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相信鄧小平探索了新的製度

(2022-05-24 06:48:28) 下一個

我倒是真有點相信鄧小平探索了一種新的製度

2022-05-23 
 
小平改革開放的時候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在創造新的社會製度。他的初衷是帶中國走出蘇聯東歐毛澤東社會主義的死氣沉沉。

沒有市場,沒有活力,沒有交流,社會和經濟肯定不會發展。小平的認識水平就是這些。具體怎麽啟動市場,怎麽增加活力, 他絲毫沒有規劃,也不想有。一有了規劃,就有了套套,就不靈活。

這點小平和毛主席類似,出了大方向,把規劃執行交給幹事的人。他自己最重要的原則是,大方向掌握得非常之準,然後摸著石頭過河。

紫陽下台肯定的,沒有六四也得下台。他還不如耀邦。他是幹事的人,領導一個工廠,一個省,一個行業都行,但是管理一個國家,他缺少製度感,在關鍵的問題上被一幫筆杆子和西方勢力忽悠。

他那幫研究生出的餿主意比後來哈佛教授給俄羅斯出的餿主意,強不到那裏去。

當年改革文件,一句非常重的話,價格改革是經濟改革的關鍵。這句話對錯無所謂,小平也劃勾了。然後紫陽就聽研究生的胡謅,價格雙軌,闖關,造成無數腐敗也社會動蕩。

現在的孩子幾乎不能理解,中國當年是價格由政府定的,買件衣服,買雙鞋的價格也是政府定的價。

價格改革沒錯,錯在如何改。小平是最早最積極鼓吹改革開放的,但他有敏銳的感覺,什麽東西過了,造成動蕩,得收。紫陽耀邦都沒有。

現在說小平創造的這個社會製度,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小平就這麽一點點摸索,結果是什麽?一,中國經濟成功地轉型市場主導。比世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市場導向。二,市場導向的活力讓中國以曆史上沒有的速度崛起。這對一個大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中國做到了。三,共產黨與國家的集權保證了社會的穩定。這在任何社會轉型中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任何一個國家,要繁榮昌盛,兩件事,一,社會的活力,二,社會的穩定。這兩件事矛盾,很難平衡。美國和歐洲說,我們找到了答案,民主。

是,民主在美國歐洲幹得不錯,可是印度呢?墨西哥呢?南美呢?世上二百個國家,不到三十個國家民主自由繁榮昌盛。你可以說其他那一百多個都是假民主。問題是誰能保證,如果中國民主了,就是真民主?

當年蘇聯解體,得到的保證不就是,隻要你民主,今後就是我們歐洲大家庭的一員,共同富裕。你看看現在的俄羅斯?

鄧小平沒有想這些,他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他的繼任者考慮了這個問題。

摸著石頭過河的根本就是,這個社會沒有設計。民主好用我們就民主,不好用就不用。這個國家必須穩定,這個國家必須發展。就這兩條,民主做不到,共產黨做到了。

習近平這點上算是得了小平真傳。

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20周年:改革困惑中辨明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8日09:57  南方日報
 
1992年1月,鄧小平在深圳迎賓館散步時和謝非(左二)等同誌親切交談。梁伯權 攝1992年1月,鄧小平在深圳迎賓館散步時和謝非(左二)等同誌親切交談。梁伯權 攝
 
鄧小平鄧小平
 

  今年是小平同誌南方談話20周年。    

  20年來,小平南方談話這一思想理論之花結出了豐碩果實,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發生的變化及其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

  經曆了近30多年的高速發展,轉型中的中國亦麵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再一次站在了改革抉擇的路口。下一步,中國該往何處?

  “盡管目前中國麵臨困難不少,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們隻有用科學的態度去推進改革開放,才能促進社會主義發展。”李君如說。

  前日,大有莊100號,中央黨校辦公室,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近兩個小時的專訪。

  李君如指出,在南方談話發表20周年之際,重溫談話非常必要,要發揚光大南方談話,才能讓我們的頭腦更加清晰,在改革困惑中辨明方向,從而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實現科學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楊大正 實習生 李國棟 北京報道

  機遇往往隱藏在挑戰背後,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路線,二者就能互相轉換,反之就會錯失機遇

  論 機遇挑戰

  南方日報:小平同誌在南方談話中強調抓住機遇,發展自己。他還說當時就是好機會,擔心喪失機會。在當時的國內外形勢下,如何理解小平同誌所說的機遇?

