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標題我知道看起來很離經叛道,這和我們以往的認知概念並不相符,坦白說,我一開始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自己也有諸多反感。
但這句話也不是我說的,而是著名的華人曆史學大家,王庚武先生所說。
抱著探究和離奇的心理,今天我嚐試順著他的這句話,往下深挖,探究文明和文化,乃至民族國家背後的曆史起源,及其思想脈絡。
一位九十多歲高齡的華人曆史學大家,為何會說出這句話,這是我非常好奇的。
王庚武1930年出生在荷屬東印度,祖籍江蘇泰州,長大後王庚武先後在英屬馬來亞讀書,隨後又在南京中央大學讀了一年,其後再度隨父親回到新加坡馬來亞大學就讀。
而王庚武的一生輾轉多地,如今在東南亞從事曆史研究工作,以他“局外人”的目光看華夏文明和文化的概念,對今時今日的我們而言,應該是非常具有啟發意義的。
既然是現代文明,那麽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民族國家的概念。
民族國家,就是現代文明的起源
民族國家這個概念,不僅僅是在東南亞,在整個亞洲,都是一個新概念;自法國啟蒙思想推動世界進入現代之後,“民族國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社會概念。
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全球各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幾乎均以民族國家為出發點,這對於多民族共同組成的世界各國來說,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而民族國家的概念,最早也是法國和美國提出來的,自此以後,民族和國家變成了一體,在漢唐時期,國家的概念更多指的是漢族,但隨著民族國家的概念起來以後,多民族融合成為了一個國家,是現代文明之下,凝聚力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
正如杜讚奇所言,現代社會的曆史意識為民族國家所支配。由於建立民族國家是民族主義的最終訴求,民族與國家聯結成實體後,個體與集體之間,也必然存在著某種張力。
而文明和文化這兩個詞,最早也是由西方傳過來的,隻不過被翻譯成了文明和文化。
文明指的是一種理想,一種對人類的看法,從這個意義上看,文明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創造新的發明、新的概念,讓人類更好,而且沒有邊界的,就是文明。
而文明的最大特點,就在於任何人要學,都可以學。
在我們的傳統語境裏,文明更多指的是舉止文明,談吐文明,不說髒話,而在西方的語境裏,文明指的是一種理想,一種沒有邊界的,可以讓人類更好的東西。
這也正印證了許倬雲先生所說的那句話:比人更長一點的是政治,比政治更長一點的是文化,比文化更長的,則是文明。
回顧近代史,我們可以發現,自西方進入現代文明後,貿易和殖民隨之而來,取而代之的也改變了一些國家的曆史格局,這其中最容易被提到的,就是日本。
日本為了學習先進的西方現代文明,福澤諭吉率先提出了“脫亞入歐”的概念,即全麵學習西方現代文明,摒棄儒家文化。
而我們麵對西方現代文明的衝擊,當時一批人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說法,當然也有像魯迅這樣的,建議全麵融入西方現代文明,在脫亞入歐上,可能比福澤諭吉還要更進一步,魯迅甚至建議語言和文字都全部換成英文。
和文明不同,文化是有邊界的,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一直提倡要尊重多元文化,但卻沒有人提過尊重多元文明,為什麽?
因為好的文明,就是沒有邊界的。
而文化則不同,在不同的曆史背景和地理環境文化熏陶下,印度人和非洲人乃至華人,思考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就完全不同,而這就是多元文化。
德國思想家斯賓格勒在20世紀初出版《西方的沒落》一書中,對文化和文明做出了獨特區分。
斯賓格勒說:“每一種文化都有它自身的文明,每一種文化都按照生老病死有機地發展,這個邏輯的終局就是文明。文明可以視為文化的必然命運,文明是文化衰落的階段而不是文化成熟的階段。”
為什麽斯賓格勒會說,文明是文化衰落的階段而不是文化成熟的階段呢?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今天盡管很多人都說要尊重多元文化,但我們也很能夠清晰地發現,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融入西方現代文明之後,本地的文化,正在快速消亡,這也就是所謂的文化衰落。
文化代表著的是本地習俗、語言、風格、商品,但這一切可能都很難抵擋現代文明的入侵。
以我們為例,從服裝來看,幾乎沒有人會穿現代服裝了,而過去文化中的許多習慣也在漸漸消失,例如祭祀、宗族、裹腳、辮子,哪怕是更久遠一點的傳統紀念節日,也在不斷遭受西方節日的文化衝擊。
從思想、生活習慣、穿著、對世界的認知、人際交往禮儀,包括飲食背景等等,都代表著斯賓格勒所說的文化的衰落,而不是成熟。
福山在《曆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一書中,就曾預言,當今的人類社會文明形態已經演變到了終局,那就是西方文明的形態,未來更多的還是“小補”,不會出現根本性的顛覆。
福山的依據有兩點,其一在於現代自然科學的邏輯,其二在於人類“尋求被承認的鬥爭”。
這裏有必要指出的是,福山在這本書中涵蓋的“曆史的終結”,也包括馬克思所言的社會形態,以今天我們的視角來看,北歐一些國家地區,的確已經無限接近於馬克思所說的終極社會形態。
提到西方文明,我們始終繞不開的,還是古希臘思想,以人為本,這是古希臘哲學家的重要思想源泉,但西方文明又不僅僅是建構在古希臘思想之上,正如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所說,西方文明還是建立在基督教教義基礎之上的文明。
文明和文化之間的關係,何其複雜,諸如九十多歲高齡的王庚武窮其一生,至今還沒有完全弄明白。
但可以確定的是,自西方現代文明叩響世界聯結世界的時候,文明由此不得不麵對競爭,文明之間的強弱也被更好地體現在了船艦大炮上。
到今天,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名義上來看,幾乎全部清一色融入了西方文明,這也再度說明文明是沒有邊界的。
但由此,文化卻又很好地保留了下來,多元文化的全球化之下,共同構建同一個外殼西方文明,也相繼出現了更多水土不服的情況。
這個時候,我們就有理由懷疑,西方文明真的沒有邊界嗎?從日本和韓國的例子,我們似乎看得出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但從印度馬來西亞緬甸的情況來看,又麵臨各自不同程度的棘手。
文明沒有邊界,但文化是具備排他性的,是會排斥外來文化的,從一戰到二戰,我們能夠很清晰地看到,盡管某種意義上都是同一種文明體係,但由於文化認知的不同,依然會有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盡管今天我們強調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但在同一文明包裹下的不同文化,又能否真正和諧共處呢?
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因為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過去文化的排他性,正在越來越多發生在文明的排他性上,一些人強調要回歸本地文化,開始排斥西方文明,這些又進一步蔓延到電影、音樂等娛樂產業上。
今天,文明和文化之間的邊界正在越來越清晰,立場越發開始替代利弊,甚至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也不開始講的時候,新的變化到底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以及這後果是好是壞,恐怕也沒有人能夠說得清。
歸根結底,這又讓我想到了福山在《曆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一書中所言的觀點,那就是人類始終有被“承認”的需要。
過去人類尋求被承認的鬥爭,更多的是在一個集體的內部,但今天,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尋求被承認的鬥爭”,開始更多蔓延到了外部,蔓延到了國際上。
被承認,意味著需要話語權,需要證明自身的強大,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做點什麽,怎麽做,有時候也往往取決於我們怎麽想。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