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世紀60年代, 美國幹涉中加糧食貿易

(2023-04-13 06:41:45) 下一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與加拿大糧食貿易及美國的幹涉


李節傳  中共黨史研究2003年第4期

【摘要】為了解決嚴重的糧食剩餘問題,加拿大當時的農業部長漢密爾頓推動了年代的中加小麥貿易。為避免美國阻撓、破壞,初期加拿大政府對美國保密。為阻止貿易,美國動用《美國與敵對國家貿易法》,接二連三地給加拿大銷售到中國的糧食運輸設置障礙,公然侵犯加拿大主權借口中國支持越南“ 侵略”,還要求加拿大停止糧食貿易,遭到加拿大政府強烈反抗。美國人表示不理解加拿大的行動,冷戰已使他們難以理解任何國家都離不開世界貿易這個簡單道理。

【關鍵詞】中加貿易美加經貿關係中美關係

20世紀60年代前期是東西方冷戰高峰時期,加拿大與中國這兩個分屬東西方陣營的重要國家,卻開展了大規模的小麥貿易。這是兩個講求實際的政府在當時嚴峻的國際形勢下,為解決經濟急需所采取的非常規做法。說其非常規是因為不是在正常外交關係下的常規貿易,而是小心謹慎地首先打開貿易之門,最終促成中加雙邊關係的全麵發展。盡管是非常規做法,卻是兩國非常明智與現實的選擇。這是冷戰逼出來的變通辦法,正因為如此,在兩國貿易進展的過程中不免受冷戰形勢的幹擾,冷戰的始作俑者美國從一開始就企圖阻止中加小麥貿易。

早期對美國保密

    1957年加拿大迪芬貝克政府上台執政後,為解決加拿大西部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的嚴重糧食剩餘問題,曾打算首先與中國恢複外交關係,然後開展正常貿易,向中國出售小麥。為此,迪芬貝克在這年9月指示外交部長斯密斯立即進行對華政策的審查。與此同時,他於10至11月先後到歐洲、美國、聯合國以及中國南部、東南部鄰國訪問,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過外交試探,但遭到失敗,其根本原因是美國反對。由於有這個痛苦教訓,迪芬貝克政府根據斯密斯外長對華政策審查的建議,製定了“漸進行動”的長遠計劃,分階段逐漸擴大非官方接觸”,即采取實用主義,把外交承認與貿易分開,開展小麥貿易,發展實質關係。① 因此,中加小麥貿易開始前,加拿大政府就決定對美國政府保密,以免這個加拿大非開展不可的貿易沒有開始就受到阻礙。小麥貿易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阿爾文· 漢密爾頓,尤其主張對美國封鎖信息。他是加拿大迪芬貝克政府中最講求實際的政治家,在中加糧食貿易開始之際,就已經預料到美國出於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原因會加以幹涉。因此,漢密爾頓從一開始便采取了謹慎防範措施,嚴密封鎖消息。他後來回憶說,1960年11月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的兩名代表到達蒙特利爾之後,“ 我們抓住了這個時機? ?第一個就是確定是否要讓人知道有兩個中國人到了那裏與我們談判。我知道,如果這個消息走漏出去,那就會火上澆油。麥卡錫時代剛剛在美國結束,任何人與共產黨打交道,實際都會被貼上標簽,所以我們決定保密。我從未會見過那兩個中國人,也不知道他們是怎樣到來的。他們來自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不是經過政府對政府這個渠道,而是以旅遊者的身分到來的,手持6000萬美元支票,想知道用這些錢能夠購買到多少糧食? ? ”①

