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是《共產》資本家產嗎
《共產黨宣言》中說:“共產主義的特征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製,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製。
但是,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製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麵、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麵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最後而又完備的表現。
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製。
有人責備我們共產黨人,說我們消滅個人掙得的、自己勞動得來的財產,要消滅構成個人的一切自由、活動和獨立的基礎的財產。
好一個勞動得來的、自己掙得的、自己賺來的財產!你們說的是資產階級財產出現以前的那種小資產階級、小農的財產嗎?那種財產用不著我們去消滅,工業的發展已經把它消滅了,而且每天都在消滅它。“
又說:“你們說的是現代的資產階級的私有財產吧?
但是,難道雇傭勞動,無產者的勞動,會給無產者創造出財產來嗎?沒有的事。這種勞動所創造的資本,即剝削雇傭勞動的財產,隻有在不斷產生出新的雇傭勞動來重新加以剝削的條件下才能增殖的財產。現今的這種財產是在資本和雇傭勞動的對立中運動的。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對立的兩個方麵吧。
做一個資本家,這就是說,他在生產中不僅占有一種純粹個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種社會地位。資本是集體的產物,它隻有通過社會許多成員的共同活動,而且歸根到底隻有通過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活動,才能運動起來。
因此,資本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
因此,把資本變為公共的、屬於社會全體成員的財產,這並不是把個人財產變為社會財產。這裏所改變的隻是財產的社會性質。它將失掉它的階級性質。
在資產階級社會裏,活的勞動隻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裏,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隻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
因此,在資產階級社會裏是過去支配現在,在共產主義社會裏是現在支配過去。在資產階級社會裏,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個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
而資產階級卻把消滅這種關係說成是消滅個性和自由!說對了。的確,正是要消滅資產者的個性、獨立性和自由。
在現今的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範圍內,所謂自由就是自由貿易,自由買賣。
但是,買賣一消失,自由買賣也就會消失。關於自由買賣的言論,也像我們的資產階級的其他一切關於自由的大話一樣,僅僅對於不自由的買賣來說,對於中世紀被奴役的市民來說,才是有意義的,而對於共產主義要消滅買賣、消滅資產階級生產關係和資產階級本身這一點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要消滅私有製,你們就驚慌起來。但是,在你們的現存社會裏,私有財產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說已經被消滅了;這種私有製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私有財產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說已經不存在。可見,你們責備我們,是說我們要消滅那種以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沒有財產為必要條件的所有製。
總而言之,你們責備我們,是說我們要消滅你們的那種所有製。的確,我們是要這樣做的。“
共產主義是《共產》資本家的《產》嗎?還有更惡毒的說:《共產主義》不但要《共》資本家的《產》,還要《殺》資本家。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煽動仇恨和製造恐怖。
《資本家》是指:占有生產資料,剝削工人剩餘價值的《人》。
《占有生產資料》的是《人》。《人》赤條條來去,何為一出身就是《資本家》的?其實在資本主義社會裏誰是《資本家》的人一直在變換,沒有《共產》時,企業公司倒閉了,就不是《資本家》了。何來要《共》這個資本家的《產》?!
在資本主義社會裏,祖上有錢的可以成為資本家,低層的少數工人農民及其後代過到好機會時,也可以成為資本家,也可以成為資本家後又變為《打工仔》。
《占有生產資料》的《人》是在不同時期變換著的,而不是永生永世一陳不變的。就是曆史上的皇帝所《占有生產資料》在換代時全部《共產》了。怎麽說?誰《共》了誰的《產》?那時還沒有馬列主義學說,還沒有共產主義理想一說。財產都帶到棺材裏去嗎?
《共產主義》《馬列主義》。《共產黨宣言》開篇就說:“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有哪一個反對黨不被它的當政的敵人罵為共產黨呢?又有哪一個反對黨不拿共產主義這個罪名去回敬更進步的反對黨人和自己的反動敵人呢?“===反對的是這些權貴。
《共產黨宣言》又說:“至今一切社會的曆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而每一次鬥爭的結局都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鬥爭的各階級同歸於盡。“===一切社會的曆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
《共產黨宣傳》最後說:“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隻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製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麵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隻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隻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製度即資本主義製度。《消滅私有製》讓生產資料人人都有份即《公有》。當然包括原有的資本家和權貴。對於原有的資本家來說這是一個陣痛時期,過了這一關後原有的資本家們子女們就不是資本家了,和普通百姓一樣了。這叫人人平等,人人有人權,公平。
《人對人的剝削一消滅,民族對民族的剝削就會隨之消滅。》
《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一消失,民族之間的敵對關係就會隨之消失。》
《共產主義》的早期是《社會主義》時期,在《社會主義》社會裏就沒有什麽《資本家》,誰《共》了誰的《產》?更何況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之後就沒有《資本家》的稱號了。
《共產黨宣傳》中說的《消滅私有製》是指《生產資料》為所有人擁有,而不是少數人擁有。
因為《社會主義》是從《資本主義》轉化而來,在這社會製轉換之中就有原有的資本家。但也沒有全部將《資本家》“殺掉“。參加共產黨的人中就有資本家,還有紅色資本家。
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沒有資本家。走資派鄧小平複辟資本主義,又製造了新的資本家。這些資本家又私有化了生產資料,還用其賺錢占為自己或自家的私有,對工人公平嗎?
