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喝酒的學問

(2017-01-28 10:53:22) 下一個

2015-11-03 06:20:05 (原作發於文學城學商學法群組討論區)

 

看了前幾天“喝酒的疑問”,再感想幾句。

以前說過,從業商法,最重要的是軟能力。膽識,判斷,決策,再就是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商法裏也不是一點技術成分都沒有,比如會計,金融工程等,但是如果僅僅著眼於硬能力,那最後隻能是名“技工”。入行五年最多十年之後,是否能出類拔萃幾乎都靠得都是軟能力,絕大多數具體技術工作都是手下人在做了。其實如果你想通過硬能力而進入花街,我會建議你去學STEM,那些東西比金融工程之類的東西硬得多。不過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像喝酒這類社交工具,是應該當作門學問來做的。

國內的商人很多都是喝酒喝出來的,其實美國也類似。做商法必須廣交人脈,最普通的途徑就是出去一塊喝酒/吃飯/打球。下班後和熟人出去喝一杯,即交流信息又增進感情,一“舉”兩得。

當然喝酒最好別這麽功利,喝的同時也不妨享受美酒本身。:)

酒吧裏或餐館裏和熟人小聚,永遠是無酒不歡。珍味佳肴,如果沒有美酒,就會顯得平淡無奇。佳釀是美食的畫龍點睛之筆。酒的曆史,幾乎和有據可考的人類文明史一樣長。不懂酒,不僅是一種社交上的匱乏,也是一種文化上的短缺。“不喝酒的人,不會寫詩”。酒文化博大精深,與音樂,文學,曆史等多元文化緊密交融。不論是藝術沙龍,還是商務社交,酒也常常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酒逢知己千杯少”,“從酒的中間,友情跳躍出來”。這些話說得都是一件事,酒是增進人間友情的瓊漿,是人類的摯友。

喜好酒和酗酒是兩個不同地概念。喝酒之貴,貴在可止。如果喝酒做不到適可而止,喝酒者則被酒降伏,變成酒的奴隸,尊嚴盡失,甚至害人害己。此等行為,乃真正喜好者所不齒。

至於怎麽去懂酒且享受美酒,不是一兩句話說的清的。就好比不常聽音樂的人,你很難和他解釋清楚音色的概念。酒的知識不能僅從書本上學,是品出來的。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第一次被室友拉去學校的品酒講座,受益匪淺。如果我是校長的話,這個會成為商法科必修課。:)

可能有人要問大一時候到了喝酒年齡了嗎?哈哈哈,我不記得了我是怎麽混進去那個講座的了。不過大學生和高中生隻要想喝肯定是不愁找不到酒的。如果現在有人告訴我高中畢業時還沒喝過酒,要不是他在撒謊,要不就是不食人間煙火。某種程度上我會更為後一種人擔憂。

當然作為家長,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孩子被酒精所俘虜。這個自律教育是必須的,也不僅僅是飲酒,所有的事都必須有節製。至於餐桌上的紅酒,讓孩子聞一聞,品一品,無傷大雅。我更希望上高中的孩子和同學Party回來後跟我說今天喝了什麽好酒,討論討論,而不是說沒喝讓家長蒙在鼓裏。

我大概對飲酒這件事的想法非老中主流。不過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我不是酒鬼,甚至從來沒有喝醉過。不過我的確有很多”酒友“,我們見麵的大多數時候就是下班以後去喝一杯。當然我也有很多的球友,其中也不乏我的酒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