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專家的窘境 付費知識與意見市場

(2023-02-20 14:05:09) 下一個

專家的窘境 付費知識與意見市場
 

作者: [美]羅傑·克普爾著出版社

定  價:78 出 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23年1月1日
頁 數:360  裝 幀:平裝  ISBN:9787521748475

本書把專家這個議題放進經濟學理論框架裏,將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們看待問題,看待世界的方式,對專家壟斷、話語權、專家意見市場等有一個新的認識,或許有機會像《娛樂至死》一樣被人們廣泛討論。 一、用經濟學理論來解釋社會現象,把專家問題納入經濟學理論框架,對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 本書從經濟學視角來解決專家可能傷害普通人這一問題,提出了一個關於專家的經濟理論“信息選擇理論”。基於信息選擇理論,建立“競爭性”專家意見市場,讓專家有真正的競爭對手。在這個市場中,專家的對手可以有接近不同的意見,這樣,專業領域的專業人士可以自由進出。本書對對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有重要貢獻。 二、對專家規則的全麵多學科批判,將強烈地影響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本書融合經濟學、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理論,從曆史到現實,詳細闡述了專家存在的問題,“專家也是普通人”, “競爭往往勝過壟斷”,“專家”是一種契約角色,而不是一null

內容簡介


2012年,一份報告暴露英國社會服務體係存在嚴重缺陷,專家專橫地侵擾英國許多居民的生活;2014年,美國密歇根州衛生部門專家的失職,導致民眾暴露在嚴重的鉛毒之下;2019年,賓夕法尼亞州兩名法官當庭認罪,對通過監禁兒童牟利供認不諱……
專家也是普通人,有人性弱點,有利益誘惑,有立場局限,專家也會“失靈”。專家的錯誤和權力的濫用,將危及我們每個人的權益。


本書試圖從經濟學視角解決專家問題,提出一個關於專家的經濟理論——“信息選擇理論”。在這個理論中,專家是提供付費知識和意見的人。作者力圖基於信息選擇理論,建立“競爭性”專家意見市場,讓專家有真正的競爭對手,用競爭來解決錯誤和濫權等“專家失靈”問題。
本書將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們看待問題,看待世界的方式,對專家壟斷、話語權、專家意見市場等有一個新的認識。


作者簡介
雪城大學惠特曼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雪城大學司法鑒定與國家安全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奧地利經濟學發展協會(SDAE)前任主席、《奧地利經濟學進展》前編輯。曾在哥本哈根商學院、奧本大學、費爾裏·狄金生大學任教,曾在紐約大學、喬治·梅森大學、馬克斯·普朗克經濟係統研究所擔任訪問職務。作品曾登上《大西洋月刊》《福布斯》和《華盛頓郵報》。

<<<<<<>>>>>>

專家意見,為何失靈?


阿信 | 中信出版 |2023-02-20 

在信息混雜的今天,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專家辟謠越來越不管用了,他們的意見很多時候難以得到公眾的信任,甚至有人開玩笑說,我們要從“反麵”來理解專家的意見。

那麽,專家意見是如何在大眾意見市場上失靈了呢?專家意見如何才能發揮到其應有的作用?“專家建議在公司附近租房,不要浪費時間在通勤上”;“專家建議覺得房價高,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收入出了問題”;“專家建議年輕人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結婚生子”;“專家建議年輕人要放棄高薪工作,去賺錢少的崗位鍛煉……”

隨著媒體報道中“專家建議”的越來越離譜,專家建議已經變成了一個可以調侃的梗。

網友們哭笑不得又迷惑不已:真不知道專家們是故意的,還是真不了解。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甚至直接衝上過熱搜第一,可以窺見年輕人對專家言論的厭倦。

搜索“專家建議”,你會得到五花八門的專家建議

為什麽專家變得如此不靠譜?如果在某一個領域內,比普通人用擁有更多知識的專家,提出的建議都不切實際,我們還能參考什麽信息?

在《專家的窘境》一書中,作者雪城大學惠特曼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羅傑·克普爾,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專家失靈時有發生,可以換一個角度,從經濟學視角解決的專家問題,用“信息選擇理論”看待專家的意見,用競爭來解決專家的錯誤和濫權。

為何專家的意見會失靈?專家的錯誤,會危及到每個普通人的利益,該如何避免專家壟斷、權威話語權?

專家意見失靈,會危及每個人

“專家建議”儼然已經成為一個笑話,但我們真的可以一笑而過,置之不理嗎?

