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繁不煩

不繁不煩,言簡意賅。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說說“健康食品”--大豆的不健康

(2018-09-15 07:17:15) 下一個

大豆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寶,有5千年的種植曆史。在漢朝中國人發明了引以為豪的豆腐,流傳至今也有2千年的曆史,已成為最受中國人歡迎,銷量最大的日常食材之一。在東南亞各國大豆製品流傳甚廣,深受歡迎,一直被視為健康食品。豆腐,豆漿,豆瓣醬,醬油等大豆食品在中餐飲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如將其都排除在外,中餐飲食將麵目全非。

目前,世界上大豆產量位居首位的是美國。美國得天獨厚,大豆的品質好,產量高,年產量已高達1億2千萬噸。但美國大豆消費水平卻很低,9千多萬噸大豆都用於出口。近年來,由於中餐日餐飲食在美國越來越普及,大豆消費水平在美國有所上升。2000年至2007年,美國飲餐界為了提升大豆在美國的關注度,向美國市場引入了大約2700種各類大豆加工食品,如豆腐,豆漿,醬油和大豆油等現在在美國的各大超市都有銷售,快餐店也開始賣以豆腐為主原料的素漢堡。但總體來說對提升大豆的消費水平作用並不顯著。為什麽美國人難以接受“健康食品”-大豆呢?究其深層原因,還真值得我們東方人認真思考一下。

首先,在西餐飲食中,大豆始終沒有被作為一種傳統的食材而被大眾接受。大多數西方人對大豆類食品的口味,口感,因為極少食用,所以吃不習慣,對豆製品的烹飪方法更是一無所知,這很容易理解。美國大豆消費低除了有飲食習慣方麵的原因,對大豆在營養學方麵的利和弊也是頗有爭議的。雖然東方人認定大豆是營養食品,有不少西方營養學家認為大豆是危險食品,有害於健康,呼籲大眾遠離大豆食品。例如,在美國頗具影響力的Stenven Gundry博士,他原是一位著名的胸外科專家,最近將其關注的重點轉向食品營養。他在接受主流媒體電視台專訪時就向美國大眾發出呼籲和警告,在飲食中應該完全拒絕3種所謂的“健康食品”, 首當其衝的就是大豆類食品。 (另外兩種食品分別是麥葉汁和枸杞子)。大豆不是健康食品嗎?怎麽在美國成為了違禁食品了,理由大致有三。

1.大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它是一種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被身體吸收後,可以通過與雌激素受體以低親和度結合而發揮其弱雌激素樣效應。因為植物雌激素的分子結構與哺乳動物的雌激素結構相類似,食用植物雌激素對絕經婦女在緩解絕經期綜合症狀方麵也許有些積極作用,但其產生的負麵作用更多。比如能加劇女子的乳腺增生,並使得乳癌的機率增加。雌激素還會影響到腎上腺和甲狀腺的分泌功能,對男女都不利。所以許多美國醫生建議患有乳腺增生,乳癌患者,或乳癌高發家族的人應完全拒絕大豆類食品。目前還未被疾病困擾的人,對大豆食品也應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2.大豆含有一種特別的致甲狀腺腫因子(Goitrogens),存在於大豆異黃酮染料素、黃豆苷元、黃豆黃素中,通過阻止TPO酶的活性,致使甲狀腺腫大,減少甲狀腺素的激素產量。在大豆煮熟後,其中的致腫因子仍然存在。 所以食用大豆製品會使人體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水平有所下降,使機體代謝活動受限。其影響輕者有乏力、怕冷、腹脹、便秘、嗜睡等現象。

3.大豆還含有一種有害物,名為外源凝集素(Lectins)。外源凝集素是由結合多個糖分子的蛋白質亞基組成,分子量為91000~130000u(道爾頓),為天然的紅細胞抗原.外源凝集素對人體是有毒性的,所以大豆生吃是要中毒的。凝集素比較耐熱,加熱至80℃數小時都不能使之失活,必須在100℃溫度下1小時方可破壞其活性.所以豆製品如果不燒透就吃會引起腹瀉。除了豆類食品外,各種穀類食品也都含有較高的凝集素,所以這也是不少營養學家建議要少吃穀類食物的理由之一。枸杞子中凝集素的含量極高,這正是Stenven Gundry博士將其列為3大禁食物品的主因。凝集素很可怕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凝集素沒有失去活性進入小腸,會對小腸壁粘膜組織造成損傷,引發腸泄漏症。

什麽是腸漏症?顧名思義,就是腸道粘膜滲透性增高。小腸黏膜是人體的第一道屏障,由一單層外表皮細胞組成.細胞和細胞之間的連接是由40種不同的細胞外表層的TJ-蛋白相鍵合,形成了一堵牆,防止未被胃液消化完全的較大的分子(毒素或致敏源)入侵身體,進入血液循環。凝集素的毒性就在於會引起腸黏膜損傷,增加腸通道的通透性,結果導致大分子的蛋白質在還沒有被消化完全的情況下進入血液,形成抗原,造成過敏,疲勞,頭暈,乏力等症狀。已經證實,腸炎,關節炎,哮喘,和一係列自免疫性疾病,甚至癌症都與腸漏症有關。研究顯示,消除大豆凝集素的毒性的有效方法,一是先在水中浸泡,然後高溫高壓長時間加熱,二是大豆在發芽發酵後可以有效去除毒性,如豆芽,豆醬,豆豉,納豆等。

