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今天瑞典,明天意大利,歐洲正發生海嘯

(2022-09-23 07:31:21) 下一個

“今天的瑞典,明天的意大利”,歐洲正發生一場“海嘯”! 

2022-09-23 12:50

編者的話:受經濟複蘇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難民危機和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危機影響,歐洲正在經曆一場變局,而最大的受益者似乎是很多國家的極右翼政黨:意大利兄弟黨在9月25日即將舉行的議會選舉中支持率最高;本月中旬,在瑞典議會選舉後,瑞典民主黨一躍成為議會中的第二大政黨;6月,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也在選舉中獲得曆史性勝利、成為議會第三大力量……這些政黨將自己定位為“民眾不滿的代言人”,認為它們正在掀起“愛國熱潮”,而很多歐洲輿論卻稱之為“政治海嘯”和“政治地震”。人們不禁要問:這股浪潮會給歐洲帶來什麽樣的衝擊?

“今天的瑞典,明天的意大利”

“今天的瑞典,明天的意大利。”意大利《新聞報》的文章這樣描述, “一股黑浪正在衝擊歐洲,瑞典的水壩已被大浪推倒,這是一個政治神話的瓦解。”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領導人瑪麗娜·勒龐近日也表示,歐盟不再是一個“聯合體”,而瑞典和意大利出現的情況就像一次“愛國浪潮”和一場“政治革命”。

瑪麗娜·勒龐 資料圖

德國《明星》周刊以《對歐洲說“不”,為什麽這些政黨會削弱歐盟》為題報道說, 選舉中領先的意大利中右翼政黨聯盟希望減少該國和歐盟的合作,如果它贏了,被改變的將不僅僅是意大利。德新社分析說,梅洛尼想憑借她的極右翼政黨“重建”意大利,民調顯示她最有可能成為總理,這讓許多人感到擔憂,因為她經常批評“布魯塞爾的官僚”。梅洛尼的聯盟夥伴——中右翼政黨的前總理貝盧斯科尼(意大利力量黨)和薩爾維尼(聯盟黨)——多年來一直與俄羅斯和普京保持密切聯係,這一事實正在加劇歐洲的動蕩。如果她掌舵,意大利將首先追求自己的利益,然後才會以歐洲的方式思考。

俄羅斯“今日政治”網16日一篇分析“為什麽歐洲選舉中越來越多極右翼力量獲勝”的文章稱,經濟危機、非法移民不受控製的流動,以及世界形勢的變化和歐洲麵臨的經濟困境,都激發歐洲國家民眾對國內政治的不滿情緒,從而改變相關國家的政治局勢。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是,一些極右翼政黨日益得勢,從而讓歐盟機構和金融市場的代表感到擔憂。文章稱,歐盟官員擔心,梅洛尼上台後將引入保護主義經濟政策,拒絕支持少數族裔人權。

“我已經在期待著梅洛尼的勝利,這不是一個假設。”2013年參與組建意大利兄弟黨的克羅塞托近日在接受意媒采訪時表示,政黨分裂和社會矛盾都對梅洛尼有利。意大利民眾對梅洛尼可能成為新總理看法不一。有的支持她對非法移民采取激進政策,也有的表示擔心,提到她曾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發表過很多強硬和引發爭議的言論,如主張將非法移民徹底攔截在境外。

9月18日,意大利卡塞塔,意大利兄弟黨黨首梅洛尼在政治集會上發言。(視覺中國)

據《環球時報》駐意大利記者觀察,目前各政黨領導人為吸引更多年輕選民支持,在TikTok等社交媒體上很活躍, 但很多年輕人流露出的態度是“誰上台都一樣”,有的還表示“那些政客好像完全不懂如何與年輕人交流”“有些人隻會製造民粹主義”。有署名“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的意大利網民質疑說:“試想一下,如果25日大選後,政府將由所謂的中右翼政黨組成,將會發生什麽?沒錯,後果將會更糟糕,濫用職權的事件將不再遭到譴責,因為那將是通過‘正常檢查’來保障這個國家‘真正的意大利人’的安全。”

