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行"一帶一路"這個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中國要營造結束西方主宰世界的新格局嗎?
上周末中國召集了世界29個國家的領導人以及100多個其他國家的代表,加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負責人舉行峰會,習近平宣布增加為"一帶一路"投入6000億元人民幣。這隻是2013年一帶一路計劃開始後已經投資的一小部分。
但是當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邀請各國領導人來推動他提出的"一帶一路"計劃的時候,許多西方觀察家認為這顯示了習近平開始放棄鄧小平80年代開始改開時期提出的的"韜光養晦"和"不出頭"戰略。天空新聞的亞洲記者凱蒂·斯塔拉德撰文認為,習近平似乎已經不再"韜光養晦",已經沒有"不出頭"的樣子。習近平認為中國露頭的時機已到,但同時聲稱中國不構成威脅,是對世界的良性力量。
她認為雖然習近平在談外交時喜歡講"新型國際關係","互相尊重","雙贏合作",但習近平也明顯地表達了中國不想做美國附庸,希望建立新秩序,並在新秩序中得到平等待遇的願望。
文章認為,可能更能說明中國意圖的是2014年習近平將中國比作睡獅的說法。當時習近平在結束對法國訪問時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不會給世界帶來威脅和動蕩。但對西方許多觀察家來說,獅子畢竟是頭獅子。
在美國著名評論家帕特裏克·勞倫斯看來,西方對"一帶一路"的懷疑和消極看法折射出某種西方概念同非西方概念的對立。這次北京"一帶一路"峰會,西方的七國集團中除了意大利之外,都沒有領導人去北京出席峰會。
他在新聞雜誌《國家》上撰文說,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的計劃,不同於以往的各種出自西方,並由西方設立的概念和秩序,諸如"戰後格局","自由主義秩序","全球秩序"等等。因此對於沒有西方習慣的"自由市場民主"和西方主宰的秩序,穩定,西方人覺得另外的秩序難以理解和想象。
勞倫斯認為,北京一直在設計遠大宏圖。在90年代後期,中國就討論"亞洲貨幣基金"和"地區金融結構"。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中國采取積極措施幫助亞洲國家穩定貨幣,同時與具有冷戰背景的東盟國家建立正式關係。中國更在2001年采取重大步驟,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在共同的政治,經濟,外交和戰略利益上將中亞國家和俄羅斯拉到一起,建立盟友關係。
不過美國《周刊報道》雜誌5月16日刊登題為"不要相信中國的謊言"的文章。作者說,雖然習近平在推銷一帶一路講話中呼籲世界各國同中國聯手推動全球化,但中國的真正意圖在於給人造成虛假印象,即美國主宰衰落,中國正在崛起成為超級大國,美國到處侵略,而中國是致力於和平發展的國家……
作者例舉了中國的"和平崛起"背後並不和平:中國在南海占領爭議島礁,在貿易上,中國口是心非,並非自由貿易的真正擁護者,中國隨意實行資本控製,限製外國投資,補貼出口企業,操縱貨幣等等。
但是對於諸如此類西方對中國"一帶一路"的批評,勞倫斯認為,這些批評其實就是一麵鏡子,照射出西方,特別是美國,在二戰結束以來的政策,即強加意識形態和自己政治經濟模式給他國,對其他民族施加影響,旨在主宰其他國家的貸款和發展工程。
他認為,主宰世界幾百年的西方意識形態和大西洋秩序被中國終結自然令許多人不習慣,但是中國的確提供了不同的選擇,理解中國提倡的遠景規劃,需要人們超脫民主的概念,去理解國家和個人,公共福利,市場有限性等新概念,努力想象新的,不同的可能性。
阿馬蒂亞·庫馬爾·森在世紀初的著名著作中提出"發展即自由"的概念。雖然西方人不太適應這些新概念,但是世界大多數人必須要麵對這些新概念。
意大利擁抱“一帶一路”:地中海港口或成中國樞紐
本周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意大利。在他的專機降落羅馬前,國際媒體已把焦點瞄準此行將要簽署一項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初步協議。
意大利不是首個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事實上,從2013年中國提出該倡議以來,已經有123個國家加入。意大利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成為首個接受中國資金的七國集團(G7)成員。這一舉動加深了美國和歐盟關於技術轉讓與關鍵基礎設施權屬的擔憂。
