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媒稱中國走向全球科技舞台中心 威脅美國統治地位

(2018-04-21 23:49:51) 下一個

科學網—中興事件,是美國戰略生態崩盤的開始- 曹石鼓的博文

 

美媒稱中國走向全球科技舞台中心:威脅美國統治地位

參考消息網10月6日報道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0月4日發表題為《中國在科技領域如何追趕對未來不確定的美國》的報道稱,自入主白宮之後,特朗普就一直威脅要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削減聯邦支出。假如跨黨派反對聯盟無法盡快形成,那大幅的資金削減可能就會在10月的預算中體現出來。受資金削減影響最明顯的將是科技領域,美國在這一領域的主導地位已經受到了來自中國的持續壓力,這其中包括中國在從人工智能到精準醫療等各個領域的大力投資。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數據,中國已經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國,占到了全球研發領域總支出的20%,而美國仍以27%的份額排名第一,但這一比例相對於幾年前的近33%已經有了大幅下降。

美國的忽視為中國帶來了機會,使得中國得以在快速發展的全球創新體係中確立更接近中心的地位。不過目前的這股勢頭能否轉化為更廣泛的科技領域的領導力,還取決於中國能否繼續在一些關鍵領域縮小差距。

即便是在美國傳統上最強的生物醫學和臨床研究領域,美國的統治地位也在日益受到威脅,這可以通過在中高端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數量看出來。這一趨勢還將繼續深化,因為中國近來對科技體係進行了改革,為那些在一流西方期刊上發表文章的作者提供重大的職業激勵措施。

作為另一個國際學術影響力的衡量指標,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在今年6月發布了一份報告,將中國和美國列為多個關鍵科學領域的最有影響力國家,報告分析了每個領域前10%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以及作者所屬的國家。中國在計算機科學、數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方麵領先,而美國在物理學、環境和地球科學、基礎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方麵領先。

近些年來,中國采取了不少措施,加速從世界製造中心向全球創新中心的轉變,通過一係列政府支持的計劃加強人才的培養,以推動研發領域的增長。其中最有名的計劃就是“千人計劃”,該計劃於2008年啟動,能為該項目的成功申請者提供優惠政策以及啟動資金資助,比如最高可達300萬元人民幣的研究預算,並可為加入“千人計劃”的歸國專家在3年的時間裏提供35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這一有的放矢的做法吸引了超過5000名科學家和企業家回國,政府還幫助他們建立了研究團隊和設施,以鼓勵他們在中國發展長期事業。

中國的各省市也加入了這一競爭,通過各自的計劃吸引人才,比如,黑龍江省設立了年度科技創新獎。

除了人才發展計劃,中國還投入巨資建設科技園區,為那些需要把研發成果變成產品和服務的企業提供支持。現在共有17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及146個國家高新區,它們正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盡管誓言要成為全球第一,並且近年來也取得了不少進展,但在將科研潛力最大化的道路上,中國還麵臨著許多挑戰。

雖然中國的注冊專利數量排名世界第三,但是其技術轉化率仍相對較低,顯示了學術研究和讓研究產生商業成果之間的差距。

美國仍是科技方麵的全球領導者,但毫無疑問其光芒正日益暗淡。中國正在非常積極地向前邁進,並且正在克服一路上的大障礙。相比過去,中國現在有足夠的資金、熟練勞動力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來實現自己在全球科技事務領域的重要地位。毫無疑問,對全球創新來說,競爭仍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力,但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做法還是繼續在科技的各個領域與中國接觸,以推動更深層次的雙邊合作和技術轉讓。

中興事件,美國科技統治生態圈走向瓦解

 2018-4-21 21:03
http://wap.sciencenet.cn/blog-401933-1110187.html 

 曆史就在眼前!美國既是金融帝國,也是科技帝國,無論是金融還是科技,都需要以信賴為基礎,吸引大家一起陪自己玩,這就構成了一個戰略性的生態圈。現在,科技帝國的玩法可能要到頭了。利用芯片作為武器,特朗普對中國悍然動手,其反作用力將擊潰其全球範圍內實行科技統治的信賴基礎,全球供應商和客戶都將或明或暗扶植替代品,全球芯片產業圍繞美國巨頭轉的局勢將從現在開始走向瓦解。

