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卡爾森,新一代的基辛格

(2024-02-13 00:22:32) 下一個

塔克·卡爾森 Tucker Carlson

1969年5月16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 [7]美國福克斯原主持人。他2009年加入福克斯新聞,2023年4月24日與福克斯新聞網上聲明分道揚鑣。

有瑞典人、英國人、德國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瑞士-意大利人、葡萄牙人和遙遠的荷蘭血統的卡爾森 [8]早年曾供職於CNN、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網站(MS-NBC)等媒體,但事業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入職福克斯才迎來職業的高光時刻。自2017年以來,福克斯的黃金檔欄目《卡爾森今夜秀》每晚能吸引約300萬觀眾,2022年這檔節目為福克斯帶來了7750萬美元的廣告收益。

2023年4月24日,福克斯新聞網宣布解雇其新聞頻道收視率最高的主持人塔克·卡爾森,但並未透露解雇的具體原因。

卡爾森因曾在俄烏衝突的播報中發表過維護俄方的言論,在俄羅斯頗有幾分人氣。他剛被福克斯“炒魷魚”,俄羅斯國家廣播電視公司“俄羅斯第一頻道”就向他拋來橄欖枝。俄羅斯電視台(RT)也發來工作邀約稱:“你好卡爾森,在RT你可以盡情提問。”

2024年2月7日,據俄新社報道,美國福克斯新聞台前主持人、知名記者塔克·卡爾森已完成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采訪,曆時兩個小時。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7日證實,普京接受了卡爾森的采訪。

2023年4月25日,英國《衛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洛杉磯時報》等多家外媒報道,美國福克斯新聞24日發表聲明宣布與主播塔克·卡爾森分道揚鑣。作為美國共和黨政策的喉舌、保守派媒體頗具影響力的新聞人,卡爾森的離職引發了行業震動,導致福克斯股價當日下跌5%。

2023年8月15日,據伊朗英語電視台報道,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小羅伯特·肯尼迪在接受電視主持人塔克·卡爾森采訪時承認烏克蘭存在美國生物實驗室,用於生產違禁生物武器。

2023年9月,據媒體報道,塔克·卡爾森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稱,華盛頓的一位不具名人士曾阻止他采訪俄羅斯總統普京。

卡爾森,新一代的基辛格

大號螞蟻

前文提到了川普和拜登代表了不同的世界觀,不同的美國國際戰略。基本而言就是民主黨尤其自克林頓以來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動者。共和黨更多是全球化的受害者和反對者。拜登的總統是世界總統。川普的總統才是美國總統。這也是為什麽全球大資本深層政府,多數反對川普。而大多數美國人本心上是支持川普的,隻是其中有很多人被主媒蒙蔽和短期福利欺騙了。這也是為什麽拜登不論是2020年還是現在,都不敢直接和川普競選。因為太容易漏出破綻,流失選票。

目前世界上和全球化對抗的主要有四大勢力。美國本土利益集團,俄羅斯及其外圍,伊朗挑頭的但是水很深很渾的伊斯蘭群體,還有中國。其它的都是跟著起哄的或者看熱鬧的。這其實也還是曆史地緣政治的延續。

人類的主幹文明是發展於歐亞大陸。因為歐亞大陸是最寬的溫帶大陸。最適合於人類居住和擴展。非洲美洲尤其南美都太窄。所以曆史上的文明水平總是歐亞大陸最高。而歐亞大陸之內,則又是地中海文明水平自古以來最高,因為最有利於水運。東亞的文明水平在歐亞大陸上最低。東西交流主要通過大草原。

直到大航海取代大草原的世界中轉站的位置。大航海又移植歐洲文明到第二大的東西走向的大陸北美洲。好的種子加上肥沃的土地就結出了果實,美國。而美國二戰以後接過英國的責任,控製和維護海洋。海運的意義在於,所有沿海國家和地區,都相當於是接壤的。這其實就是地中海文明進步史在世界範圍內的翻版。

但是另一方麵,大草原勢力的殘骸四大塊,俄羅斯,奧斯曼,莫臥兒,滿蒙中的三個由於帝國傳統和地緣利益,並不滿意地頭蛇跟隨過海龍的世界秩序。甚至上推到拿破侖希特勒時代,這種大陸秩序和海洋秩序的對抗都是很難根除的。不論什麽人種,什麽主義,在什麽地方都會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屁股決定腦袋,形成相應的生存立場。