    1961年1月27日,雙方簽定第一筆以6000萬美元小麥買賣合同。其後不久,中國政府又提出新的要求,即希望使用加拿大貸款大批購買小麥,另外希望加拿大增加從中國進口商品。實際上,這是希望恢複中加正常貿易。對這個重要建議,漢密爾頓從一開始就持積極支持的態度,因為這個建議一旦實現,加拿大就可以長期向中國大量銷售小麥,對他實現加拿大西部發展綱領、解決長期的糧食剩餘問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迪芬貝克政府剛上台時決定承認中國,不就是為達到這個目的嗎?所以,他立即派加拿大小麥局的代表赴北京談判。這次談判的結果就是1961年4月22日兩國簽定了第一個中加長期糧食貿易協定。當然,在談判過程中,漢密爾頓更加謹慎地封鎖消息,他與談判代表聯係時均使用密碼,以躲避美國人的耳目。他回憶到“ 我派了小麥局兩位領導人物麥克納馬拉和瑞德爾去北京,他們要打電話給我(報告談判進展情況),我們確定了聯絡密碼,使用的是足球運動的術語‘溫尼伯的藍色轟炸機在薩斯喀徹溫的拉夫河’、‘現在延長比賽’、‘我們進展了幾英尺’、‘一個阻擋者摔倒了 、‘我們失了兩球’ 。他們是怎麽想出來的?這些都是我們用來說明談判各種進展情況的。實際情況是,他們需要小麥,但沒有現錢。我就說,留在那裏繼續談下去,你想要多少?麥克納馬拉回答:‘5000萬就可以使球滾動起來’。”②

    可是,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情不可能對美國人長期保密。在加拿大國家檔案館保存的漢密爾頓文件第122卷卷宗中,有一份材料表明,早在1961年年初第一個小麥貿易協定剛開始談判之時,美國人事實上就已經知道了。這份文件未注明日期,但從內容一看便知屬於談判開始時的文件。這是小麥局鮑勃·伊斯戴萊寫給漢密爾頓的一個便條,說到加拿大赴華談判代表麥克納馬拉收到美國商業貸款公司的席特夫斯萊特勒· 梅伊恩斯先生一個電話,談其他事情時順便問麥克納馬拉先生,“我們與中國人的買賣進展如何,我表示還沒有達成交易,但也很樂觀,而且希望做成一些買賣。他說他本人也希望我們能夠做成一些買賣,接著就說他也希望美國能夠參與這宗買賣。我對他這個說法未加任何評論,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明白的暗示,華盛頓官員們也在探討把小麥處理給中國的可能性。情況很可能是,如果我們不立即封閉這個買賣,他們自己也會向這個方向轉變。”③可見,加拿大政府不可能繼續對美國人保密了。其實,加拿大外交部更擔心走漏風聲引起美國對加拿大做出不利反應。1961年1月第一筆6000萬元小麥買賣做成後,外交部就提出這樣的問題,有關機構提醒格林外長並建議把中加糧食貿易的情況通報給美國④。3月9日加拿大內閣會議首次討論第一個長期糧食貿易協定時,格林外長鄭重提出必須正視這個問題,不能對美國人保密。他指出出於意識形態與政治的原因,美國可能反對加拿大向中國出售糧食。
 
在內閣討論的過程中,反對意見也就集中於美國對加拿大可能作出不利反應上,害怕的理由倒不是意識形態或政治上的,而是經濟上的。“最重要的反對理由是貸款涉及的是共產黨國家??可能引起美國嚴重關切,因而會使加美共同防務受到影響,美國或許會減少在加拿大的投資”⑤。加拿大政府特別擔心中加糧食貿易違背1959年7月加美首腦會談達成的經濟協定,該協議涉及小麥貿易,不允許加美兩國在國際小麥市場上相互實行壓價銷售。那次會談還決定建立一個加美貿易與經濟混合委員會,每三個月開一次會,互通信息,討論解決兩國之間包括糧食貿易在內的貿易與經濟問題。如果雙方的行動證明“ 有利於加強北約同盟及自由世界的力量”,美國承諾,不對加拿大實行的贈與及差價推銷的原則提出異議;加拿大則保證不反對美國的“ 慷慨贈送”。①