如今的世界各國,大體上可以分為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兩大陣營。然而社會主義實際上是為共產主義做鋪墊的,當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到一定的層次,就可以向共產主義邁進。
多年以來,西方都毫不遮掩地表現出對共產主義的討厭,立場的不同,注定了二者之間無法和諧共存。毫無疑問的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都有著各自的優缺點。西方也曾表示過對共產主義中優秀的一麵欣賞的地方。
然而一切矛盾的根源都在於利益。共產主義的出現觸碰了西方國家的蛋糕,這勢必會引來他們的不滿。了解了共產主義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矛盾,才能更好地分析二者之間的關係。
《共產主義》思想最早起源於德國,它以消滅階級、剝削、壓迫為己任,試圖創造出一個消滅了生產資料私有製的國家。
若是共產主義得以實施,世界上將不會再有窮人和富人的差距,每個人都能在社會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取得自己需要的資源。
反觀資本主義,資本主義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基礎,隨著資本的不斷流動,貧富差距問題將會越來越明顯。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出現壟斷的現象。在資本主義社會,極少部分的人掌握著大部分的財富,資本成了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
在共產主義社會,人們不會再因為出身的貴賤,智商的高低,容貌的美醜遭受不平等的待遇。
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一切都是向“錢”看。一個窮人若要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沒有資本作為支撐,人們幾乎寸步難行。辛苦打拚一輩子,隻是為了活著罷了。
因此共產主義更容易受到普通大眾以及窮人的認同,這是他們脫離不幸的絕佳機會,也是讓身份卑微者站起來的關鍵。但對於中產階級及以上的人們來說,他們還是更認可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方式。他們已經是如今世界範圍內的佼佼者,他們渴望將自己的優勢一直保存下去。
西方討厭共產主義,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世界範圍內的“佼佼者”。他們渴望身居高位,享受窮苦之人的頂禮膜拜,無需辛苦的付出即可獲得大筆的回報。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矛盾,實際上是個人利益的複雜糾葛。究其根本,無非是“錢財”二字罷了。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也曾產生過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矛盾,隨著“打土豪,分田地”運動的火熱進行,勞苦大眾的情緒達到了最高點。在此次運動中,辛勤耕作的農民第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流下的汗水不再是為了其他人,而是為了自己。
然而在世界範圍內,這樣的運動是無法順利進行的。因為資本家們有著不小的基數,還掌握著大部分的資源。若要讓西方國家接受共產主義,意味著資本家們需要將自己的財產全部掏出,與窮人一起共同支配。站在他們的角度,自然會心生不滿。
站在世界的角度來看,西方國家就好像一群人當中的富人。他們手握世界上大部分的財富,享受著一流的待遇。此時有人提出,要將他們手中的錢通通拿出來,與窮困國家一起使用,他們自然會心生不滿。
因此共產主義並不是消滅貧窮的最好方法,消滅貧窮才是發展共產主義的必經之路。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湧現出不少共產主義國家,但他們都無一例外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直到如今,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共產主義的國家,竟然一個都沒有。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矛盾,在國家的層麵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共產主義想要真正實現自己的目標,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美國與前蘇聯的爭鬥,進一步衍生為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矛盾。隨著前蘇聯的解體,美國更是搶占了話語權。美國認為共產主義的存在是無法順應時代的,是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西方國家對共產主義所表達的厭惡,實際上在表明自己與美國在一起的態度。
放眼世界範圍內,貧困的國家占據了大多數。他們沒有發展資本主義的資本,卻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阻攔下,放棄了共產主義的道路。選擇共產主義,或許會給他們的國家帶來更好的發展。但是麵對西方國家的不斷威脅,這一想法隻能匆匆作罷。
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共產主義國家聯合起來的可能。
因為共產主義的特殊性質,意味著共產主義國家一旦聯合起來,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將會不再明顯,甚至有可能融合成一個“超級大國”。到了這種時候,美國將會顯得束手無策。為了杜絕這一情況的發生,西方國家也會討厭共產主義。
西方討厭共產主義,是因為共產主義觸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的蛋糕。若是倡導共產主義的國家經濟實力穩步提升,乃至有一天超越了西方主義國家,此時再談蛋糕的重新分配,又將會是另一種局麵。
如今西方的堅決反對,不過是因為自身的利益遭到了侵犯。一旦他們能夠切實感受到共產主義帶來的好處,他們的態度也就會慢慢地發生轉變。
