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2)
2019 (53)
2020 (55)
2021 (46)
2022 (66)
2023 (59)
2024 (63)
2025 (2)
我曾數度在論壇上使用“撩撥”一詞,自以為對中文意思的把握比較到位。關於對應的英語單詞,有過一閃念。無奈,這類詞尚在雷達探測距離之外,一時上不了口,便一閃而過。我對澳洲的Sky News心儀已久,每次瀏覽新聞都會光顧。今天淩晨,打開平板,看到Sky News的一則消息及其標題,先是惑心一困,後是會心一笑。
令我困惑的是其英文注釋,Donald Trump hilariously trolls Jill Biden after she was caught looking at him 'lovingly' in Paris。大意是,Jill Biden在巴黎充滿愛意地偷瞥川普,川普察覺後把她怎麽著了。除了troll以外,其它字都認識,而這句話的要害恰恰在這個troll上。川普把Biden太太怎麽了?真急死人了。
平心而論,不能說我不認識troll這個單詞,曾跟一個段位較高的釣友去釣過rainbow trouts,不斷地甩出去收回來,那叫trolling。甩出去收回來,放之於釣魚,不難理解,放之於Biden太太,如何理解?有點那個意思,可到底是不是那個意思?巴黎聖母院可不是locker room,別弄得不是那個意思,而我以為是那個意思,那就沒意思了。
據說,維特根斯坦經常為一個哲學問題於淩晨去敲羅素的門。對於一個俗人來說,troll的那點意思比哲學問題要有意思得多。我最終熬不過好奇心的折磨,仿效維特根斯坦,於淩晨時分上網查詢troll的準確意思。不查不知道,一查會心笑。troll的那點意思就是那個意思,亦即我正確地使用過的“撩撥”。這是俚語用法,作為第一代移民,不親自troll女人,很難掌握這種用法。
弄懂了troll的意思,也就深刻地理解了大標題,Joe Biden's Humiliation。自己的太太充滿愛意地偷瞥川普,川普發現後,禮貌地回致愛意。這讓Biden的老臉往哪兒擱?回去後忍不住就要打老婆,個敗家的娘們兒,老子的老臉都讓你丟光了!啪!一記耳光,撲通!雙膝跪下。打電話報警就不必了,掌臉和下跪的都是Joe。Jill反而安慰,Joe, you answered all the questions. I am proud of you! 然後,Jill & Joe異口同聲,By the way, I'm J. Biden. Guess what? I didn't want to. They made me.
其實,Jill從未掩飾自己的那點心思。還記得投票那天她的著裝嗎?一身大紅!我敢跟任何人賭一塊糖,她那票投給了川普。不過,在民主燈塔之下,這很正常。選情酣時,兩黨鬥雞,盛氣疾視,劍拔弩張,互不相讓。大選一過,相視一笑,霧散雲消,生意照作,日子照過。
川普和Biden兩個白發漁樵,早已捐前嫌於白宮,泯恩仇於江渚,黨爭多少事,付之酒一壺。至於Jill,酒一壺可以改成香水一瓶。
美利堅是自由世界的燈塔,民主國家的典範。這才是燈塔與典範的政治精英應有的幽默與氣度。看到這一幕,我不禁為之擊掌,還要為之鼓與呼。加油,Don!加油,Jill!Joe,都這把歲數了,吃哪門子的醋?
談點個人看法,就算切磋吧。
依我的理解,撩撥至少包含以下兩重意思,flirt(調情),provoke(挑事)。另據Fox News幾個主持人對那一幕的解說,troll本身的意思顯然不是“調侃,揶揄、戲謔”。他們自己倒是在“調侃,揶揄、戲謔”。
川普是個君子,發現仇家的女人投來“愛意”,應該回致足夠的善意,不會使用“調侃,揶揄、戲謔”中的任何一個。媒體人從旁撩火,把川普回致的善意往調情上靠,純屬惡搞。不過,大家心裏都明白,二人充滿“愛意”的那一幕意在大選過後的全國和解。
川普香水的適時推出意味深長。惡搞的廣告詞說,a fragrance your enemies can't resist。兩個用香水聯係起來的人之間還有多少敵意?他們還是敵人嗎?
中文:撩撥 = 英文:flirt?
【Donald Trump hilariously trolls Jill Biden after she was caught looking at him 'lovingly' in Paris】
Troll 的意思太多了。
這裏的 troll 是不是翻譯成“調侃,揶揄、戲謔”比較貼切?
“拜登夫人充滿愛意凝視川普被發現,遭川普調侃”
好吧,就依你,troll troll走廊裏的人。
台灣朋友也夠含蓄,放電。
值得開懷大笑。
火車不是推的,Jill不是Troll的。
話說的這麽直,還怎麽在外交場麵上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