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個人觀察評論以及轉貼一些比較又價值的文章。
正文

我為什麽從不嘲笑貶低鳳姐

(2017-01-13 12:06:29) 下一個

這是我一直自問的一個問題。現在我覺得,答案就是:我沒有任何資格。

剛剛看到關於賈樟柯的一篇文章,促使我把一些想法記錄下來,我覺得賈樟柯的訪談裏說了一句很棒的話, 大意是:在命運的麵前,其實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

前幾天在朋友FB點讚的一段視屏看到,英國威廉王子安慰一個五歲女孩說,我,也失去了我的媽媽。我想,這也是一個例子,因為在命運的力量麵前,有時候再高的地位,再多的錢,再光鮮的外表也不過如此。

羅玉鳳的故事,不僅是說得爛俗了的什麽“勵誌”。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普遍的人生困境和解決。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嚴重貧困的家庭,一個不是自己生父的繼父,一個相貌,身高,學曆,一切一切,都沒有任何資本的女孩,在當今看臉和拚爹的中國社會,如何才可能變成“他們”。即使你嘲笑“加入他們”的欲望的可笑幼稚,也不能不去想,是什麽把一個社會分裂成了“我們”和 “他們”。

如果一個人在這種命運麵前徹底認輸,那麽所有後來的麻煩,名聲和辱罵,都不會再有,但現實是,確實不是每個人都甘願認輸,接受命運的擺布,特別是那些比較愛讀書和想問題的人。這裏的讀書,是泛指一切認真的閱讀,而不是所謂在大學獲得正規學曆。當很多在大學裏獲得研究生以上學曆的人質疑羅玉鳳能否寫出那些文章的時候,我覺得,甚至一再地覺得,西方的正規的研究生以上教育有時候真的會讓人變得乏味和無情,然後問出這種問題。

其實,對生活的刻骨的感悟,用文字記錄和表達情感的能力,和高學曆本身並沒有直接關係,而“高學曆”恰恰還會嚴重破壞人與生俱來的某些本能。當一個人左臉寫著福柯,右臉寫著德裏達,或者每天討論的都是數據,樣本,統計的時候,過度學術化,專業化,邏輯化的時候,恰恰離帶血的真實人生以及鮮活的,觸及讀者靈魂的文字越遠。

有網友讚歎: “文字中規中矩,不溫不火,邏輯順暢,表達清晰,幹淨利落,比大多數城裏的網友(我在內)都強”,我覺得是實在,客觀的評價,也是一種自省。

的確,她寫的中文,是純正簡練的,沒有酸文假醋,沒有任何爛俗的網絡語言,也沒有海外“高學曆華人”喜歡隨處使用的“俺”,“那旮瘩”,“大娃”,“二娃”這類方言詞匯(不得不說,不是來自這個方言區的人,對這些詞匯會有點頭疼,如果每天不得不看的話)

羅玉鳳是個有生活也有靈魂的人。當然她也有策略。當她發現自己沒有任何資本可以在中國最發達的城市獲得認可的時候,她會刻意搞怪,而且完全知道自己是在搞怪。那些憑她的誇張和搞怪語言來判斷她的人,不過是上了個小當而已。但是,這些生存策略,恐怕沒有人敢說自己沒有用過,隻是你沒有成為公眾人物,你的手段不為人所知而已。

在策略以外,她的人生沒有一步不是腳踏實地的。她後來表現出的境界,遠不是那些嘲笑她的人能及。

在中國這個社會裏,一個一無所有,充滿挫敗感,但又想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麵的人,必然會被一部分人欣賞,因為每個人都會從這裏看到自己;但也會被一部分人嘲笑,因為這部分人看不到,自己的奮鬥(如果也自我奮鬥的話)在本質上,和羅玉鳳沒有多大區別。或者,這部分人把自己的先天的優勢和特權——比如家庭條件比羅玉鳳好一千倍,學習又好人又漂亮——以及由此帶來的相對順利,看成了理所當然的優越以及嘲笑別人的資本。僅此而已。

有人由鳳姐現象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社會除了成功,別無信仰”。是的,但是請問,這個責任該鳳姐來負嗎? 你追求成功可以,她追求成功就錯了嗎? 在寫完幾天後,看到這個標題,引用來作個最後的結尾:”鳳姐並不是這個時代的小醜,而是這個醜陋時代真實的小人物”。

(補注:現在小人物被封殺了,聖人們耳根該清靜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