西方討厭共產主義,也是因為這給了窮人反抗的契機。麵對資本主義的壓迫,許多窮人已經習慣了逆來順受的生活。直到他們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才發現生活原來有一種全新的方式。這種思想上的轉變,勢必會給資本主義帶來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影響他們的安危。
經過無數先人的探討,人們深知共產主義才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最終形態。
如今的世界上,依然存在著不少無法解決的難題。在饑餓、疾病、剝削、壓迫、貧富差距等的不斷湧現下,底層人民的生活變得愈發艱難。但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西方國家的種種弊端也不斷暴露出來。或許他們在短時間內不會選擇走向共產主義的道路,但是與堅持共產主義的國家和睦相處,才能讓世界各國更好地應對重種風險。畢竟在危機麵前,保全自身才是第一要義。
相比於對共產主義的這些偏見,還是實際的困難更令人驚心。既然無法一較高下,倒不如和諧共存。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都有著自身的優勢與劣勢,若是能夠取長補短,方可將自身立於不敗之地。
《量化》是指目標或任務具體明確,可以清晰度量。
然而,具體到社會勞動中各行各業之內,行與業之間的千變萬化多種多樣,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以及單純的腦力或體力,又或是腦力和體力都有,或腦力多些體力少些,或體力多些腦力少些,又因工人們之男女年齡技術智能動人能力勞動經驗等等諸多因素影響,尤其是在大大小小輕重不同任務多少,且時間不同的勞動,加上工廠企業經營活動中,又諸如計劃的、生產的、采購的、銷售的、質量的、倉庫的、財務的、項目的、人力資源的、統計的、分析的、信息的、設計的、管理的等等,同樣如打掃衛生的今天很髒明天不怎麽髒,無時無刻不關係到不斷變化著的動態勞動中,是如何來《量化》工資的?又是如何來《量化》工資的公平合理性?又更談不上什麽“正確性“了。更加扯淡什麽“合理性“了。隻是資本家想給多少就多少而己。
工人們在資本家工廠被剝削後,工人們拿到了所謂自己的用出賣自己勞動力埃來的一點血汗活常的工資後又用去哪兒了?工人們在資本家工廠打工能不能為自己創造財富?而工人們在資本家工廠勞動創造的財富去哪兒了?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說:《當廠主對工人的剝削告一段落,工人領到了用現錢支付的工資的時候,馬上就有資產階級中的另一部分人——房東、小店主、當鋪老板等等向他們撲來。》
《當廠主對工人的剝削告一段落,工人領到了用現錢支付的工資的時候,馬上就有資產階級中的另一部分人——房東、小店主、當鋪老板等等向他們撲來。》
《當廠主對工人的剝削告一段落,工人領到了用現錢支付的工資的時候,馬上就有資產階級中的另一部分人——房東、小店主、當鋪老板等等向他們撲來。》
《共產黨宣言》中又說:現代工業已經把家長式的師傅的小作坊變成了工業資本家的大工廠。
擠在工廠裏的工人群眾就像士兵一樣被組織起來。
他們是產業軍的普通士兵,受著各級軍士和軍官的層層監視。
他們不僅僅是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的奴隸,他們每日每時都受機器、受監工、首先是受各個經營工廠的資產者本人的奴役。
這種專製製度越是公開地把營利宣布為自己的最終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惡。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氣力越少,換句話說,現代工業越發達,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擠。
對工人階級來說,性別和年齡的差別再沒有什麽社會意義了。他們都隻是勞動工具,不過因為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費用罷了。
當廠主對工人的剝削告一段落,工人領到了用現錢支付的工資的時候,馬上就有資產階級中的另一部分人——房東、小店主、當鋪老板等等向他們撲來。
以前的中間等級的下層,即小工業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業者和農民——所有這些階級都降落到無產階級的隊伍裏來了,有的是因為他們的小資本不足以經營大工業,經不起較大的資本家的競爭;有的是因為他們的手藝已經被新的生產方法弄得不值錢了。無產階級就是這樣從居民的所有階級中得到補充的。
無產階級經曆了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是和它的存在同時開始的。
最初是單個的工人,然後是某一工廠的工人,然後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勞動部門的工人,同直接剝削他們的單個資產者作鬥爭。他們不僅僅攻擊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而且攻擊生產工具本身;他們毀壞那些來競爭的外國商品,搗毀機器,燒毀工廠,力圖恢複已經失去的中世紀工人的地位。
在這個階段上,工人是分散在全國各地並為競爭所分裂的群眾。
工人的大規模集結,還不是他們自己聯合的結果,而是資產階級聯合的結果,當時資產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須而且暫時還能夠把整個無產階級發動起來。
因此,在這個階段上,無產者不是同自己的敵人作鬥爭,而是同自己的敵人的敵人作鬥爭,即同專製君主製的殘餘、地主、非工業資產者和小資產者作鬥爭。因此,整個曆史運動都集中在資產階級手裏;在這種條件下取得的每一個勝利都是資產階級的勝利。
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無產階級不僅人數增加了,而且它結合成更大的集體,它的力量日益增長,它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機器使勞動的差別越來越小,使工資幾乎到處都降到同樣低的水平,因而無產階級內部的利益、生活狀況也越來越趨於一致。
資產者彼此間日益加劇的競爭以及由此引起的商業危機,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不穩定;機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繼續不斷的改良,使工人的整個生活地位越來越沒有保障;單個工人和單個資產者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衝突的性質。工人開始成立反對資產者的同盟;他們聯合起來保衛自己的工資。他們甚至建立了經常性的團體,以便為可能發生的反抗準備食品。有些地方,鬥爭爆發為起義。