而美國作為海洋秩序的領導者和維護者,就必然站在了衝突的前線。警察就會比平民卷入槍戰。當警察傷亡過大,還經常被指責被扣錢的時候,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警察站出來說。老子不幹了。要麽加錢,要麽減少責任,要麽我回家自保,公共安全愛誰誰。這就是美國反全球化的興起。這麽說吧,從全球化大資本深層政府的角度出發,中俄伊是搗亂分子,騙子小偷縱火犯強盜之類的,川普是領頭鬧罷工的警察。

卡爾森是入圍川普副手的角色。他去采訪普京可不是簡單地采訪。更多地是一次美國在野黨的外交行動。讓普京說說話並不能改變普京的犯罪事實。更多地是讓美國人民更多地認清執法成本,尤其是民主黨從中打者正義的名義上下其手。維護正義的成本由美國人通過忍受通貨膨脹,接收非法移民等等來承擔,而名聲和過手油落在了全球大資本身上。這是美國人不想看到的。美國人伸張正義也要首先伸張自己的正義。

卡爾森帶給普京和世界的信息是,普京你不僅在道義上錯了,也在軍政上錯了。現在檢察官拜登抓住機會要判你死刑。但是這個官司打下來,曠日持久訴訟費很高。就算打贏了,檢察官功成名就。檢察院就要去喝西北風了。尤其那邊還有中東南海的案子糾纏不清。你普京要不要和另一位檢察官川普達成某種認罪協議。案子早點結了,你的刑期也短一點。普京說,可以考慮。但是得等川普能接受案子再說。又或者在大選前不久,公布某種意向書,迎合美國結束越戰的群眾呼聲。從而卡爾森就成了新一代的基辛格。

誰會成為下一個基辛格?

2023-08-1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托馬斯·鮑肯

駐京美籍地緣政治顧問,著有《美國VS中國:從貿易戰到互惠協議》(責任編輯:傅鑫)

美國外交的先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上月訪問北京,並受到了中國官員的熱烈歡迎。他在釣魚台國賓館5號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人的見麵看起來愉快而又輕鬆。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鬆首次首次訪華並會見毛主席時,正是基辛格為此次會晤鋪平了道路。

基辛格如今已到100歲高齡,但他仍乘坐了14個小時的航班,前來與他的中國官員朋友們重啟會晤。《中國日報》引述他的話說,“美國需要避免頤指氣使的敵對態度,轉而尋求對話。”

遺憾的是,拜登政府和美國外交官們似乎並沒有重視基辛格的警告,華盛頓的意見領袖們仍然固守冷戰思維。曆經冷戰時期的基辛格,拒絕成為華盛頓守舊派的追隨者。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很少有美國人有勇氣與中國結交時,他就已經這麽做了。

美國年輕人將不可避免地取代目前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這一代美國外交官。他們也可以向包括亨利·基辛格在內的前輩學習。但是,誰會成為下一位亨利·基辛格呢?

今年7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視頻截圖

美國著名喜劇演員主吉米·多爾(Jimmy Dore)幾個月前曾參加Fox主播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的節目,當被問到對北京的看法時,他說:“我們的敵人不是中國,我們的敵人是軍工集團。”他的話令人耳目一新,也確實是事實。許多年輕的美國人確實聽到了吉米·多爾的評價,並對他欽佩有加。但總體而言,美國人,尤其是美國年輕人,會支持與中國改善關係嗎?

美國的兩張麵孔

自2010年10月以來,我一直在中國生活和工作,期間隻有幾次回到我的祖國——美國。6月初,我開始了為期兩周的美國之行,訪問了紐約市、華盛頓特區、新罕布什爾州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發現普通美國人與華盛頓特區和紐約的精英階層之間存在著深刻的思想鴻溝。

美國外交政策的思想領袖、自稱駐華盛頓中國問題專家以及政府官員在談論中美問題時,就像置身於回音室,聽到的是無休止的反華口號。作為一個生活在北京的美國人,我已經習慣了西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對那些美國政客的“中國壞,美國好”的演講也司空見慣。

然而,在我回國的兩周裏,我注意到普通美國人和年輕人我聊起中國時,他們不會去過問中國政府的情況,也不想問所謂“中國侵犯人權”的指控,也不想承諾支持華盛頓對北京的“去風險化”政策。相反,他們談到對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好奇,對去中國度假的渴望,以及想了解中國經濟的興趣。

