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去中國化”到“去中國化緣”,德意誌為什麽

(2022-11-09 03:17:16) 下一個

從“去中國化”到“去中國化緣”,我大德意誌到底為什麽?

Original 老局長 星海情報局 2022-11-09 01:40 Posted on 北京

 
2022年7月25日,一個男人黯然離開了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大眾汽車總部。男人名叫叫赫伯特·迪斯,在這一天之前,他的身份是大眾汽車的首席執行官。
迪斯離開大眾的原因很簡單:在如今的這個局勢下,他居然要和中國的上汽集團合作在新疆建設新的工廠。
 
大眾前任CEO 迪斯
 
對很多歐美人士來說,提到新疆,他們一想不起來饢,二想不起來羊肉串,他們能想起來的隻有所謂的“人權問題”——但迪斯是一個明白人,他知道所謂的“人權問題”不過是子虛烏有,甚至還警告德國政府嚴重低估了中國對德國經濟重要性。
 
迪斯的話說得很明白:沒有中國,德國車企將無路可去。德國官方當然知道迪斯說的是真話,但懂得都懂,德國政府也並不是無所畏懼的——大西洋另一側某個國家的陰影始終都籠罩在整個歐羅巴之上。
 
最後,我們會發現:德國政府再沒有對大眾新疆工廠說什麽,大眾集團新任的CEO奧伯穆繼續推進新疆的工廠項目——唯一的犧牲者,就是“槍打出頭鳥”的迪斯。
 
說實話,德國當前的局麵並不樂觀: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如此轟動但到現在卻不了了之咱就不提了。單說德國政壇,就顯示出了一種“奇妙”的格局。
 
德國政壇可以分為三個群體:一個是朔爾茨的社民黨(SPD)代表著最傳統保守的那批德國人,主張發展經濟和社會福利;另一派的自民黨(FDP)則代表著冷戰後興起的一批偏向傳統自由主義的人,希望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第三個則是最為激進的綠黨——一群以德國年輕人為基本盤,主推LGBT、素食主義、反核電站等等“政治正確”議題的一派政治力量。
 
綠黨黨首 貝爾伯克
 
用腳趾頭想都能想到,對大眾來新疆開工廠這件事最反對的,就是“綠黨”。事實上,"綠黨”不僅僅在反對大眾來新疆辦廠,還在極力要求德國和中國“脫鉤”並且主張關停德國的核電站。真不知道這群人咋想的。
 
不過,很多德國人並不買他們的賬。
 
2022年11月4日,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率團抵達北京,隨行人員不乏包括大眾、巴斯夫、拜耳、西門子、德意誌銀行、默克等巨頭在內12家企業的高管。不要看他說什麽,要看他做了什麽——朔爾茨的訪華,就是德國工商界最好的表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朔爾茨的訪華和背後的產業故事。
 

新能源汽車:德國未來命運的關鍵

 

提到德國,必談汽車。100多年前,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100多年後,德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國之一,孕育出了保時捷、寶馬、奔馳、大眾等等品牌。時至今日,汽車已經成為了德國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在人口不足一億的德國創造了近百萬個就業崗位和12%的稅收。
 
但今天,德國的汽車工業卻站在了危機邊緣——新能源汽車的大潮之下,擅長做傳統燃油汽車的德國人有些手足無措——轉型新能源並不僅僅是大眾寶馬這些整車廠的任務,汽車是需要零件的,這意味著成百上千家為德國傳統車企服務的供應商們也要跟著向新能源轉型。
 
