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三)

(2016-11-04 15:23:26) 下一個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一)
(兩黨及其候選人在最低工資、同工同酬、全民醫保、稅收、環保等方麵具體政策比較)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二)
(兩黨及其候選人在移民改革、槍支管理、墮胎、同性戀婚姻等方麵具體政策比較)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三)
(民主黨共和黨兩黨演化曆史和基本理念的比較)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四)
(為什麽許多共和黨人反對川普?)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五)
(為什麽KKK,ISIS和俄國都支持川普?川普的言行、商業和稅務紀錄)

作者:海闊天空
2016年11月2日於紐約

筆者在此前的兩篇文章裏先後討論了民主黨共和黨及其候選人在經濟民生,稅收改革,環境保護和社會問題等方麵政策傾向,施政舉措的重大分歧。拙文發表之後,得到許多讀者熱烈反饋,筆者企望在本篇將通過比較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曆史起源,政治理念來解釋兩黨政策方麵重大區別的背景原因,同時也比較兩黨主政時期的實績,以事實和數據來比較哪一個政黨的理念和政策更加有效。

1993 - 2016 兩黨相持不下的僵局

最近的24年,表麵上是民主黨(克林頓和奧巴馬)占據優勢,入主白宮16年,共和黨隻有小布什的八年。但是在國會,同時掌控參眾兩院,共和黨占了14年,民主黨隻有6年,另外4年是民主黨控製參議院,共和黨控製眾議院。

再具體分析,克林頓和奧巴馬都是隻有在他們八年中的前兩年是獲得由民主黨同時控製國會兩院的支持,而小布什的前六年都是由共和黨控製國會兩院。這就是說,克林頓和奧巴馬其實是隻有兩年的時間來推行實踐他們的治國理念和競選諾言,而小布什則有足足六年的時間。

曆史偶然嗎?

那麽在2001-2007年,共和黨保守主義在美國完全一黨獨大(美國最高法院則至少從1991年開始直到今年二月極端保守派的Scalia去世,保守派已經控製了25年了)的結果是什麽?是2007-2008的全球金融崩潰,和由此引發的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

部分讀者可能會說這是偶然的吧。那好,讓我們回到上一次1929-1933更嚴重的金融崩潰和經濟大蕭條。1921-1933年是共和黨的三位總統連續主政,而在1921-1931的十年裏,共和黨在國會兩院占據了絕對多數,隻有在最後的兩年1931-1933,因為金融和經濟已經崩潰了,民心大失,民主黨才在中期選舉中大勝,在參議院與共和黨平分秋色,在眾議院取得多數席位(上一次是1895年,相隔36年!)。也就是說,共和黨的絕對自由市場經濟保守主義在1921-1931的整整10年擁有了一黨獨大的絕對執政局麵,而後果,同樣也是金融和經濟的巨大災難。

而兩次的金融經濟大災難之後,都是民主黨(羅斯福和奧巴馬)來主政重建複興。而克林頓在1992的獲勝,也是因為經濟在12年的共和黨的連續主政之後陷入蕭條。

看待曆史,需要用長鏡頭,才能看得清楚。共和黨兩次一黨獨大的結果都是兩次金融及經濟的大崩潰,曆史偶然嗎?筆者想借此機會概括回顧一下民主黨(the Democratic Party)和共和黨 (the Republican Party)的曆史淵源和演變轉換。

1776 -- 1800 美國獨立和政黨萌芽

話說1776年十三個殖民州在費城宣告獨立,1781年殖民者組成的大陸軍和法國誌願軍在約克鎮取得決定性的大捷,1783年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舉國歡慶之際,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親自下令解散大陸軍,向大陸國會交還總司令的權杖,與他的將士部下揮手而別,解甲歸田了。剛剛獨立的年輕國家處於各州自治狀態,沒有聯邦財政,連大陸軍將士的軍餉都無法開支。華盛頓被說服,再次出山,和其他建國元老於1787年在費城召開製憲會議,建立一個憲政框架,三權分立的聯邦政府。

