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杆弟的故事(四)

(2017-01-28 10:44:30) 下一個

2015-03-26 08:48:17(原作發於文學城學商學法群組討論區)

 

Caddie的故事(四)

先謝謝大家的鼓勵。你們這一誇我好像又找到球場上的那種很“牛”的感覺了。 :)

曾有網友問Caddie這個網名到底是個男僧還是女僧。我第一次來子女坦時起了這麽個筆名,除了caddie是老中爹(Chinese Daddie)的合成詞之外,更主要的是因為我認為caddie是對當爹這個角色的最好詮釋。

我自己喜歡打球,也“推”自己的孩子們打球。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在孩子們參加“大賽”的時候,親自為他們去背包當caddie,並親身體驗他們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

但他們迄今為止所能參加的AJGA上的大賽,都是不允許帶caddie的。 :(

當然我所說的和我所想做的caddie,也不僅僅是球場上的。

做父母的,為了孩子能夠在人生舞台上有最好的發揮,大多都會任勞任怨地幫他們把最沉重的擔子背在自己的肩上,儼如高爾夫比賽中的球僮: 為他們背球包,為他們擦汗端水,為他們遞上球杆,更為他們出謀劃策。

現在大多公立球場都不提供caddie,球車更經濟實惠,承載球包的同時還能座人,新型的球車甚至還有GPS功能。 但caddie的作用卻是球車永遠都不能取代的。這也許是為什麽職業比賽和私人球會對caddie情有獨鍾的原因吧?

Caddie是比賽中唯一允許為球員出謀劃策的。但這個出謀劃策可沒有那麽簡單。

首先,要想做一個好caddie,本身也必須是個高水平的球手,至少要有單差的水平,而且比賽經驗要豐富。隻有水平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經驗豐富才能理解球場上尤其是比賽中那些比較微妙的東西,僅僅是球迷和評論員是不夠的。作為父母,要想給子女高質量的建議,很多時候自己必須懂行且時刻學習新的東西,不懂的方麵或者作為外行,盡量不要輕易給建議。

其次,出謀劃策雖然是caddie的權利,但決不能濫用,Caddie要時刻清楚自己的身份:球場上的主角不是caddie,而是球手。賽場是球手的舞台,caddie僅僅是個幕後雇員,不是導演,也不是教練。隻有球手需要建議或主動詢問的時候,caddie才應該以最簡潔準確的方式給出你的建議。即使給出建議,最終決定權仍然歸於球手,最後的決擇和操作要球手親自作主。而且一旦決定,無論caddie同意與否,你的職業操守要求你必須無條件地全力以赴提供所有支持。

除了在技術和策略上出謀劃策外,caddie更重要的功能在於和球員一塊或者幫助球員調整心理和情緒,盡量在比賽最關鍵時刻保持最佳競技狀態。這就要求caddie本身的心理素質一定要過硬,而且還懂得如何幫助球員調節的好方法。這一點想做好往往比技術策略上提供建議更難。如果平時caddie和球手沒有建立在深度相互信任基礎上的一個健康關係,那麽就不可能在比賽中起到這種作用,作為caddie這將是一種失職。

Caddie看似一個簡單的工作,但要想做好,其實很難。

Caddie, 任重而道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