工人有時也得到勝利,但這種勝利隻是暫時的。他們鬥爭的真正成果並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來越擴大的聯合。這種聯合由於大工業所造成的日益發達的交通工具而得到發展,這種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聯係起來。
隻要有了這種聯係,就能把許多性質相同的地方性的鬥爭匯合成全國性的鬥爭,匯合成階級鬥爭。而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中世紀的市民靠鄉間小道需要幾百年才能達到的聯合,現代的無產者利用鐵路隻要幾年就可以達到了。
無產者組織成為階級,從而組織成為政黨這件事,不斷地由於工人的自相競爭而受到破壞。但是,這種組織總是重新產生,並且一次比一次更強大,更堅固,更有力。它利用資產階級內部的分裂,迫使他們用法律形式承認工人的個別利益。英國的十小時工作日法案就是一個例子。
舊社會內部的所有衝突在許多方麵都促進了無產階級的發展。資產階級處於不斷的鬥爭中:最初反對貴族;後來反對同工業進步有利害衝突的那部分資產階級;經常反對一切外國的資產階級。在這一切鬥爭中,資產階級都不得不向無產階級呼籲,要求無產階級援助,這樣就把無產階級卷進了政治運動。於是,資產階級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對自身的武器給予了無產階級。
其次,我們已經看到,工業的進步把統治階級的整批成員拋到無產階級隊伍裏去,或者至少也使他們的生活條件受到威脅。他們也給無產階級帶來了大量的教育因素。
最後,在階級鬥爭接近決戰的時期,統治階級內部的、整個舊社會內部的瓦解過程,就達到非常強烈、非常尖銳的程度,甚至使得統治階級中的一小部分人脫離統治階級而歸附於革命的階級,即掌握著未來的階級。所以,正像過去貴族中有一部分人轉到資產階級方麵一樣,現在資產階級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已經提高到從理論上認識整個曆史運動這一水平的一部分資產階級思想家,轉到無產階級方麵來了。
在當前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隻有無產階級是真正革命的階級。其餘的階級都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而日趨沒落和滅亡,無產階級卻是大工業本身的產物。
中間等級,即小工業家、小商人、手工業者、農民,他們同資產階級作鬥爭,都是為了維護他們這種中間等級的生存,以免於滅亡。所以,他們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僅如此,他們甚至是反動的,因為他們力圖使曆史的車輪倒轉。如果說他們是革命的,那是鑒於他們行將轉入無產階級的隊伍,這樣,他們就不是維護他們目前的利益,而是維護他們將來的利益,他們就離開自己原來的立場,而站到無產階級的立場上來。
流氓無產階級是舊社會最下層中消極的腐化的部分,他們在一些地方也被無產階級革命卷到運動裏來,但是,由於他們的整個生活狀況,他們更甘心於被人收買,去幹反動的勾當。
在無產階級的生活條件中,舊社會的生活條件已經被消滅了。無產者是沒有財產的;他們和妻子兒女的關係同資產階級的家庭關係再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了;現代的工業勞動,現代的資本壓迫,無論在英國或法國,無論在美國或德國,都有是一樣的,都使無產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法律、道德、宗教在他們看來全都是資產階級偏見,隱藏在這些偏見後麵的全都是資產階級利益。
過去一切階級在爭得統治之後,總是使整個社會服從於它們發財致富的條件,企圖以此來鞏固它們已獲得的生活地位。無產者隻有廢除自己的現存的占有方式,從而廢除全部現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無產者沒有什麽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
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
如果不就內容而就形式來說,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首先是一國範圍內的鬥爭。每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當然首先應該打倒本國的資產階級。
在敘述無產階級發展的最一般的階段的時候,我們循序探討了現存社會內部或多或少隱蔽著的國內戰爭,直到這個戰爭爆發為公開的革命,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我們已經看到,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但是,為了有可能壓迫一個階級,就必須保證這個階級至少有能夠勉強維持它的奴隸般的生存的條件。農奴曾經在農奴製度下掙紮到公社成員的地位,小資產者曾經在封建專製製度的束縛下掙紮到資產者的地位。現代的工人卻相反,他們並不是隨著工業的進步而上升,而是越來越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
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作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於社會了。資產階級不能統治下去了,因為它甚至不能保證自己的奴隸維持奴隸的生活,因為它不得不讓自己的奴隸落到不能養活它反而要它來養活的地步。社會再不能在它統治下生存下去了,就是說,它的生存不再同社會相容了。