1789年,深孚眾望的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獲得選舉團全票當選美國的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本人不屬於任何黨派,在任職兩屆八年之後,如日中天,全民擁戴,年僅65歲,就堅辭職而去,過老夫老妻的田野農耕生活。從此八年任期成為不成文的定律。在其向全國民眾的告別信中,華盛頓就對當時初露端倪的黨派之爭提出他的擔憂。當時一方是以亞當斯(John Adams )和漢密爾頓 (Alexander Hamilton)為首的聯邦主義者,主張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來推動經濟發展,建立國家銀行,向國民征稅,外交上是親英反法。另外一方則是以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和麥迪遜 (James Madison)為首的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主張一個相對有限的聯邦政府,堅持政教分離(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強調各州的自主權,注重個人自由權利,外交上是親法反英。華盛頓是公認的美國國父,而以上的四位絕對是美國建國元勳,尤其傑斐遜是獨立宣言的起草者,麥迪遜是美國憲法之父。

聯邦黨的亞當斯於1796年的大選中險勝(選舉團票數71-68)傑斐遜,獲選為美國曆史上第二位總統,傑斐遜獲選為第二位副總統。但是四年之後1800的大選,傑斐遜以73-65擊敗亞當斯,獲選為第三位總統。聯邦黨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入主白宮,在國會的席位也日益息微,到了1820年之後基本消亡。其中一部分演變為輝格黨(Whig Party)。

1800 – 1860 民主黨的崛起和南方保守主義

從1801年傑斐遜就職,一直到1860年,民主共和黨基本上主導了美國政壇,在這一時期輝格黨隻有短暫八年入主白宮(1841-1845,1849-1853)。1828年民主共和黨中的主流派傑克遜(Andrew Jackson)的當選,標誌著民主黨(the Democratic Party)的開始。在這一時期,民主黨還是農業社會的思維觀念,認為政府的政策幹預會偏袒某些特別益群體和逐漸萌芽的工業企業,認為公立教育是幹涉家長的責任和教會學校的自由,強調個人的獨立自由。讀者注意,當時的個人是專指白人男性,當時憲法規定了人口統計時,黑人隻能算3/5,而且所有的有色人和婦女都沒有投票權和任何社會政治地位。因此當時的民主黨主要代表南方農場主的利益,維護所謂的南方生活方式(the Southern life style)即是黑奴製度。

1861 – 1912 共和黨的崛起和解放黑奴進步主義

共和黨發軔於185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的輝格黨人,一部分的北方共和民主黨人和自由土地黨人,因為反對黑奴製度的共識,而在1854年成立。而且采用了“Republican”的名字以表示對傑斐遜的獨立宣言的美國建國理念的繼承,即每個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和快樂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在1856年的大選黨綱正式提出廢除黑奴製度。1860年林肯當選,成為曆史上第一位共和黨總統。麵對南方各州為了維護黑奴製度的激烈反對,林肯的聯邦政府不再妥協。南方七個州於是發動分裂叛亂,南北內戰於1861/04/12開始,至1865/05/09結束。四年內戰,造成雙方共大約75萬士兵死亡,比之後兩次世界大戰美軍陣亡人數的總和還要多。林肯總統因為解放奴隸宣言和捍衛美國聯邦而名垂青史。

從1861年林肯入主白宮,到1912年塔夫脫連選失敗,共和黨基本上主導了美國政壇半個世紀,期間隻有克利夫蘭先後兩個四年總統任期(1885-1889,1893-1897)。這也是北方工業化飛速發展和南方重建的時期。共和黨支持工業化企業的發展,各行商業的自由競爭,主張黃金本位的硬通貨,實行高關稅(即貿易保護主義),鼓勵高工資和高利潤。在1883年阿瑟(Chester Arthur)總統開始推行公務員改革(Civil Service Reform),以消除開國以來的一人執政裙帶分羹(the spoils system)的政治腐敗。

而在這時期,繼續控製南方各州的民主黨依然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保守所謂的南方生活方式。迫使共和黨格蘭特(Ulyssess Grant)總統在1868年大選獲勝後,和共和黨控製的國會一起推動通過了1868年的第14修正案(公民權利平等保護Equal Protection for All Citizens),以及1869年的第15修正案,保障每個公民的投票權利不受種族,膚色,和是否身負債務的限製,黑人從而在美國獨立94年之後也獲得了投票權,法律上再也不被算為3/5。但是,南方各州的白人通過一係列的州立法(Jim Crow Laws)想方設法地繼續實行各種各樣的種族歧視,種族隔離和剝奪選舉權,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

