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馬克·吐溫 讓人相信被騙 比騙他還難

(2024-06-25 04:38:33) 下一個
馬克·吐溫:讓人們相信他們被騙了, 這要比騙他們還難
了了的天空 2021-08-02 22:05
1. “再多的證據也說服不了白癡。”
2. “政客如同尿布,必須時常更換。”
3. “世界的問題不在於人們所知甚少,而是人們知道太多似是而非的東西。”
4. “沒有改變它的意願,你便沒有批評它的權利。”
5. “所謂審查製度就是等於告訴人們,因為嬰兒咬不動(牛排),所以人們不能吃牛排。”
6. “絕不要把事實告訴不值得的人。”
7. “讓人們相信他們被騙了,這要比騙他們還難。”
8. “持續的改進,勝過延遲的完美。”
9. “良好的判斷力來自經驗,而經驗則來自糟糕的判斷力。”
10. “我絕不讓上學幹擾我的教育。”
11. “人類曆史以及我們每個人的經曆,都充斥著這樣的證據:真相不難抹殺,而圓得好的謊言則會長盛不衰。”
12. “真實和假象的唯一區別是,假象需要可信。”
13. “國會開會之際,便是我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最危險之時。”
 
14. “每位公民都應該把自己看作非正式的、不領薪水的警察,時時刻刻監視法律及其執行。”
 
15. “人是理性的動物。這隻是一條聲明。我認為這是值得商榷的。”
 
馬克·吐溫本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家裏一共7個孩子。
一家人全靠父親一個人的收入養活,生活很拮據。克萊門在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出去打點零工,賺些零用錢。
 
少年時期的克萊門
克萊門11歲的那年,他父親突然去世,家裏再也供不起學費,克萊門的學曆永遠定格在了小學。
小學沒畢業,還是個色盲,克萊門小小年紀就得靠自己養活自己。起初,克萊門在印刷廠當小學徒,做過送報童和排字工,漸漸地也開始給哥哥創辦的雜誌寫稿。
青年時期的克萊門
 
身邊的人都以為克萊門要上演從一個技術工轉型為作家的勵誌故事。可是人家胸懷裏裝的可是星辰大海,在印刷廠沒幹多久就上船做水手去了。在當水手的這段日子裏,克萊門才第一次用上“馬克·吐溫”的筆名。而且這筆名並不是他自己起的,是他“偷”來的。
 
留起了胡子的克萊門
當年克萊門的一位老船長,也曾是一位資深的領航員,他的筆名就是“馬克·吐溫”,這是領航員的術語,意思是水深兩潯(12英尺、1潯約1.1米),這是輪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條件。
這位船長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預言不久後河水上漲後會淹沒新奧爾良。克萊門覺得很可笑,就模仿老船長的文風寫了一篇諷刺小品,並以筆名“馬克·吐溫”發表。老船長被氣得從此棄筆不再寫作了,四年之後,對曾經捉弄老船長這件事感到有些懊悔的克萊門隻好繼承了“馬克·吐溫”這個筆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