資產階級生存和統治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裏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殖;資本的條件是雇傭勞動。雇傭勞動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競爭之上的。資產階級無意中造成而又無力抵抗的工業進步,使工人通過結社而達到的革命聯合代替了他們由於競爭而造成的分散狀態。於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辟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走資派中國政府自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有人將走資派中國政府稱為特色資本主義。總之,走資派中國政府己不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和行行式式如特色的,空想的社會主義是完全不同的。區別在於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由真正的毛澤東一代人初創的中國共產黨的宣言中所要的科學社會主義社會製度。而不是別的特色的社會主義。
現代全世界的所謂的政客們,曆史學家們,經濟學家們都活在謊言之中,全世界的所謂的知識分子們,磚家叫獸所謂的精英們都是謊言磚家造謠的皮包公司。中國走資派鄧小平的造謠總公司說,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時,全世界都順著說。似乎中國走資派鄧小平的造謠總公司自己也心慌,就在社會主義前麵加了個“特色“。而那些政客們,曆史學家們又都順著說。當搞市場經濟時又似乎說不通時,就在市場經濟前麵加上“社會主義“。那些經濟學家們也順著說。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上大學的應該有億萬人,博士碩士多達幾百萬。大學千萬所,馬列學院有很多,學馬列的,學曆史的,學經濟的等等千千萬萬個畢業生,搞不清現代中國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即便按中國走資派鄧小平的造謠總公司的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那麽,不知道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是什麽嗎?《社會主義》有形形式式,有空想社會主義,有各種特色社會主義,但都不是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這一點馬列毛澤東都說得很清楚明白。而走資派鄧小平是說過,他不懂社會主義是什麽,但他說的中國是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因而現代中國不是真正的《共產黨》領導的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
現代中國不是真正的《共產黨》領導的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理由如下:
真正的《共產黨》領導的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在馬克思著作中,列寧的著作中,毛澤東著作中講得很清楚明白。在這兒不詳細說了。有興趣的去學學即可,真正要想反對共產主義,反對馬列毛主義,消滅共產黨這麽一件大事,必須知己知彼才能做得到。
是不是《科學社會主義國家》有成功的案例參照對比,即新中國毛澤東時代就是真正的《共產黨》領導的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辟資本主義後的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可以說是中國特式資本主義。
具體來說,《生產資料》:毛澤東時代有千萬個大大小小的是全民所有或集體所有的全民企業和社辦企業,都是公有製。鄧小平時代是私有製,都是私有企業和資本家企業。前者沒有資本家。後者重新生產資本家。
《經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別。走資派40多年的改革開放所推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股市大跌、樓市危機、企業困境,舊模式難以為繼。一些反對去杠杆的人說,這是國進民退的災禍。因為銀行不給民營企業貸款了,企業沒錢了。上市公司從股市上圈了大筆的錢,老板又以股權質押拿走了大筆的錢。他們怎麽還缺 錢呢?他們為什麽還是把企業搞得不死不活?
毛澤東時代的工廠不是國有企業,是全民或集體企業。企業是人民所有,人民經營。毛澤東認為國家建工廠是養活工人的,工廠賺了錢,國家就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工廠培養了工人,工人是生產力,他們學會了技術和管理,就派他們去建新工廠。工廠實行民主管理,每個工人都能發表意見,提合理化建議,廠長從優秀的工人提拔,廠長的工資和工人一樣多。
《人民代表》:工農多和工農少之別。
《幹部和官員之別》:前者為人民服務。後者為人民幣服務。
《股票》:社會主義沒有。不勞而獲剝削者的一種賺錢遊戲。
《住房》:免費和買賣的區別。
《教育》:免費和用錢買教育的區別。
《醫療》:免費和先付錢後看病的區別。
《工作》:政府安排和自己找工的區別。
《工作時間》:八小時工作和九九六工作的區別。
《妓女》:有和無區別。
《販毒吸毒》:有和無區別。
《販賣婦女兒童》:有和無區別。
《四大自由》:有和無區別。
《罷工遊行》:有和無區別。
《對待學生運動》:支持和鎮壓的區別。
《對待婦女》:婦女能頂半片天和鐵鏈女的區別。
《流浪漢》:有和無區別。
《五保戶》:有和無區別。
《政府工作的》:幹部和官員的區別。
《資本家》:無和有的區別。
等等。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也承認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叫三大差別。也不是完全的一大二公平均主義。工人有八級工,工資有差別。
國家給工人的工資、福利比如免費上學、醫療等就是所有者的回報。幹得好,貢獻大,就能提拔。管理者幹部如果多吃多占、不參加勞動和辦事不公,就會被 監督,就幹不下去。
比如土地是全民所有。除了國防、交通、水利、工廠、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設,國家是不能隨意征收農民土地的。征收了農民土地,給予補償就是讓他們當工人,吃國庫糧。是不能把全民所有的土地拿來出售的。全民土地征收出售所得應該是全民所有,而不能當作財政政府花掉。
這恐怕是國有和全民所有的區別。全民所有,你不能把所有者下崗,也不能把所有者的東西隨意拿走。
有人說,毛澤東時代的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製企業機製不活,不能發揮“能人”的積極性,大家都說了算,都想做主人,根本沒法決策,企業如何辦?