簽約的同時,意大利北部港口的裏雅斯特(Trieste)將與一家中國國有企業簽署協議,11.3億美元投資將用於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運輸效率。然而,的裏雅斯特在二戰後曾經是東西方“鐵幕”的南方前哨,因此極具標誌意義。
對於中國而言,意大利的港口可以更方便中國貨物快速抵達購買力強盛的西歐腹地,再加上意大利作為主要西方經濟體參與“一帶一路”,有望為這個備受爭議的計劃帶來積極影響。
意大利官員在多個場合重申,中國與意大利簽署的隻是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初步協議。
不過路透社援引知情消息人士稱,另外還有30多項協議正在安排之中。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計劃之一,是關於的裏雅斯特港口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簽約。後者是“一帶一路”項目的主要承建商,並在許多國家修建道路等基礎設施。
來自中國的11.3億美元的投資,將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幫助港口與通往德國和東歐的貨運鐵路建設,使貨物可以更快地運抵歐洲各地。
的裏雅斯特港
然而,被國際媒體與之相提並論的是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2016年8月,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宣布,他們以3.685億歐元的價格從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手中購得67%的股權,中遠集團將可以管理經營比雷埃夫斯港直至2052年。按協議,中遠集團將投資2.94億歐元進行郵輪碼頭擴建、改善修船碼頭、新建滾裝船碼頭多層存車庫等一係列設施。
中國接手使比雷埃夫斯港的全球排名不斷提升。然而,中國也由此在地中海擁有屬於自己的港口,這種“存在感”以及中遠集團國有企業的背景一直是媒體討論的焦點。
同樣的討論也發生在的裏雅斯特港身上,其吞吐量為72萬箱,雖然相比2015已經提升了45%,但還是一個不足為奇的數字,隻有比雷埃夫斯港的七分之一。
但在意大利的官方語境中,卻試圖避免與這個希臘近鄰的比較,被完全收購和債務陷阱,都是的裏雅斯特港在與中國的交易中試圖避免的。
雖然如此,熊貓債券很有可能出現在雙方的簽約台上。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習近平訪問期間簽署的協議之一就是可能允許意大利國有銀行發行熊貓債券。
熊貓債券是指,中國以外的機構可以在中國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發債籌得資金可以投資於在中國經營的意大利企業,但不適於在意大利經營的中國企業。此舉將幫助中國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此外,意大利國有銀行和意大利國家天然氣公司還預計將與中國絲路基金簽署一份合作協議,共同在中國和已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上百個國家進行投資。
意大利總理孔特
在歐洲主要國家中,意大利的日子並不好過。
去年八月,熱那亞橋倒塌事件造成43人死亡,舉國嘩然,也使公眾愈發質疑意大利日益破敗的基礎設施,這是幾十年來這一問題首次成為重要的政治事件。
而且意大利的經濟離真正的複蘇還很遙遠,事實上,這個國家疲弱的經濟在十年間發生了三次衰退,債務水平處於歐元區最高的國家之列。
即便如此,當意大利在2018年6月選舉出一個民粹主義政府後,推出了一個支出高昂的施政計劃,但也因此與歐盟對峙之後,不得不調低了這一野心勃勃的計劃。
正是在這些背景之下,中國似乎帶來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一筆豐厚的資金,足以使這個海上絲綢之路的舊港口重新煥發生機。
“在我們看來,這是我們的企業在抓住中國在全球崛起的機遇。”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米凱萊·傑拉齊(Michele Geraci)向BBC表示,“我們感到在我們的歐洲夥伴之中,意大利被排除在外了,我們浪費了一點時間。”
傑拉奇與意大利副總理及五星運動領導人迪馬約(Luigi Di Maio)力主對中國發展良好關係,他們甚至成立了一個中國任務小組,加強與中國在“一帶一路”等問題上的溝通。
