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跳出西方國家觀陷阱,重新認識國家

(2023-05-17 00:58:15) 下一個

?範勇鵬  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觀察者風雲社區  已發布 30

https://user.guancha.cn/user/personal-homepage?uid=134156

這個事很重要,這就是國際資本控製國家的手段昨天 15:16

  • 這個事很重要。這就是國際資本控製國家的手段。其實現代西方國家製度本身就是這種控製的產物,國債是理解現代國家起源和代議製起源的鑰匙。我總結了幾種模式:第一大類是內債模式:......

日本2022年新兵就隻招到45%,作戰部隊平均年齡40歲左右05-15 15:22

  • 轉發日本法政大學趙宏偉老師的一段話:日本2022年新兵就隻招到45%。《日本經濟新聞》:計劃招兵9245人,隻招到4300人,翻倍的破著負能量記錄。往年也是能招到80%的。......

沙利文提出要打造“新華盛頓共識",有幾點很有意思05-01 10:02

  • 大前天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沙利文在布魯金斯演講,提出要打造“新華盛頓共識”。有幾點很有意思:1,質疑了市場高效配置資本的假說(這讓中國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們情何以堪?)2......

我支持盧大使的發言,大國外交既要有高尚的原則理念,也要有管用的大錘04-25 09:59

  • 我支持盧大使的發言。過去都是人家設議題,我們跟著跳舞,現在也該中國設議題了。盧大使講的有國際法前提,有事實基礎,隻是有點不客氣而已,他們不習慣?多講幾次就習慣了,幾個小......

今天和大家講講,在具體方法上如何應對西方的概念攻擊04-03 11:55

  • 為了解決西方概念體係帶來的問題,我做了一些思考。我提出了西方概念體係建構所使用的四類概念。一是西方話語核心概念;二是西方話語炮製的攻擊性概念;三是被西方話語偷換和扭曲後為西......

跳出西方國家觀陷阱,重新認識國家03-15 15:32

  •  “文明型國家”挑戰民族國家觀怎樣認識國家,即國家觀,是人的世界觀的重要部分,影響著我們對很多事情的認識。比如從美國黑人該不該獨立建國,夏威夷該不該獨立,衝繩該不該恢複......

怎樣破解西方概念體係?(四)02-26 10:47

  • 四、西方話語力圖掩蓋的概念“於無聲處聽驚雷”,觀察西方不使用什麽概念、回避什麽概念往往和研究其使用什麽概念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這一類概念是西方話語所不喜歡使用,或僅在......

怎樣破解西方概念體係?(三)02-25 13:49

  • 三、被西方話語偷換和扭曲後為西所用的概念這些概念原來不屬於或不完全屬於西方意識形態的核心概念,甚至有些曾經是與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相衝突的。但是在被西方偷換、扭曲甚至再......

怎樣破解西方概念體係?(二)02-23 14:37

  • 二、西方話語炮製的攻擊性概念西方意識形態話語會通過憑空捏造或改造利用而炮製出一些概念,用來攻擊、汙蔑敵對、競爭或受害方,如極權主義、威權主義、轉型國家 / 經濟、東方專......

怎樣破解西方概念體係?(一)02-22 14:19

  • 我在《東方學刊》2022年冬季刊發了一篇小文章,其實是兩年前一個係列視頻內容基礎上整理出來的,供觀友們拍磚正文有點長,分四次發吧,這是第一部分內容摘要:建設中國話語要求......

誰是美國的“國王”?2022-11-25 09:06

  • 前兩次視頻我給大家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分析了西方式民主,特別是美國製度缺乏責任的問題,那麽這一次我從結構維度上來分析。除了時間和空間維度,美國政府的設置在結構維度上也......

占領白宮,軍隊政變,西方真的是民事化的憲政國家?2022-07-21 13:13

  • 近幾年有不少國家都發生過軍事政變,或者是軍人和軍工集團幹政的現象。例如美國在大選前夕軍隊向時任總統特朗普發難,去年法國軍事政變未遂,自二戰之後全世界隻軍事政變就發生了近50......

是什麽讓美國人因為墮胎鬧了五十年?2022-06-29 17:20

  • 這期視頻是我在5月初,剛爆出美國最高法院要推翻墮胎權草案時做的評論,現在看來還有些值得借鑒之處。那麽到底是什麽讓美國人因為墮胎鬧了五十年?其背後又有哪些是政治鬥爭?

美國製度的起源與本質 ——從公司到國家2020-11-18 08:51

  • 正式發表版本見《學術月刊》2020年第10期摘要:關於美國製度的主流敘事是西方二戰後價值觀和社會科學話語的基石。它往往掩蓋了美國製度誕生和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麵,其一,美國......

【自由論-9】協商精神和交易自由2020-10-27 13:28

  • 我的前同事資中筠老所長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美國是談出來的,中國是打出來的。首先,說美國是談出來的,肯定是不符合曆史。美國的誕生是殖民地戰爭和獨立戰爭的結果,殖民地戰爭......

