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Erik Solheim 挪威外交官 論中國

(2024-06-04 16:06:52) 下一個

埃裏克·索爾海姆(Erik Solheim,1955 年 1 月 18 日出生)是挪威外交官和前政治家。他於 2005 年至 2012 年在挪威政府擔任國際發展部長和環境部長,並於 2016 年至 2018 年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1] 索爾海姆是綠黨成員。埃裏克·索爾海姆有 4 個孩子,分別來自兩次婚姻。

Erik Solheim (born 18 January 1955) is a Norwegian diplomat and former politician. He served in the Norwegian government from 2005 to 2012 as Minister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Minister of the Environment, and as Under-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from 2016 to 2018.[1] Solheim is a member of the Green Party. Erik Solheim has 4 children from two marriages.

Erik Solheim: Respect and Dialogue set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埃裏克·索爾海姆:尊重與對話奠定合作基礎

http://www.ecns.cn/news/cns-wire/2024-02-08/detail-ihcxnqiu4983393.shtml

2024-02-08  編輯:陳天浩 作者:陳天浩

(ECNS)——2023年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典禮於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埃裏克·索爾海姆是今年的獲獎者之一。他在獲獎感言中強調了中國自1978年以來在全球事務中的崛起,尊重和對話必須成為中國與西方和其他文明合作的基礎。

埃裏克·索爾海姆在他的社交網絡上分享了中國政府友誼獎。(照片由埃裏克·索爾海姆提供)

索爾海姆在中國生活多年,一直致力於促進交流與合作。在其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期間,中國與聯合國環境署簽署了綠色“一帶一路”戰略,並推動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綠色發展聯盟,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讚譽。

索爾海姆還稱讚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貢獻,稱“中國是當之無愧的領導者”,“60%的太陽能、風能、水電、電池、電動汽車和公交車、高鐵都來自中國,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樹國,在自然保護方麵也遙遙領先”。

此外,他指出,西方和中國的製度存在差異,但這不應成為合作的障礙。“毫無疑問,任何關係到21世紀氣候行動、環境保護和繁榮的重要問題,隻要我們攜手合作,就會更容易實現。”

領獎前,索爾海姆在社交網絡上稱讚北京空氣質量的改善。“現在北京陽光明媚,天空蔚藍。即使冬天很冷,我也很樂意去慢跑。”

2023年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典禮表彰了來自26個國家的50名外國專家,表彰他們為中國改革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該獎項自1991年正式設立以來,已表彰了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900名外國人。

Erik Solheim: - The West Interprets Everything from China in the Worst Meaning Possible

埃裏克·索爾海姆:西方對中國的一切都做了最壞的解讀

https://www.highnorthnews.com/en/erik-solheim-west-interprets-everything-china-worst-meaning-possible

2017 年 9 月,美國海岸警衛隊在阿拉斯加諾姆海岸附近撤離了中國科考船“雪龍”號的一名船員。照片:美國海岸警衛隊
發布時間:2020 年 2 月 25 日 - 11:51 / 更新時間:2020 年 2 月 25 日 - 12:26
前挪威環境部長埃裏克·索爾海姆認為,外國情報局對中國的威脅評估中充斥著太多美國的影響。他認為西方應該歡迎中國進入北極,並警告不要形成一個必須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的國際秩序。

“我們應該歡迎中國進入北極。我們應該與他們合作,吸引更多中國投資,並與他們合作做出正確的環境決策。但我們當然不應該天真”,埃裏克·索爾海姆說。

他剛剛在希爾克內斯會議期間發表了 20 分鍾的演講,講述了中國對北極的雄心和想法。

索爾海姆於 2012 年不得不辭去挪威斯托爾滕貝格二世政府環境與發展部長一職,並於 2018 年辭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負責人一職,如今他又回到了國際舞台上。在世界資源研究所工作期間,他與中國環保部門密切合作,將投資從煤炭轉向太陽能和風能。

索爾海姆這樣總結中國對北極的雄心:

“中國與俄羅斯不同,它不是北極大國。北極 60% 的土地屬於俄羅斯。普京總統每天都在想北極。習近平主席早上起床時不會想北極。對他來說,南海、非洲和中東更重要。然而,如今中國與美國一樣遍布全球。地球上沒有一個地方看不到美國的足跡。這也適用於中國。事實上,他們無處不在”,索爾海姆說。

你可以在挪威媒體上以中國專家的身份出現,而不需要知道中國任何一個省份的名字。

埃裏克·索爾海姆

埃裏克·索爾海姆在 2020 年希爾克內斯會議上。照片:Amund Trellevik

“許多過於自信的言論”

索爾海姆說,中國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對北極氣候變化的程度感到恐懼。索爾海姆認為,這是中國有興趣更多地參與該地區的眾多原因之一。

“中國非常關注氣候變化,並將北極視為一個明確表達這一問題的地方。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對自然資源感興趣,包括礦產和魚類。我們不應忘記,中國的經濟進步發生在一個自然資源非常有限的國家;中國的進步來自辛勤工作和用腦和手,而不一定來自自然資源。”

為什麽你認為中國參與和進入北極被視為對其他北極國家的威脅?