另一方麵,當我訪問華盛頓特區並與政界人士會麵時,又是另外一副情景:他們對中國表現平淡;他們自認為是中國問題專家,覺得與一位在北京生活了13年的美國公民交談不會有更多啟發。我那些關於中國的看法被認為是天真、愚蠢、容易受騙。麵對美國精英們自以為是的居高臨下,我深感沮喪。

6月6日,前新澤西州州長克裏斯·克裏斯蒂宣布參加競選總統。在聖安塞姆學院的新罕布什爾州市政廳會議上,克裏斯蒂稱中國是“騙子”、“侵略者”和“美國最危險的敵人”。他允許聽眾提問,於是我站起來問:“克裏斯蒂,你為什麽要與中國開戰?”

克裏斯蒂退縮了,他說他不主張對中國開戰。活動結束後,我在路邊等出租車,一群人從身邊走過。令我驚喜的是,許多人對我說:“謝謝你支持中美和平!”他們還鼓勵我再接再厲,使我倍感改善中美關係還有希望。

美國年輕一代親眼目睹了中國的崛起

在與美國的年輕人交流時,他們往往並不急於采取與中國對抗的立場。冷戰時代的一代人,學校和媒體教導他們中國和蘇聯有多麽可怕;而新一代的年輕人麵臨新的成長環境。

20世紀80年代,我在得克薩斯州出生長大。當時正值冷戰末期,美國人生活在恐懼的氛圍中——擔心核彈隨時會降臨到他們頭上。由於當時很少有美國人訪問中國,因此我們無法看到中國人性化的一麵。我們隻能根據美國媒體和政客告訴我們的信息做出判斷。

我記得當時有人告訴我,華盛頓必須強大起來,因為如果美國與蘇聯發生軍事衝突,就可能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導致核對峙。作為美國人,我們被教導說中國不好,因為中國和蘇聯一樣都是由共產黨統治的。

即便是早在1972年,中美已經重建外交關係。對美國人來說,將共產黨等同於親馬克思主義和反資本主義很普遍,盡管中國曆史上並沒有參與對外侵略,但在那個冷戰年代,在絕大多數美國人眼裏,這無關痛癢。甚至到我上高中的時候,還是湯姆·克蘭西的忠實讀者。他在小說中擁護美國將同時贏得對蘇聯和中國的戰爭。那時候的美國流行文化就是反華的。

然而,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政策開始推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中國日益增長的繁榮水平吸引了美國人的注意,這成為中美關係改善的關鍵。

在時代的變換中,美國的青年一代親眼目睹了中國的崛起,但並沒有從其地位的上升中感到中國的威脅。我碰到的年輕人,他們沒有讀過湯姆·克蘭西的小說,對他並不熟悉。當我提起這位小說家的名字,有個年輕人問我是不是某個英國文學家,聽到我說湯姆·克蘭西二十年前曾是美國暢銷書作家他很驚訝。

 

1973年2月17日,毛澤東、周恩來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

因此,除個別情況外,美國年輕人並不熱衷於打仗和宣揚冷戰思維。他們對美國國防承包商在美國國會和白宮擁有如此大的權力和影響力感到奇怪。許多美國年輕人也開始拋棄民主黨,因為他們認為拜登政府和民主黨領導層尋求的是戰爭,而不是世界和平。

美中關係的改善仍有希望,它可能來自於兩國的青年一代在環保和其他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應對氣候變化:青年人在行動

冷戰已經消失在曆史的塵埃中,而新的地緣政治問題已經出現,它可能威脅到我們的生存。氣候變化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升高。熱浪和幹旱更加常見,今年北京的夏天更是酷熱難耐。

美國和中國的年輕人都已經感受到氣候問題的警報,並正在尋求減緩氣溫上升的解決方案。近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促進世界清潔和綠色發展的先鋒。華盛頓成立了環保署(EPA),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創新,美國的《清潔水法案》也使美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美國的福特公司正計劃投資30.5億美元在密歇根建廠,與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電池生產商中國寧德時代的年輕工程師們一起,合作開發新能源電池技術。

與此同時,2017年5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體學習時發表講話,倡導"綠色發展模式和綠色生活方式"。中國政府迎來了大膽的改革,降低汙染水平,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綠色環保的經濟措施。