另一方麵,讓美國充分認識到該事態對於自己苦心構建的戰略生態撼動,有利於化解中興的危機。

無論本次事件是攻擊性事件,還是普通的事件,特朗普都刺激到了中國民眾的神經。

對於恐慌情緒的散播者,隻說幾個小事實,穩定一下情緒,待會兒再詳細說: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太湖之光就是用國產CPU,2020年將建成的百億億次(不出意外將是下一個第一)超級計算機銀河三號也用的是國產CPU;目前中國通用集成電路的製程技術僅僅落後三四年;美、韓、台有16納米製造技術(美剛出7納米),中國是28納米,但軍用的不用這麽高的精度,要的是穩定性。

 正文

提綱:

一、美國技術統治所需的全球協作和供需的信賴基礎被撼動,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供求、研發生態圈將走向瓦解。

二、美國無法真跟中國死磕,將中國擊潰,因為這將使美國全球平衡的國策毀於一旦。

三、美國真死磕,也磕不下中國,分析三個問題:芯片戰來了,1、中興會不會倒?2、中國製造會不會打回原形,中國崛起會不會受阻?4、中國國防是否會出現崩潰性危險?

四、中國要做的。

中興通訊被美全麵封殺,美國的芯片等任何產品和技術都不能賣給中興。有人認為中興將全麵崩潰;想得深一些的人認為這是美國對“缺芯”的中國製造,進行的一次點穴式的精準打擊,而中國則被徹底揭穿了製造業虛假繁榮的泡沫;進而,有人聲稱,中國崛起遇到了嚴肅的試金石,其意思就是,中國崛起沒有經受住核心考驗;再進而,一些人認為這是威脅到中國國家安全的嚴重事件,將讓中國的裝備從民用到軍用的全都變成無芯的白癡;更加有危機感的人認為,中國的國防其實根本不可靠,美國想怎麽打中國,中國都沒法還手。事實上,所有的看法都隻看到了一個方麵,事實上還有將影響全球格局的另一方麵:這次美國的行動,傷人800,自損1萬(不是1千),對自己的傷害,遠遠大於對中國的傷害,將嚴重動搖美國對世界的技術統治基礎。

一、美國技術統治所需的全球協作和供需的信賴基礎被撼動,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供求、研發生態圈將走向瓦解。

(一)美國芯片巨頭的神話是靠全世界力量加持的結果,並非不可超越。

1、美國芯片巨頭的客戶資源基於信賴。

為什麽全世界的計算機廠商都用英特爾,為什麽全世界的手機廠商都用高通?因為他們知道,英特爾和高通的通用芯片隨時可以采購,自己不用花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資金去重複性研發,不擔心他們會卡自己的脖子,這就是信賴!當英特爾和高通在激烈競爭中獲得優勢之後,采購商都沒有了保持備份的貨源的警惕性和積極性,大量客戶資源就源源不斷毫無保留的提供了進來,由於信賴帶來的穩定客源,讓英特爾積累了大量資金,也阻斷了追趕者的經濟來源。信賴沒有時,一切都將不存在。

2、美國芯片巨頭取得的研發成就也依賴全球的信賴。

為什麽英特爾和高通會變得這麽強?因為,在完全信賴的基礎上,全球計算機芯片產業圍繞英特爾進行大分工,並且高度一致地協調自己所負責的那一部分研發和生產進度,協助美國的兩大芯片巨頭創造了持續了半個世紀的奇跡,那就是摩爾定律,它的一種簡單通俗的描述可以是這樣:每隔18-24個月,集成電路的性能就要提高一倍。這個奇跡在半個多世紀的迭代獲得了以億倍來衡量的提高。

摩爾定律的奇跡,是全世界芯片產業積極配合美國公司的結果。這不僅反映了科技的偉力,也反映了全球的芯片產業對美國的兩大芯片公司是多麽的放心,否則誰會那麽傻去拿出全副家當去配合他們實現如此精確而準時的提高呢?