2013年,意大利隻有約4%的受訪者認為移民問題應被國家納入“大政方針”,到了2017年,這一比例飆升至33%,而目前,約八成意大利民眾認為歐盟沒處理好難民問題。在意大利,來自中東等地的移民仍處於劣勢,麵臨著求職不易、薪水不高、難以融入當地社會等問題,也麵臨著被暴力執法的處境。盡管一些移民知道,中右翼政黨聯盟的一些政策對他們不利,但他們上台或許能給現在糟糕的經濟狀況提供實質性的解決方案,改變目前意大利經濟的低迷狀況。還有民眾擔心,意大利兄弟黨會對移民做出更多的限製,如加大力度查處非法移民,會無形中增加民眾對移民的不友好情緒。

今年夏季,意大利普拉托市華人向當地警察局申請了“加強華人社區安全,增加警力”的遊行,但一些民粹主義者卻指責華人要求增加警力是“狹隘行為”,還有當地媒體反而說“華人出門帶現金太多,還穿名牌戴名表”。對未來的政府,華人同樣心態複雜。因為在過去的時間裏,意大利政府對華人企業增稅補稅等做法,已經使很多華人不堪重負,他們希望新政府能改善經濟,又能確保華人的正常生活。

“仇外心理會讓瑞典變得更糟”

“在2002年的議會選舉中,瑞典民主黨隻獲得1.4%的支持率,而今年竟獲得20.7%的支持率,這足以說明瑞典已屬於歐洲最極端的國家之一。”瑞典《晚郵報》評論員沃爾夫岡在選舉結果出來後做了這樣一番點評。瑞典民主黨是一個被認為植根於新納粹運動的極右翼政黨,該黨在剛結束的選舉中一躍成為議會中的第二大政黨,其反移民和強硬的政治言論加深了人們對瑞典政治兩極分化或“美國化”的擔憂。瑞典首相安德鬆在承認選舉失利的同時警告說,“即將組建的新政府必須與所有煽動仇恨、威脅和暴力的企圖劃清界限”。

當地時間2022年9月15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安德鬆正式宣布辭去首相職務。圖源:澎湃影像

瑞典《當地報》通過社交媒體對近700人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多達67%的人對瑞典民主黨在議會獲得真正的政治權力表示擔心。他們認為新政府會出台更嚴格的居住和公民身份規則,將導致種族主義、不包容和民粹主義等現象增加。

居住在小鎮斯莫蘭的荷蘭人斯密特說, “種族主義、仇外心理和伊斯蘭恐懼症將使瑞典變成一個更糟糕的居住地”。居住在馬爾默的英國人芒羅也警告說,瑞典政治潛在的“特朗普化”是有風險的,瑞典民主黨強硬的移民路線和黨內明顯存在的種族主義者非常令人擔憂。在瑞典的外國人擔心,他們等待獲得移民局頒發的居住工作許可的時間會變得更加漫長,未來可能每年都將麵臨新政策的出台。

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政治學家德赫達裏看來,自2008年以來,每一次危機引發的失業或經濟衰退都轉化為瑞典民主黨的選票,瑞典隻是最新加入“極右翼勢力在選舉中獲得較高支持率”的歐洲民主國家之一,此外還有法國、德國、芬蘭、丹麥、奧地利等國。

專門研究民粹主義激進右翼政黨的斯德哥爾摩索德托恩大學教授容格爾說,瑞典民主黨的支持者大多數是男性小企業家和養老金領取者,受教育程度低於普通選民,大多生活在農村地區和工業小城鎮。但今年的投票結果顯示,該黨還吸引了大量原來支持社會民主黨的傳統工人階級的選票,而且在年輕人中的支持率也明顯增加。

瑞典民主黨在移民和犯罪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獲得很多支持。研究民主、移民和犯罪的斯德哥爾摩大學社會學教授凡妮莎說,“在政黨公開辯論中,往往將移民社區的犯罪與失敗的種族融合、平行社會、犯罪團夥等混為一談,但對於這些地區的居民來說,更高的犯罪率和社會混亂是警察效率低下與社會經濟停滯不前的結果”。

