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6月中植集團再爆雷,雷比恒大更大!

(2025-07-28 13:05:20) 下一個

6月份中植集團旗下,再爆雷,中植這雷比恒大更大!

2025-06-30 14:58:10 來源: 老王財富觀點 四川  
 
前言

2025年6月,中植集團旗下的恒天財富公司再度暴雷,公司董事長周斌被判處限製消費的處罰!

中植破產才開始走程序,但是因為其關聯眾多,所以清算複雜,本來中植係的老板都準備好跑路清算了!沒想到還能再爆!

曾經橫跨多個行業、資產規模高達3.6萬億的中植集團,比恒大集團還多出1.14萬億,中植集團的崩塌,成為中國金融史上罕見的“灰產”事件,普通投資者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一、百姓的血汗錢打了水漂

中植集團通過旗下的財富管理公司(如恒天財富、禮德財富等)發行理財產品,承諾8%-18%的年化收益,吸引了超過15萬高淨值投資者。

但這些高收益的理財,實際上是一場龐氏騙局。

投資者的資金被用來支付早期投資者的本息,而當新資金流入枯竭時,整個體係迅速崩塌。

如今,投資者的回款比例可能不足5%,許多人傾家蕩產。

運作模式:包裝與欺騙

中植集團通過複雜的金融操作,將高風險理財包裝成“穩賺不賠”的固收產品。

理財顧問以銷售額的2%提成,年入百萬者比比皆是。

但他們清楚產品風險,卻用“限量搶購”“內部名額”的話術製造焦慮,讓投資者心甘情願上鉤。更諷刺的是,這些顧問的傭金和獎金高達四五十億元,直接來源於投資者的本金。

二、為什麽中植集團會倒?

1.房地產暴雷

中植集團的大量資金通過信托產品投資於房地產行業。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周期,大量項目爛尾、資金回籠困難,直接導致中植集團陷入流動性危機。

2. 高杠杆運作

中植集團采用高收益理財產品吸引投資者,其融資成本高達15%以上,而投資回報卻無法覆蓋成本。這種“借新還舊”的模式在市場繁榮時可以維持,但一旦資金鏈斷裂,便導致整個體係崩潰。

3. 創始人去世後的管理危機

2021年,中植集團創始人毛阿敏丈夫,解直錕突然離世,導致公司失去了穩定的核心領導。隨後高管團隊頻繁變動,公司內部管理混亂,進一步加速了危機的蔓延。

三、虛幻的金融對比恒大

中植集團的崩塌不僅暴露了金融灰產的致命問題,也反映了監管體係的滯後性。

1. 內部運作: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

中植集團通過高收益吸引新投資者,用新資金兌付舊投資者本息,形成龐氏循環。一旦資金鏈斷裂,整個體係迅速崩塌。

中植集團虛構底層資產,自設擔保公司為借款項目背書,甚至盜用其他企業圖片偽裝“實地考察”。投資者看到的“央企背景”和“穩健收益”,往往是精心包裝的假象。

2. 外部監管:灰色地帶的漏洞

中植集團通過地方金交所備案,將資金池包裝成“創新理財”,規避國家金融監管。

中植集團利用關聯公司虛構貿易合同,偽造銀行流水,讓審查機構難以穿透資金去向。

這與恒大倒是有共同之處,都是有房地產起家的,也都是因為高杠杆擴張以及以及資金鏈的斷裂而造成的強大風險。

同時終止跟恒大都存在的違法問題,終止利用非法吸儲、承諾保本保息的方式違規操作集資。

中國很多經營企業都,過度依賴高杠杆高負債的方式去推動經濟增長,這種就是恒大跟中植的破產,都反映出了這些企業轉型的困難。

畢竟從房地產和銀行驅動轉向消費驅動是非常困難的。

結語

2023年底,中植集團承認負債規模高達4200億至4600億元,而其總資產隻有2000億,資不抵債的窟窿超過2000億元。

2024年1月,北京法院正式受理了中植集團的破產清算申請,標誌著這個龐然大物徹底崩塌。

它基本和恒大的崩塌行徑一樣,其實是早有預兆的事情。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