    3月9日加拿大內閣決定,把中加小麥貿易談判情況由有關各部部長私下通知美國相應的部長,告訴他們加拿大考慮下一步仍堅持以現金支付的銷售方式,“ 但是如果證明現金銷售辦不到的話,加拿大政府準備使用短期貸款”。同時,也要在年月至日加美第六次混合委員會會議上,把短期貸款擴大銷售糧食的決定鄭重告知美方。②據漢密爾頓的回憶“ 我給肯尼迪的農業部長奧維萊· 佛瑞曼打了電話,告訴他與中國人談判的每一個細節。”③ 不僅如此,漢密爾頓還在混合委員會會議期間專門拜會了肯尼迪總統,提醒他注意迪芬貝克和艾森豪威爾在年有關糧食貿易的安排,美國新總統同意信守這一安排。漢密爾頓還“ 企圖使美國人相信,實現與中國人長久和平的第一步,必須是與他們開始做生意”。1982年漢密爾頓回憶說“在1961年的一係列會見中,我向總統提議,把我們的中國糧食市場讓給美國一半,因為那時我已經看出那裏是我們兩國農場主的巨大市場。”盡管肯尼迪沒有接受漢密爾頓的好意,但是他顯然“ 被這個主意吸引住了”。可見,中加談判之初,美國政府並沒有立即表示反對加拿大向中國出售糧食,包括給中國發放貸款。④ 財政部長佛萊明向內閣匯報也證實美國人當時並未提出反對意見,“我們的農業部長與美國農業部長對擬議中的加拿大向共產黨中國的糧食出口,進行了非正式討論,美國農業部長一直沒有反對,也沒有不利的評論。”⑤ 兩個月後肯尼迪到握太華進行國事訪問時,提到中國的聯合國代表權問題,但也沒有提到中加糧食貿易問題⑥。這樣看來,初期美國人似乎並不打算幹涉中加小麥貿易。

動用《美國與敵對國家貿易法》破壞

    美國人接到加拿大政府通知時沒有立即表示反對,這顯然是因為加拿大沒有違反美國對中國實行戰略禁運的規定。實際上,為了進行小麥貿易,加拿大曾在1957年聯合法國建議取消朝戰中美國強迫其15個盟國參加的對中國全麵禁運的“中國特別禁運表”,結果除美國之外其他15國都退出了對中國的全麵禁運。因此,在中加小麥貿易開始時,雖然加拿大仍屬對中國戰略禁運的成員(COCOM),但是小麥不在禁運之列。因此,盡管美國人不願加拿大賣給中國小麥,也不能公開反對。

    然而,美國接到加拿大向中國出售小麥的通告後不動聲色,隻是爆發前的沉默。不久,他們就企圖通過其他途徑阻止中加小麥貿易,其做法是運用《美國與敵對國家貿易法》,接二連三地在加拿大運輸銷售給中國糧食所必需的設備問題上製造障礙。加拿大賣給中國的第一筆6000萬美元小麥與大麥,從1961年2月就要著手起運。這時,加拿大帝國油料公司向裝運船主一家英國輪船公司暗示,美國財政部根據《外資控製規則》,可能不讓他們向該輪船公司出售其訂購的船用燃料倉。美國財政部的借口是,從加拿大港口準備去中國的船隻可能裝載禁運條例所規定的戰略物資,還提出要由美國駐加拿大使館商務參讚直接檢控運輸小麥到中國去的船隻。⑦ 實際上,美國財政部是根據《美國與敵對國家貿易法》第五部分《美國外資控製規則》提出這一無理要求的。該條規則禁止“ 任何歸屬美國司法管轄的個人”與中國、北朝鮮和越南進行任何沒有批準的貿易或任何其他交易“ 任何歸屬美國司法管轄的個人”,包括由美國公民和居民所擁有或控製的、無論在何處運作或做買賣的合營公司、組織、股份公司與任何其他組織。按這條規則,有美國公民和資本參與的加拿大公司都不能與中國做買賣。這條規定對加拿大影響特別大,當時絕大部分加拿大工業企業都有美國投資,因而不能自由地與中國做買賣。① 加拿大帝國油料公司就是這樣的一個公司。美國財政部就借此條規定,通知美國油料公司禁止加拿大帝國油料公司將燃油倉賣給運輸糧食到中國去的輪船公司,企圖通過扣住這種設備,達到阻止中加小麥貿易的目的。