顯然,未來是屬於新能源汽車的。一旦跟不上新能源的潮流,包袱越重,死得越快——德國在汽車上的包袱當然不輕,所以這個壓力也就不是一般的大。
結果就是,在疫情和新能源轉型的雙重壓力中,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舍弗勒計劃裁員4400人,波及12家德國工廠和2家歐洲工廠;大陸集團計劃裁員13000人;采埃孚計劃裁員15000人;博世計劃裁員數千人;造車燈的海拉計劃裁員1050人。
而這些企業,都是德國汽車供應鏈上的巨頭玩家。他們尚且如此,那些小朋友們的日子隻會更難過。
而在亞歐大陸的這一邊,在傳統汽車上不溫不火、沒什麽曆史包袱的中國卻趕上了新能源汽車的浪潮——隨著“蔚來”“小鵬”“理想”的“蔚小理”強勢登場,中國在新能源汽車上表現極為亮眼——在這個浪潮中活躍的不僅有這些新品牌,也有包括比亞迪和五菱在內的老車企。2021年,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總銷量623萬輛,相較於2020年增長了118%,在全球市場份額已經過半,在純電車的市場上更是突破了60%。
可以說,中國已經成為了新能源汽車領域裏的“世界一極”。
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德係品牌在中國一直都混的風生水起,現在麵對新能源轉型的壓力,你是德國人,你怎麽辦?——當然是想辦法利用自己常年的品牌優勢,把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塞進中國市場咯。
於是,朔爾茨同學就來北京了。
說起來,其實朔爾茨的算盤並不複雜——加大德國車企在中國的布局,利用好中國優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如果可能的話,爭取從中國獲取核心技術。
另外,中國的能源條件也比德國好太多了。
這麽說可能有點太抽象了,具體來說就是:奔馳和中國的遠景動力已經達成了合作,後者將給奔馳的電動汽車提供電池;寶馬則在中國投資百億人民幣,擴建了在沈陽的高壓電池生產中心,在此之前,寶馬已經和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簽署了價值百億歐元的供貨合約。
這就是中國能為德國汽車工業的轉型提供的價值。
隱形冠軍:
德國力量的根本
赫爾曼·西蒙,1947年出生,德國人,著名的管理學家。而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其實是他的另一個稱號——“隱形冠軍之父”。
赫爾曼西蒙和隱形冠軍
1986年,西蒙提出了“隱形冠軍”的概念。當時有人問他為什麽西德的經濟總量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卻能有全球最高的出口額,西蒙的回答是:“德國真正的基石不是那些巨頭,而是在各個細分市場上默默耕耘的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在單個賽道上卻能占據極為恐怖的份額。
舉例來說吧,德國有一家公司專門生產可以把芯片粘在智能卡片上的膠水。產品雖然冷門且單一,但卻占據了全球四分之三的市場。還有一家名叫漢臣(Haenchen)的企業,專門生產液壓缸,創業於1925年,現在已經成為了C919大飛機的供應商之一——而它在此之前很多年就已經開始為空中客車服務了。
漢臣的液壓缸
盡管這一次跟著朔爾茨同學來北京的都是德國巨頭中的巨頭,但在我看來,德國和中國未來的合作中,中小企業級別的合作絕對不會缺席。
實際上,德國的隱形冠軍企業早八百年就已經開始在中國投資辦廠了——全球一共340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德國就有大約1600家,而德國的“隱形冠軍”們又在中國開辦了超過2000家工廠——平均下來,等於人人都有份。
要知道“隱形冠軍”從來不是巨頭——他們往往曆史悠久,采取家族式經營,總部也一般都在小城市之中,而且規模甚小,雇員不超過500人,每年銷售額也不會超過5000萬歐元。
對這樣的小公司來說,德國和中國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他們不是巨頭,沒有那麽多錢可以供揮霍,中德關係的變化必然會對他們產生更劇烈的影響。
從這角度上來說,朔爾茨訪華相當於給德國的這些“隱形冠軍”們服下了定心丸——德國不想也不會和中國鬧僵,更不能和中國“脫鉤”。
當然了,如果我們考慮到如今德國的能源價格,就更能理解這種心情了。在這樣一個寒冬之中,這些中小企業作為德國製造業的骨幹力量若是找不到一個出路,結局怕是很慘了。
工業4.0:
德國工業的終極夢想
2013年,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人雄心勃勃地提出了著名的“工業4.0”構想——德國人自豪地認為:“工業4.0”將提高德國工業的核心競爭力,讓德國在新的工業革命裏占盡先機。
