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科學家警告,印度隧道大規模坍塌
中國科學報 發布時間:2023/12/28
上個月,在被困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塌方隧道17天後,41名印度工人全部獲救。
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隧道塌方事故現場。圖片來源:FRANCIS MASCARENHAS/REUTERS
然而,對許多印度學者來說,這場近乎災難的事件是可以預見的結果,因為該國政府官員忽視了科學家一再發出的警告,即試圖在喜馬拉雅山極不穩定的地質環境中開辟查爾達姆公路大型交通係統的危險性。
據《科學》報道,研究人員希望隧道坍塌以及與其他基礎設施項目相關的山體滑坡和洪水,能說服政府重新考慮建築實踐,並加強目前在印度最高法院對查爾達姆公路項目提出的法律訴訟。
印度商學院巴蒂公共政策研究所環境科學家Anjal Prakash認為,反複發生的災難應該促使政府重新評估建設計劃,並製定預防措施。
查爾達姆公路自2016年以來引發了不少爭議。當時政府斥資19億美元升級約900公裏公路,這是一個重大旅遊和經濟發展項目的核心。該計劃要求拓寬道路、挖掘隧道,並在崎嶇的地形上建造100多座橋梁和3500個涵洞。這將需要大規模的爆破,清理大片森林,傾倒大量廢物,在陡峭的山坡上開辟大量的道路。所有這些活動都可能引發落石、山體滑坡和洪水。但法律分析人士說,政府將該項目分割成長度不到100公裏的區段,從而避開了進行全麵環境評估的要求。
然而,在2019年,來自環保組織的法律挑戰促使最高法院任命了由著名環境科學家Ravi Chopra領導的委員會,審查該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彼時該項目已在進行中。該小組在2020年的一份報告中稱,工程師未能對查爾達姆許多建築工地進行地質和水文分析,會導致山體滑坡和環境破壞。但在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即人行道的寬度上,該小組發表了意見分歧的結論。大多數人支持10米寬的路麵,而以Chopra為首的少數人則建議將路麵限製在5.5米寬,以減少施工風險和對環境的破壞。
最終,最高法院於2021年支持在查爾達姆項目的大部分地區鋪設10米寬的道路。2022年初,Chopra從專家組辭職,他表示,這次經曆“粉碎”了他對專家組“可以保護這個脆弱生態”的信念,他懷疑建築官員會繼續無視專家組的技術建議。
印度物理研究實驗室前高級地質學家Navin Juyal說,其他與基礎設施有關的災害加劇了這種擔憂。盡管科學家警告,這些地區可能地質不穩定,容易發生洪水,但政府仍然在2000米以上被冰川覆蓋的山穀中推進建設水電站大壩和其他設施。2021年,一次冰川爆發造成印度塔波萬維什努加德水電站140多名工人死亡。
近年來,人們對查爾達姆的擔憂與日俱增,尤其是在降雨引發山體滑坡並造成人員死亡之後。一項對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一段250公裏長的路段進行的研究發現,在2022年底的大雨之後,加寬路段發生滑坡的可能性是未加寬路段的兩倍,這可能緣於道路切割、爆破和植被清除使斜坡更容易坍塌。
印度公路高速公路運輸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但政府官員告訴印度媒體,工程師意識到隧道穿越了一個由脆性岩石組成的“剪切帶”,而且在過去幾年裏,它經曆了無數次較小的岩石墜落。上周,環保部任命了調查小組調查此次坍塌事故,並在月底前報告所需的安全措施。但查爾達姆項目已完成近70%。
Rajendran懷疑這場災難是否會促使政府的發展計劃發生重大變化。但他表示,希望這次隧道坍塌能說服最高法院對未來的建設施加更嚴格的安全和環境保護要求。
無視警告,缺乏科學精神是導致印度潰壩的原因
穆吉布·馬沙爾和哈裏·庫馬爾,《紐約時報》
2021年2月9日
2021年2月7日,在印度北部的北方邦塔帕萬的喬米村,印度-西藏邊境警察(ITBP)的成員在喜馬拉雅冰川斷裂並卷走一座小型水電站大壩後實施營救。路透社
早在洪水到來之前,數百人被衝走,新建的大壩和橋梁被衝毀,警告信號就很明顯了。
他們說,附近的人文地理狀況很脆弱,該地區的生態係統對於大型開發項目來說已經變得太脆弱了。
但印度政府無視專家的反對和當地居民的抗議,在動蕩的地區爆破岩石和建設水力發電項目,比如災難發生的北部城市烏塔拉坎德。
官員們周一表示,在搜尋近200名失蹤人員的過程中,26名受害者的屍體已經找到。周日,一股泥石流沿著裏希甘加河陡峭的山穀咆哮而下,抹去了沿途的一切。大多數受害者是電力項目的工人。
村民們表示,這些昂貴開發項目的當局沒有為即將到來的事情做好準備,給人一種不會發生任何事情的虛假信心。
受到最嚴重破壞的雷尼村村長巴萬·辛格·拉納(Bhawan Singh Rana)表示:“村裏沒有關於政府災害管理的項目或培訓。"我們的村莊坐落在一塊岩石上,我們擔心它隨時會滑動飄移。"
安全部隊集中在一個隧道,他們說有30人被困在那裏。食品被空投到大約13個道路被切斷的村莊,大約2500人被困。