    無論是為了解決嚴重的農業問題,還是從迪芬貝克政府的政治前途考慮,美國的這個要求是不能被加拿大政府接受的。估計最多要用多艘船隻運輸賣給中國的糧食,如果得不到這樣的設備,不僅使絕對不能停止的小麥貿易可能受阻或破壞而損害經濟利益,而且也會有損加拿大國家主權尊嚴。美國這個要求提出後,雖然“ 沒有發生運糧到中國的船隻受阻的情況出現”,但是潛在的嚴重危險是,“ 除燃油倉這個特殊問題外,總會提出一般性的問題,那就有可能把《美國外資控製法》也適用於控製加拿大其他企業”,其損害就更大了。因此,迪芬貝克政府,尤其是迪芬貝克及漢密爾頓,“ 極為關注”美國這個無理要求,對美國政府進行了堅決抗爭。2月21日召開的內閣會議決定向美國政府表明,“ 我們斷然地主張要求把外國子公司,包括加拿大的子公司在內,排除在美國的這個法規之外”。同時,指令加拿大駐美國大使阿諾德· 海尼以及出席加美貿易與經濟混和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的農業部長漢密爾頓和財政部長佛萊明等向美國同行提出嚴正交涉。迪芬貝克總理也在當月與肯尼迪總統會談。在交涉過程中,美方提出了幾個處理意見,但均被加方拒絕。外交交涉拖延了將近兩個月,直到4月下旬,雙方才作出妥協。雖然美方最後同意“ 加拿大原產商品或在加拿大生產的商品,由加拿大進行出口管製”,但仍強調“ 他們將緝拿停在加拿大港口的、可能已經裝運了戰略物資而目的地是中國的船隻”,要求加方開列裝運糧食去中國船隻的詳細貨物清單送給美國有關當局。另外,“ 加拿大政府知道的或根據美國政府提供的信息,任何運送糧食到中國的船隻,如果還裝載《禁運條例》所禁止的戰略性、非加拿大原產商品,加拿大政府也應當奉勸帝國石油公司不能供給它所希望購買的燃料倉設備”。雖然美方表示“ 在運用他們的法律時盡量少侵犯加拿大的利益”,但“ 加拿大處理事件時要滿足美國的要求,把完全在加拿大司法權範圍內的事件以某種方式正式通知美國”,加拿大政府還要“ 自動接受美國情報部門提供的情報”,等等。顯然這些要求損害加拿大主權,不能被接受。於是,加政府決定,即使美國提供了正確的信息,加拿大準備與其合作,而“ 決定權應歸”加拿大政府。②

    對美國嚴重侵犯加拿大主權的要求,迪芬貝克總理尤其反對。他後來在回憶錄裏談到這件事時,憤然不平之情仍流露筆端“ 我在1962年2月訪問華盛頓之前不久,我的官員從帝國石油公司得到暗示,裝運船隻購買的燃料倉,可能發生問題,除非能從美國總公司得到按《美國外資控製法》發放的出港證。”他立即指示外交部,“ 要向美國政府表明,對運輸糧食的任何幹涉都要引起加拿大最嚴重的關注”,堅決反對美國把自己的法律強加於加拿大,“ 不要用燃料問題對向中國運輸穀物進行任何幹涉”。“ 我覺得這件事是不可容忍的,我不會讓加拿大政府根據美國的法律,要求加拿大公司不要出售設備給用來裝運出口加拿大穀物的船隻。我就是這樣告訴肯尼迪總統的。美國國務院提出了一係列的建議,但我並未接受其中任何一個。1961年3月我國駐華盛頓大使海尼也受命這樣去通知美國政府,並且補充說,美國當局對加拿大這些重要的基本貿易的任何幹涉,都會產生嚴重後果。最後,美國政府隻好放棄使加拿大子公司受美國外資法規的限製。我對這樣的解決辦法很高興,因此問肯尼迪總統什麽時候訪問握太華。”①

    加拿大報刊輿論界對美國政府破壞中加小麥貿易的行動反應更為強烈,紛紛抨擊這種霸道行徑。《渥太華公民報》指責說,這是“ 美國企圖對加拿大實行治外法權,是侵犯加拿大主權”②。

    雖然燃油倉問題最終基本按加方要求解決了,集中在魁北克港的運輸船隻月初做好了出發準備。然而,麻煩並未到此了結。正像加拿大政府所預料的,美國政府可能把他們的《外資控製法》運用於加拿大的其他企業,美國政府不久又製造了真空泵的障礙。月日,整裝待發的船隻仍沒有裝上穀物裝卸泵,或叫真空泵。這回美國不讓出售真空泵是根據《出口控製法》,按該項法規,不僅美國及其屬地出產的商品,而且“ 原產美國的商品和技術資料從一個外國再出口到另一個外國,外國利用美國零件與元件製造的用於出口的最後產品以及使用美國原創技術直接生產的外國產品”,都在美國的禁止之列。中國租用許多油輪裝運購自加拿大的糧食,由於中國港口裝卸設備不足,中加雙方在購糧合同中已經寫明,沒有真空泵,運輸糧食的船隻不能啟航。6月5日負責運輸這批糧食的蒙特利爾羅伯特利夫得輪船公司打電話給農業部說,他們公司在美國伊利諾斯州的一家英國子公司定購了個真空泵被扣在美國的底特律海關,理由是由於這個真空泵“ 用於在中國卸小麥,他們不能放行,因為美國法令禁止與紅色中國做生意”這家輪船公司還被告知,由於同樣的理由,這些運送加拿大糧食的船隻也不準經過美國水域或巴拿馬運河。③ 同一天,加拿大船主聯盟主任打電話給漢密爾頓,也證實美國財政部根據《美國外資控製法》扣留了真空泵。