1901/09/14麥金利總統遇刺身亡,42歲的副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簡稱TR)繼位,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並且在1904年連選成功。羅斯福在這八年裏將共和黨從林肯開始的進步主義力量(Progressive)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在內政上大力推行“公平政策”(Square Deal),打擊托拉斯壟斷(breaking big Trusts),關注中下勞工的基本權益,加強對鐵路,食物和藥物的立法管理以保障公共消費者的安全和權益,首次將環境保護作為國家長遠利益的根本,立法建立了第一批的國家公園,國家森林,和國家史跡紀念地以保護自然資源,以製衡日益瘋狂,唯利是圖,不計後果的商業大開發的破壞。TR因此被大部分曆史學家評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1909年,被TR全力扶持的副總統塔夫脫獲選接任總統,但是在其四年任內對TR的許多進步主義的改革措施進行倒行逆施,使得TR從大失所望進而憤然出走,另外成立了一個進步主義政黨“the Bull Moose Party”,與代表的大公司大金融的新興富有階層塔夫脫派分道揚鑣,導致1912年的大選上共和黨內部的第一次的大分裂。於此同時,民主黨的威爾遜(Woodrow Wilson)采納了相當部分的TR進步主義政策,從而擴大了民主黨的票盤,利用共和黨的分裂而獲勝,入主白宮。

1913 – 1933 兩黨在政治理念傾向上的互相換位

1912年的大選標誌著民主黨和共和黨在政治理念上轉變換位的開始,即是共和黨從進步主義(Progressive)轉向保守主義(Conservative),民主黨從保守主義轉向進步主義。1913-1921威爾遜和國會裏的共和黨進步主義力量結成聯盟,在八年大力推行了許多新的進步主義政策,建立聯邦儲備(the Federal Reserve Act)和聯邦貿易署(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反托拉斯法案 (Clayton Antitrust Act),兩次立法禁止和抑製雇傭童工 (但是都被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宣布違憲),而且和共和黨控製的國會一起於1919年推動通過了第19條修正案,婦女終於在美國獨立143年之後也獲得了投票權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確認(Ratification)婦女投票權的八個州,都是南部的,Virginia 1952,Alabama 1953,Florida 1969,Georgia 1970,Louisiana 1970, North Carolina 1971, South Carolina 1973, Mississippi 1984,先後拖了33-65年!控製這些南方各州的白人原來是如此地不樂意讓婦女有投票權因為在他們的所謂保守價值理念裏,婦女就應該是老老實實在家裏帶孩子做家務沒有發言權的。這也就難怪他們對成功的女性暗裏明裏的反感。相比較之下,給與黑人投票權的第15條修正案在一年之內就得到所有州的迅速確認,為什麽?因為不確認的州,就不能得到聯邦政府給與重建經費。看來南方白人的所謂保守價值,遇到錢,也不過如此而已。

1921-1933,共和黨的三位總統先後入主白宮,標誌著共和黨在經濟方麵完全轉向“小政府大市場”(Laissez-Faire)。政府的無作為,市場絕對自由,沒有任何製衡,大企業大財團通過兼並壟斷和壓抑中小勞工階層的工資而獲取暴漲的利潤,沒有理性節製的信貸和輪番瘋狂的股票投機,最終導致1929/10/29的股市大崩盤。而胡佛內閣依然繼續不作為,還在1930年3月公開宣布市場會在60天之內回歸正常,最終導致美國經濟大蕭條,大規模企業和銀行倒閉,大規模失業(到1933年累計1300萬-1500萬,即超過20%的當時美國人口),大規模房屋貸款壞賬被收回拍賣,數千家銀行倒閉,更進一步造成人心恐慌。情急之下,胡佛內閣開始大規模遣返大約50萬墨西哥勞工,還簽署了法律提高進口關稅至42%,其他國家也因此實施報複性的高關稅,全世界範圍的貿易戰的後果就是經濟危機蔓延到全世界。