“我認為這是因為人們不了解中國和中國的曆史。中國文化非常強大。大多數中國人除了自己的語言外不會說其他語言。中國人喜歡吃中國菜,了解中國文化,在國外時喜歡聚在一起,正是因為中國是一個習慣於獨立的偉大國家。我們必須克服文化差異。我們必須學會相互尊重”,索爾海姆說,並補充道:

“還有一些人對中國一無所知,卻能令人信服地談論中國。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加利福尼亞和紐約的區別,就不會被當作美國專家。然而,你可以在挪威媒體上以中國專家的身份出現,而你甚至不知道中國任何一個省的名字。”

那麽,這是對無知的恐懼嗎?

“是的,無知,但也是因為中國是一個新興國家。自 2000 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了 10 倍。當時人們沒有從任何角度考慮中國。20 年前,中國還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人們見麵時;無論是在非洲的叢林中,還是在拉丁美洲的咖啡館,還是在希爾克內斯,人們都在談論中國。中國是新的,新的和未知的總是有點不確定。”

當然,外國情報局局長必須能夠像與俄羅斯人和美國人交談一樣與中國人交談。
埃裏克·索爾海姆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 2019 年羅瓦涅米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上。照片:Gage Skidmore
你如何解讀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羅瓦涅米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上的講話,他在講話中正麵攻擊了中國在北極的野心?

“挪威需要反對的是,世界必須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的想法。邁克·蓬佩奧在羅瓦涅米所說的與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對非洲大陸領導人所說的信息相同;請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

他是美國。沒人想要那樣。非洲和歐洲的所有領導人都希望在政治、文化和經濟上與美國和中國結盟並成為合作夥伴。所以讓我們為此挺身而出。幸運的是,世界與我們站在一起。不要讓美國人強迫我們在北極地區選擇他們或我們”,索爾海姆說,並補充道:

“蓬佩奧的講話顯然沒有幫助。如果中國領導人發表類似的關於美國的講話,那也不會有幫助。我們需要中國和美國合作,他們有比製造衝突更多的東西可以合作。挪威作為一個小國,應該盡一切努力保持我們的行動自由。很少有挪威人喜歡特朗普;盡管如此,我們希望與美國密切合作。我們可以對中國政治的某些部分持不同意見,但我們希望與中國合作”,索爾海姆說。

外國情報局發出警告
挪威外國情報局在其 2020 年公開威脅評估中將中國和俄羅斯描述為對挪威利益的兩大威脅。報告稱,“兩國的政治製度都存在著政治與經濟、國家與私人、民事與軍事領域之間密切而有意的聯係。情報和安全部門廣泛侵入這些社會的各個領域”,這種情況並非過渡階段。

俄羅斯和中國都有不同的政權,但都在朝著更專製的方向發展。外國情報局寫道,兩國還認為自己與美國和部分西方國家處於長期衝突之中。

中國駐挪威大使易先良認為該報告存在缺陷和偏見。大使向 High North News 表示,他希望會見情報局局長 Morten Haga Lunde,以便雙方更好地了解彼此。

Solheim 認為該報告充斥著美國的味道,是美國評估的藍圖。

“我對挪威部分服務部門對中國的了解程度並不滿意。這太像美國了。在我們目前所處的形勢下,這是很危險的。我們一直有興趣與美國建立密切的關係,但是,我們也需要與俄羅斯和中國建立這種關係。人們傾向於將中國的一切解讀為最糟糕的意思。如果你以同樣的方式解讀美國的一切,並誇大你對美國的所有不滿,那麽你也無法與美國當局合作。”

挪威當局應該如何處理這份報告?

“我們隻需要繼續外交部長上周在關於中國的演講中所說的話;我們希望為一個我們不必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的世界而奮鬥。我們必須為一個我們與兩國都合作的世界而努力”,索爾海姆說。

當被問及大使邀請 FIS 局長 Morten Haga Lunde 時,他說:

“Haga Lunde 應該接受這個邀請。這是中國外交正在發生變化的一個例子。幾年前,這樣的邀請還是聞所未聞。現在,中國是開放的,並尋求對話——即使是與批評他們的人。如果倫德不接受邀請,我真的不知道他為什麽要擔任現在的職位”,索爾海姆說,並總結道:“當然,情報局局長應該能夠像與俄羅斯人、美國人和其他人交談一樣與中國人交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