是老人
青少年占比不到1% 但也發現了一些特殊疾病 比如兒童多係統炎症綜合症
這個病很少 3000-4000個新冠兒童才會有一個 美國陽了那麽多人
也就發現了9000多例 兒童多係統炎症綜合征 是有新冠之後才出現的
我也是翻論文偶然發現的 它通常在新冠痊愈後2-6周才發病
病死率很高 達到1%-2%左右 可以說是新冠專屬的回馬槍
紐約客估計 中國放棄清零政策後 兩個月內 死亡人數就達到了100萬到150萬
這就是扯淡了 在現代統計體係下 兩個月多死100萬 你怎麽做假賬啊
如果有質疑 隻能是統計口徑的 中國解封後的2023年
新冠死亡人數3萬多 超額死亡是69萬
還是跟2022年比 如果跟2020年比 超額死亡人數就是113萬
減去3萬新冠死亡人數 就算人口老齡化有劇烈波動 再減10萬好了
還有100萬呢 是不是瞞報了?不是! 是不是新冠?不知道
會不會是新冠誘發了癌細胞 因為奧密克戎毒性不強 所以發作滯後了
我在仁濟醫院就是這麽問的 我家的長輩會不會是這種情況 醫生回答說有這個可能
但沒有證據 醫生是不會把話說滿的 醫學是講證據的
紐約客的猜測 別說醫學 連基本的數據推理都沒有 我說100萬也不是結論
而是線索 應該引起警覺 如果是2020年初解封
當時的奧密克戎毒性更強 這個不被統計的超額死亡人數
可能會是更高好幾倍 回到安徽財經大學的研究
對未來做的經濟預測 意大利把退休老人送到天堂 是不是大賺特賺了
沒有 新冠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根據模型推演 要持續到2050年
趨勢跟2021和2020的結論差不多 意大利也還是在那個位置
這基本說明一個道理 存人失地 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 人地皆失 如果穿越到過去 我會拿出數據跟人說
如果你真的希望中國經濟不崩潰 你最好別想著與病毒共存 因為管控了小部分患者
大部分人才能去工作 即使你真的因為封控 不能去公司上班而失業了
你最好別想著與病毒共存 因為共存的話 你可能再就業都困難
如果你家裏有老人真的有急病 你最好別想著與病毒共存 因為共存的時候
不可能有床位給你 這是我的態度 因為動態清零 我有經濟損失
因為徹底解封 我也經曆了很大的傷害 不知道看完這些數據
你是怎麽想的 如果再來一次 我還會做同樣的表態
參加白紙運動的人 怎麽看待超額死亡的100萬
又是怎麽看排隊的火葬場 解封 區區兩個字背後
聯係著一串沉重的數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