1933 – 1968 民主黨的進步主義高峰

從1933年民主黨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簡稱FDR)當選入主白宮直到林頓約翰遜總統1968年卸任,民主黨再次主導美國政壇的36年。從FDR的新政“New Deal”,杜魯門(Truman)的公正政策“Fair Deal”,肯尼迪(Kennedy,JFK)的新邊疆“New Frontier”,到約翰遜(Lyndon Johnson,LBJ)的偉大社會“the Great Society”,對美國社會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至此,民主黨完全轉變為進步主義的政黨,其政治理念是追求獨立宣言的理想(life, liberty and pursuit of happiness for everyone),和林肯的Gettysburg宣言(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 實現社會公正,機會平等,多元文化。在國計民生方麵,實踐凱因斯(Keynesian)的經濟理論,認為政府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來創造更多的平等機會,通過累進稅率(progressive taxes)對高收入階層的納稅以支付對公共教育,衛生醫療,養老保障,基礎設施,高科技研究的投資來刺激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關注中下勞工階層,婦女,兒童,老年人的權益,少數族裔的平等民權(civil rights),鼓勵多元文化,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在外交政策方麵,民主黨繼承保持了威爾遜和羅斯福FDR(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民主黨總統領導美國取得勝利的)開啟的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和多邊合作(Multilateralism),通過國際組織,如威爾遜倡導的如國家聯盟(the League of Nations)和杜魯門倡導的聯合國(United Nations),來解決國際事務。

以下列舉民主黨在這個時期的一些最主要的進步主義的社會施政措施:

羅斯福(1933-1945):通過一係列的新政立法,建立FDIC以恢複公眾對銀行的信心,建立SEC對金融證券業進行監管,由聯邦政府規劃投資大規模地進行國家基礎建設(公路,橋梁,水壩,電站,給全國的農村地區供電供水,等等)帶動了大規模的就業,開始建造政府公寓給低收入者租居,特別是在1935年通過了社會安保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包括養老金,失業保險,殘疾保險,和繼承死亡配偶的福利(主要是讓婦女在其先生去世之後,能夠繼續享有其先生生前的養老金)。外交上克服共和黨的孤立主義,支援英國,蘇聯和中國等其他許多國家,打敗德國和日本法西斯主義。

杜魯門(1945-1953):倡導建立聯合國以維護世界和平,實行馬紹爾計劃,幫助歐洲重建,避免一戰之後導致納粹崛起的覆轍;增加聯邦經費整建貧民窟,規劃發展城市,提高最低工資,進一步加強社會安保製度;在軍隊裏開始廢除種族隔離;第一次提出的全民醫療保健方案,但是被保守派力量阻撓,沒有成功。

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 1953-1961): 雖然是共和黨,但是屬於溫和進步派,基本遵循保留了其前任的各項改革措施,而且大力推動立法聯邦撥款建造全國的州際高速公路網。最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不惜動用聯邦軍隊來執行了最高法院的Brown vs.Board裁決,保護黑人學生在全白人的高中上學;簽署1960年的民權法案,對地方各級政府妨礙阻撓黑人登記投票的行為予以聯邦處罰。

肯尼迪(JFK 1961-1963):倡導建立和平軍(Peace Corps),鼓勵組織青年學生到不發達國家作誌願者,從事教育和技術援助的工作;增加聯邦對科研投資,特別是國家宇航局的航天登月計劃;麵對種族隔離和歧視的殘酷現實,JFK向美國公眾發表電視講話,開始推動一係列的民權法案以廢除各種各樣的種族隔離。

約翰遜(LBJ 1963-1969):建立多個聯邦政府計劃來幫助中下層民眾獲得教育和職訓,半工半讀,提供學前幼稚學校;建立了給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的醫療保健(Medicare和Medicaid),立法保護水源,強製高速公路安全,消費品的內容標識,建立食物檢查;最重要的是全力推動簽署了三個民權法案,1964,1965和1968,立法終止各種各樣的種族隔離和保護少數族裔投票的權利。史學家說,沒有LBJ的民權法案,就不會有奧巴馬的當選。

1969 - 1992 共和黨的南方戰略和新保守主義

在1960年代,民權運動,婦女解放,和越戰等等各方麵的社會變革和深刻矛盾,導致民主黨和共和黨都發生了內部分裂和重組。

因為南北內戰的曆史原因,南部各州的白人原來一直敵視共和黨,是民主黨的鐵打票盤。但是約翰遜全力推動三個民權法案的通過實施,得到了共和黨中的進步主義和溫和派(多來自東北部各州)的支持,但是遭到來自南部各州的民主黨國會議員的強烈反對。共和黨內部經濟上的絕對自由市場派,與宗教上的保守派和南部的白人至上種族主義者開始結為政治聯盟,即所謂的“南方戰略”。其結果就是,東北部,五大湖區和東西兩岸等經濟科技教育文相對發達地區逐漸成為民主黨的藍色票盤,而南部和中西部的白人為主和宗教情緒強烈的地區則逐漸變為共和黨的紅色票盤。