    對真空泵事件,加拿大政府的反應更強硬。迪芬貝克令外交部向美國國務院提出抗議照會,限其48小時之內作出答複④。迪芬貝克在回憶錄裏說他本人也親自向肯尼迪提出抗議,“ 為了粉碎這個《外資控製法》的特殊運用,我必須向肯尼迪總統提出個人抗議。我簡直不能相信,這樣的形勢是在促進我們兩國與兩個政府之間的友誼。我必須告訴他,除非他使這些卸糧設備放行,否則,我要到國家電視台和電台告訴加拿大人民,他試圖愚弄我國,他應當重新考慮美國的這個行動是否可以接受。當他對我說他認為我們這是一個個人會談時,我高聲對他說‘這與個人會談無關,不要妨礙我們執行加拿大的政策,因為華盛頓並不認識這個政策正確與適當’。穀物裝卸設備被放行了,但我與肯尼迪總統之間的任何個人友好關係也結束了。”⑤ 真空泵事件鬧得確實比燃料倉事件還嚴重。由於理虧,美國國務院受總統之命,按加方的要求,在48小時內作出了答複,同意放行卸糧設備。格林外長向迪芬貝克總理報告說,“ 懷特國務卿在說明政策的聲明中遵循的路線是,美國財政部準備向停在魁北克港口待運糧食到中國去的船隻出口這些設備,與這個事件有關的在那裏的美國出口公司已經接到了命令”。不過,美國政府聲明雖然“ 強調了這個行動是對加拿大政府的讓步”,但同時還說“ 不能被視為一個先例”,現有5個真空泵,已夠使用3至4周,因此,加拿大有時間去另想辦法。這也就是說下不為例,以後美國公司不再提供這些設備。⑥當天,迪芬貝克在下院講話,繼續抨擊美國的霸道行徑,說美國此舉幾乎使加拿大“ 要違反第一個加中小麥貿易協定”第一艘船於6月11日啟航。既然美國不讓使用他們的真空泵,迪芬貝克要求加拿大公司在3至4周的時間裏生產出自己的設備。同時,他重申反對美國對加拿大運用美國法律。“ 加拿大必須承認美國有權對美國國內美國公司行使這樣的法律規定”⑦ ,言外之意是美國的法律不能應用於加拿大公司,哪怕是美國公司的加拿大子公司。

    美國政府這兩次幹涉中加小麥貿易的方式,從表麵看都不是直接反對,而是采取不供給燃油倉和真空泵等運輸裝卸設備的破壞手段,企圖間接阻止中加糧食貿易。美國政府為了繼續封鎖中國,借口加拿大與中國的貿易是與敵對國家的貿易,不惜動用《美國與敵對國貿易法》,對其最親密的盟國施行了霸權主義,這實際上是粗暴踐踏加拿大國家主權與尊嚴。

以西方共同利益施壓

    如果說年中加小麥貿易開始之際美國政府隻是間接反對,那麽,到年美國政府就公開要求加拿大停止與中國的小麥貿易。

    盡管在初期遭到美國蓄意阻止,中加小麥貿易仍然發展起來了,規模不斷增大。就小麥貿易這一良好發展勢頭,漢密爾頓於1961年3月28日在加拿大下院作了一次發言,談到加拿大在以後的幾個月內要向中國運輸3億蒲式爾價值7500萬元的穀物,這是根據1961年春天4月22日中加簽訂的第一個長期糧食貿易協定作出的最後、也是最大一筆糧食運交合同安排的。此前,加拿大已經賣給中國1.08億蒲式爾小麥,2600萬蒲式爾大麥。另外,為了減少因大量購買小麥而產生的巨大的貿易赤字,1961年初中加談判簽定第一個長期小麥貿易協定時,中國政府提出準許中國貨物進人加拿大市場的要求。加方表示同意,漢密爾頓邀請中方派貿易代表團訪加,調查中國可向加出口的產品。這年年初,中國貿易代表團訪加,這意味第一個長期小麥貿易協定已成為兩國第一個貿易協定,恢複了自1949年中斷的貿易關係。