中國政府還編製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這一行動激發了許多中國青年參與全球遏製氣候變化影響的興趣。

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供應國。中國的年輕企業家、創新者和開發者們在建設大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技術方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是全球綠色科技領域的領導者,也是綠色新技術的主要投資國。

在氣候變化倡議方麵,中國人和美國人應該攜手合作,他們可以創造出驚人的奇跡。

 

今年7月,美國氣候特使克裏訪華,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舉行會談。圖自央廣網

是時候恢複中美學生交流了

在疫情期間,參加對外交換的中美學生數量急劇下降。根據“門戶開放項目”(Open Doors Project)的一項研究,2016-2017學年,在美國學習的中國學生人數曾達到350755人最高峰值,但這一數字已大幅下降。2018-2019學年,美國在華留學生人數為11639人,但2020-2021學年降至382人。

人數下降的數字很驚人,但也有好消息。中國已經結束了新冠清零政策,重新開放了邊境。未來幾年,中國有望迎來更多美國留學生,他們可以學習和欣賞這個國家的奇妙之處。

年輕人樂於探索,思想開放;他們學習外語更容易,能夠更快地適應不同的文化。如果有更多的美國年輕人到中國學習,他們就能親自了解真實的中國,發現美國政客和西方媒體對中國的錯誤所在。

通過促進頻繁的學術交流,在美國學習的中國學生也可以成為很好的榜樣。許多美國人敬佩中國學生,因為他們學習勤奮,在課堂內外表現出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學業優異,也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中國家庭崇尚教育,這也能激勵美國家庭。美國擁有許多高質量的大學,而中國的一流大學也開始迎頭趕上,並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然而,中美關係麵臨的挑戰依然存在。

 

美國總統拜登/資料圖來自美聯社

拜登對華“空談外交”是不夠的

顯然,拜登政府隻尋求與北京開展“對話外交”。他們堅持認為,與中國官員之間的更多會晤可以成為恢複兩國關係的重要破冰之舉。但美國有句名言:“空談誤國”(talk is cheap)。這意味著光說不練是不會成功的。

然而,華盛頓仍然堅信自己處於強勢地位,並從這一特定認識出發來對待中國,就像帶頭大哥對兄弟說話一樣。美國拒絕承認,北京理應在世界舞台上享有與他們平等的待遇。

在閱讀西方媒體上的涉華文章時,文章的敘述框架通常是:華盛頓有責任“管理”與中國的雙邊關係;美國必須迫使中國政府做出讓步;從來不提美國投桃以李也應向中國做出一些讓步。

許多美國精英都有一種“權力情結”。在他們看來,自己是統治世界的正義仲裁者,應該享受掌管這一切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他們堅稱,自己理應獲得這樣的回報,因為他們畢業於最好的學校,與權貴關係密切,而且倡導“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他們心胸狹隘,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傲慢。因為中國不會屈從於他們,因此就被視為威脅。但是,正如我們對世界曆史進程的反思那樣,世界秩序正在不斷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有助於保持地緣政治平衡。

全球形勢不斷變化,因為年輕一代必將取代他們的長輩掌握權力和財富。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世界上許多人對中美雙邊關係持悲觀態度。他們擔心局勢正在惡化,一次重大失誤就可能導致軍事衝突。但在上個月訪問美國之後,我能感受到,美國人顯然並不急於與中國開戰。

是的,美國人喜歡誇誇其談,但這往往會被理解為虛張聲勢或講一些天方夜譚的故事來取悅他人。許多美國人都有說多聽少的壞習慣。在這個問題上,美國青年一代與他們的長輩並無二致。

然而,並非沒有希望。許多美國年輕人並不支持侵略戰爭,他們對中國持更加開放的態度,他們不把中國人視為敵人,他們沒有挑剔中國政府治理的執念,更願意了解普通中國人民的生活。

許多美國年輕人都想訪問中國,北京應歡迎更多的美國公民來中國親眼看看,這才是明智之舉。讓他們通過中國之行“睜眼看世界”。

美國青年將不可避免地取代目前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這一代美國外交官。希望他們成為擁護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力量。他們也可以向包括亨利·基辛格在內的前輩們學習。

駐京美籍地緣政治顧問,著有《美國VS中國:從貿易戰到互惠協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