從1969年尼克鬆上台,到老布什1993年連選失敗,共和黨主政美國政壇24年之中的20年。裏根為代表的新保守主義,崇尚絕對自由市場(Free Market)和供應派理論(Supply Side),大幅度減稅(主要是富有階層和大公司受惠,最高個人稅率在1982年從70%降到50%,再1988年降到28%),大幅度消減對教育,基礎建設和社會保障的經費,但同時大幅度增加國防軍費。一方麵打壓代表中下收入勞工階層的工會力量,一方麵讓其他的特別利益遊說集團的在國會的力量越來越大,如NRA,能源,軍工,醫藥,健康保險,金融銀行,等等。裏根在他的第一次就職演說裏麵說:“政府是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not the solution”這句話從此成為了共和黨和保守主義者金科玉律。

1933 – 2016 的經濟數據分析比較兩黨的經濟理論的實績

俗話說,民主黨是劫富濟貧(Robin Hood),共和黨是劫貧濟富(Robin Hood-Reversed)。換言之,共和黨認為,政府要盡可能減少收稅,富有階層就會更樂於投資,創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民主黨則認為,政府從富有階層征稅,為中下階層提供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不僅是一個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道德義務,而且讓廣大中下層勞工家庭提高收入,就會帶動全社會的消費,從而帶動各行各業的經濟增長。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兩種理論,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對具體政策的應用吧,以最簡單的前文(一)提到的最低工資為例。按照共和黨的絕對市場經濟理論,反對提高最低工資的理由如下:工資應該有市場決定,如果一個企業主被迫提高工資,他的成本就會增加或者被迫提高產品服務售價,而競爭者沒有提價,於是他的銷售就會下降,造成利潤減少甚至虧損,他的企業倒閉,反而更多人失業。等等。

民主黨的相對市場經濟理論則指出,以上的陳述的缺陷在於忽略了(1)立法提高最低工資適用於所有的企業商業業主,因此不存在個別業主會被置於成本過高的不利地位;(2)提高工資將會提高雇員的忠誠度,減少因為頻繁辭職而要不斷地招聘和培訓的成本;(3)當中下勞工階層的收入提高了,他們基本上就會增加消費,各個企業商店的銷售就會增加,從而帶動整體經濟,(4)中下勞工階層收入增加,政府在社會安全保障的支出就會減少。根據勞工部的最新研究報告,立法提高最低工資的對企業,勞工和整體經濟都有正麵積極作用。

選舉其實說到底,就是選擇治國理念和經濟理論,那麽到底哪一方更加有效呢?就得看執政的實績。筆者在此文開始的時候說,看曆史,要用長鏡頭。看經濟,就得看大數據,即是長時期的多方麵數據,這樣就可以排除很多的偶然因素,找出規律。

先看創造就業的數據吧。根據truthfulpolitics.com從羅斯福開始到奧巴馬的統計。民主黨主政的年份,平均創造就業1,748,610(1,536,560私營212,050非私營),幾乎兩倍於共和黨的880,500(650,330私營230,170非私營)


根據Politifact.com 2012九月的報道,自肯尼迪以來10個總統,正好5個民主黨(24年)5個共和黨(28年)。共和黨總共增加就業23.9 million百萬,民主黨總共增加就業42.3 million百萬。再根據CNN2016/10/07的報道,奧巴馬上台之後,幸好有前兩年民主黨主持國會,通過了一係列刺激經濟的政策,因此從2010/10開始到今天,已經連續72個月就業正數增長,累計超過了15 million百萬就業。失業率因此從小布什遺留的10%下降到今天的4.9%。因此,如果加上奧巴馬第二任期的數據,五位民主黨的總共增加就業大約56 million 百萬,超過共和黨五位總統的兩倍。

再看國民經濟增長。根據普林斯頓2015年7月的研究統計,從杜魯門的第二任期開始(1951)到奧巴馬的第一個四年(2012),一共是64年16個任期,real GDP的年平均增長是3.33%。而民主黨總統任期的平均年增長率是4.33%,共和黨的隻有2.54%。這就意味著,在一個四年任期裏麵,美國的經濟在民主黨總統主政時會增長18.5%,而在共和黨總統主政則是10.6%。