  李君如:重溫南方談話,首先要學習小平同誌怎樣判斷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從而找到適合中國發展的機遇。南方談話的發表時間正值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曆史關頭。國際形勢方麵,東歐突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國內的形勢也不樂觀,上世紀80年代的“價格闖關”失敗,經濟基礎差,改革遇到了困難,人們的思想分歧很大,矛盾最後爆發,演變成了政治風波。

  與一些人就此認為“形勢不好”相反,鄧小平認為,屬於中國的機遇到來了。他在南方談話中提到,擔心這個機遇丟掉。在他看來,“蘇東劇變”後,世界格局由兩極化向多極化趨勢發展,中國在世界上活動的空間將會更大,剛好可以迎來自身發展的良好機遇。

  南方日報:的確如此,南方談話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看清形勢,應該怎樣去看待國家麵臨的機會和挑戰。20年後再重溫南方談話,對於我們今天的改革和社會轉型有哪些意義?

  李君如: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等各方麵取得了飛速發展,自身經濟結構也到了需要調整的時期。除此之外,科技創新不足等方麵的負麵效應也慢慢凸顯,社會矛盾加劇。

  針對社會問題和矛盾,可能有人悲觀失望,有人對改革產生了懷疑,有意無意地貶斥甚至否定改革開放前30年的成就和經驗,淡化改革開放具備的革命性,甚至認為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比之後的30年好。因此,我們重溫南方談話,首先要學習鄧小平那種辯證唯物主義的機遇論。

  南方日報:如何理解辯證唯物主義機遇論?

  李君如:小平同誌是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清楚地認識到當時國際國內的形勢與麵臨的挑戰;同時,他又是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者,善於從挑戰中看到我們的機遇,善於把挑戰中的機遇揭示出來。

  學習小平同誌的辯證唯物主義機遇論要認識到,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機遇是我們麵臨的有利條件,挑戰是我們麵臨的不利條件,一分為二地展示在我們麵前。但事實上,機遇往往隱藏在挑戰的背後,我們要學會從挑戰背後找到機遇,從而把挑戰變成機遇。所謂挑戰,就是我們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意味著我們要解放思想,要改革創新,去化解這些矛盾。

  挑戰和機遇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我們要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路線,就能互相轉換。反之,就會錯失機遇,成為曆史的罪人。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目前中國麵臨的發展機遇如何?

  李君如:現在中國到底有沒有機遇——這是我們今天重溫南方談話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我認為有,而且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機遇,就看我們是否敢抓住,是否能抓住。

  胡錦濤總書記在去年建黨90周年講話中也肯定了這一點,強調我們要牢牢抓住和用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當然,機遇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在積極應對中找到新的起點。

  不能因為要把社會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而忽視經濟建設中心地位,要牢記“發展才是硬道理”

  論  中心任務

  南方日報: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談到,我國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現在我們黨提出要“在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統籌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是否意味著中心任務發生了變化?

  李君如:進入21世紀以後,我們出現了許多新的階段性特征,包括備受關注的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因此要把解決這些發展不平衡問題提上日程。這樣,我們必然會碰到一個問題——是否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盡管有了新的變化,但胡錦濤總書記去年在建黨90周年重要講話中提到了“三個沒有變”:我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胡錦濤總書記在去年春節講話中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有絲毫動搖。這句話,有人認為新意不夠,但我認為這是句新話。它針對的就是,我們不能因為要把社會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而忽視經濟建設中心地位。

  今天重溫南方談話,我們要記著小平同誌的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就是在廣東講的。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是政治建設問題、社會建設問題,還是生態建設問題,都不要忘記,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南方日報:有持不同觀點者認為,過於重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忽視其他問題,可能會激發社會矛盾,在改革發展過程中,我們的中心任務是否有必要調整?

  李君如:我認為,這是對南方談話的片麵解讀,認為鄧小平提出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路線是“見物不見人”,把鄧小平放在科學發展觀的對立麵,這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再回到南方談話,第一到第三部分,他強調抓住機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發展自己。但第四部分,提出了“兩手抓”,提出了全麵發展的問題。

  現在,社會建設問題凸顯出來,我們要認真去對待。但解決社會建設問題,必須要以經濟建設所提供的物質條件為基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國力有限,社會主義本質不可能全部立刻實現,需要一個過程。

  在工作中,某些地方某些部門確實出現過“見物不見人”的問題,片麵追求GDP,片麵追求增長而忽視民生的問題,這並不是鄧小平理論的過錯,不是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的過錯,而是我們沒有全麵貫徹我們黨的路線,沒有很好領會南方談話的精神。所以,不要把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鄧小平理論和路線對立起來。

  南方日報:您怎麽看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李君如:小平同誌是戰略家,他懂得怎麽樣應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因此他要求我們實現長遠發展,要始終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在南方談話中,小平同誌緊緊圍繞促進生產力發展,實現現代化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同時他還提出,在整個改革開放中,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僅要發展物質文明,還要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一方麵,我們要加大社會建設的力度,要推進社會公平正義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麵,我們依然不能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現在社會很浮躁,想在很短時間內把一些理想目標變成現實,而小平當年就告訴我們“不要急”

  論  改革轉型

  南方日報:南方談話前,黨內外曾經有過一些爭議,當時的爭議主要存在於什麽方麵?