    對美國當局來說,小麥貿易所開創的中加貿易有可能徹底衝跨美國人50年代初拚湊的經濟封鎖中國的羅網,而60年代初他們更需要這張羅網。1961年中加糧食貿易開始時,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肯尼迪上台,他以靈活反應取代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的大規模報複,改變了美國的世界戰略,使世界陷人空前動蕩。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幾乎發展為核大戰。靈活反應戰略在亞洲的實施就是越南“ 特種戰爭”,這是約翰遜最終投人50多萬兵力的越南戰爭的第一步。60年代的東南亞同50年代中東一樣,也成為美國戰後取代英法確立自己世界霸權的戰略要地。但是,在追求外交與戰略實際利益時,美國一向打著維護西方文明和民主價值觀的招牌;自冷戰以來,則掩蓋以圍堵“ 共產主義擴張”的招牌。50年代初,他們封鎖孤立中國的借口就是要“ 防止共產主義通過中國向東南亞擴張”。當然,60年代初期肯尼迪—約翰遜政府為實現美國在印度支那的實際戰略,更需要維持和加強對中國的封鎖與孤立。

    因此,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美國對中加糧食貿易、特別是中加要恢複正常貿易的立場就可想而知了,不僅直接公開反對,而且按其冷戰年代慣用伎倆,以維護西方民主製度、遏製“ 共產主義威脅”等理由,冠冕堂皇地向加拿大施壓,要求停止貿易。1962年1月,肯尼迪親自出麵警告加拿大政府,加拿大糧食可能被中國人用來援助“ 北越侵略南越”。用迪芬貝克的話說,美國人“ 甚至更令人討厭了”,“ 進一步惡化了因賣小麥給中國而造成的我們兩國的不愉快關係”。肯尼迪“ 懷疑加拿大政府在這樣嚴重的形勢下,從與共產黨中國現在簽訂的協議能得到什麽益處”,要加拿大政府“ 利用糧食來恐嚇中國人,除非共產黨中國停止支持越南的顛覆與擴張,否則自由世界就可能中斷運交的糧食”。①

    同在1961年一樣,迪芬貝克政府對美國進行了堅決抵製。“ 勿庸置疑,對這個建議,我國政府的反應不可能是溫和的。”不僅沒有按美國人的要求停止貿易,而且如漢密爾頓於3月29日在參議院發言所說,還按中方要求加快糧食的運輸,後來還同意到年年底額外賣給中國3400萬蒲式爾小麥。這是按小麥貿易協定的一條規定,即中方可以有5%增加或減少的機動包括貸款而做出的安排。

    對年底的這筆所謂新買賣,美國國會右翼分子、特別是參眾院猛烈攻擊加拿大政府。1962年3月29日《渥太華市民報》報道了紐約州共和黨參議員肯廷以“ 援助狐狸”為題的攻擊“ 他希望美國政府堅決反對加拿大又一次賣小麥給中國,他不能理解加拿大為什麽堅持追循這樣一條路線。如果真的發生危機,毫無疑問,加拿大會站在我們一邊,但曆史告訴我們,如果你堅持加強一個潛在敵人的力量,到頭來也不可能安撫他。當盟國為了弄到錢而寧願把我們大家都相信的原則放到了一邊時,就會削弱自由世界的力量。”② 肯尼迪也確實按國會要求出麵過問“ 這一筆新買賣”,對加拿大政府的貸款擔保特別不滿。迪芬貝克回憶說“ 肯尼迪對中國購買穀物的資金擔保表現出了興趣,並推測說,中國付給加拿大的英鎊是賣給俄國鉀堿換來的俄國則是靠賣黃金得來英鎊。”肯尼迪還企圖利用加拿大的“ 錯誤”作交易,要求加拿大人幫助在朝鮮戰爭中的美國“ 戰俘得到獲釋”。迪芬貝克說釋放戰俘不可能是糧食貿易機構的談判題目,“ 我們不能作出任何承諾”,但為減少美國給小麥貿易設置障礙,他表示“ 願意做些能夠有所幫助的事情”①。這件事曾引起華盛頓報紙的猜測,說“ 肯尼迪為了結束美國人的冒險,在有意利用中國的饑荒,使加拿大銷售小麥換取中國政治上的讓步。”②