昨天看了《金剛川》,隨便看看也可,但是電影講真配不上這場偉大戰爭2020-10-26 09:45

  • ?昨天看了《金剛川》,有幾點感覺:1.影片從頭到尾沒出現黨,沒出現政委、黨員的形象,沒出現人民軍隊不同於其他軍隊的最本質特征,似乎是在刻意切割黨和軍隊,切割政治和戰爭。......

【自由論-8】言論自由2020-10-23 13:10

  • 言論自由源自宗教自由,例如規定言論自由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第一句就是禁止“確立國教和禁止信教自由”。這一點我們中國人不大容易理解,因為我們幾千年來主體上都是世俗文明,......

自由主義是商人的哲學,不僅允許衝突,還認為衝突能帶來善果2020-10-21 10:57

  • 【本文標題為風聞社區添加,原標題為:《【自由論-7】和諧還是衝突?》】人和人之間的生存競爭注定是衝突的。人們組成社會的目的就是消除掉過於慘烈的競爭,默認讓渡一部分自由。......

即使接受自由主義的標準,今天的美國也絕不是傑斐遜所希望的幸福模樣2020-10-19 09:00

  • 【本文原標題為“【自由論-6】你幸福嗎?”,風聞社區進行了修改】最近陳平教授說“3千美元不如2千人民幣生活幸福”,引起了一場輿論風波。爭論大多是圍繞著這3千美元和2千人......

今天的美國文化中,至少在名義上信什麽教是自由的,但如果不信教呢?無神論呢?2020-10-18 20:54

  • 【本文原標題為“【自由論-5】“宗教自由”,還是是“宗教”的自由”,風聞社區進行了修改】宗教自由是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是言論、出版和集會等自由的根基,一向頂著神聖光環。......

西方社會進入“內卷化”,賺不到錢,自由主義還能不能存活?2020-10-17 13:28

  • 【本文原標題為“【自由論-4】賺不到錢,自由主義還能不能存活?”,風聞社區進行了修改】自由主義在18-19世紀完全勝利,它成功地將商業的原則變成國家的原則,使商人的利益......

歐洲近代自由主義者為給財產權辯護,發展出一套自由主義“普世價值”2020-10-16 14:08

  • 【本文原標題“【自由論】3-自由是特權還是普遍人權”,風聞社區進行了修改】從商鞅變法到北魏隋唐均田,從老子的“損有餘而補不足”到孟子的“為民製產”,都在致力於讓人們有一......

在西方自由社會裏當窮人,為何會被《狗鎮》《寄生蟲》這類電影刻畫成不道德?2020-10-13 11:55

  • 【本文原標題“【自由論】2-有錢才能買得自由”,風聞社區進行了修改】疫情中,特朗普回應“為何有錢人能夠得到檢測”的質問,說了句“這就是生活”。此話非常傳神地透露了自由社......

風聞網友大家好,我是範勇鵬,以後就在這裏跟大家聊聊“自由”2020-10-13 08:56

  • 【本文標題由風聞社區添加,原標題:【自由論1】】孔子講“正名”,實際在我們日常使用概念時,名實相違的現象十分普遍。概念的漂移有不同的原因,有時是在日常使用中定義變得模糊,但......

社會科學理論中,有多少是文化霸權?2019-07-30 19:08

  • 共產主義運動早期的一些思想家,比如俄國的普列漢諾夫、意大利的葛蘭西都講過一個概念,叫“文化霸權”,是指資產階級用自己的宣傳和文化來建立精神和道德上的領導地位,讓你不知不覺就......

美國如何“高端”腐敗?永遠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2019-07-07 21:24

  • 在一戰之前,美國的地方政治特別是市政——比如像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都非常典型——極其腐敗,黑幫、政黨委員會和政府官員結成一些強大的黑暗勢力,欺壓人民、排斥異己、侵吞土......

某種角度上講,腐敗恰恰是曆史進步的產物2019-07-04 17:01

  • 我們認識腐敗問題需要參考很多其他的因素。我這裏強調兩個比較關鍵的方麵,也是平時比較被忽視的兩個方麵。第一個是腐敗和平民社會、官僚製度高度相關,資本主義的誕生加劇了這種關......

美國人提出法案限製金錢政治卻被廢掉:因為這“言論不自由”2019-06-13 17:55

  • 談起腐敗和製度,有一個問題我們一定要作出區分:在一個製度發生衰變,或者失靈而出現的腐敗情況,我稱之為失敗性腐敗;還有一些是一個製度本身的設計裏邊就嵌入有腐敗的要求,有權......

在美國隻要符合程序就不算腐敗,但程序又是誰定的?2019-06-06 16:48

  • 前不久我在開會的時候聽到人民大學一位教授說,漢語裏腐敗對應的是什麽?是清廉。那麽英語裏邊腐敗對應的什麽?是透明。這個角度非常能說明問題,是否透明是西方觀念裏邊界定腐敗的......

在美國如果你“腐敗”了,說明你的錢還不夠多,還不夠“老”2019-06-04 17:35

  • 這次(美國)大學裏邊的招生腐敗其實也不是什麽新鮮事。我之前專門寫過小文章來講這個問題,就是拿錢上大學完全是可以有光明正大的渠道的。這次案件之所以被司法調查,可能是因為那......