  李君如:當時遇到的一個最為突出的問題是:中國能不能搞市場經濟?無論是傳統的馬克思主義,還是西方經濟學,都把計劃經濟等同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

  在思想理論上得到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回應:一種是放棄社會主義的曆史選擇,重新回過頭去走資本主義道路,把實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中國改革的目標;另一種是強調堅持社會主義必須實行計劃經濟,搞市場經濟就是搞經濟上的資產階級自由化。

  如此重大的分歧和對立擺在鄧小平麵前。他的回答是: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小平同誌的理論創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突破,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南方日報:您認為,目前我們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些新的問題?

  李君如:現在社會很浮躁,都想在一個很短的時間以內把我們提出的一些理想的目標變成現實。盡管大家都是一片好心,想讓老百姓盡快過上一個享受富裕又公正的新生活。但是,並不是你主觀上想怎麽樣,就能夠馬上變為現實。我們過去講,飯總是要一口一口吃的,路總是要一步一步走的。理想目標的實現,是要靠我們長期的艱苦奮鬥,才能實現。

  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社會主義是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奮鬥,才能夠鞏固和發展的。既然如此,我們應該理智地認識到,共同富裕是我們最終奮鬥要達到的目標。

  小平他老人家知道我們後麵的人要急,他就告訴我們不要急。他還有一句話我們不要忘了,他說“我們的社會主義不夠格。”什麽時候才能“夠格”啊?他說,到21世紀50年代中期基本實現現代化了,那時恐怕“夠格”了。

  我們不要給老百姓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我們國家明天就能達到共同富裕了,我們明天就能達到公平正義了。當然,目標非常好,但需要時間去實現。不然的話,你說很快就可以共同富裕了,老百姓等了兩天,還沒有,就失望了,政府失信了,公信力就沒有了;再等兩天還沒有,他們就開始埋怨你了;再等兩天還沒有,他們就上街了,矛盾也就產生了。所以,國家要全麵發展,還是要提倡堅持不懈地艱苦奮鬥。我們的理想要全麵實現,是要經過我們長期艱苦奮鬥的努力。

  南方日報:如何看待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李君如:增長不等於發展,發展不等於經濟發展。但不能認為:發展不需要增長,發展不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如果把增長當作發展,不可能持續,但發展沒有增長就沒有基礎了。

  因此,不能唯GDP論,但不能完全撇開GDP,因為GDP提供了一個經濟增長的指標。這個指標雖說不是很全麵,但目前為止還是世界各國通行的。我們已經有了科學發展觀,現在的任務就是要落實好科學發展觀,處理好增長與發展的關係。

  南方日報:南方談話的發表,給廣東還有全國帶來了一輪全新的發展機遇,廣東因此也被稱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您如何看待廣東在改革開放中的排頭兵作用?

  李君如:黨的十七大之後,廣東省委率先進行了新一輪的解放思想,提出了要“騰籠換鳥”,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我在許多場合公開肯定廣東的做法。

  廣東在改革開放以來,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在21世紀戰略機遇期的前十年,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它的重大目標,並在全國最早提出了第二個十年應該怎麽辦的問題。它的提出,不是一個主觀的理論設計,而是廣東曆經了這麽多年的改革發展,它的經濟結構已經到了一個應該調整的時機,麵對這個時機,做出了這個決策。

  這樣的意義在於,當廣東經濟遇到困難和矛盾的時候,既沒有被矛盾和困難嚇退,也沒有一成不變地繼續原來的做法,而是勇敢麵對挑戰,尋找挑戰背後的機遇。這就是把傳統的經濟結構轉化為新的經濟結構,經過幾年努力,我們看到廣東的經濟結構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動對於全國迎來第二個十年的戰略機遇期,主動麵對困難和挑戰,尋找新的機遇,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歐陽勝勇對此文亦有貢獻)

  ◎某些地方確實出現過片麵追求GDP,片麵追求增長而忽視民生問題,但這並不是鄧小平  理論的過錯,把鄧小平理論放在科學發展觀的對立麵,這就大錯特錯了

  ◎小平還有一句話我們不要忘了,他說“我們的社會主義不夠格。”什麽時候才能夠格啊?  他說,到21世紀50年代中期基本實現現代化了,那時恐怕“夠格”了

  ◎廣東率先進行新一輪解放思想,提出要“騰籠換鳥”,這表明,當廣東經濟遇到困難和矛盾  時,沒有被嚇退,也沒有一成不變地繼續原來的做法,而是努力尋找機遇

  李君如,中央黨校原副校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直機關僑聯主席。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谘詢委員、科學社會主義學科首席專家。曾任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中宣部理論局副局長、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