    美國人把迪芬貝克政府在越南戰爭時繼續與中國進行小麥貿易視為“ 嚴重政治錯誤”,要予以禁止。這對迪芬貝克總理震動很大,他在回憶錄裏多次提到這一點“ 事實上,自1961年6月我頂住肯尼迪總統幹涉加拿大賣小麥給共產黨中國的企圖之後(見回憶錄第2卷第7章),肯尼迪政府就故意給我的政府製造難題。對此,當我們收到最後一批必要的裝卸穀物真空泵後,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但對肯尼迪來說,他從來就沒有放過這件事。這是一種使加拿大完全屈從美國的企圖,不論我怎麽試圖修補我們與美國的關係,但什麽也做不到。我還將在下一章寫1962年加元與美元的兌換率問題的危機,我認為應當由肯尼迪政府承擔責任。”③ 美國人特別不滿加拿大政府出麵為糧食貸款做銀行擔保,認為這是給中國的、“ 卻不願給西方友好國家”的優惠貸款。美國前國務卿小羅斯福· 富蘭克林曾說,加拿大以低利息長期貸款為基礎的對華貿易,“ 不是單純的貿易,必須視為對中國的經濟援助”。美國國務院遠東事務國務卿羅格· 赫爾斯曼於1963年5月道出了美國政府死揪住加拿大的原因。他說“ 美國就是不願盟國與中國貿易”。④ 美國害怕小麥貿易、更害怕隨之恢複的中加貿易有可能進一步撕裂美國封鎖與孤立中國的羅網,而美國準備在印度支那大打出手時特別需要這張羅網。

    但是,不淪美國如何阻撓,中加小麥貿易並沒有中斷,到1970年中加建交時兩國共簽定三個長期糧食貿易協議,至今糧食貿易仍然是中加貿易中一個重要領域並且從美國要求加拿大停止貿易的1962年開始,兩國已進行的紡織品貿易談判,實際上逐步恢複了全麵貿易。美國參議員肯廷當時不明白加拿大為什麽一定堅持與中國的糧食貿易,問題的關鍵是美國所強調的西方整體政治利益解決不了各國的經濟需求,正如漢密爾頓所說“ 世界貿易能更快地提高生活水平”⑤。中加雙方當時都需要這個貿易,中國是由於年代末的經濟政策的失誤與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糧食短缺;加拿大迪芬貝克進步保守黨政府則需要處理大量堆積的剩餘穀物,振興加拿大西部草原三省乃至整個加拿大農業經濟。“ 加拿大比世界其他任何國家更要依賴對外貿易,所以當有機會向中國銷售小麥時我們就抓住了這個機會。’,⑥

    中加糧食貿易中所提出來的政治問題也是值得深思和總結的。美國政府對加拿大動用《美國與敵對國家貿易法》是對盟國也實行霸權主義,侵害別國的主權,必然引起堅決的抵製,盡管美國竭力維護西方利益的一致性,加拿大出於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需要維護外交獨立。中國進口糧食本來是為解決糧食困難而采取的暫時辦法,並不是長久之計⑦。後來,中國把暫時安排改為長期貿易,是看到小麥貿易中所暴露出的加美矛盾,要利用小麥貿易作為打破美國對中國封鎖和孤立的手段。1964年3月,周恩來邀請漢密爾頓訪華,並托其調解中美關係。⑧
--
修改:hotpear FROM 106.120.64.*
FROM 106.120.64.*
附件(1.3MB)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與加拿大糧食貿易及美國的幹涉.pdf
  • 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下兩彈一星期間的經貿問題。

    我一直覺得朝鮮戰爭以後,隨著冷戰局勢的惡化,中蘇關係降到冰點,當時雖然采取了人民公社這樣先進的製度,充分利用了農村閑散的勞動力,解放了生產力,但是當時的經濟情況應該還是不足以支撐兩彈一星的研發的。

    不知道是哪來的錢,畢竟當時的外交環境非常惡劣,幾乎被兩大陣營聯合排擠。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共黨史研究2003年第4期
    :
    : 李節傳
    : ....................