跳出西方國家觀陷阱,重新認識國家

範勇鵬  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03-15 15:32

“文明型國家”挑戰民族國家觀

怎樣認識國家,即國家觀,是人的世界觀的重要部分,影響著我們對很多事情的認識。

比如從美國黑人該不該獨立建國,夏威夷該不該獨立,衝繩該不該恢複流球國,英國該不該脫歐,蘇格蘭該不該脫英,到地球聯合政府有沒有權力決定帶地球流浪,行星防禦委員會有沒有權力幹預人的生育權,都涉及每個人的國家觀。

國家觀變了,很多問題都變了,比如盧旺達,在西方民族國家觀念影響下,二十多年前還在種族屠殺,現在卻變成非洲發展小標兵,名列世界最安全國家之一。

聊聊國家觀

最近我在一個會上講到一個觀點,現代西方國家性質和中國戰國時期相近,雖然在具體技術等方麵先進很多。幾位專家搖頭不語,似笑非笑。我猜他們可能不接受這樣的觀點。原因可就在於我們頭腦中國家觀的底層範式不同。他們覺得看我在第一層,隻覺可笑,可我又會認為我在第三層,覺得他們太淺,如此相互都難以真正溝通。其實我這種觀點一點也不稀奇,康有為、陳煥章、嚴複、章太炎、劉師培、劉師複、雷海宗都或多或少談及這個問題,我可能確實是無知可笑,總不能說這些前輩學者們都白癡吧。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今天絕大多數人文社科學者腦裏打著一種國家觀的思想鋼印。這就是今天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民族國家觀。

民族國家產生於近代歐洲,就是由一個或幾個民族為主體,靠政治認同形成的國家,這種國家不同於之前的歐洲封建國家,靠民族主義動員全民當兵,建立起國家與人之間的直接關係。民族國家觀隨著西方興起和擴張而影響到全世界,二戰後逐漸成為社會科學各個學科最基礎的思想範式,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也極為深遠。

但是民族國家觀念與中國的國家性質和曆史經驗並不相符,和多數文明發展的邏輯也不同,原本它隻是一種地方知識,隨著西方崛起成為普世知識。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要將其重新降為地方知識。可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來看這個問題:

一,空間維度

不同地方、不同時代的人們,對國家都有各自的看法。一個人是生活在鄉鎮規模的小國,還是縱橫萬裏的大國,他肯定會養成不同的國家觀念。

中國人很早就生活在大規模的國家中,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夏商周時代,就產生了地跨九州的共同政治生活,當時說的五服,甸侯綏要荒,講的就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五環結構。在甸服,每一百裏畫一圈,成為一個稅區,根據和首都距離遠近,承擔相應的義務,一百裏要賦納總,進貢帶秸杆的穀物,二百裏距離遠些,隻需要納銍,貢獻帶穗的穀物,三百裏納秸服。這裏有不同觀點,“秸”字,有人認為隻用進貢秸杆,有人認為是進貢脫去芒尖的莊稼(例如東漢經學家鄭玄認為秸是指去掉穎的穗,馬融也說是“去其穎”,也就是把莊稼脫去芒尖),我覺得從邏輯上,秸杆的說法更合理,僅去掉芒尖似乎意義不大,對運輸的成本沒什麽影響。這個“服”字,有人認為是衍文,有人認為要服勞役,要幫助四百裏和五百裏運輸物資。四百裏粟,要進貢帶稃皮的穀物,五百裏米,隻進貢去掉稃皮的精糧。內三區都需要自己把貢品送到首都,四五區隻需要把物資送到三區就行,後邊由三區負責運輸。

擴大到甸服之處,其他四服不需要交稅,隻需要上交實物的貢品。大家共同維係著華夏的天下。生活在九州和四海的蠻夷也進貢各自的特產。為何要規定的這麽細致?我理解,一是考慮到成本,運輸成本,越遠的進貢的物資越輕。獲取成本,越遠越是特產。二是考慮到公平,義務與權利的平衡,比如在中央地區,土地質量與稅收數量掛鉤。甸服的第三區要幫助別人運輸,就可以免交穀穗。在九州,離天子越遠的,承擔的進貢義務越小。三是要鼓勵和培育統一的市場、生活空間及文化。各地交實物,可以促進物資的流動,供需的對接,各地特產可以在中央得以交流,促進勞動分工和手工業發展,提高文明水平。最終目的是形成一種安全、和平、公平、井井有條的大規模政治秩序。

雖然有虛構成分,但一定是基於某種大規模的國家生活經驗,同時也使中國人習慣了一種大尺度的思維方式和政治想像力。自此以後,不管是遇到分裂內亂,還是外敵入侵,華夏民族總是初心不改,努力追求重構普遍的天下秩序。春秋戰國陷入分裂狀態,諸子百家,特別是儒家思想,都包含有天下一家的元素,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世界哲學而非國家哲學。即便是那些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法家等思想流派,也不以實現某一國的強大、稱霸為終極價值,而是希望建立新的天下秩序。