傑拉奇曾在中國多年,能夠講中文,不久前他向路透社表示,“我返回意大利以後,發現國內對中國存在一種惰性,我們需要奮起直追。”
根據歐盟統計局,德國2018年向中國出口了價值938億歐元(1,060億美元)的商品,其次是英國234億歐元,法國排在第三,為208億歐元;意大利以131.7億歐元位列第四。
此外,根據歐盟的統計數據,意大利從海上的進口中,隻有不到2%來自中國。
2017年1月17日來自中國義烏的“東風號”列車抵達英國倫敦東部的貨場
在意大利政府內部,對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擔憂也不絕於耳。
意大利內政部長馬泰奧·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屬於執政的右翼聯盟黨。他說,“在允許某人投資裏雅斯特或熱那亞的港口之前,我將不會考慮一次,而是一百次”,因為自己不希望看到外國企業“殖民”意大利。
意大利著名地緣政治雜誌Limes的主管Lucio Caracciolo對路透表示,“我的擔憂是,最終我們將兩麵不討好:從中國得不到任何實質的好處,美國則會因我們與北京走得太近而報複我們。”
這種擔憂不無根據,當傳出意大利將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加勒特·馬奎斯稱,意大利是一個主要經濟體,並不需要“為中國虛榮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合法性”。
美國罕見地批評了盟友,歐盟的做法則更直接——推出製約措施。
在習近平抵達羅馬的同一天,歐盟領導人在布魯塞爾召開峰會,盡管會議議程仍以英國脫歐為主,但還將首次討論對華政策。此外近期歐盟針對中國的外交活動日漸頻繁,這標誌著中歐關係將接受一次新的綜合重估。
中國遊客拍攝一艘從威尼斯駛出的郵輪。
而在此之前,中歐貿易經曆了數十年的蜜月期,與中美間摩擦不斷的關係截然不同,甚至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還一度讓中歐更緊密地走到一起。
然而這種態度已經轉變。因為,一方麵中國大舉在歐洲購買資產,另一方麵對外開放的行動卻很緩慢,再加上美國借華為事件要求歐洲防範中國的間諜活動。
在布魯塞爾的歐盟領導人將討論和考慮與中國建立十點關係。雖然其中包括深化合作,但也包括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問題,以及中國對關鍵資產、技術和基礎設施投資造成的安全風險。
其中還包括一項提案,如果某國國內采購市場對歐盟企業存在歧視行為,則歐盟可限製這個國家的公司參與公開投標。歐盟的政府招標采購市場規模達2.7萬億美元。
幾乎在同一時間,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德國計劃在2019年底前通過立法,設立一支國有基金以保護關鍵企業,避免它們被中國和其他外國公司收購。此舉與德國“不插手”企業的固有態度有明顯轉變。
麵對外界的戒備姿態,意大利官員不斷強調,正在簽署的協議不是一項國際條約,也不具有約束力。傑拉奇表示,協議不包含具體的項目,更像是先搭建好一個舞台的協議。
他指出,其他國家已經通過亞投行接受來自中國的投資,而英國還是亞投行第一批簽約參與的國家。
“然後一個接一個,法國、德國、意大利,其他所有人都紛紛效仿。”傑拉奇表示,他相信意大利的鄰國也會很快跟進“一帶一路”倡議。“我確實相信,這次意大利是在領導歐洲,我也理解大部分人對此感到驚訝。”
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項目,已經在全球興建了鐵路、公路和港口,承建者多是中國公司,資金也來自中國的銀行。
非洲國家因此而背負的債務水平引起西方國家的擔憂。但如果不是這一計劃,這些公路和鐵路將不會存在:
牛津大學世界曆史教授彼得·弗蘭克潘表示,意大利的動作更多地是“象征性的”。他表說,即便羅馬也必須承認,探索一帶一路對北京頗有價值。
“它(一帶一路)對中國現有的全球戰略增添光彩,也進一步凸顯了中國在全球扮演的重要角色。”
“這一看似無害的舉動,卻發生在對歐洲和歐盟而言很敏感的時刻,”弗蘭克潘稱,歐洲突然間不僅對中國感到恐慌,而且對歐洲如何應對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感到恐慌。
《北巴伐利亞報》則提出更深一層的動機,“如果羅馬簽署‘一帶一路’協議,還有一個條款也很成問題:北京的投資項目也與政治訴求掛鉤。合作夥伴被要求‘尊重對方核心利益’。這背後就是北京對周邊海域島礁的主權訴求、對民主台灣的統一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