    - 來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修改:·kunseng 於 Jan  1 20:41:28 2021 修改本文·[FROM: 223.104.244.*]
    ※ 來源:·最水木 客戶端·[FROM: 223.104.244.*]

    修改:kunseng FROM 223.104.244.*
    FROM 223.104.244.*
  • 安排了十萬人,專門脫產研究原子蛋。
    當時也沒有什麽成本的觀念,礦都是國有的。
    主要的成本是為了解決這十萬人的吃飯穿衣問題。



    【 在 kunseng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下兩彈一星期間的經貿問題。
    : 我一直覺得朝鮮戰爭以後,隨著冷戰局勢的惡化,中蘇關係降到冰點,當時雖然采取了
    : 人民公社這樣先進的製度,充分利用了農村閑散的勞動力,解放了生產力,但是當時的經
    : 濟情況應該還是不足以支撐兩彈一星的研發的。
    : 不知道是哪來的錢,畢竟當時的外交環境非常惡劣,幾乎被兩大陣營聯合排擠。
    : ...................
    --
    FROM 124.228.118.*
  • 很多設備都是從國外買來的,感覺這方麵的報道很少,當年造原子彈不可能所有的都自己搞定。

    感覺錢學森寫畝產萬斤的文章或許另有原因,一直覺得很突兀,雖然文章沒問題。
    【 在 Marq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安排了十萬人,專門脫產研究原子蛋。
    : 當時也沒有什麽成本的觀念,礦都是國有的。
    : 主要的成本是為了解決這十萬人的吃飯穿衣問題。
    : ....................

    - 來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223.104.244.*
  • 畝產萬斤還沒問題?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設備都是從國外買來的,感覺這方麵的報道很少,當年造原子彈不可能所有的都自己搞定。
    : 感覺錢學森寫畝產萬斤的文章或許另有原因,一直覺得很突兀,雖然文章沒問題。
    : - 來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1.86.45.*
  • 為啥不拿買麵粉的錢去買化肥設備。反正中國人多。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共黨史研究2003年第4期
    : 李節傳
    :
    : ...................
    --
    FROM 1.86.45.*
  • 實際上也不是完全沒有買,
    小的化肥廠也建了很多,大的化肥廠也考慮過。
    關鍵是要培養一批從業人員就不是一年兩年能做成的。
    外匯也不多,直接買糧,現買現有,
    買設備,幾年後才有效益。



    【 在 wuhuadasha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標  題: Re: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與加拿大糧食貿易及美國的幹涉
    : 發信站: 水木社區 (Sat Jan  2 16:03:58 2021), 站內
    :
    : 為啥不拿買麵粉的錢去買化肥設備。反正中國人多。
    :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共黨史研究2003年第4期
    : : 李節傳
    : :
    : : ...................
    : --
    :
    : ※ 來源:·水木社區 http://m.newsmth.net·[FROM: 1.86.45.*]
    --
    FROM 124.228.118.*
  • 文章沒問題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畝產萬斤還沒問題?
    :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很多設備都是從國外買來的,感覺這方麵的報道很少,當年造原子彈不可能所有的都自己搞定。
    : ....................

    - 來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223.104.244.*
  • 太慢了,到80年代才解決溫飽問題。
    買小麥浪費外匯
    【 在 Marq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實際上也不是完全沒有買,
    : 小的化肥廠也建了很多,大的化肥廠也考慮過。
    : 關鍵是要培養一批從業人員就不是一年兩年能做成的。
    : ...................
    --
    FROM 1.86.45.*
  • 畝產萬斤當然不對,
    但是錢老自己寫畝產萬斤,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
    錢老是真正的麥卡錫主義的直接受害者,
    他是有理由堅定自己的反美帝立場,
    即使到了八十年代,國內的知識分子都紮堆買飛機票去美國喝可樂,
    錢老也沒想過要故地重遊。


    【 在 wuhuadasha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標  題: Re: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與加拿大糧食貿易及美國的幹涉
    : 發信站: 水木社區 (Sat Jan  2 16:01:46 2021), 站內
    :
    : 畝產萬斤還沒問題?
    :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很多設備都是從國外買來的,感覺這方麵的報道很少,當年造原子彈不可能所有的都
    : 自己搞定。
    : : 感覺錢學森寫畝產萬斤的文章或許另有原因,一直覺得很突兀,雖然文章沒問題。
    : : - 來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
    :
    : ※ 來源:·水木社區 http://m.newsmth.net·[FROM: 1.86.45.*]
    --
    FROM 124.228.1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