原本英特爾也不是唯一一家美國CPU廠家,由於實現技術領先之後,體現出了充分的開放性,贏得了客戶和供應商的信賴,客戶毫無保留的訂單支持,上下遊廠商毫無保留的配合與融合,才造就了美國芯片巨頭的神話。

(二)、信賴崩壞之後,維持美國的科技核心地位的信賴基礎可能瓦解。

經過了中芯事件,現在,全世界(不僅是中國)的公司都發現,原來連民用芯片也不是想買就買的,那大家憑什麽去繼續信賴美國的兩大芯片巨頭呢?

不用很久,隻要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就會有三個事情發生:

(1)、芯片采購商開小差,積極尋找替代品,甚至扶植潛在的替代品。

(2)、芯片產業的上下遊廠商開小差,積極發展與兩巨頭合作之外的新選擇,進行芯片研發。

(3)、各主要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鐵了心去發展獨立的芯片產業鏈,避免美國關鍵時刻一劍封喉。

不用多久,在緊接下來的幾年裏,這三點就將逐一浮現,對於以美國公司為核心的全球芯片研發生態圈,將產生瓦解性的影響。

動作最大的將是中國,畢竟,中國的體量是最大的,與美國的關係也是很不牢靠的。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技術積累,在服務器CPU和手機IC上已經基本達到了國際水平,而通用CPU也僅僅比國外落後兩代,也就是三四年,借著這股東風,一定會出大動作。

當前中國的IC製程技術最先進的是廈門聯芯的28納米工藝,目前良率已經達到95%。而台積電在南京投資的生產線是16納米的精度,預計2018年底量產。而中芯的14納米生產線目標是2019年底量產。雖然三星的7納米生長線剛剛報道說量產成功,但現在國際上真正大量用的一流量產生產線,是2015年投產的台積電和三星的16/14納米生產線。中國其實相差也不是那麽遠。

實際上,現在中國已經開始全國總動員了,全國的各大國有和國家主導的基金,已經如下雨一般的紛紛砸錢來支持集成電路研發,截止2018年4月21日發稿時,資金雪球已經滾到了450億美元的體積。

其次就是英國,韓國、中國台灣等,都會拿出動作,因為英國有野心,也有基礎。英國作為歐亞大陸的離岸平衡手,自身必須有真材實料,芯片這樣的行業,一定要充分可靠才行,既然美國靠不住了,還是老娘自己來才行。它明麵上會配合美國,但台麵下一定會幹私活的。

可見,現在中興確實受到了嚴肅的製裁,但這隻是技術性的,英特爾和高通麵臨的,才是國際大潮的洶湧澎湃,恐怕它們要坐立不安了。

與英特爾和高通麵臨同樣的戰略困境的,還有美國政府。畢竟這次是美國政府開的壞頭,像芯片這樣與全球人民共同享受了半個世紀的行業,美國都敢說動就動,其它產業就更不用說了。盡管中興的辦事水平和職業素養都確實是太不爭氣了,但我們更要關注的是,特朗普的這次衝動,將給美國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以美國為核心的科技生態圈”的互信基礎,帶來不可挽回的破壞。

實際上,美國的金融核武器才厲害,隻要美國關閉一個國家的美元清算通道,那這個國家的美元外匯就等於廢紙。但美國哪怕當年對蘇聯都沒有用這個措施,原因就是,這個動作雖然爽、快、狠、準,但對美元的信用將產生摧毀性的打擊。

