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新西蘭女總理宣布卸任,國際內幕被曝光

(2023-01-21 06:21:36) 下一個

從自由主義偶像到眾矢之的:新西蘭總理為何辭職?

紐約時報 |2023-01-20 

阿德恩的年輕、直率、女權主義和對“仁慈政治”的強調使她成為自由主義偶像,但她在任期中也不斷遭遇危機,新冠疫情加劇的國家分裂和陰謀論更讓她成為眾矢之的。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傑辛達·阿德恩周四解釋了她辭去新西蘭總理一職的決定。她請求人們的理解,並展現出政治上罕見的直率——正是這樣的特質使她成為反特朗普的自由主義的全球象征,之後在新冠大流行加劇的惡劣分裂中成為眾矢之的。

42歲的阿德恩強忍淚水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她將在新西蘭10月大選前的2月初辭職。

“我知道這份工作需要什麽,並且我知道我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來做好這份工作了,”她說。“就這麽簡單。”

阿德恩在第二個任期結束前突然離職,令整個國家和世界感到意外。她是新西蘭150年來最年輕的總理,這位小國領導人以流行歌星的速度成為了名人。

在許多人看來,她的年輕、明顯的女權主義和對“仁慈政治”的強調讓她成為一個可喜的替代者,取代了誇誇其談的男性領導人,創造了“傑辛達狂熱”現象。

然而,她的任期充滿了危機管理,包括2019年基督城恐怖襲擊、幾個月後致命的懷特島火山爆發以及之後不久的新冠疫情。

尤其是這場大流行病,似乎發揮了她作為一個清晰統一的溝通者的優勢——直到延長的封鎖和疫苗規定損害經濟,助長陰謀論並引發了強烈反對。在這個仍然存在新冠限製的地方,阿德恩一直在吃力地擺脫自己與疫情政策的聯係。

“人們對她傾注個人情感,這一直是她魅力的一部分,”新西蘭北帕梅西大學政治學教授理查德·肖說。

“她成了一個圖騰,”他還說。“她成了對大流行病做出特定反應的化身,互聯網上,那些遙遠的邊緣人和不太遙遠的邊緣人都在利用這種反應來對付她。”

新西蘭最初的目標很大膽:阿德恩和為政府提供建議的幾位著名流行病學家對消除這種病毒,並將其完全拒之門外抱有希望。2020年初,她以“我們500萬人的團隊”這樣的措辭說服這個國家接受關閉國境關閉和嚴厲的封鎖,甚至從鄰居的院子裏找回掉落的板球都被禁止。

當更易傳播的新變異株使這一目標無法實現時,阿德恩的團隊改變了方向,但難以快速獲得疫苗。嚴格的疫苗接種規定使人們無法外出工作,或進行就餐和理發等活動。

奧克蘭大學流行病學家西蒙·索恩利博士經常對政府的新冠應對措施提出有爭議的批評,他說,許多新西蘭人對她願意讓接種疫苗的人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產生對立感到驚訝。

“對疫苗強製令的幻滅起了很大作用,”索恩利博士說。“這製造了兩個社會階層,加上結果並不像人們所希望的那樣,(病毒)沒有像預測的那樣被消滅——這成了轉折點。”

在國內外,對於將強製接種疫苗視為侵犯個人權利的人來說,阿德恩成了攻擊目標。在網上,陰謀論、虛假信息和人身攻擊層出不窮:過去幾年,針對阿德恩的威脅大大增加,尤其是來自反疫苗接種團體的威脅。

緊張局勢在去年2月升級。一群抗議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國和加拿大抗議活動的啟發,在惠靈頓的議會場地紮營超過三周,他們搭起帳篷,停放汽車,阻塞交通。

警察最終驅散了示威者,並與其中許多人發生了激烈衝突,導致120多人被捕。

這些場麵震驚了一個不習慣這種暴力的國家。一些人指責示威者,另一些人指責警察和政府。

“這無疑是新西蘭曆史上黑暗的一天,”索恩利博士說。

新西蘭作家兼記者迪倫·裏夫撰寫了一本關於該國虛假信息傳播的書,他說,總理的國際形象可能在關於她的陰謀論中起了作用。

“她突然有了這麽大的國際知名度,並因對事態的反應而廣受讚譽,這一事實似乎確實為當地的陰謀論者提供了動力,”他說。“他們在全球範圍都能找到誌同道合者反對阿德恩,其程度可能與新西蘭在國際上的典型地位並不相稱。”