思維的尺度無比重要。人的思維是圍繞著大尺度問題還是小尺度問題,決定了其對問題的認識水平和提出的方案是相當不同的。

西方政治生活在多數時間裏是在極小的規模上展開的,一直到近代資本主義國家興起,他們的政治思維、世界思維大都是以單一民族組成的小國家為單位,西方社會科學提出的民族國家概念,就是他們思維尺度的反映。超過了國家的維度,他們能想到的,要麽就是暴力性的殖民帝國、霸權體係,要麽就是剝削性的世界市場、依附性的世界體係,卻很難提出一種基於普遍性、公平性的人類共同命運方案。《流浪地球2》在北美上映後,有人評論說,同樣是科幻,中國人能想到帶著地球流浪,美國人隻能想到造條船賣船票。也許背後的一個差異就是觀念的尺度。

中國人的國家觀在進入現代後遇到了重大挑戰。正如康有為所說,中國向者非國,而曰天下也。但是西方的崛起使中國陷入了新一輪國家競爭,新一輪春秋戰國。現代世界在很多方麵都很接近中國的戰國時代,現代國家,一些方麵也很像戰國時期的國家。不論國家內部製度演化,還是國際關係的發展,現代世界與中國戰國時期都是最具可比性的。中國人為了在叢林般的世界中生存,不得不暫時放下自己的理想,接受西方式的民族國家觀念,其實在文明是倒退了一大步,退回了戰國思維,陪著新手重新打關。

但是因為我們有過大尺度的共同體政治經驗,隨著中華民族的複興,我們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以中國這樣的國家規模,照西方民族國家的方式實現現代化,必是災難性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我們也更明白,今天世界的重大問題大都不是在國家範圍內能解決的,所以中華民族的一個使命就是為世界提供新的方案,所以我們要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的政治理念始終是有世界關懷的。但是,遺憾的是我們的學術、思想界卻遠遠落後於中國的發展,與時代的需要脫節,多數人仍未跳出西方“民族國家”概念的窠臼,我們政治經濟社會各個學科仍在習慣性地使用民族國家概念,從民族國家的角度來看問題。

 

二,時間維度

美國華裔曆史學家何柄棣先生有一個觀點,他認為,很多古代文明都是遷徙性的,不僅是遊獵、遊牧,還有很多是遊耕,因為土地提供的資源支撐不了人類的長期定居。但是中國從周代之後進入了長期大規模定居階段,其中一個要素就是渭水流域的黃土特性。長期定居帶來了中國文化的很多元素,一代代人定居在一個地方,就會形成強烈的曆史觀念,死去的人和活著人共處一個空間,也會產生人與祖先、人與神的親密關係,最後的結果就是人成為最重要最寶貴的東西,造成了以人為本的社會。到今天,中國文化和製度最大的特點之一,可能依然是以人為本。

定居性決定了中國文明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延綿不絕。我們對這一點已經習以為常,覺得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是天經地義,但是其實很多民族對腳下的土地是非常敏感的,美洲、澳洲的國家都是建立在近二三百年才掠奪的土地上,也許他們在未來幾百年裏都無法擺脫罪惡感和外來者焦慮,這種焦慮會不斷造成諸多社會問題和危機。中東、印度不少民族在曆史上經曆了頻繁的遷徙、征服、壓迫、驅逐,在現代化過程中同樣存在。非洲人被當作奴隸在全世界販賣,先是被阿拉伯人販賣,後是被歐洲人販賣。阿拉伯人自7世紀建立帝國之後就開始長達一千多年的販奴曆史,不僅東西非,歐洲和斯拉夫地區也是重災區,奧斯曼土耳其時期,販奴活動遍布歐洲。連英國都不能幸免,現在美國人搞黑命貴,歐洲人其實也可以挖掘一下自己祖先當奴隸的曆史,搞個白命貴運動。當然今天流動方向反轉,西亞北非、烏克蘭、拉美,今天還有大量難民在湧入歐美。猶太人更是如此,我讀過一本猶太作家的書,開頭就講了一個夢境,夢中腳下的土地被上漲的海水淹沒,他們失去了立身之本,就像《this land is mine》這首歌反映的,這些民族很不容易。即便是日本這種長期定居在孤島上的民族,因為地震火山等因素,也會產生一種深沉的家園危機,很多文藝作品都反映了日本人那種一覺醒來就失去大地的焦慮。

朝鮮民族這方麵好一些,其實與中國人相近。近幾十年,韓國為了塑造民族主義精神,喜歡用一個詞“身土不二”。這個詞其實來自中國,因為儒家道家提出了天人合一,佛教也提出了這個身土不二。但韓國人把這個詞用狹隘了。現在韓國人連春節、漢字、餃子的版權都要搶注了,什麽都要是我的。在中國的觀念中,身土不二並不意味隻能消費自己土地上的產品,或是把什麽都占成自己的,而應該是在腳下堅實土地基礎上建立的一種從容自信心態。

正是由於長期的定居,使我們意識到,這塊大地上的人們,要成千上萬年生活在一起。那麽理性的選擇是共存而非你死我活、是合作而非衝突、是融合而非隔絕、是平等而非奴役、是寬容而非排斥,最終大家走向一統而非分裂。