現在,特朗普爽了一把技術上的精準打擊之後,驀然回首,會突然發現,人心散了,隊伍沒法帶了,各國表麵上還是山呼萬歲,但私底下都已經各打各的算盤去了。

不僅是芯片產業,在各個關鍵行業上,原本美國給人的信賴感和確定性受到動搖,各個有能力的國家將各懷心思,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研發生態圈都將遭遇戰略性的崩盤。

二、美國沒想跟中國死磕,將中國擊潰,這違反美國的全球平衡的大戰略。

有人擔心美國這次真是要跟中國死磕了,要把中國扼殺在崛起的前夜,寧可自損八百也要去除心腹大患。

實際上,這誤解美國的國策了。

中國既是美國聯合其它國家來圍堵的對象,也是美國製約其它國家的戰略著力點。

美國作為遠離歐亞大陸的國家,對於歐亞大陸的政策,是繼承大英帝國的“離岸平衡手”的角色,使歐亞國家互相製衡,自己則花最小的力氣獲得長期而穩定的最大收益。在歐亞的東方,讓中、日、韓互相仇視,相互製衡;在歐亞的西方,讓俄(蘇)、歐互相敵對,相互製衡;在亞歐大陸的中部,讓各股勢力競相角逐,亂哄哄的互相製衡。這個戰略,英美一脈相承。

記住幾個曆史事實: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掠奪了圓明園(被他們視為皇家私人園林),但沒有掠奪作為國家象征的紫禁城,隻草草要了800萬兩白銀,和幾個通商口岸。因為他們清楚,若中國崩盤,肥肉會被俄國叼走。

1922年,英美聯合施壓,使得日本歸還在山東的權益,是為了製衡日本擴張。

1969年,蘇聯欲發動對中國的核打擊,是美國逼迫蘇聯放棄。這是為了避免蘇聯過度膨脹。

1991年海灣戰爭時,中國人被美國的戰爭技術嚇尿了,中國當時完全無法抵抗其高科技打擊,但美國並沒有出兵打中國。

可見,摧毀中國,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也同英美一脈相承、賴以立足的平衡政策相違背,美國不會這樣做。

那有人問,美國不摧毀,但想削弱一下中國,可以嗎?可以,但是不會,也做不到。這個問題在下麵就要談到。

三、沒有了美國芯片,1、中興會不會倒?2、中國裝備製造會不會被打回原形,中國崛起會不會受阻?3、中國國防會不會出現崩潰性的危險?

這三個問題層層遞進,實際上大家最關心的,也是最要命的就是,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把這三件事情從1到2到3的看,是一種把事件逐漸升級的思維,在分析前麵的問題時,總在惦記著後麵更嚴重的問題有沒有考慮周到,結果第1件最簡單的問題都說不清。因此,讓我們倒過來看:3、沒了美國芯片,中國會不會滅亡。2、中國崛起會不會受阻,1、中興會不會倒下。

先看問題3,中國會不會亡?

(1)軍事上,中國不會亡,國防也不會崩潰。

原因很簡單,沒了美國芯片,中國還可以生產出小型化的實戰氫彈,並有氫彈的遠程投放能力,在這種核恐怖平衡下,誰也不敢動。美國人是一顆氫彈也不想吃的,也一顆氫彈都不能吃的。有戰略核潛艇的中國是具有經受第一次核打擊之後的反撲能力的,美國隻要吃上幾顆,但實力就要大損,就算滅了中國,誰得利了呢?歐洲、日本、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韓國、伊朗,眾多國家會乘勢而起,脫離美國構造的體係,於是被中國的反撲削弱後的美國還要忙著對付更多的對手。還不如和其它國家一起樹立中國一個對手,團結起來圍堵中國,這樣省心省力,還有肉吃。

說到氫彈、導彈、核潛艇,真的,我們都要感謝老一輩,他們在建國初期那樣艱苦的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給我們這些兒孫打下了鐵桶江山。

