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羅翔老師的新視頻 當個公知真的太難

(2023-10-16 15:18:10) 下一個

看了羅翔老師的新視頻 當個公知真的太難

https://info.51.ca/articles/1252871?wyacs=info-article-list

2023年10月16日  來源:海邊的西塞羅

這麽簡單的常識,老師從青蔥說到白頭,很多受眾依然故我,甚至聽都聽不懂……

為之奈何?

各位好,今天出門見了個朋友,沒時間寫長文了,就剛看到的一個視頻,簡單聊兩句。

說前兩天,羅翔老師現身上海做一個講座,在座中被同學問及怎樣看待現在年輕人在社交平台上“PPT曝光渣男渣女前任”的事兒。

如果你懂一點,現代中國的輿情公關學知識,你就知道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難回答了,它是一個“兩頭堵”的問題:中國互聯網“PPT曝光渣男渣女”搞了這麽多年,正麵和反麵的故事都有,你說讓羅翔老師怎麽表態?他要說支持吧,黑他的人舉出一堆被前任誣陷為渣男渣女,結果最終被證明指控子虛烏有、被曝光者無辜身敗名裂的事情,那羅翔得翻車。但他要說反對吧,黑他的人又能舉出一堆真的遭遇渣男渣女前任,通過微博曝光成功出了口惡氣的事件,然後問上一句,你憑什麽連受害者這個權益也要剝奪?那羅翔更得翻車。武大郎喝藥,吃是死,不吃也是死,對麽?

但我們得說,稍作思考後,他居然找到了這個致命問題的最優解法:“我不點評熱點事件,但不應逾越手段程序的公正性去追求正義。”

“我們人類的不穩定性在於,在追求正義時,一旦逾越手段程序的公正性,那正義的土地就將會被逐漸腐蝕。”這個回答,你說算表態沒表態呢?其實是表了的,羅翔老師強調了“程序正義”,言外之意其實就是他覺得“PPT曝光渣男渣女”這種行為程序和手段的正義性存疑,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誤傷,他顯然是對其持否定態度的。

但這個回答妙就妙在,他講的“程序正義”這個概念,很多教育水平不足的人是不太懂的。你直接說“我不支持PPT曝光渣男渣女”,放到網上肯定立刻有噴子義憤填膺的去衝你。

但你說“要維護程序正義”,其實也就繞了那麽一小個彎子,一下子就能屏蔽一堆無腦噴,因為很多人連程序正義是什麽都不知道、也心情動動手指,去查查這詞兒的意思。所以羅翔老師已經回答的非常巧妙了——雖然即便如此,他的這段視頻放到網上之後,還是短時間內就衝上了熱搜第一,並依然招來了大批噴他的人。

羅翔老師夠謹慎、夠聰明、也盡力了,但這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

靠講刑法暴得大名的羅翔老師,有一段時間被某些人扣上“公知”的帽子大肆批判。記得當時有朋友問我觀感,我本來想些一篇稿子說說這事兒,後來思慮再三,還是算了。

其實按我的本意,我覺得羅翔老師就是公知——不是如今互聯網上已經被汙名化的那個貶義的公知,而是真正原初意義上的公共知識分子。

什麽是公共知識分子呢?顧名思義,其實也就是傳播公共知識的人。我在之前文章中,曾經通過講“紅眼睛島”的數學假說,為您辨析過“公共知識”與“共有知識”之間的區分——與隻強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共有知識不同,公共知識在要求大家都知道某個知識的基礎上,多了一層“大家都知道彼此知道那個知識”的意思。

那麽如果我們問這個世界上最重要、最基礎的公共知識是什麽?其實回答就是法律

我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每天走在大街上,去上班也好、出參加音樂節也罷,不會擔心斜刺裏衝出來一個人,把你的東西“撿”走,或者拿著AK突擊步槍,喊著某些宗教口號,現場把你突突了。你對安全的這份信心來源於哪裏?隻是警察、軍隊這樣的暴力機構的強力維持麽?

肯定有這方麵的因素,但也並非全是。因為無論哪個現代國家的警察力量,都是不足以深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時時刻刻在每一個細枝末節上去保證治安的。人們對社會正常秩序能夠維持的信任,很大程度上基於現代社會的法律並非古代帝王治術那樣的“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而是被不斷地宣講、普及成為了一種“公共知識”——我們每個人都接受過普法教育、懂法,且我知道你懂法,正常情況下不會冒著自己受懲罰的危險侵害我的合法利益,而你也知道我知道你懂法,所以的你對我行為模式的預判,會基於正常法律規範的約束下進行……

你可以發現,像羅翔老師所做的這種普法工作每重複一次,整個社會對於法律這項公共知識的“共識之網”就會在我們的意識中下探一層,人和人之間因為不信任、無法預判對方行為所產生的猜疑鏈,就會瓦解一分。