因而中國從上古,最晚到周代,就開始產生平等、均平的觀念,追求把所有人當作人,讓人與人的差異不要太大等正義目標。因而中國沒有出現以奴隸製為基礎的經濟體係,這樣的奴隸製經濟在西歐北美的民族國家都是存在到19世紀,美國在法律上甚至存在到21世紀。中國多數時間裏不存在征服者係統性壓迫原住人口的種姓製度和種族主義,這些現象在很多國家裏今天依然十分嚴重。

總之長期定居的曆史經驗讓我們習得一種合作共存意識,在內部體現為多元一體,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統一。在麵對外部世界的時候,這種意識就表現為一種和諧世界觀念和放眼長久的心性,一時的強弱勝敗不會完全左右我們的思想,我們有足夠長的耐心。中國不缺重來的機會,但西方人可就不這麽想了。最近著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有段視頻在網上很火,他說羅馬隻輝煌過一次,埃及隻輝煌過一次,英帝國隻輝煌過一次,中國是唯一一個陷入低穀後能再次上升到頂端的國家。但是他這段話,中國很多曆史學家可不同意,他們天天講中國哪是唯一未中斷的文明,中國哪有什麽不斷輝煌,質疑中國的早期曆史,甚至編造出各種中國曆史中斷裂論。這些雙一流大學的所謂“一流”學者們,如果不是單純為了標新立異,就是處心積慮地要解構中國的曆史自信。

西方文明缺少這種長期主義思想。他們當然也想有悠久的曆史,人為建構起很多曆史敘事,把今天的西方文明與古羅馬、古希臘嫁接起來,但是漫長曆史積澱而成的精神傳統卻不是一兩百年就能建構出來的。所以西方文明即使在自己最自信的時候,也是缺乏深層曆史自信的,他們害怕霸權的興衰更替,害怕失去屁股下的寶座,更怕失去腳下的大地,害怕經曆新的exodus。大家去美國歐洲的圖書館、街頭和機場書店裏看看,有多少書以“興衰”(rise and fall)二字為標題,他們骨子裏相信一個文明興起、稱霸就是一時的事,衰落是遲早的,而且一旦衰落,也許國家、文明、甚至人口都會消失。這就是西方曆史的真正經曆。我把這種文明戲稱為“一次性文明”,“次拋型”的思維肯定難以建立起合作共贏的意識,很容易產生零和思維,既然我一旦失去霸權,就會萬劫不複,那自然希望趁自己手裏還有刀的時候,打擊一切潛在的威脅者。

《流浪地球2》2500年的項目,西方人很難接受。中國人卻無障礙,因為我們真的經曆過不止一個2500年。有網友說中國人是不是從比鄰星來的,確實5000年文明史可以去比鄰星打個來回了。所以我們可以說“我選擇希望”,因為我們的希望證實過,而且還會不斷證實。我們得帶著西方文明一起選擇希望。這要求,我們要有手段威懾他們的野心,也要想辦法幫他們走出危險思維。

民族國家概念的陷阱

西方基於其文明的空間和時間經驗而建構起來的民族國家概念有其價值,它是對世界現代化過程中興起的一種國家形態的反映。但是它也有極大的負麵影響,它在社會科學中的統治地位已經造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思想陷阱:

1,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它都是一種靜態的國家觀。

首先,從時間性上看,它隻適用西歐資本主義崛起那個特殊的曆史階段。民族國家現象的出現,源於西歐的民族形成和國家形成是一體兩麵。在天主教會統治解體過程中,民族(包括民族語言、文化)和世俗國家一起誕生並實現重合。這種重合性帶來了幾個特點:1)民族-國家與古代的更廣泛的文明割裂開來,成了現代的事物,但是客觀上人和文化又不可能完全脫離曆史,這導致了現代與傳統的對立。2)封建王權和資本力量共同塑造了現代民族和國家,後來資本為了進一步俘獲國家,對國家權力形成強大製約,將自己打扮成社會的代表,將剝掉了文明因素的國家貶低為淩駕於社會之上的專製權力,塑造出國家與社會的對立關係,使限製國家權力成為一種正義原則。3)資本主義的發展使社會形成兩大階級的對立,摧毀了原生文明的共同體性質,國家變成最純粹的階級統治的工具。雖然曆史上都有階級,但階級的大對立,大決戰,是典型的民族國家時代現象。4)資本需要國家保護和服務其利益,國家成為軍事和商業競爭的工具,民族國家成為戰爭的源頭。並且在戰爭的過程中,形成國際關係體係和國際法原則。所謂國際法,本質上就是為了將戰爭限製在服務於資本需要但不能損害資本利益的範圍內。比如戰時不得攻擊民事目標,其法律源頭就是為了保護國際商業不受戰爭損害。5)民族國家以代議製為主要製度形式,在西方國家內部,代議製使資本能夠更好控製權力,在非西方國家,代議製同樣使西方資本更容易加以操縱。

因而民族國家在世界的擴散傳播,會導致各大文明解體,產生大量沒有文明之根的國家;還會導致傳統社會解體,人們失去千百年安身立命的社會紐帶;不少學者討論過,一二戰,納粹大屠殺等現象,都與歐洲出現大量無根之國和無根之人有關。衝突性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特征,階級、身份衝突越演越烈;國家與社會處於緊張關係之中,國家被定義為必要的惡,公共權力受到資本的製約和控製(話語上卻表現為人權約束公權,以迷惑勞動階級);國家之間無法超越安全困境和戰爭宿命;各國代議製政府成為國際資本控製和剝削的最佳工具。