即使大流行最嚴重的浪潮已經退去,攻擊也沒有停止。本月,前特朗普顧問羅傑·斯通譴責阿德恩的新冠疫情應對方式,他將其描述為“專製主義手段”。

在周四的演講中,阿德恩沒有提到任何特定的批評者群體,也沒有指定替代者,但她承認,她無法避免工作壓力和她執政的困難時代的影響。

“我知道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後會有很多人討論所謂的真正原因,”她說。“在這六年,經曆了一些重大挑戰之後,你會發現,唯一有趣的角度是,我也是人。政治家也是人。我們竭盡所能,盡力堅持,然後是時候了。對我來說,是時候了。”

新西蘭梅西大學的領導學者蘇茲·威爾遜說,應該相信阿德恩的話。她說,阿德恩受到的辱罵無法、也不應獨立於她的性別而存在。

威爾遜說:“她自己已經精疲力盡了,我認為部分原因可能是她所遭受的性別歧視和厭女辱罵,實在令人作嘔。”

周四,在基督城的酒吧和公園裏,新西蘭人似乎存在分歧。這座城市曾發生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兩座清真寺大規模殺害51人的事件,阿德恩因呼籲團結的回應而廣受讚譽,而現在有人抱怨說,圍繞住房成本等具體問題的承諾沒有兌現。

72歲的托尼·麥克弗森住在其中一個四年前遭到襲擊的清真寺附近,他說即將離任的總理“說得很好,但做得不夠”。

他說,她在“住房、醫療保健”方麵做得不夠好,並且“在移民問題上絕對是一團糟”,他認為,由於封鎖邊境後延遲重新開放,許多企業出現了大量人員短缺。

許多選民最關注的是經濟問題。民意調查顯示,阿德恩領導的工黨一直落後於前航空業高管克裏斯托弗·盧克森領導的中右翼國家黨。

52歲的汽車旅館經理雪莉·史密斯在基督城“威爾遜的運動酒吧”的戶外座位上說,她對阿德恩辭職的消息感到“驚訝”。她稱讚阿德恩在2020年抑製了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盡管這對新西蘭經濟造成了影響。當被問及她對阿德恩的印象時,她回答說:“她是一個真實的人。”

這種魅力可能已經消退,但許多新西蘭人預計阿德恩不會消失太久。前總理海倫·克拉克是阿德恩的導師,卸任之後,她加入了許多全球組織,專注於一些國際問題。

“我不知道她會不會就此消失,”肖教授談到阿德恩時說。“她可能會得到一個更大的平台。”

新西蘭女總理宣布卸任後,這個國際內幕被曝光

環球網 |2023-01-21  

近日,就在新西蘭女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令人意外地宣布她將在今年2月卸任後,英國BBC罕見地在一篇報道中曝光了一個由阿德恩的突然辭職而引起關注的國際內幕——各國領導人與政府部長的“過度勞累”。

在這篇題為“傑辛達·阿德恩的過勞反映出世界領導人麵臨的壓力”的文章中,BBC首先表示阿德恩在宣布辭職的講話中就已經明確透露了她的精力已經耗盡的意思。

“政治家也是人,我們盡心盡力,傾盡所能,但現在到時候了”,阿德恩在宣布自己5年半的總理任期即將結束時這樣說道。

BBC表示,盡管像阿德恩這樣公開宣布自己已經累癱的情況在政治家中很少見,但政治家在領導一個國家並為之承受壓力時所麵臨的身體損耗之大,卻並不讓人意外。

“世界各國的領導人雖然享有很多特權,但他們也必須去麵對持續的出行、長時間的工作,以及很少的休息時間”,BBC寫道。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隨後,BBC先是以新西蘭前總理、且同樣身為女性的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為例,克拉克講述了她在擔任總理9年間麵臨的工作壓力,比如每天早上5點就得從床上爬起來準備7點乘坐飛機出訪外地,然後夜裏還得一直熬夜工作到淩晨。