甚至於一些移民也開始支持瑞典民主黨。在有兩萬人口的瑞典南部小鎮斯卡內,42.7%的人投票支持瑞典民主黨。一個在小鎮經營水果攤的49歲伊拉克籍移民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我從報紙上了解到斯德哥爾摩等地不時發生外來移民的違法案件,人們厭倦類似的事情,我有很多朋友是移民,這次也投票給瑞典民主黨。”

《瑞典日報》報道稱,在布魯塞爾,親歐盟勢力擔心,在瑞典民主黨的支持下,右翼政府會減少與歐盟的合作,特別是移民政策方麵。瑞典明年1月將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一些非政府組織擔心,“斯德哥爾摩的權力更迭或許將影響瑞典推動歐盟強製性再分配以及邊境人權保護立法的意願”。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則說:“瑞典的選舉結果提醒人們,如何應對移民問題仍是歐洲選民最在意的。與其他歐洲國家類似,瑞典選民正在通過加強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來發泄憤怒,這非常不幸。老牌政黨讓這個問題拖得太久,會導致失敗的結果。”

“自我定位為民眾不滿的代言人”

“瑞典的權力更迭是對歐洲的警告!”德國《每日鏡報》近日刊文分析說,極右翼政黨和民粹主義政黨名單在加長,如芬蘭“正統芬蘭人黨”、德國選擇黨、比利時“弗拉芒利益黨”、荷蘭自由黨、法國“國民聯盟”等。來自德國綠黨的亞曆山德拉·格瑟擔心,“這將使歐洲變得虛弱”,這些國家想要阻止一個共同的、強有力的歐洲政策。

9月初以來,德國選擇黨一直發動支持者每周一在全國範圍內舉行示威活動,表達對聯邦政府有關能源和對俄政策的不滿。這個2013年2月成立的政黨4年後就成為聯邦議院第三大黨。家住柏林的托斯滕是一家機械製造企業的工程師,妻子是一名經濟顧問,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也參加過多次抗議聯邦政府處理危機政策的活動, 原因是物價飛漲和能源危機讓他們這樣的中產家庭也感到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全球創新與治理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歐洲一些國家的極右翼政黨過去的支持率一般不會超過5%,但現在它們通過選舉逐漸得勢,同時也在加劇民意的分裂。他表示,一些極右翼政黨意識形態色彩比較強,在對內對外問題上會采取比較偏激的做法,這一點會對未來的歐洲政治經濟發展產生較大影響。據趙永升介紹,總體來說,歐洲極右翼政黨對移民態度是比較負麵的,但對於“高端移民”也會有選擇性。以法國為例,法國“國民陣線”前主席讓-馬裏·勒龐(老勒龐)就很排外,曾表示“如果當選總統將通過立法來阻止外來移民”,但瑪麗娜·勒龐在反對外來移民享受法國福利的同時,又表示歡迎受過高等教育、有技術和富有的移民。

“ 實際上,有些國家的極右翼政黨的影響力被媒體誇大了。以法國為例,瑪麗娜·勒龐在選舉中最初得票非常高,但民眾選極右並不代表就一定支持極右,而是不讚同現在台上的政治勢力,是表達對現狀的不滿。”趙永升認為,歐洲的社會氛圍原先是比較寬容的,但隨著極右翼的發展和全球化的衝擊,歐洲看起來已不再“大氣”了。他強調,所有政治和政黨的取向都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狀況,歐洲經濟從歐債危機以來,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一直在走下坡路。

“ 極右翼政黨再次崛起並不令人意外。民粹主義者總是將經濟和社會不安全感視為政治機會。現在,他們可以再次依靠憤怒和恐懼,並把自己定位為民眾不滿的代言人。”柏林政治學者托馬斯·赫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歐洲老牌政黨沒有從2015年的難民危機中吸取教訓,現在又多了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帶來的挑戰。據他觀察,德國選擇黨在社交網絡發的有關通脹和能源的帖子最受歡迎,其中不乏自認為是“受害者”的中產階層。這次歐洲極右翼潮的興起比2015年時會更大,獲得的支持率也更高。他認為,表麵上是歐洲不再顯得“大氣”,實際上是歐洲各國本身的實力下降使然,歐洲希望體現多元文化等價值觀,但卻忽視現實,力不從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