其次,從空間性上看,它隻適用於西歐式現代化階段的國家規模。

古代希臘羅馬曆史記載如果是都是可信的,那麽其政治單位都是極微小的。柏拉圖心中的理想國家隻有5040人,亞裏士多德研究了希臘 158 個城邦的憲法史,足見這些國家規模之小,他的理論也堅信國家不能大。羅馬雖大,製度上無非是一個龐大帝國之上的小小城邦腦袋。

針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我造了個詞“城邦眼界”。近代,歐洲崛起,但是城邦眼界仍然限製著他們的製度想象。盧梭主張小國寡民,孟德斯鳩的立足點仍是小國優越論,隻是為了國家的生存,他基於荷蘭、德意誌和瑞士聯邦的經驗,提出小國可以組成大的聯邦。這些思想家之所以對於小規模國家念茲在茲,不僅僅是由於他們未曾體驗過高度製度化的大規模國家的樣貌,還由於他們對於理想製度的理念限製了他們的政治想象力。正如孟德斯鳩所說:要維持原有政體的原則,就應該維持原有的疆域。

英國的哈靈頓和休謨最早將共和製度與超過城邦規模的國家聯係起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族國家的成型,西方政治哲學被政治現實逼著進入了民族國家的時代,今天仍停留於這個階段。比如薩拜因的《政治學說史》對現代政治思想的梳理就是止於民族國家,厚厚的兩冊竟無一言涉及國家規模問題。法國學者馬太 • 杜甘在《國家的比較》中,談到了國家大小規模的多個方麵之後,結論竟然是除了國際關係外,政治體製和規模沒有關係。可見執迷不悟。

美國和蘇聯這種洲級大國的出現,對民族國家觀念造成挑戰。美國的建國是西方文明在古羅馬之後第一次有機會嚐試大規模國家建構,規模的陰影自然籠罩在建國者的心頭。托馬斯 • 潘恩的方案是用代議製來解決規模問題。即便如此,托馬斯 • 傑斐遜也不相信美國可以成功實現一個大規模國家,認為它“隻能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我懷疑除了在新英格蘭城鎮的程度上,它是否具有可行性”。最終美國和蘇聯都是通過聯邦製解決問題,在國家觀上也將民族國家向聯邦主義推進了一步。

問題是停留在聯邦主義是不夠的,1,美蘇都需要證明自己是“國家”的標準,所以還要使用民族國家的概念,2,民族國家對於美蘇的戰略目標都有價值,例如民族自決、反殖民主義、反勢力範圍等,都有利於拆解舊殖民帝國,有利於美國的自由世界帝國和蘇聯的世界革命。但是它們又不能僅僅停留在民族國家+聯邦主義階段,二戰後美國發明出了一套自由民主話語,把民族國家悄悄替換為代議選舉的程序標準,以所謂民主國家代替民族國家,構成了一套更狹隘,更方便操作的國家標準。不符合此標準的,即使是民族國家,均被貼上非正常國家,流氓國家,支恐國家等標簽。

因而,西方國家觀是在解決空間挑戰的過程中,逐漸演化出一種非空間,甚至非時間的抽象國家觀,自由民主,這個民族國家觀的高級版本,對世界的毒害就更嚴重了。

 

2,民族國家觀被西方變成了話語武器。西歐式的民族國家是人類曆史中的一個特殊現象,隨著西方的興起,它被賦予了一種普遍性。各古老文明為了現代化,紛紛采取了民族國家的形式。但是,古老文明大都是規模較大,不以民族為單位,要建立民族國家,原來的文明區域就要解體;相反,要維持自身的文明,就難以建成民族國家。西方當然是希望所有大規模文明都解體,方便他們分而治之,所以特別喜歡用民族國家的話語武器來摧毀其他文明的國家觀念。印度、阿拉伯(奧斯曼土耳其)和中東歐、俄羅斯各帝國都成功地被拆解(印度拆解的還不徹底,俄羅斯靠蘇聯暫時避免了分裂命運,今天普京還在拚命收拾這個爛攤子)。《阿拉伯的勞倫斯》作者安德森在前言中寫道:“在戰爭中,語言往往就是一種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中東戰場便是如此。例如協約國既使用‘奧斯曼帝國’,也使用‘土耳其’這個詞。但隨著戰事的發展,協約國越來越偏好‘土耳其’這個說法,這無疑是在力圖讓世人相信,奧斯曼帝國境內的非土耳其民族是需要解放的被奴役者”。當然,土耳其確實是征服奴役了其他民族,但西方強調這一點是為了讓帝國解體,讓土耳其成為民族國家,以便於自己的殖民控製。