因此,中國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
那個時候的政府確實沒有多少錢,財政不能說是崩潰,但比較窮。因為稅收少。政府也不養那麽多人,一個縣委大院200多個人,有的人還是亦工亦農,不是幹部,不發工資,用糧食來換糧票,幹部的工資也少。積累的資金也多用於建工廠了。
因此,毛澤東身後,太多幹部恢複了官位,很多 人要進機關當官,人員成倍、幾倍、十幾倍、幾十倍的增加,當然就沒錢了。當然就是崩潰的邊緣,沒有給他們留下養官的錢。
他們突然發現,毛澤東時代太不重視官員了,國家養的官不多,但養的人卻很多。幾千萬工人都是國家養的,都是拿財政的錢,國家發工資。這就動起工人的腦筋。讓工人下崗,國家不給工人發工資,財政就有了很大一塊錢。
做到這一步就要國有企業改革,第一項改革就是“撥改貸”。建企業而國家不再出資出錢,用銀行貸款,企業自負盈虧,然後就是承包經營,再後來就是徹底的民營化,送了,賣了! 政府徹底解除企業包袱,而且還要企業交更多的稅收。
這個期間最難的是觀念的轉變。工人會說,我以前跟機關幹部是同樣的身份,沒有差別,為什麽我就要下崗自謀職業,而機關幹部就越來越多,差別越來越大? 就有了穩定壓倒一切!
從戰爭中走過來的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必然帶有強烈的軍事化的東西,以軍事化辦工廠和管理社會是不可避免的。而軍事化的那套東西也是行之有效的,效率非常高。效率和速度高到讓美國和西方國家害怕。但人總不能一直生活在戰爭之中,毛澤東那代人生活在戰爭之中,後來的人當然要改革和改變。軍事化要向經濟建設過渡,軍事化要向計劃經濟過渡,計劃經濟要向市場經濟過渡,這是必然的。
走資派割斷曆史,作徹底否定的錯誤的改革開放。
毛澤東經濟建設的方向、路線是不能否定的,那個時候的建設速度和質量是沒人可比的,那個時候人心和凝聚力也是前無古人的,27年走過西方300年的工業化曆程,追平信息化技術,這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的,是世界奇跡。
而這個奇跡就是那個時候的工廠和工人創造的。
27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中國建了這麽多工廠。這些工廠效益如何?
建這麽多工廠不就是這些工廠的效益積累起來的。中國既無內債,也無外債,建設資金都是靠這些工廠積累起來的,滾雪球式發展,並且還實現了兩彈一星等高科技的重大突破。那個時候隻見工廠天天建,很少見到工廠倒閉。建了成片的工廠,還沒有一分錢的欠債,效益還不好?
現在走資派中國經濟講的多是投資花錢,很少聽到講賺錢,講效益。聽到的多是房地產和金融P2P,幾乎聽不到建工廠。上市公司當然是好企業,可你見過幾家效益好的,多是負債累累,現在股權質押貸款又還不上了,要政府來救,還說又酸酸地說“國進民退”了。
那些民營化了的國有企業呢? 毛澤東時代的企業還留下幾家?
改革是發展企業,讓企業更多更大,改死了,改沒了,肯定不是改革的初衷。
可以把現在的企業和毛澤東時代的企業對比 一下,才能有正確的結論。
不能用實踐先驗論標準來徹底否定。
40多年的實踐,已經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曆程進行一次真理的檢驗。
這些股權質押貸款都還不上,銀行一收貸就活不下去的企業機製多麽好、老板多麽英明,效益多麽好,恐怕是說不出口的。
還有那一大堆根本不想還也還不上的地方債,也恐怕不能再吹是政績。
當然也沒人敢說空前絕舉世無雙的房地產、高房價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
40多年走資派時代,就是一地雞毛,一堆債,一攤爛帳。
應該撕開披著《共產黨》外衣的走資派中國的麵沙了。
中國還是《共產黨》的國家嗎?看到一些瘋狂的反對以《中國共產黨》的新中國為目的,來反對現代走資派特色中國的瘋子們的言行時,總覺得這些瘋子們是真瘋還是裝瘋,是不懂還是假裝不懂?而是在說謊造瑤煽動對共產黨的仇恨和製造對共產黨人的恐怖,目的為了隻是反對中國而己。有的洋瘋子為了反中國不惜損人不利己。
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權貴們反對以《中國共產黨》的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是可以理解的。《共產黨》一誕生就開始反對了。
而反對以《中國共產黨》的中國為目的,來反對現代中國的瘋子們有煽動仇恨製造恐怖之謙。因為,如果反對現代中國的瘋子們不懂中國的曆史,隻能說明隻是個“腹中空空“無能之徒,有何資本來《反中反華反共》?如果反對現代中國的瘋子們懂中國的曆史,卻有意反之,隻能說明,即便走資派中國複辟了資本主義,西方還是不容。
毛澤東:“事情不是那麽簡單,人家資本主義製度發展了幾百年,比社會主義製度成熟得多,但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會曆史長,地域發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國主義弱肉強食,搞得民不聊生,實際四分五裂。
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隻能是別人的附庸。帝國主義在能源、資金許多方麵都有優勢,美國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既合作又排擠,怎麽可能讓落後的中國獨立發展,後來居上?“
毛澤東:“過去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看還是走不通。要走,我們就要犧牲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和井岡山的追求。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會激化,搞不好,還會被敵人所利用。四分五裂,危險得很。印度不是分裂了嗎?”
