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開戰一年,俄羅斯人為何仍支持普京

(2023-02-20 12:51:19) 下一個

開戰一年,俄羅斯人為何仍支持普京

事實證明,輿論低估了俄羅斯人的忍耐力,也低估了俄羅斯人對普京的忠誠。戰爭並未摧毀俄羅斯人的意誌,他們反而習慣了苦難。認為中國人最能忍耐的說法,目前看是站不住腳的。

根據民調機構全俄輿論研究中心的民調,仍有38%的受訪者以美好的心情迎接新年,40%的受訪者表示沒有任何消極情緒,僅有20%的人對未來持悲觀態度。以家庭統計,52%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對自己和家人有利,僅有45%的人表示過去一年很艱難。

關於未來,45%的人表示2023年會對俄羅斯更有利,持相反觀點的有51%。

除了全俄輿論研究中心的民調,被認為親西方的列瓦達民調,也顯示82%的受訪者支持普京,66%的人認為國家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還有70%的人表示,他們支持俄羅斯軍隊。

對於戰爭前景,68%的人認為戰爭還會持續半年以上,43%的人認為會持續一年以上,俄羅斯人已經為戰爭的長期化做好準備。

雖然總體上,俄羅斯人支持普京,但民調也發現,俄羅斯內部存在鮮明的差異。

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大城市的居民,對普京的評價最低,對戰爭的前景最悲觀,而那些出身貧困的居民,則對前景最為樂觀。學曆上,學曆越高,對前景越悲觀,學曆越低,對前景越樂觀。

年齡上看,年輕人不支持普京,但中老年人高度支持政府,他們也是俄羅斯官方電視台最大的受眾,很多中老年人並不介意將子女送到戰場,並為子女從軍換來的拉達車感到高興。

由於支持率如此高昂,普京甚至放鬆了對輿論的管控,允許反對他的軍事博主發言,普京相信,即使讓反對者暢所欲言,自己也不會受到威脅,

雖然俄羅斯盧布大幅貶值,物價飛漲,人民生活水平普遍降低,但俄羅斯人仍忠於普京,俄羅斯的忍耐力,遠遠超出了西方國家的預期。

俄羅斯人為什麽能忍,其實對長期觀察俄羅斯的學者來說,這一點並不奇怪。之前和留學俄羅斯,現為財新作者的路塵聊,她就對俄羅斯人的忍耐力印象深刻。

她回憶,2019年,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均遭遇了暴風雪襲擊,中國這邊,僅僅斷電一天,居民就怨聲載道,要求政府迅速行動,最後中國政府以極高的效率三天之內恢複供電。

俄羅斯那邊,足足一個月處於停電狀態,居民凍得渾身發抖,仍毫無怨言,直到一個月後,當地政府從莫斯科運來了發電機,問題才得到解決。

她還回憶,即使在首都莫斯科,基礎設施也十分老舊,並存在嚴重的腐敗。莫斯科由於供電設施老舊,不同小區間輪流停電,被停電的小區,居民對政府毫無怨言,自動去未停電的鄰居那裏借水。

在莫斯科,腐敗隨處可見,但俄羅斯人對此都習以為常,她說,她一個要好的俄羅斯朋友,私下和朋友相處十分正直,但隻要上班工作(朋友是公職人員),就會吃拿卡要。

俄羅斯最腐敗的地方莫過於醫院,她告訴我,在俄羅斯,千萬不要直接去公立醫院掛號,要通過人情關係私下聯係醫生,再塞一筆錢,這樣醫生才會好好看病。腐敗已成為俄羅斯人生活的一部分,沒人覺得不合理。

我問路塵,為什麽情況這麽差,俄羅斯人還不呼籲變革,路塵說,俄羅斯人處於一種普遍的無奈中。俄羅斯人常說,一百年了,我們什麽製度,什麽道路都試過了,但我們都失敗了,俄羅斯注定要在苦難中沉淪。

對俄羅斯人來說,普京任內反而是最好的時期。很多俄羅斯人回憶起蘇聯,隻會想起物資短缺,想起排兩小時隊隻為買一勺糖的艱苦記憶。蘇聯的物資匱乏,葉利欽時期的社會動蕩,給俄羅斯人留下了永恒的傷疤。

與蘇聯和葉利欽時期相比,普京恢複了社會秩序,通過石油出口增加了人民福利,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市民可以隨時買到來自西方的商品。對大部分俄羅斯人來說,這已經是曆史上最好的日子。俄羅斯再困難,能困難過80/90年代嗎?這些經曆過苦難的中老年人,成為了普京最堅定的支持者。

比較反對普京的是年輕人,但年輕人有太多的方式可以離開俄羅斯,俄羅斯人是白人,年輕人往往會說英語,他們要融入歐洲非常容易,因此對普京不滿的人都跑到歐洲了。剩下的要麽是普京的支持者,要麽是得過且過的虛無主義者。

整個俄羅斯,處在一種惰性和無奈中,這也解釋了為何俄羅斯人不反感戰爭,一百年來,俄羅斯就沒過過好日子,一直在苦難中掙紮,西方製裁也不是新鮮事,2014年以來,西方一直在製裁俄羅斯,俄羅斯人早已學會如何在製裁下生活。

烏克蘭人能忍,俄羅斯人也能忍,俄烏戰爭注定要持續很長時間。

之前總見有人說中國人最能忍耐,就去年的情況看,這一說法是錯誤的,改開已經永久改變了中國,中國人第一次實現了溫飽,走向了小康,中國的互聯網普及度,基礎設施的便利和發達的市場經濟,不是俄羅斯能比。換句話說,中國人已經過過好日子了。

大部分中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財產,都希望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也相信中國會更加富裕,更加公平。相比俄羅斯人,中國人更不能容忍生活水平的下降。這種高預期,固然對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是社會發展的不懈動力,隻要中國人心存希望,就一定會有更光明的未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