最後看看大家關心的股市表現。根據CNN 2015/10/28的報道,自1945年以來,股市在民主黨總統的任期平均年回報率是9.7%,而共和黨的隻有6.7%。值得一提的是,奧巴馬在2009/01/20上任SP500是850點,2015年七月就超過了2100點,平均年複增長率16%以上,超過二次大戰結束以來他的所有前任。一般而言,股票證券的投資者至少是是中上層收入者,更多的是富有階層。因此,股票證券的投資回報的絕大部分的受益者是中上層和富有階層。因此,民主黨主政,對中上和富有階層,其實也是非常有利的。多交了一些所得稅,其實獲得更多的企業利潤和投資回報。

克林頓執政的八年是二戰後最長的經濟上升時期,其政策基礎是1993年8月克林頓和民主黨控製的國會通過簽署的綜合預算平衡法案(Omnibus Budget Reconciliation Act of 1993),當時沒有一個共和黨國會議員投票讚成,而且共和黨保守派當時都一致預言克林頓民主黨的向富人增稅平衡預算政府增加開支是Job Killer將會壓抑就業,帶來經濟惡果。但是事實是,克林頓任期不僅創造就業23 million百萬,而且全社會各個階層的收入都增加了,而不是隻有少數富人得益,失業率從1992的7.5%一路下降到2000的4%, 而且將裏根和老布什連續12年的財政赤字在1996年就扭轉為收支平衡,1997-2000都是聯邦財政盈餘。但是小布什上台之後,又大幅度給富人減稅,通過謊言發動伊拉克戰爭,聯邦政府財政再次赤字飆升,對大金融大集團的放縱導致金融崩潰和經濟大危機,國債再次攀升。

裏根老布什的12年給克林頓留下一個經濟爛攤子,小布什給奧巴馬留下的則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爛攤子。2009年2月奧巴馬和民主黨控製的國會通過簽署美國複興再投資法案,當時隻有三位共和黨(東北部州)的參議院投了讚成票,絕大部分的共和黨議員和保守派媒體再次老腔重彈Job Killer的預言。但是如上所述,曆史事實再一次給出了清晰的證明。

筆者經常聽到一些人說,讓傻子當總統都無所謂,因為經濟有自己的規律運轉。克林頓奧巴馬的16年和小布什的八年,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理念的實踐,其結果還有更鮮明的對比嗎?

以上的曆史數據,從FDR開始,國民經濟增長,創造就業,股市回報率,所有這些經濟宏觀指標,在這麽長的時期,民主黨執政的表現都要比共和黨的明顯優越,這難道是偶然和運氣的嗎?假如某位讀者還是相信這不是政策選擇的結果,而是運氣使然,那麽兩個政黨,顯然一個好運一個黴運,那麽有多少讀者會選一再黴運的一方嗎?

根本價值的抉擇時刻

讓我們重溫美國的獨立宣言和美國的憲法序言吧: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We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form a more perfect Union, establish Justice, insure domestic Tranquility,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ce, promote the general Welfare, and secure the Blessings of Liberty to ourselves and our Posterity, do ordain and establish this Constitu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大選在即,我們每一個選民麵臨的根本問題,其實不是選擇某一位候選人,而是選擇某一個價值理念,而是我們是否依然認同獨立宣言和憲法序言所表達的理念願景,讓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追求自由,生命和幸福,實現共同的繁榮,和平,福祉,和公正的更美好的聯邦more perfect union。

筆者1980年代末作為一個移民來到紐約。身無分文,一邊在中餐館打工,一邊在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攻讀。記得當時的學費是每個學期大約650美元。作為紐約州的合法居民一年之後,我就申請獲得了PELL GRANT聯邦政府給予的低收入家庭的助學金。作為一個在美國沒有過繳納一分錢稅的新移民,我從在我之前的納稅人那裏獲得了兩年共2600美元左右的助學金。是的,我依然要半工半讀來自己掙生活費用,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所得到的慷慨可貴的資助。而這個資助恰恰來源於一個偉大的理念。

畢業工作快25年了,我大約估算,我總共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至少也有200倍以上了。從政府和納稅人的角度而言,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投資回報嗎?而從道德義務而言,我相信,做人應該感恩回饋,而不是過河拆橋。我感恩我的父母不畏艱辛攜家移民到美國,我感恩這一塊新大陸給了我給了一個學習成長,奮鬥成功的機會,因此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也能獲得這樣的機會。

一個現代文明社會的根本特征,就是讓最弱小最卑微的社會成員也能夠有生命的尊嚴和奮發向上的機會,而不應該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各位讀者,2016/11/08,您會作出什麽樣的抉擇?