所以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大交流、大協作,一定是以法律、道德、常事、乃至良知、人性這些公共知識的不斷重複普及、深化為前提的。

而這其中,還要有另外一個必須的保障,那就是羅翔老師所強調的“程序正義”。

為什麽一個現代社會必須堅守程序正義,為什麽我們不能像某些人主張的一樣,唯一個(自稱)良善的目標,而踐踏程序與規則,去達成結果的正義。

而可悲的是,往往越是那些無知的人,對踐踏程序正義追求結果正義的勇氣是最足的——因為他們的知識世界中,從沒允許過反駁的觀點存在。

是的,“程序正義”是公共知識構建共識之網的“潤滑劑”。

想象一下,一個社會,如果允許個體或者某些群體為他們自認為超脫、且空前崇高的理由,就踐踏包括法律在內的一切常識和公共知識,會導致什麽樣的結果呢?

其實法律的尊嚴在這場個案中受到侵害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公共知識所構建的共識之網被打破了,猜疑鏈將在人與人之間形成,你明天出門上班,不再能相信對麵是否會來一個人,為了他自認為很崇高的某個理由,踐踏法律與常識,突然衝過來,給你來一下子。這樣你就必須作出防範,社會的協作程度就會因此大大的受損、下降。進而陷入噩夢般的混亂當中。

所以我們會看到,與古代社會會為了宗教或道德的大義名對一些踐踏法律者“法外開恩”不同,現代社會很少再出現這樣的場景,因為高協作體係所需要的就是更嚴肅的公共知識和更嚴密的共識積累。

由此我們也可以判別,像發生了“施劍翹案”,主審法官卻因為行凶者“替父報仇,其情可憫”這樣的緣由法外開恩的民國時代,是一個本質上沒有完成現代轉型的傳統社會——由於在傳統社會中行走了太久,當時的中國人對於“程序正義”大多是比較蔑視的,我們更喜歡追求“結果正義”——隻要最終達成的目的是“好的”,“正義的”,“有利的”,我們通常就不在乎它是怎麽達成的。

所以你會發現國人吵架特別喜歡爭道德製高點、或者以立場站隊,力圖證明對方“立場是錯的”“本心是壞的”“就是渣男、渣女”,而自己“本心是好的”“立場是對的”,因為隻要說明了這一點,在重結果而不重程序的我們看來,程序如何,其實無所謂。

而由此我們也可以明了,為什麽有一些行為邏輯,對於所有想“要好”的現代國家來說,都必須是反對的——比如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為什麽不分意識形態,是所有文明的敵人。因為這種主義的邏輯結構,就是自己可以基於自認為正確的某些道理(無論是民族上的、還是宗教上的),可以不擇手段的去達成某種“結果正義”。隻要目的是好的,手段如何無所謂。這是一種現代社會不能容忍的有毒行為邏輯,所以無論在哪一個正常國家,無端屠戮婦孺的恐怖主義都應被反對和唾棄,這應該是社會的常識,任何現代社會的常識。

所以在程序正義保駕護航之下的公共知識,是一個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基石。而對那些堅持言說、普及這些公共知識的公共知識分子,如羅翔老師,我們應當予以最充分的保護與尊重,因為他們,在為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每天能過正常的生活,做最重要的那些事情——普及公共知識。

所以請保護羅翔老師,不要總試圖“衝”他——當代中國輿論場,一共就沒幾個這幺正經的公知了,就不能好好珍惜一下嗎?

結尾說兩點感慨吧:

第一,從流出的視頻看,多時不見,羅翔老師老了很多,頭發稀疏了、也變白了。

看到之後,總覺得有些莫名的心酸與感慨,希望羅翔老師還能繼續給我們的社會多普及一些知識。

而我更希望,最終,當人們再想起這位老師的教誨時,不僅僅隻留下一個“法外狂徒張三”的名梗。

第二,我聽到有爆料稱,這場講座本來是學校內部的,主持人還強調過不允許錄音錄像,可是這段視頻最終還是流了出來。這還是某國內知名政法大學的法學院。專業學法的學生自己都不尊重約定好的規則。法律常識、契約、規則意識以及程序正義在中國的普及,有多麽任重道遠,自不待多言。

看著白發蒼蒼的羅翔老師、謹小慎微的選擇語詞、去言說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常識,覺得他真的太難了,我們的公共知識分子們,真的太難了。

那麽簡單的常識,老師從青蔥說到白頭,但很多受眾卻依然故我,甚至很多人連聽都聽不懂。

為之奈何?為之奈何!為之奈何……

這項工作,真的有意義麽?我忍不住懷疑。

但不管怎樣,願羅翔老師們受到應有的保護與尊敬,願他們說的話,永遠有人能聽得懂,更永遠有人肯去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