(2)軍事技術上,芯片並非中國的軟肋。

 原因很簡單,因為軍用IC與民用的不同,不需要用最為精微的製程技術,反而需要導線寬一點,好承受更大的電流。軍用電子產品的界麵也不像遊戲界麵和美工繪圖界麵,不用那麽花哨,用的是簡潔的線條,因此不需要像通用CPU那樣自帶非常棒的內置顯卡,它需要的是穩定性,因此與服務器專用CPU是相似的風格,這一點中國做得很好。

 再放開一點,看看更廣闊的軍用電子元器件領域,自從駐南使館被炸之後,軍用電子元器件的投入就劇增。如今,軍用電子元器件的國產率已經達到80%以上。

(3)經濟上,中國也不會亡。

中美貿易戰發展到技術封鎖的層麵這一可能性,讓很多人對感到非常恐懼。實際上,看看俄羅斯就不會擔心了。沒去過俄羅斯的朋友,肯定對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憂心忡忡,因為遭到歐美聯合製裁嘛,覺得俄羅斯老百姓的日子怎麽過,經濟還能挺多久?事實上,去了才知道,俄羅斯人過得好得很,人家有耕地、有礦產、有工業,要什麽有什麽,水電暖氣基本都跟免費差不多,房子也不貴,生活好得很呢!其實中國也是,雖然人均資源不如俄羅斯,但中國仍然當得起“地大物博”四個字,糧食能自給自足(進口的糧食很多是喂豬的),火力水力發電完全可以供應全國用電,就算石油完全禁運,咱們就買電動車、搭地鐵、坐高鐵吧,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省下油供給給國防。。。

總之,手裏有糧,心中不慌;衣食住行保障了,其它的都不是要命的事情。

2、中國崛起會受阻嗎?

先看一個不久前的曆史:2015年4月,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禁止向中國4家國家超級計算機機構出售“至強”(XEON)芯片。當時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委會秘書長張雲泉表示,禁售短期內可能造成“天河二號”升級計劃拖延,但長期來看“是倒逼中國推進超算國產化戰略的重要機遇”。

時隔一年,天河二號已經裝著國產芯片運行成功了,張雲泉再次接受采訪時他表示,美國的芯片禁運反而縮短了中國的研製周期,使我們搞出了完全自主的高性能處理器和完全自主可控的超級計算機,“西方的芯片禁運對中國可謂利大於弊”。

 

   有人說國產CPU一無是處,沒了美國的CPU,中國連武器都要玩完。實際上,這是外行話,雖然國產CPU需要補的課很多,但真正要命的領域,國產CPU已經是可以擔當重任了。

比如全球運算速度排名第一的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用的就是40960個國產64位“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峰值運算速度12.5億億次美妙,持續工作速度9.3億億次每秒。申威眾核處理器,是總參56所研製,從90年代末開始的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國家投入了50多億美金,也算是拿了點幹貨出來。

另外還有銀河2號,以及2020年將出爐的銀河3號,用的都是國防科大自己研製的飛騰處理器,銀河3號建成之後,運算速度將達到百億億次每秒,可謂凶悍,比現在世界第一的太湖之光還要高出一個數量級。

申威處理器,飛騰處理器,都是服務器用的CPU,也就是計算用的CPU,在國防和工業領域,比筆記本電腦用的那種通用CPU要好,計算能力強而且穩定。因此,就算美國全部斷糧CPU,至少中國的武器係統是紋絲不動的,工業係統在調整後也是沒問題的。至於打遊戲用的通用CPU,確實中國還落後不少,不過這個其實可以喘口氣再說。。。

如果全中國都被徹底切斷了芯片供應,當然不可能一點影響都不受,但整體進程不會改變,中國崛起已是勢不可當。如文首的“開胃小菜”中所提,中國的服務器用CPU,手機用IC,都已基本達到了國際水準,國防不會出問題,工業經過調整和適配後也能繼續運轉,民用的CPU,中國需要追趕幾年的距離,但也沒有天壤之別了。

