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維多利亞·紐蘭 Victoria Nuland 搞垮烏克蘭

(2025-08-15 16:47:52) 下一個

維多利亞·紐蘭 Victoria Nuland,1961年7月1日—),

譯維多利亞·努蘭[2]漢名盧嵐[3],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曾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4]盧嵐曾在2005年到2008年間任美國駐北約大使。盧嵐擁有布朗大學學士學位,會說俄語法語以及一些漢語,曾在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蒙古前蘇聯等地的美國大使館任職[5]

工作履曆

通話曝光事件

盧嵐擔任歐洲兼歐亞助卿任內,其和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的電話遭到曝光,她在電話中說烏國反對派領袖之一的維塔利·克利欽科不應該在新一屆政府中就職,還隨口說了句“去他媽的歐盟”。[6][7]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她認為盧嵐的話“完全不能接受”。[8]之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珍妮弗·帕莎其在評論此事時提到,盧嵐已就其關於歐盟的言論道歉[9]

個人生活

盧嵐是美國耶魯大學醫學教授舍溫·紐蘭的女兒。1977年,她畢業於羅斯瑪麗中學,後來在布朗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盧嵐的丈夫是曆史學家羅伯特·卡根,兩人育有兩個孩子。盧嵐精通英語俄語法語,略知漢語。離開國務院後,盧嵐於2018年加入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擔任首席執行官[10],2019年離任[11]

美國務院三號人物紐蘭將卸任,拜登首要事項是中國?

劉程輝 2024-03-06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據美國《紐約時報》3月5日報道,美國國務院三號人物、副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Victoria Nuland)將於本月卸任。紐蘭被視作“對俄羅斯強硬政策的堅定擁護者”,一度被認為可能接替舍曼擔任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但後來該職位由“中國問題專家”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出任。有分析人士稱,此番任命表明中美關係才是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務。

美國副國務卿紐蘭/資料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月5日在一份聲明中宣布,紐蘭已告知他,計劃在未來幾周內辭去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一職。布林肯稱讚她“重振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在我們國家和世界的關鍵時刻發揮領導作用”。布林肯還特別提到了紐蘭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工作,他稱這些工作“對於對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是不可或缺的”。

布林肯表示,總統拜登和他已要求國務院負責管理事務的副國務卿約翰·巴斯(John Bass)代理紐蘭的職位,直到確定繼任者為止。

美聯社(AP)援引美國官員的話預測,最有希望接替紐蘭的是現任美國駐北約大使朱麗安·史密斯(Julianne Smith),此人曾供職五角大樓,在拜登擔任副總統時期出任過副國家安全顧問。

紐蘭職業生涯長達三十多年。20世紀90年代,紐蘭曾在美國駐俄使館任職,後來出任過美國前副總統理查德·布魯斯·切尼(Richard Bruce Cheney)的副國家安全顧問,還在奧巴馬政府期間擔任負責歐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在拜登政府期間,紐蘭擔任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

不過,紐蘭更以她在俄羅斯問題上的強硬立場而聞名,被視作“美國外交反俄路線主要設計者”“對俄羅斯強硬政策的堅定擁護者”,她長期以來一直主張強力反製所謂俄羅斯“領土野心”和“政治影響力”。

2013年11月,時任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紐蘭親赴基輔,為抗議者分發食物/美聯社

在2013年至2014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時,紐蘭一度親赴基輔中心廣場向抗議者分發食物。去年俄烏衝突爆發一周年之際,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發文指責紐蘭煽動烏克蘭危機升級,“沒有人比紐蘭更能推動這場戰爭”。

在紐蘭將於本月卸任的消息傳出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在社交媒體Telegram上發文稱,她的辭職與拜登政府的反俄政策失敗有關。

“盡管沒有人會告訴你們(紐蘭辭職)的原因,但其實很簡單——拜登政府的反俄路線失敗了。”紮哈羅娃說,“由紐蘭提出的作為美國主要外交政策理念的仇俄主義,正像石頭一樣將民主黨拖入海底。”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溫迪·舍曼(Wendy Sherman)去年夏天退休後,紐蘭很長時間都代理著她的職務,一度被看作是繼任人選。但最終這一有著美國外交“二把手”之稱的職位,由“中國問題專家”庫爾特·坎貝爾出任。

對於此番任命,一些分析人士解讀說,在拜登總統和布林肯看來,盡管俄烏衝突已經消耗了美國外交的大部分精力,但處理好中美關係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