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37)
2021 (42)
2022 (39)
2023 (32)
2025 (1)
緬甸之亂
巴基斯坦與馬六甲海峽之困
2021年2月1日,緬甸政變。
其後,為恢複民主選舉的民眾抗議和軍方的血腥鎮壓,便成為東亞新聞的主題。
政變的根源眾說不一,但軍政府的獨裁意識已經充分顯露。一個正在民主進程的國家為何出現政變?改變民主對誰有益?是誰在支持政變?為何在緬甸?緬甸擁有一個獨裁的軍政府,會對誰有益?有何益?
回答這些問題並不難。但最容易的解答方式,是從最後的問題開始。
為此,須看一下東亞地圖。
選自Google map,感謝!
從地圖上可以明顯看到,緬甸的地理位置,位於印度洋東亞部分的最頂端,也是喜馬拉雅山脈之東,印度洋距離中國內地最近的區域。
能源,對任何國家都最為關鍵。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如今已經無法擺脫對外來能源的依賴。
中國經濟的命脈——能源輸入和橫跨東西的經貿貨物,都必須經過南亞的馬六甲海峽。這段極狹窄的海峽,是進出中國的海路咽喉。盡管馬六甲海峽受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管轄,但由於曆史原因,無疑會在美國控製之下。
中國大量的能源是從北方的俄羅斯購買的。但中俄之間的關係,一直因缺乏信任而脆弱。中國在科技、商業和軍事的不良信譽,讓俄國人早已對中國極度防範。中國政府也很清楚北方之熊的不可靠和貪婪。如今中俄兩國的關係,僅僅是彼此爾虞我詐,互為利用的買賣。兩國貌似協作,也僅僅是表麵文章,做給美國人看。
印度洋是中國西路海運的必由之路。利用印巴之間的矛盾,中國一直用物質利益喂養著巴基斯坦。其重要目的,便是在巴基斯坦立足,爭取保護印度洋航道,並同時製約印度北方的軍事行動。
為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中國利用與巴基斯坦土地接壤,一直試圖通過巴國從中東輸入能源。
中國的決策者很清楚,信仰決定著思想,而思想決定著行為。信仰不同,同時中國暴力鎮壓穆斯林的行為,使得名義上很鐵的中巴關係,已經變得脆弱不定。
如果中巴關係惡化,一旦中國與歐美出現軍事危機,馬六甲海峽必然會被封鎖。屆時,突破太平洋無望的中國,能源和經濟咽喉將被阻斷。 那時,中國南海的價值,僅僅是被四處瓜分的油氣和海鮮。
為避免在關鍵之時過分受製於人,中國必然要另辟蹊徑以保證戰略供給。相比巴基斯坦的位置,緬甸有著無法比擬的地理優勢。
巴基斯坦海岸距離中國邊境的直線距離在一千五百公裏以上,不僅要經過大片高山地帶,進入中國後,距離內地經濟重點區亦有四千公裏之遙。而緬甸,其海岸距離中國的雲南僅僅600餘公裏。其間僅僅是一些丘陵和廣闊平原。
掌握緬甸,中國不僅可以避免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對藏南爭議領土亦有明顯的戰略優勢。那時,將與日喀則亞東縣布置的軍事力量,對藏南爭議領土(印度的阿魯那恰爾邦)形成鉗夾之勢。一旦戰事爆發,自緬甸“借道”孟加拉國,可迅速切斷印度與其東北地區的聯係,將藏南印占領土迅速奪取。
如此,中方必然將不惜代價,去扶持一個強硬並能從中國獲得明顯好處的緬甸政權。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不用說一個小小的緬甸軍事集團。
很久以來,由於文化背景相似,密切的經貿往來和民族血統的紐帶,緬甸一直作為中國的“南部特區”存在著。自從昂山素季執政,思想已然有些西化的緬甸領導者對民主製度的推行,必然會讓其北方獨裁的中國政府坐立不安:一個走向民主法治的緬甸,必然會向歐美傾斜。
如何阻斷緬甸的民主進程?如何扶植能使中國在戰略上獲益的政權?方式和途徑都很簡單。
如是,便似乎已經回答了上麵的所有疑問。
鑒於中共政權的統治特征和對外的行事方式,世界必將見證中國介入緬甸事務和未來。
感謝!
朋友不是買來的。國與國的交往也一樣。全世界到處買“朋友”的國家,估計隻有一個。最後的結果如何,嗬嗬!
“鑒於中共政權的統治特征和對外的行事方式,世界必將見證中國介入緬甸事務和未來”
說反了,應該是:鑒於西方政權見錢眼開的統治特征和對外的行事方式,中國必將見證西方拋棄緬甸事務的未來。
怪不得俺政治要補考,就是因為分不出誰是好蛋,誰是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