克拉克還表示,阿德恩麵臨的壓力恐怕要比自己當年還要大,因為她的任期內不僅出現了新冠疫情這個相當棘手的挑戰,而且身為母親的她還得騰出部分精力照顧自己年幼的女兒——但好在她的丈夫、女兒以及父母都很給力,很支持她。但即便如此,克拉克認為已經當了5年半總理的阿德恩,其目前狀態可能和自己當年幹到第九個年頭時的狀態差不多了。

另外,克拉克還指出,盡管擔任領導人的壓力本就十分巨大,但在社交媒體時代,這種壓力又被社交媒體所帶來的24小時不間斷的輿論壓力乃至種種網絡攻擊和陰謀論進一步放大了。所以,克拉克認為,任何想去領導一個國家的政治家,都得先確認這項工作是值得自己這麽付出的。

接受BBC采訪的英國知名曆史學家安東尼·塞爾登(Anthony Seldon)也表示,領導一個國家麵臨的壓力不僅是巨大的,而且隨著人們期望的增加,這種壓力隻會越來越大。

“領導人與其他人一樣每周都隻有7天,每天隻有24小時”,塞爾登說。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英國利茲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達裏爾·奧康納(Daryl O'Connor)對BBC說,盡管諸如醫護人員、教師等很多職業都可能會麵臨過度勞累的情況,但領導一個國家麵臨的壓力是持續不間斷的,他們無法像其他人那樣通過休息來轉移壓力。 也不僅僅是領導人,為了應對近些年的新冠疫情,一些國家的部長也同樣出現了因為過勞而宣布辭職的情況。

根據BBC的介紹,這些人包括荷蘭前衛生部長布魯諾·布魯因斯(Bruno Bruins),他曾一度因為過勞而暈倒在議會會議上。後來他對媒體說,那段時間他經常得熬夜工作到淩晨4點,以至於在辭職後,他足足“睡了3個月”才緩過來。

奧地利的前衛生部長魯道夫·安舒伯(Rudolf Anschober)同樣因為過勞而宣布辭職。他曾表示自己經曆的15個月任期就仿佛度過了15年一般。

然而,在BBC這篇報道的評論區裏,不少留言的人卻並不買賬,認為對於掌控著一個國家以及其中許多民眾命運的人來說,這種壓力和勞累就是他們應該去承受的責任。

但也有人對阿德恩本人表達了讚賞和肯定的意思,認為她勞累是因為她確實想做好工作,不像其他西方政客隻想著用權力撈錢。

總理都撂挑子了,新西蘭還能怎麽“救”?


魔王 | 觀察者網 |2023-01-19  

1月19日,新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突然宣布辭職。

新聞引爆了新西蘭乃至國際輿論,我自己的手機也響個不停,同事、朋友、家人乃至賣菜大媽都在議論此事,甚至我聽到我上小學的孩子也與他的同學煞有其事地聊道:“你知道嗎,總理辭職了,新西蘭之後要有大問題了……”

不過從輿論溫度來看,新西蘭國內外還是有區別的,看新西蘭以外的反應多是一臉懵圈的狀態,而新西蘭國內則是“喜憂參半”。

大起大落的政壇生涯

阿德恩生於1980年,作為八零後的她,2008年成為當時新西蘭“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國會議員”,2017年則成為新西蘭“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理”,可謂年輕有為。

2019年克萊斯特徹奇市槍擊案發生後,她戴著頭巾去慰問穆斯林受害者,“一抱”震天下:這種西方白人對“千年宿敵”穆斯林的博愛感動了世界,穆斯林們激動地把她的照片投射在迪拜的哈裏發塔上,西方世界也給予了她如潮般的讚譽。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阿德恩“一抱”震天下(Hagen Hopkins/Getty Images)

她因此登上了各種雜誌的封麵,好萊塢甚至要拍她的電影。而在新西蘭國內,她領導的工黨支持率瞬間曆史性地超過了50%,粉絲們在街頭貼出了她的頭像,觀察家們還發明了一個詞——“傑辛達狂熱症(Jacindamania)”——來形容這種輿論潮。與此同時,工黨內部各派係因拜服而空前團結。