而通用CPU領域,之所以中國廠商的市場占有率那麽低,這與生態圈的構造有關,簡而言之,就是美國的通用CPU廠商已經讓供應商和消費者都適應了自己構造的一個圈子。當大家都很放心的進行買賣時,必然選擇最為價廉物美的,這樣,領先一籌的美國廠商自然就吸引了絕大部分的份額,這個圈子也就良性循環了下來。要打破圈子,需要有巨大的震撼力,恰好,特朗普的這次芯片攻勢就是一個極具心理威力的震撼彈,會將這個圈子撕開裂口,在中國和其它群雄心理埋下鐵了心單幹的種子,生態圈從現在開始,已經從極盛走向衰落了。

 對於美國的芯片打擊,中國人心理上的慌張遠大於打擊本身的威力,國人當自強,看到自己的立足之本,才能在此基礎上做到西學中用,實現趕超。

中國被特朗普的芯片震撼彈嚇了一跳之後,已經開始全國總動員,拉開了芯片產業單幹浪潮的序幕。

中國崛起未受阻,美國的衰落反倒加速。

特朗普這次,的確缺乏更大的戰略考慮,判斷和行動都局限於技術層麵。

3、中興會倒下嗎?

解決了2、3這兩個最難的問題,這個最簡單的問題還是一個問題嗎?

隻要中國不亡,崛起不斷,中興倒不倒下,還是個問題嗎?

隻要中國不亡,崛起不斷,中興這種國家的寶貝疙瘩,還能倒嗎?

其實,中興可以有N種法子活下來。大家自行腦補即可。

這已經不是本文的重點了。

重點是:

無論美國這次是打貿易戰,還是技術侵略,還僅僅是一個由於中興本來的失誤造成的單純事件,這次中興事件,都將成為中國凝聚士氣,振興IC產業的一聲號角。

美國人會很後悔。

當然,祝中興好運!

四、中國要做什麽?

這個問題,我想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在此我隻想發表一點點感慨。

中國自抗美援朝開始就開始發展電子工業和科研,在六七十年代,中國大陸的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一直是僅落後於美國,而領先於韓、台、日,1973年第一台國產的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105機問世;1975年第一批DRAM問世,比美國晚五年,比韓國、台灣早四五年;1979年上海元件五廠和無線電十四廠甚至仿製成功英特爾公司1974年推出的8080CPU(助推個人電腦普及的功勳CPU),比德國仿製成功還早一年。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即使是自己自力更生,也可以在不很長的時間內趕上美國。

但受到80年代部分科技戰線“做不如買”的錯誤路線的衝擊,在引進技術受到挫折和延遲之後,竟然出現了把芯片研發的撥款變成貸款的荒誕局麵,還花重金從國外引進了大量淘汰落後的毫無價值的晶圓生產線,從80年代開始,被韓台反超,至今沒有實現逆轉,更不用說跟美國比了。

當建國以來三十年積累的電子工業基礎和人才隊伍土崩瓦解的時候,許多地方開始花巨大的代價去吸引外資來華設廠。

80年代末,國內開始出現電腦公司的時候,1990年中國對外徹底開放了電腦市場,國內的電腦公司失去了保護,瞬間被擊潰。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總之,我們要做什麽,就要看我們得到了什麽樣的教訓。

還有一點很感慨,前麵說到“中國不會亡”的時候,提到了氫彈、導彈、核潛艇這些保護神,此外還有建國後翻了幾倍的農田灌溉麵積,和無比宏偉的八萬多座水庫,這些讓我們手中有糧、手中有槍的根本大計,說來說去都還是我國最艱苦的時候奮發拚搏留下來的家當,沒有這些的話,我們還有什麽底氣和餘力去談芯片呢?

我們的教訓隻有一條:什麽時候放棄了自力更生的原則,什麽時候就是噩夢的開始。

 

最後,兩句話:

1、自力更生,才是出路。

2、美國打了中興一棍,卻不小心震醒了整個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