毛澤東:“我們要摸索出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避免走資本主義道路,防止修正主義,要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的一些好製度、好作風。
現在幹部的特權對我們的孩子也有影響。他們從小讀的是幹部子女小學、幹部子女中學。他們比一般工農子弟容易入團、入黨。別人沒有的東西,他們能有;別人不能去的地方,他們能去,他們可以看內部電影;他們沒有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優越感。要教育他們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我們的幹部子弟有些現象令人擔心,井岡山革命精神不能丟了,不能從我們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丟了。“
1965年5月21日-29日,時隔三十八年,七十二歲的毛澤東同誌重上井岡山。在當年革命烈火燃起的地方,領袖心懷執政黨的崇高責任和人民群眾的深切重托,結合我國和世界的現實,發表了這篇令人深省的重要談話。
毛澤東在五月二十一日的談話:“問題不在於誰的判斷正確,而在於包產到戶還是農業集體化。這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如果無產階級不加強領導,不做工作,就無法鞏固集體經濟,就可能走到資本主義的斜路上去。包產到戶,短期內可能會增加一些糧食,時間長了,就會兩極分化,資產階級就會重新起來,剝削勞動人民。
客觀上就是階級鬥爭。現在有些人不願意承認它。我找了一些同誌談話,有人聽說我國還有階級存在,大吃一驚。資產階級從來不承認有階級存在,說階級鬥爭是馬克思捏造出來的。
孫中山也不講階級,隻說有大貧、小貧之分。還有沒有階級?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這是個根本問題。一部文明史,就是階級鬥爭的曆史。現在無產階級掌權了,不讓資產階級複辟。
資產階級掌權,不讓無產階級起來,不是你壓迫我,就是我剝奪你,這就是階級鬥爭嘛。不過形式有所不同。資產階級嘴裏不承認,實質一樣。我們共產黨的第一課就是階級鬥爭,血淋淋的階級鬥爭。
一九二七年快過年的時候考察農民運動,又來到醴陵,住在縣農會的先農壇。農會負責人是孫筱山,羅學瓚是縣委書記,他們睡在一個房裏。一九〇六年萍瀏醴起義失敗了,大革命也失敗了。
失敗教訓了我們。我們共產黨人慢慢從血的教訓中懂得革命要成功,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總結前人失敗的教訓。轉回來說,當年安源大罷工吸取了萍瀏醴起義失敗的教訓。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也是接受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
你(張平化)懂得了這些曆史,就懂得了北戴河我為什麽將“包產到戶”看得那麽嚴重。不太清楚,上了井岡山後我們再說。“
毛澤東在五月二十三日的一段談話:“蘇聯上將工資是上士的30多倍,美國是20多倍。我們比蘇聯、美國好一些,但比戰爭年代區別大多了。我們高級幹部有小車、秘書、小樓,還有站崗的。官做大了,錢掙多了,拉開了與群眾的距離,還願不願意下去當普通人。劉俊秀同誌,你還能不能當農民。王卓超同誌,你願不願意重新當戰士?
魯迅有句名言,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其為路。井岡山的道路是這樣,社會主義的道路也是這樣。不過,走這條路比井岡山時期還要難。搞不好,就會走到邪路上去,蘇聯不就是這樣嗎?蘇聯修正主義集團已失去人民的擁護,將來帝國主義一打壓,搞不好甚至會亡黨亡國。”
毛澤東在五月二十五日重要論斷:“你(張平化)是沒有忘記專列上我的許諾吧。我為什麽把包產到戶看得那麽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製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產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製有一天也會變。
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麽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麽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麽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
井岡山鬥爭說到底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是一場槍杆子青年運動。井岡山鬥爭高舉五四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進一步反剝削反壓迫,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五四青年運動的繼續和發展。井岡山的鬥爭是偉大的,這些為革命犧牲的青年人是偉大的。
一想到建立紅色政權犧牲了那麽多的好青年、好同誌,我就擔心今天的政權。蘇聯的政權變了顏色,蘇聯黨內有個特權集團、官僚集團,他們掌握了國家的要害部門,為個人撈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一般黨員和普通老百姓是沒有什麽權利的。你提意見他們不聽,還要打擊迫害。
我們國家也有危險,官僚主義作風反了多次,還是存在,甚至比較嚴重,官僚主義思想也比較嚴重。打擊迫害、假公濟私的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你們知道得比我多。但報喜不報憂,這也是官僚和封建東西。
做官有特權、有政治需要、有人情關係。縣官不如現管,假話滿天飛,忽“左”忽右、形左實右,這些很容易造成幹部的腐化、蛻化和變質,蘇聯就是教訓。我很擔心高級幹部出現修正主義,中央出現修正主義怎麽辦?有沒有製度管住他們?當然,像“二十三條”講的,這裏絕大多數幹部包括黨的高級幹部還是個認識問題、教育提高的問題。怎樣教育提高?