烏塔拉坎德洪水的破壞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在喜馬拉雅山脆弱的生態係統上,那裏數百萬人正在感受全球變暖的影響。世界銀行警告說,氣候變化可能會大幅降低南亞多達8億人的生活條件。但在從不丹到阿富汗的喜馬拉雅山帶的大部分地區,人們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影響,而且往往是致命的。
該地區約有15,000座冰川,以每十年100至200英尺的速度退縮。融化滋養或創造了數千個冰湖,這些冰湖可以突然衝破冰和岩石碎片的阻擋,導致災難性的洪水。在尼泊爾、不丹、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間組織國際山區綜合開發中心認為大量冰川湖非常危險。
尼泊爾一直特別脆弱,氣候變化迫使整個村莊遷移到地勢較低的地方,以應對日益加深的水危機。致命的山洪爆發,有些是由冰川湖決口引起的,也變得更加頻繁。
科學家們一再警告說,該地區的開發項目是一場致命的賭博,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烏塔拉坎德人民科學研究所所長拉維·喬普拉(Ravi Chopra)表示,2012年政府任命的一個專家組建議,不應在阿拉克南達-巴吉拉提盆地(包括裏希甘加)修建大壩。他是印度最高法院2014年任命的一個科學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也建議不要在“準冰川區”修建大壩,他將該地區描述為穀底高於海平麵約7000英尺的地區。
“但是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建設了,”他說。他說,周日洪水襲擊的兩個水電項目——一個被毀,另一個嚴重受損——都建在那個地區。
政府運營的喜馬拉雅地質瓦迪亞研究所的前科學家D·P·多哈爾說,“當我們在喜馬拉雅山開發水利工程或公路和鐵路等項目時,在詳細的項目報告中,冰川研究數據從未被考慮或包括在內。”
政府正在烏塔坎德修建500多英裏的高速公路,以改善通往幾個主要印度教寺廟的通道,盡管環境保護主義者反對需要清理大量森林,這可能會加劇侵蝕和滑坡的風險。
由印度最高法院任命並由喬普拉領導的一個委員會去年得出結論,政府在修建10米寬、約33英尺的高速公路時,違背了交通部專家的建議。印度政府辯稱,拓寬道路會帶來更多的經濟紅利,而且需要在與中國有爭議的邊境部署大規模軍事裝備。
印度新聞媒體《卷軸》的一篇報道稱,最高法院裁定道路寬度應限製在5.5米,即約18英尺,數百英畝的森林和數萬棵樹已經被砍伐。
喬普拉說:“當你有自己的部專家告訴你喜馬拉雅地區的道路不應該有超過5.5米的柏油路麵,然後違背你自己的專家的建議,那麽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除非法院調查製裁官員和執行官員個人責任的問題,否則我認為情況不會改變。"
烏塔拉坎德首席部長特裏芬德拉·辛格·拉瓦特(Trivendra Singh Rawat)警告稱,不要將洪水視為“反對發展的理由”。
拉瓦特在推特上說:“我重申我們政府致力於以可持續的方式開發烏塔拉坎德山,我們將竭盡全力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
截至周一晚上,最近一次洪水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印度政府表示,一個專家小組將訪問該地區進行調查。印度地質調查局局長蘭吉特·拉特說,最初的信息表明“冰川在最高海拔處裂開”冰川融化是冰川邊緣冰塊的破碎。
科學家們研究了洪水前後的衛星圖像,稱這可能不是由冰川湖決堤引起的,因為圖像中看不到這樣的湖。
他們說,這場災難最有可能始於一個岩石邊坡的坍塌,這個邊坡在最近的夏天由於冰的融化而變得不穩定,這樣的滑坡可能會破壞一部分冰川。
俄亥俄州代頓大學研究冰川危險的科學家烏姆什·哈裏塔希亞說,雪崩可能會暫時阻塞河流,形成一個湖泊,然後湖泊就形成了。
雪崩也通過摩擦產生熱量,這可以融化路徑上或翻滾碎片中的冰塊。
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裏大學的地貌學家丹·舒格爾說:“基本上,這是一個由部分岩石和部分冰組成的山體滑坡。”。“很多冰融化了。而且它可能已經獲得了更多動能。”
雷尼村是周日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13兆瓦的裏希甘加水電站項目被完全衝毀。之後,該村150名居民中大約有100人在戶外過夜。
村長拉納說:“我們沒有睡在家裏,因為擔心會有更多的水襲來,石頭也會移動,會發生更危險的事情。”。"我們在森林裏取了被褥,點了幾堆火,不知怎麽就過了一夜。"
該地區是20世紀70年代反對砍伐森林的著名環境抗議活動的地點。抗議者中有許多是婦女,他們會擁抱樹木,以阻止伐木工人砍伐樹木,這場運動後來被稱為“chipko”,或擁抱。
拉納說,居民還舉行抗議活動,反對去年開始發電的Rishiganga電力項目的建設,他們甚至提起訴訟,但無濟於事。他們擔心岩石爆破會導致致命的滑坡。
“我們過去常常聽到爆破聲,看到岩石移動,”他說。“在這個項目建設的時候,我們村有一半的人都滑了。我們要求從這裏搬到另一個地方。政府說他們會這麽做,但從未發生過。”
c.2021紐約時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