海闊天空
2016/11/02 於紐約


參考鏈接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ederalist_Party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mocratic_Party_(United_States)
3.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Democratic-Party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publican_Party_(United_States)
5.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Republican-Party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merican_Civil_War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residents_of_the_United_States
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rteenth_Amendment_to_the_United_States_Constitution
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fteenth_Amendment_to_the_United_States_Constitution
1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neteenth_Amendment_to_the_United_States_Constitution
1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Depression
1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rbert_Hoover
13. http://www.history.com/topics/great-depression
14. http://www.history.com/topics/new-deal
1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klin_D._Roosevelt
1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ir_Deal
17. http://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truman-delivers-his-fair-deal-speech
1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wight_D._Eisenhower
1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F._Kennedy
2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yndon_B._Johnson
21. http://www.history.com/topics/us-presidents/lyndon-b-johnson
22. https://capitalresearch.org/article/we-have-lost-the-south-for-a-generation-what-lyndon-johnson-said-or-would-have-said-if-only-he-had-said-it/
2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United_States_Congress
2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Recession
25. http://www.thegreenpapers.com/Hx/JusticesUSSC.html
26. http://www.econlib.org/library/Enc/KeynesianEconomics.html
27. http://taxfoundation.org/sites/default/files/docs/fed_individual_rate_history_nominal.pdf
28. https://www.dol.gov/featured/minimum-wage/mythbuster
29. http://www.truthfulpolitics.com/http:/truthfulpolitics.com/comments/u-s-job-creation-by-president-political-party/
3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bs_created_during_U.S._presidential_terms
31. http://www.politifact.com/truth-o-meter/statements/2012/sep/06/bill-clinton/bill-clinton-says-democratic-presidents-top-republ/
32. http://money.cnn.com/2016/10/07/news/economy/obama-15-million-jobs/
3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ll_Clinton
34. http://money.cnn.com/2015/10/28/investing/stock-market-democrats-republicans/
35. https://www.princeton.edu/~mwatson/papers/DemRep_BlinderWatson_July2015.pdf
36. http://www.salon.com/2015/12/28/these_5_charts_prove_that_the_economy_does_better_under_democratic_presidents/
37.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2/10/26/business/Presidential-Stock-Markets.html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一)
(兩黨及其候選人在最低工資、同工同酬、全民醫保、稅收、環保等方麵具體政策比較)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二)
(兩黨及其候選人在移民改革、槍支管理、墮胎、同性戀婚姻等方麵具體政策比較)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三)
(民主黨共和黨兩黨演化曆史和基本理念的比較)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四)
(為什麽許多共和黨人反對川普?)

大選在即,理性思考,慎重抉擇 (五)
(為什麽KKK,ISIS和俄國都支持川普?川普的言行、商業和稅務紀錄)

本文首發於“美國華人”微信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古龍 回複 悄悄話 人類之所以統治世界,統治其它動物,就在於能夠保護自己物種中的弱小。但正因為本身的動物屬性,很多人還需要找到更加劣勢的人群加以歧視。歐美發達國家的政治正確就是要保護每一個人的利益。大陸同胞在文化上還崇尚叢林法則,在文化上還沒進化好,所以出現了很多川粉。但從文學城裏的動向看,川粉背後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組織。
飛越2003 回複 悄悄話 寫得透徹,很少人來攻擊!
中年囈語 回複 悄悄話 唯一的一篇有理有據的文章。謝謝分享!
七月流火liu_03 回複 悄悄話 您的分析有理有據,值得一讀。參政議政理當具有相應水平,但此次大選似讓很多不同政見的人失去理性思考,以訛傳訛或人雲亦雲者太多。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善良與感恩並舉,自私與邪惡等同!

希望你的信息能教化一些自以為是的人,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