西方對中國同樣使用民族國家觀的武器。清末到民國時期,西方處心積慮地拆解中國。在西方和日本影響下,從嚴複的“知歐洲分治之所以興,則知中國一統之所以弱”,梁啟超批判中國大一統為“退化之狀”,到孫中山提出狹隘民族主義的革命口號,從漢地十八省自治到20年代聯省自治,從1919年安福憲法草案到1925年段祺瑞憲法草案都主張聯邦製,我們可看到中國人在觀念上受民族國家觀的影響有多深。但是幸運的是中國沒有一條道走到黑,從孫中山說先分再合這種思路“荒謬到極點”,到中國共產黨挽救中華文明,基本實現了國家統一,中國驚險地跳過了這個大坑。這使中國成為唯一的古老文明和現代國家基本重合的文明型國家,同時自然也成為西方民族國家話語攻擊的主要對象。西方日本學術界從各種角度來試圖解構中國,早在在清末民初之際,試圖把漢地和滿蒙回藏割裂開來,希望中國變成多個民族國家;然後試圖解構中原視角的傳統史觀,提出內亞史觀、滿蒙史觀,比如當時遊曆中國,曾擔任蔣介石顧問的美國人拉鐵摩爾,以學術理論創新的偽裝,包藏解構中國概念的野心;還有人致力於將中國描繪成一個帝國,帝國這個詞,看起來似乎是對輝煌曆史的褒獎,中國人也習慣於自豪地談論大秦帝國、漢唐帝國、大清帝國,我們覺得有皇帝就可稱帝國,實際上在西方語言中,帝國是與軍事征服、民族壓迫和財政剝削聯係在一起的,西方的曆史經驗中,一切帝國終將解體。所以帝國是與民族國家概念相對應的一個負麵概念,西方給哪個國家貼上帝國標簽,就是希望它最終解體。自80年代以來,中國學術文化界,特別是史學界,也出現了大量所謂的新觀點,一些人跟著炒作日本學者的中華文明中斷論,一些人追捧美國哈佛大學歐立德等搞的新清史,一些人以曆史虛無主義的立場戲說曆史,語出驚人,嘩眾取寵。一些靠亂講中國曆史出名的老師,現在不敢公開出來講,但是私底下還是有市場,搞遊學團忽悠錢,騙騙商人和中產。還有不少專業的大牌學者,坐在雙一流大學的教授位子上,致力於論證中國曆史停滯,論證中國沒有多少統一性,質疑中國信史,反對五千年文明,論證中國曆史不是未中斷。這些都是西方民族國家觀影響的產物。

 

“文明型國家”的回歸

麵對西方民族國家的概念霸權,一直有人在抵抗,包括各國共產黨的國際主義思想,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各種地區一體化思想,以及印度、阿拉伯、波斯文明區的本土宗教和文化思潮。80年代新自由主義興起之後,西方勢力如日中天,西方思想和社會科學打遍全球。中國的大學裏也未能幸免,在很長時間裏,用西方概念和範圍來做研究才能拿到教職、發表論文、獲得資助,教學內容和方法、學科設置、教材編寫等都要照著西方的葫蘆畫瓢。因而很多人既無動力,也無能力去反思、挑戰西方的國家觀,甚至不惜歪曲中國來削足適履。我閑時鑽在學校的圖書館裏亂翻書,發現文科一大半的專著和教材都不是在增進人的知識,而是在用西方思想給人洗腦,是在讓學生遠離而非接近現實。或者是用讀“文獻”(而非讀書)、寫八股“論文”等手段來馴化學生的思想(其實美國社會科學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消滅批判思想,把聰明的頭腦都豢養起來去搞那些精致而無用的研究)。這樣的文科,也許辦了還真不如不辦。

在這個大氣候下,張維為老師提出的文明型國家概念,是需要相當勇氣和獨立思考的。他正麵挑戰了西方民族國家觀,提出的四超:超大型的人口規模、超廣闊的疆域國土反映了中國國家經驗的空間特征,超悠久的曆史傳統、超深厚的文化積澱反映了中國國家經驗的時間特征,在時空兩個維度上全麵挑戰了西方的民族國家觀念。

文明型國家概念客觀反映了中國從傳統文明向現代超大型國家演變這一偉大成就,從國家建設角度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理論視角,從中國曆史經驗中提煉出一種人類文明新形態。文明型國家概念強調古老文明與現代國家的重合,為解決諸多現代國家麵臨的傳統政治體分裂、傳統文明斷裂、傳統與現代衝突以及現代社會內部的衝突性都提供了一個理論視角。文明型國家概念構建起了一個中國敘事、中國社會科學範式的基點。

不少非西方國家,特別是在曆史上曾經有過輝煌文明的國家,多年來苦於民族國家話語的影響,找不到合適的話語來表達自我,隻能任由西方拿著尺子來定義,甚至被西方拿著民主化、自由化、現代化概念的武器來揉捏、扭曲。他們從文明型國家概念上看到了建構自己話語的一個突破點,因而印度、土耳其、俄羅斯等國家的政治家和學者越來越多地引用和使用這個概念,西方學術界也有不少學術研究和新聞評論日益關注文明型國家,甚至關注怎樣應對它的挑戰。