在《專家的窘境》中,作者羅傑·克普爾就列舉了多個專家傷害普通人的案例。

2014年,密歇根州弗林特市改造市政供水係統,結果居民家中的水龍頭流出棕色廢水,根本無法飲用。長達524天後,衛生部門才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讓居民停止飲用。

環境署、衛生部門的州專家本應負責保證水質,他們卻讓臭氣熏天的毒水流入居民家中。這場弗林特水危機中,含鉛的水危害了上萬人的健康。

在另一本探討“專家”的著作《專家之死》中,同樣列舉了不少專家錯誤。

20世紀70年代,美國發生了一場“雞蛋恐慌”。美國心髒病協會建議人們每周最多吃3個雞蛋,這些頂級營養學家告訴政府,雞蛋含有大量膽固醇,對心血管有害,會提高心髒病風險。

於是,很多美國人遵照專家的意見和政府推薦的飲食結構,用其他食物替代雞蛋,而這些食物讓他們變得肥胖和不健康。

直到2015年,政府才把雞蛋從黑名單上解除,重新認定,雞蛋不但可以吃,甚至可以說是健康的。

專家一直都是會犯錯的。這種錯誤的後果有種種,有輕微令人尷尬的,也有浪費時間金錢的,極少數情況下,也會致人死亡,甚至帶來國際性災難。

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那就是專家道德低下心存不良,為了利益、權力、金錢等,故意給出違背事實的建議。

2009年,賓夕法尼亞州的兩名法官在幾年時間中,將無數青少年定罪,送往兩個私人拘留中心,他們從中收取了260萬美元的回扣。

作為法律專家,他們負責判定青少年是否有罪,本應公平判罰,但在利益的誘惑下,他們毀掉了許多無辜孩子的人生。

專家失靈發生得如此頻繁,我們還能相信專家嗎?專家之所以能稱之為專家,意味著他們比普通人在某一個領域懂得更多,當我們需要尋求專家的幫助的時候,如何辨別專家的真假呢?

專家真的比普通人更厲害嗎?

專家擁有其他人沒有的知識。其他人,也就是普通人,必須決定什麽時候該信任專家,以及要給專家多少權力。

我們想要一個“療愈者”,但又害怕來的是“庸醫”,還很難判斷來的是哪個。而我們又必須判斷,因為有時候,專家不但可以給出建議,還可以代替我們做出選擇。

舉個例子,精神科醫生可以合法地宣布某人精神不健康,然後把他們監禁起來。這種情況下,專家是否靠譜就十分重要。

我們一般理解,專家是具有專業知識的人。但這種定義下,可能會讓人覺得專家總是可靠的,它強調了普通人相對無知。

人們常常從階層的角度看待專家,然而實際上也可以從交易的角度看他們。

在《專家的窘境》一書中,羅傑·克普爾教授從經濟學視角,提出了一種新的定義:專家是發表收費意見的人。

羅傑·克普爾教授提出了信息選擇理論,專家交易的商品就是專家的意見。“這樣的定義,不去斷言專家究竟可不可靠,也不暗示普通人的無能力。”

任何一個人,隻要是通過提出意見來獲取報酬,都算作“專家”。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和法醫等等,都可以是專家。而企業家則不算專家,比如喬布斯就不是專家,因為他通過生產電腦、手機獲得報酬,而不是利用他關於數字技術未來的看法獲得報酬。

和市場相同,專家意見市場也存在壟斷與競爭。當專家意見市場出現壟斷時,那麽專家失靈更容易發生。

美國一個名為基思·哈沃德的男子,被誤判犯下奸殺罪,蹲了33年大牢後才被無罪釋放。這位男子後來對羅傑·克普爾教授解釋說,6名牙醫都通過一個咬痕,認定他咬了被害者,這個關鍵性的“證據”讓他遭受了牢獄之災。

牙醫作為領域內的專家,他們“忠於”自己的行業,行業組織創造了一種知識壟斷,限製了專家之間的競爭。

而在一個競爭性的專家意見市場中,專家會互相競爭,僅向普通人提供建議,讓人們自由選擇或拒絕接受建議。

比如常見的那些消費雜誌,雜誌邀請時尚領域的人士評價、推薦某類產品,給出他們的意見。而作為讀者,沒有人必須訂閱他們的雜誌,訂閱雜誌的人,既可以購買專家推薦的產品,也可以購買專家貶低的產品。因為專家僅僅扮演顧問的角色,無權為消費者做出選擇。

這些雜誌也有非常多的競爭對手,它隻是消費品專家意見的一個來源。

羅傑·克普爾教授認為,建立“競爭性”專家意見市場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這會讓專家有真正的競爭對手,用競爭來解決錯誤和濫權等專家失靈問題。

經濟學家用效率判斷市場,而專家市場中,真實性是判斷好壞的標準。

專家意見失靈之後,我們還需要專家嗎?

回歸到這個問題,專家建議為何總是不切實際?

很簡單的道理,專家也是普通人,也有人性弱點,有利益誘惑,有立場局限。他們會因為各種原因,犯錯誤,濫用權力。

即便專家自己沒有主觀意圖給出錯誤建議,也會被其他因素影響。

比如雖然同一個領域內,專家雖然數量很多,但他們之間太過同質性,同樣會讓他們的建議出現失誤。

雖然第一個專家可能會比第二個專家更有經驗,但他們都認可業內規定好的知識,他們都代表相同的知識庫,那如果這一知識庫不完美,專業的同質化趨勢就會助長專家的失靈。

總而言之,“專家”是一種契約角色,而不是一類人等等觀點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專家並不高人一等,但如果沒有專家的競爭,我們可能將麵對更多的專家失靈。

在《專家的窘境》中,盡管羅傑·克普爾教授反對專家統治,但他想強調的是,我們要承認專業知識的價值,但要警惕案話語權威的力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