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鴿溪山莊—238—大雁的悲歡

(2025-04-29 17:20:04) 下一個

大雁的悲歡  

四月二十八日,雛雁出生了。

預產期計算的很準。

這天上午小島出現一聲輕輕的雁鳴。在遠處守望的雄雁即刻回應,並立刻飛向小湖,落在島旁的水麵。

雌雁從前一天的中午就沒有離開雁巢。與往日一樣,兩隻大雁鳴歌相會。我恍間看到,雌雁身邊,是一團毛茸茸的雛雁。

我數了數,四隻。

雌雁在島邊不停地望著雁巢,呼喚著。巢裏似乎還有沒跟出來的雛雁。

雁媽急切呼喚著,但巢裏沒有動靜。於是雁媽又飛上雁巢,重新臥下。但水邊石台上的四隻小家夥看不到雁媽,便不停叫。雁媽坐立不安,又得離巢照顧雛雁。

如此反複多次。

我站在湖堤高處,看不到巢中有任何動靜。於是決定上島一看究竟。

我換好防水服,小心來到島上。雄雁看到我接近雁巢,便滿腔怒火衝到我眼前,護著雁巢。

一隻雛雁沒有破殼,但嘴尖已將蛋殼啄破,在蛋殼裏不停鳴叫。

雁媽除了臥在蛋上,毫無其它辦法。無奈之中,我隻能當上助產士,幫助雛雁將部分蛋殼打開。

蛋殼的絨毛膜竟然有出血。這意味著雛雁發育尚未完成。未完成孵化的雛鳥往往有發育問題,會自然淘汰。我將雛雁放回巢穴,用羽絨覆蓋,希望雁媽能繼續臥巢一天。

我用枯枝幹草在雁巢旁做了個斜坡,希望雛雁能爬上雁巢。但雁媽反複嚐試,看到這個雛雁無法離巢,隻能帶著離巢的孩子漸漸離開。

我知道,雁媽決定放棄這個發育不良的孩子了。

我憐憫雁媽付出的辛苦,不忍這隻雛雁夭折,便決定去救救這隻被棄的娃兒。

尚在部分蛋殼中的雛雁失去了雁媽的溫度,很快便會失溫而亡。我收集了很多雁巢中的羽絨,連同雛雁一起取回,放進紙箱。

春日的陽光無法給予足夠的熱量。我隻能將紙箱置於溫室。我調整溫室門,使室內溫度在35度左右。

傍晚時分,溫室降到了25度。我隻能將雛雁帶進室內,放進懷裏用體溫暖著。小家夥精神好了些,但始終無法站立。我半夜睡下時,將雛雁放進鋪好羽絨的餐盒,貼身放進被窩。

被窩裏很溫暖。但我的付出終是徒勞。後半夜,這隻雛雁還是夭折了。

鴨雁80%的孵化率,在自然界是正常的。

一早天氣很好。明媚的晨光下,大雁一家漫步草坪。

晨露,樹影,新綠,大雁,野鴨,水雞,林鴿,野兔,鬆鼠,喜鵲,烏鶇,寒鴉,蒼鷺。。。鴿溪的一切,都沐浴在一份安詳。

當我把這份安詳收入鏡頭時,便知道其中一些光影,將化作插圖走進鴿溪的故事。這些故事是真實的,隨著時節的迎送葉出花落,也在平淡隨意間,寫下了鴿溪的悲喜。

從雛雁出生的那一刻,雄雁便不再對傷雁出現敵意。傷雁看到這對大雁身邊的幼雛,也很是興奮和好奇。

傷雁在大雁一家附近,時時展開有殘疾的翅膀,來回奔跑著。我是第一次看到傷雁如此高興。

我在想,或許傷雁的喜悅,也因為大雁一家能夠再次接受它。

歲月難靜好,風雨隨天籌。我看著大雁一家,一些擔心在浮現。

大雁育出幼雛後,往往會帶著小娃遊蕩在近水的區域。大雁父母知道,幾百米外有個更大的水域——Lewden Springs 釣魚塘。

帶娃走去魚塘,需要穿越樹林,更要走過步行道。步行道上總有遛狗的人。而這些狗,是自由奔跑的。

今天上午,我看到雁媽帶娃離開鴿溪,在田地邊緣緩緩向釣魚塘方向走去。我趕忙跑過田地,將大雁一家重又趕回鴿溪。

院落沒有圍欄。我用推車和磚石,將大雁容易離開的地點簡單擋住,但也知道這些措施,幾乎無濟於事。

大雁父母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卻不知,因為人類的侵占,自然的世界早已不屬於自然了。那些附屬於人類的猛獸,比自然中的鷹狐更加危險。

我這幾天需要去工作,此時隻能在心裏禱告,希望再回到鴿溪時,大雁一家還在。

世間太多的事無法掌控。人生尚難左右,更何況自然。

感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民.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lebear' 的評論 : 謝白熊!我想,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大概也會像我一樣去做吧。

很多時候,人類的一念之差或舉手之勞,就能決定自然界中的小動物,是否會擁有一生。
polebear 回複 悄悄話 醫者仁心,大自然的悲歡離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