德國人對“工業4.0”的定義是:借助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工業機器和流程的智能聯網。其實不管你叫什麽名字,“工業4.0”也好,“中國製造2025”也罷——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製造業在科技的推動下進行轉型。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現在一個冷凍食品廠的管理人員。在過去,你們工廠運貨的冷藏車裏雖然也有溫度計,但是這種溫度隻會告訴你當前的溫度是多少,不會建議你進行操作。但現在,當冷藏車裏裝備智能傳感器,食品溫度超過了一定的溫度且持續了一段時間,它就會給你發出警報,指出食品變質不合格。
總而言之,工業4.0就是讓人們能更好更多更快地收集必要的數據,從而製定決策——你知道的越多,你做的就越對,收獲就越大。2013年,德國化工、汽車、機械、電子行業的產值分別是400/740/768/937億歐元,根據德國人的預測,在“工業4.0”的助力下,到2025年,這些產業的增加值將變為521/888/998/1077億歐元。
要知道,德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本土早就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了,就算是這樣,“工業4.0”仍然可以預期讓德國獲得如此高的發展速度。
因此,“工業4.0”堪稱是德國工業的終極夢想。
但問題是,夢想的實現從來不是免費的。越是華麗的夢想,背後的價格也越高。曾經的德國“工業4.0”發展得極好,堪稱是“繁華著錦,烈火烹油”,德意誌的先進技術固然是一方麵,但另一個方麵其實是德國一直在享受來自東歐的廉價能源。
但隨著今年東歐的戰事,尤其是當北溪管道被毀之後,德國的“工業4.0”之夢也就遇到了重大挫折——9月份數據來看,國外訂單環比減少了7%,歐元區新訂單減少8%,歐元區外訂單減少6.3%,國內訂單僅增加了0.5%。
給大家說點更直觀的東西吧:特斯拉已經停了在德國製造電池的計劃,安賽樂米塔爾鋼鐵公司關了在德國的兩座鋼鐵廠,還有很多德國本土的老廠子已經在高昂的電價麵前選擇了破產清算……製造業部門正在從德國撤退。
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直言:高昂的能源價格轉移到了消費者身上。
這個時候,德國人如果想繼續搞“工業4.0”,就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必須有足夠安全且穩定的能源。第二,工業產能越旺盛越好,這樣德國供應商們才有訂單可以拿。第三,工業水平必須到達一定高度,否則無法讓德國企業們發揮作用。第四,最好有龐大的消費市場。
放眼海內,隻有中美兩個國家可以滿足需求——其他的國家,要麽能源不安全,要麽工業不發達,要麽消費跟不上。
因此,德國的大型企業們紛紛開始了兩頭下注。比如寶馬和巴斯夫,寶馬不僅僅擴建了在沈陽的工廠,同時也擴建了在美國南卡羅萊納的工廠。巴斯夫左手在湛江投產了最大的海外項目,右手就在美國大筆投資,據說要在四年內投放250億美元。
也難怪網上有網友戲稱,原來德國很多人聲稱要“去中國化”,現在卻變成了“去中國化緣”。
尾聲:
奧拉夫·朔爾茨是個非常務實且果斷幹練的人,當綠黨在嚷嚷著關停核電站的時候,他拍板決定延長核電站的使用時間。當內閣同僚們高喊著反對的時候,他直接拍板通過了中國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入股漢堡港的事情。
在我個人看來,這樣的人就是最好的“晴雨表”——他們的行動本身就是信號。
“朔爾茨計劃訪華”的消息其實很久之前就出來了,當時網上有個圖很有點意思——“誰贏了他們幫誰。”雖然這話說的有些“為時尚早”,但至少說明,中國已經成為了德國不少企業在這個冬天裏的避風港。
申遺!
站在北京深秋的寒風裏,不知道今年已經64歲的朔爾茨是否會對中國北方各地已經開通的暖氣產生一絲絲的羨慕呢?
參考資料:
Glenn Graney,QAD,《不管您的叫法是什麽, 工業 4.0 實質就是 製造業轉型》
查攸吟,汽車公社,《朔爾茨訪華,德企的出路在中國?》
駐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德國汽車工業:在深刻變革中艱難探索》
星海情報局
入駐媒體平台
36Kr/ 虎嗅/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網易新聞/ 
喜馬拉雅/雪球/ 騰訊新聞/鳳凰新聞
轉載與合作 請添加微信:SIA-007
電子郵箱:guli@junwu262.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