阿德恩當時可謂氣勢如虹、風光無兩,那時候很多人似乎都覺得,阿德恩的輝煌聲望將伴隨她的一生,而她領導的工黨也將因她的聲望而長期執政。

然而,僅僅過了不到4年,工黨就麵臨支持率低迷的困境。如今阿德恩不僅辭掉了總理和黨魁職位,甚至還宣布自己今年不會參選國會議員,算是從政壇直接裸辭了。這種感覺讓我想起了英年早逝的“麻風王”鮑德溫四世,令人感歎人生無常。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在阿德恩的辭職聲明中,能夠讀出一股濃濃的負能量。

她稱自己已為國家貢獻了一切,自己“油箱裏沒油了”(“no longer had enough in the tank” to do the job);她還對自己幼小的女兒說“媽媽期待著你今年開學時能在場”,對因國事繁忙而一直無法與之結婚的未婚夫克拉克說“我們終於可以結婚了”。

這種公開的親情表達,似乎也在透露著某種對時局的不滿。

阿德恩的辭職,更像是因沉重的政治壓力,而不是心血來潮的淡泊名利。這和2016年突然辭職“回歸家庭”的前總理約翰基有些相似,也讓很多人感覺,新西蘭的總理似乎特別愛辭職和搞“回歸家庭”的敘事。

總理這個職業,真的這麽“可怕”嗎?

阿德恩的負能量,主要來自新西蘭正在麵臨的各種危機。

新西蘭的銀行利率飆升到了30年來的最高點,傷害了企業主,而物價上漲則傷害著工薪階層。與此同時,勞動力正快速流失到他國,而國內治安的惡化也逼得向來隨遇而安的華人都上街抗議了。

此外,工黨過去推行的很多政策,如水務製度改革(三水改革)和土著平權改革(He Puapua),都引發了很大的社會爭議甚至導致族群分裂。而工黨曾經承諾的很多事情,比如用於解決住房短缺問題的Kiwibuild建房計劃,都僅僅完成了個零頭,相當不好看。

糟糕的是,阿德恩的政治盟友們也有所動搖了:黨內,2022年阿德恩在中美關係中試圖倒向美國時,被黨內大佬公開警告“不要站在曆史錯誤的一邊”;黨外,常年當“跟班”的綠黨因環保議題的分歧而認為“工、綠跨黨派協議”是“有毒的”;而在坊間,阿德恩嚴格的抗疫政策和減排政策,同樣激起了連綿不絕的遊行集會。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反對阿德恩抗疫政策的集會者在國會大廈前“長期作戰”(圖/新西蘭媒體)

由這麽多問題引發的政治危機令阿德恩“壓力山大”。多次民調顯示工黨的支持率低於反對黨國家黨,今年大選連任已有懸疑。同時,新西蘭人對阿德恩的態度也從過去的“傑辛達狂熱症”一百八十度轉彎,變成了現在的滿腹牢騷。

在對政府前進的方向越來越失望之後,許多新西蘭人現在正在慶祝阿德恩的辭職。

新西蘭記者和《每日郵報》專欄作家丹·伍頓嚴厲批評阿德恩,稱她的領導導致了“經濟災難”。他談道:“傑辛達·阿德恩辭去了新西蘭總理的職務,她非常清楚自己即將被新西蘭人殘酷地趕下台。新西蘭人已意識到她在疫情中展現的威權主義、虛偽的善良以及她給一個了不起的國家造成的經濟災難。”

“謠言”成真了

其實早在去年10月,坊間就盛傳很多來自工黨內部的各種傳聞,其中最驚人的便是“阿德恩馬上要辭職了”。對此,阿德恩還曾鄭重地辟了謠。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當時新西蘭華媒的相關報道

然而誰能想到,當初還煞有其事地辟謠稱自己“不會在大選前辭職”的阿德恩,在3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就斷然宣布走人了。可見,當時的“謠言”未必完全是空穴來風。因此,我們也可以再順便回顧下去年10月份的“謠言”還有什麽:其中包括“阿德恩會去聯合國任職”以及“阿德恩下台是為了不在她的執政期間輸掉選舉”。當然,阿德恩都一一否認了。

新冠疫情後產生的各種連鎖危機,對於西方政府來說是相當難解決的,這使得西方國家在疫情後幾乎都發生了執政黨更迭,新西蘭工黨的支持率低迷甚至可能無法連任,其實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不過,執政黨更迭之後的新政府也依然是“西方政府”,也幾乎無法解決前任的危機——很多阿德恩的反對者也深知這點。他們當然會對阿德恩的辭職而歡呼雀躍,但很快就都意識到,潛在的替代者可能也不會好到哪去。

誰來撿這個“爛攤子”?