現在高幹子女特殊化成了正常化。我侄子毛遠新在哈軍工讀書,他們那個學校高幹子弟比較多,有些還是保送的。毛遠新高中畢業時也被保送到哈軍工,我不讚成,才又去考。考上了清華,第二年轉過去。陳賡那時還活著,當校長。他們放假回家,黑龍江省委還請哈軍工高幹子弟吃飯,工農子弟就不請嘛!這說明了什麽問題?這和我們井岡山時期提倡的東西不一樣。條件好了,共產黨掌權了,過去的優良作風還要不要繼承?怎樣繼承?“
《中國共產黨宣言》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日
1.共產主義者的理想
A.對於經濟方麵的見解共產主義者主張將生產工具——機器工廠,原料,土地,交通機關等——收歸社會共有,社會共用。要是生產工具收歸共有共用了,私有財產和賃銀製度就自然跟著消滅。社會上個人剝奪個人的現狀也會絕對沒有,因為造成剝奪的根源的東西——剩餘價值——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取得了。
B.對於政治方麵的見解共產主義者主張廢除政權,如同現在所有的國家機關和政府,是當然不能存在的。因為政權,軍隊和法庭是保護少數人的利益,壓迫多數勞動群眾的;在生產工具為少數人私有的時候,這是很必要的。要是私有財產和賃銀製度都廢除了,政權,軍隊和法庭當然就用不著了。
C.對於社會方麵的見解共產主義者要使社會上隻有一個階級(就是沒有階級)——就是勞動群眾的階級。私有財產是現社會中一切特殊勢力的根源,要是沒有人能夠聚集他的財產了,那就沒有特殊階級了。
2.共產主義者的目的
共產主義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產主義者的理想,創造一個新的社會。但是要使我們的理想社會有實現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鏟除現在的資本製度。要鏟除資本製度,隻有用強力打倒資本家的國家。勞動群眾——無產階級——的勢力正在那裏發展和團聚起來,這個勢力是會使資本主義壽終正寢的。這種勢力是在那裏繼續增長,這正是資本家的國家內部階級衝突的結果。這個勢力表現出來的方式,就是階級爭鬥。
所以階級爭鬥就是打倒資本主義的工具。階級爭鬥從來就存在人類社會中間,不過已經改變了幾次狀態,因為這是以生產工具的發達為轉移的。在封建國家的時候,階級爭鬥也是一樣的存在;但是與在資本家的國家下麵的階級爭鬥是有分別的,因為資本家的國家下麵階級爭鬥是格外緊迫,其勢足以動搖全世界。這種勢力的增長,日見堅實,終歸會把資本主義鏟除了去。
這種爭鬥的增長,是曆史的法則。
共產黨的任務是要組織和集中這階級爭鬥的勢力,使那攻打資本主義的勢力日增雄厚。
這一定要向工人、農人、兵士、水手和學生宣傳,才成功的;目的是要組織一些大的產業組合,並聯合成一個產業組合的總聯合會,又要組織一個革命的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共產黨將要引導革命的無產階級去向資本家爭鬥,並要從資本家手裏獲得政權——這政權是維持資本家的國家的;並要將這政權放在工人和農人的手裏,正如一九一七年俄國共產黨所做的一樣。
革命的無產階級的產業組合定要用大罷工的方法,不斷的擾亂資本家的國家,使勞動群眾的敵人日趨軟弱。要是到了可以從資本家手中奪得政權的最後爭鬥的時機,由共產黨的號召,宣布總同盟罷工,這就是給資本製度一個致命的打擊。
並且當了資本家被打倒了之後,這些產業組合就變成了共產主義的社會中主管經濟生命的機關。
資本家政府的被推翻,和政權之轉移於革命的無產階級之手;這不過是共產黨的目的之一部分,已告成功;但是共產黨的任務是還沒有完成,因為階級爭鬥還是繼續的,不過改換了一個方式罷了——這方式就是無產階級專政。
現代四十多年來的走資派中國特色政府完全資本主義私有化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切不良事物全都有了。而走資派中國特色政府的權貴們向美西方帝國主義老牌資本主義屈膝投降認真拜師學習了,用於大量的犧性中國幾億農民工用血汗製造的生活用品,半送半賣給西方資本家去賺錢,而如今又被美西方占了便宜,不領情,反而製裁反製瘋狂反對中國來了。美西方的奴才中國的走資派們,在零八年經濟危機時,中國的走資派瘟相滿世界公開場合高喊著要:救美國就是救中國。接著又是:美國和中國是夫妻關係。美國和中國是互利共贏。更是全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了。一片歡聲歌舞喜氣洋洋,中國要成為美國的“正房夫人“了。
然而,一個新的美國總統上台了,哈哈,中國是個提款機,聽話好弄又是地大物博,勞動力大大的有。開始找個由頭,對中國的某些大公罰款,還真有用,幾十幾百個億輕易到賬了。於是胃口就大了,增加關稅,要錢要物,不給,就威脅要公開中國走資派權貴們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私人財產。中國走資派權貴們隻好順著主子們的擺布。哈哈哈,這時候的這些“私人財產“是不受保護的。主子們想公開就公開,想保護就保護了。
看來,毛澤東的預見是多麽的準。
難怪,美西方的主子們一直把中國當成“共產黨“來打擊。而走資派們夢想“我”資本主義私有化了,美西方老牌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就會和中國“稱兄道弟“了。然而,中國的走資派們的“中國夢“破了。
“過去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看還是走不通。要走,我們就要犧牲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和井岡山的追求。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會激化,搞不好,還會被敵人所利用。四分五裂,危險得很。印度不是分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