統計資料顯示,全球在2000年這一年新增胃癌病例為87萬,發病率呈現出明顯的地區分布差異。高發區有中國,日本和中南美洲大部(其中日本高發區發病率為95.5例/10萬人)與低發病區比較(美國白人發病率為7.5例/10萬人),發病率差異超過10倍。顯然,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與地域飲食文化的不同密切相關的。如上所述,美國白人的飲食除了大豆製品不吃或少吃外,對穀類的食量也很低。穀類食品曆來是東方人的主食和最愛,每餐飯不吃一碗大米飯或麵條就相當於沒吃。但穀類都含有另一類有害腸胃的植物蛋白,叫做麩質(Glutens)。有不少人不能很好地消化麩質蛋白,當這種蛋白進入小腸後同樣會對小腸黏膜造成傷害,並導致腸漏症。顯然,正是因為國人對“健康”食品--穀類和大豆食品的特殊偏愛,導致了在腸胃係統方麵出現了不健康狀況。

食物在進入人體後先是在胃中被消化降解,而後經小腸過濾吸收,進入到全身的血液循環係統,作為能量提供給全身各個器官組織使用.腸胃係統每天要麵對的食品可以是健康的,不健康的,甚至是有毒的。為了能嚴密監控複雜的消化吸收過程,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在腸胃係統分布有密集的神經原,免疫係統和內分泌腺體等,以保證大腦指揮中心對消化吸收全過程中發生的微小變化能夠迅速做出及時的反應.人體的腸胃係統是否健康對人的總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現代醫學的鼻祖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在二千多年前為了提醒人們重視對腸胃係統的保健,曾經說過:"所有疾病始於腸胃." 至今仍是至理名言。人要想能夠保持健康長壽,首先要確保有一個健康的腸胃係統。對所有可能損傷腸胃的食品,即使戴有“健康”食品的桂冠,都應該說不。中國人的過去是長時間麵臨食品短缺情況,基本上是吃都吃不飽,哪裏還會考慮什麽健康不健康.現在不同了,吃飽已經不是問題,可以考慮挑食了.吃什麽和怎麽吃提上了議程.美國人沒有曆史悠久的飲食文化,更注重於事實和科學。要美國人不吃豆製品,不喝豆漿,不使用豆油來烹製食品,那是太容易做到了,但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卻不容易做到。可是為了你的身心健康,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是值得的。而對於那些身體已經出現亞健康狀況的人,什麽食品可以吃,什麽食品不能吃或少吃,更是要慎重考慮。 “健康食品”——大豆並不健康和完美,在此對你僅僅是提個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sgbigsell 回複 悄悄話 別的不知道,但看到關於gluten的段落,就判定此文屬民科了。西式民科。
湖西 回複 悄悄話 在100攝氏度下,僅5分鍾會使大豆中lectins完全失去活性, 見下列鏈接中圖1.
https://link.springer.com/protocol/10.1385%2F0-89603-396-1%3A505
HBW 回複 悄悄話 國內豆漿會煮開一小時以上的嗎?
miranda0318 回複 悄悄話 照這些西方科學家的高論,中國人應該早就因為大豆食品帶來的種種弊端而滅族了。其實中國人吃大豆的方法已經去除了絕大部分不良成分(如我愛丁二酸鈉網友所言),但是西方飲食中並無這些互補成分,所以對西方人來說,單獨接受大豆可能確實有問題。不過我認識一些吃素的西方人多年,從來沒聽說他們有你文中提到的種種問題。

看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別以為西方人說什麽都是對的。
劉備園裏的紅桃 回複 悄悄話 多謝!長知識了,不知道其他豆類是否有這些成分。
西風-西風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謝分享!
仙南渡 回複 悄悄話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請大家也看看大名鼎鼎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有關大豆的介紹:\nhttps://www.mskcc.org/cancer-care/integrative-medicine/herbs/soy
springdale 回複 悄悄話 大豆含植酸(phytates/phytic acid)很高,後者會阻止人體對某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如鈣,鎂,鐵,鋅等。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印度人吃很多大米和豆子,但好像胃癌發病率並不高。
我愛丁二酸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這篇科普性文章!
吃豆類脹肚(腹脹)的解釋很好,吃帶麩子的食品拉稀解釋的也好。
老祖宗的智慧就在於發明了豆芽、豆醬、豆豉、醬油的吃法,讓lectins失活。
看來豆腐類食品不要吃太多。
另外,小時候的教科書裏麵就講到,大豆和小麥的組合營養與豬肉差不多,氨基酸互補。
HBW 回複 悄悄話 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食用穀類,體質已經異化了。找出能連續奔跑、戲耍90分鍾而不感到疲勞的10個人就是那麽得困難。足球上不去的原因在此。
Justness 回複 悄悄話 "目前,世界上大豆產量位居首位的是美國。美國得天獨厚,大豆的品質好,產量高,年產量已高達1億2千萬噸。但美國大豆消費水平卻很低,9千多萬噸大豆都用於出口。"

這句話有誤。
-----------------------------------
"美國的產物大多出口到其它國家,特別是大豆。在2017-2018生產季節,美國大豆出口量占美國總產量的47%。雖然美國玉米出口量很大,但在美國總產量中所占比例較小,僅占2017-2018生產季節的大約15.7%。

美國大豆出口的買方更加集中,因此大豆更容易受貿易反製措施的影響。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的買方,據商務部估算,中國占2017年美國大豆出口價值的57%。由於這種出口的集中性,中國有能力對美國大豆造成損害。"

https://www.cmegroup.com/cn-s/education/featured-reports/trade-war-repercussions-for-us-agriculture.html

出口到中國大豆(2016-2017年):1.2*0.47*0.57=約3200萬噸。

另外,大豆氨基酸比例有缺陷,其營養價值遠遠低於牛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