在新西蘭,連孩童都知道國家的情況很糟糕。阿德恩宣布辭職之後,副總理格蘭特·羅伯遜聲稱不會接任總理職位,足見這個位置的燙手程度。

按理說,總理這一職位“光宗耀祖”,理當有各種人打破頭競爭總理這一職位;但現在看來,卻是一個被撂在眾人麵前的爛攤子,大家對此似乎都表現得很是謙遜。

畢竟,處理如此爛攤子,不同於作秀演講那麽輕鬆愉快,需要的是豐富的執政經驗,而新西蘭的民主製度缺乏官僚體製對政客的長期培養。在座的議員,很多在幾年前隻是個過著自己小日子的平頭百姓,國情順利的時候可以混混日子;國家一旦遇到挑戰,到了需要見真章的時候,很多政客們就露怯了。

當然,工黨裏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才。關於工黨內潛在的新總理人選名單,其實在去年10月“阿德恩辭職”的“謠言”出來時就已經有了,而當下新西蘭人正就此話題進行熱烈的猜測。

坊間熱傳的幾個版本略有不同,但每個版本裏似乎都有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也就是現任的移民、交通和勞工部長。

伍德也是生於1980年,也是“年輕有為”。他出身於工會,為人謙和、低調和接地氣,與群眾打成一片,也深受黨內同事的喜愛。他於2019年擔任工黨黨鞭,而這個職位往往是新西蘭政黨留給重點培養對象的。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作為交通部長,伍德牽頭推動了城市鐵路計劃以改善交通問題,為此從中國引進了盾構機並命名為“Dame Whina Cooper”(圖自推特)

此外熱傳的人選還有幾位,比如克裏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生於1978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高級工黨議員,2017年成為教育部長,在2020年臨危受命當衛生部長,成功應對了新冠抗疫事務,目前正擔任新西蘭教育部長、警察部長、公共服務部長和國會議長。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再比如娜耐婭·馬胡塔(Nanaia Mahuta),是新西蘭的外交部長和地方政府部長,引起爭議的“三水改革”即為她牽頭。馬胡塔是已故毛利女王的養弟、毛利長老羅伯特·馬胡塔爵士的女兒,她留著非常醒目的毛利傳統的麵部紋身,象征著她在毛利族裔中的地位。坊間猜測她可能會成為總理接任者的主要依據是她在2014年競爭過工黨黨魁。作為新西蘭外交部長,她在美國和中國在南太平洋國家事務上持中立立場,2022年底她曾表示該地區“對任何一個超級大國都感到不舒服”。

結語

無論是誰接任總理一職,對於他/她來說,挑戰都將是非常嚴峻甚至是有些絕望的。

因為新西蘭的很多問題,可能並不是新西蘭人所能解決的:比如利率高企問題,新西蘭的銀行利率被迫要跟隨美國銀行利率上漲(否則財富會被美國吸走);再比如勞動力流失問題,這是澳大利亞等西方盟國在新西蘭重金挖人所致;而新西蘭社會的犯罪率飆升,更多是因為整個西方文化圈的社會心理原因。無論怎麽應對,新西蘭這個“細胳膊”似乎都很難擰得過大環境的“大腿”。

也許新的總理必須是個政治天才,才能讓新西蘭擺脫窘境。然而,如果上述候選人有天才之能,那為何之前沒有出來輔佐阿德恩力挽狂瀾呢?可能無論誰接任總理,最終都隻是一個“臨時工”,也因此,即使有的政客曾積極競選黨魁,現在也不想、不敢露頭了。

也許孩童們說的是對的,阿德恩的撂挑子和“油箱裏沒油”,反映了新西蘭麵臨的挑戰已經無人可擋。未來可能真的是要有大麻煩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