《東方學刊》2022年第3期組織專題,梳理了西方和非西方對文明型國家及其對民族國家的挑戰的關注

西方最早關注是2011 年《經濟學人》一篇文章《天下無新事》(Nothing New under Heaven)。2012年英國《觀察家》雜誌發文酸這個概念,文章副標題是“世界最悠久的文明準備開始給西方國家指點一二”,“中國的野心是將自己定位為文化至高者(cultural supremo)”。

2020年,英國記者模仿《共產黨宣言》的開篇這樣寫道:“一個幽靈,一個‘文明型國家’崛起的幽靈,正在自由主義西方徘徊。” 

2022年,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刊文《文明型國家的魅力》,說一種悄然形成於中國和俄羅斯的“文明型國家”論述已開始危及西方主導的自由主義世界秩序。 

2020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文章稱文明型國家今天成了“時髦概念”,普京也跟著中國宣布俄羅斯文明型國家的地位,印度還在爭論自己是不是文明型國家。文明型國家的候選國還包括美國,甚至土耳其,乃至歐盟,這個名單還在擴大

據英國學者克裏斯托弗·科克的考證,普京於 2013 年首次使用“文明型國家”概念 “俄羅斯是一個由俄羅斯人民、俄羅斯語言、俄羅斯文化、俄羅斯東正教和該國其他傳統宗教共同加固的文明型國家” 

2022年印度的莫迪也使用,“印度作為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應該“在深層的印度文明中,而非19—20 世紀的西方思想中,尋找現代印度的根基”。

當然,印度今天采取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國家建設路徑,實際上仍然是在西方民族國家的思維陷阱裏,注定不會成功,而且會造成深刻的分裂因素。

以上這些反應,說明文明型國家話語的成功,同時也說明文明型國家概念為世界人民提供了一個重新認識政治和國家問題的契機,它將促進人們對文明和國家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使人們從西方社會科學的禁錮下解放出來。

當然,要挑戰西方民族國家觀,解構西方話語霸權,仍然任重道遠。而且最大的障礙不在蕭牆之外,而在於中國思想界仍然普遍存在的不自信,在於深受西方影響滲透的教育體係,在於仍然熱衷於玩西方設計出來的思想馴化遊戲的社會科學各學科,在於文化、傳媒、出版、文藝等領域裏不少人頭腦裏仍然刻著的西方思想鋼印。希望能有更多的學者、思想家、特別是年青人,跳出民族國家話語,直麵現實,提出中國的和具有普遍性的國家觀和社會科學理論。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風聞社區上傳並發布,僅代表發帖用戶觀點。發表於上海市

範勇鵬

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

30篇文章| 16025人關注
+關注
觀察者網用戶社區
  • 分享到:
  •  
  •  
  •  
 

熱門評論 1條

  • 一個東西,要成為一個事務的依據,則其必要一個基本屬性,就是確定性。沒有人能夠立足於流沙流水。要以“民族”為依據形成“國家”,當然要求“民族”這個東西是個確定的東西,是個有確定邊界的東西。而在稍長一點的時空內,民族完全沒有確定性,任何一個在確定時間點上的唯一民族,必然出自若幹其它民族。而且隻要願意,任何一個時間點的唯一民族,必然可以分為若幹民族。越南有三個民族,在中國都是漢族,還有三個民族,在中國都是壯族。中國的藏族,分為四個民族就是一張紙的事,蒙古族再分為八個民族也是動下嘴的事。

    因為“民族”,是以血緣為邊界的排異結果,這就是自悖了。血緣,基礎就是婚育,而婚育,恰恰是兩種相異血緣的融合,世界上從不存在從“純粹單一血緣”繁衍而成的單一“民族”,這違背了生理規律,就算是兄妹姐弟亂倫,他們還得往上追溯父母血緣,總能找到必然的不相幹血緣。血緣隻能在一定範圍內“混同”,而不可能單純。血緣混同,是無數異種血緣相混的結果,而不可能是唯一血緣的複製。任何一個村莊,經曆足夠的時間,必然在整個村莊範圍內都互相沾親帶故,但是追溯村莊淵源,其必然出自若幹本來不相關的若幹“占山戶”、以及後續來者。而這個村莊的任何一個血緣淵源,必然都曾經是這個村莊的“混同血緣”的“新進者”。而任何一個新進血緣,必然會在長久的共同生活中,混入這個村莊的本來的混同血緣,形成新的混同血緣。因為,血緣,本身就隻能由異混同,不可能由同無機複製。因為,和實生物,同則無繼!和,本身就是在描述相異者,否則不需要“和”。人類、人類社會,是以新陳代謝為延續手段,新陳代謝,即為“生”,生,隻能是異者互生,陰陽相生,有無相生,五行生克,同一者隻能機械複製,那可就沒了生機,那就“無繼”了!!

    在實操中,“民族”這個“血緣邊界”,用以“排異”的標準,也從來不是血緣標準,什麽語言、宗教信仰、生活習慣,都是排異目標,這些東西,從來都沒有固定過,一直在變化演化,這都是主觀流變的現象,這如何能確定出確定的血緣邊界?

    同一血緣,是異種血緣混同的結果,而不可能是“純粹”單一血緣的原因。這是“生育”這個過程決定的。

    民族,是長久的統一國家秩序運作的結果,而非國家實體的成因!

    倒置因果,荒謬絕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