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個人觀察評論以及轉貼一些比較又價值的文章。
正文

關於學霸和天才

(2016-10-17 15:39:55) 下一個

我從銀行出來,聽了“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上了一輛出租車,因為一個朋友在等我吃飯。席間,突然提到了“學霸”這個問題,說是網上老同學的群裏,有一些過去的“學霸”雲雲。

我說,也不要迷信什麽學霸。我自己從小學到大學,所有學習最好的同學基本上最後都是比較平庸的,而學習不怎麽好的現在可能混得最好,或者處在十多名的現在名堂最多,一會兒自己開公司,一會兒申請專利。

這種現象並不陌生,但是“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

所謂學霸,就是學習好,分數高,而且應該門門都平均地高,才稱得上學霸。一個學生能夠 把每門功課都學好,至少體現了以下幾個素質:1,個性成熟,自製能力強;2, 智商高,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強;3, 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這樣的人,讀了大學,或再讀了研究生,人生基本上不會太差,因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一些基本素質具備了,而且基礎打好了。

所以,絕對不能說讀書無用,讀書對於一個人最終穩定地置身社會的中間階層是至關重要的,有幾個不好好讀書而很成功的特例,並不能證明讀書就無用。所以少扯什麽韓寒,就算他不造假也不能證明讀書無用。

但是這種人,或稱為“人才”的中等天資的人,和“天才”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他們最大的弱點就是隨波逐流和流於平庸。他可以添磚加瓦,被需要和接受,卻不能破壞和拆毀,但是最終最優秀的人往往都是有顛覆性和破壞性的,必須否定前人才能凸顯自己,這就不是靠門門高分可以實現的了。他能把任何功課都學好,卻不一定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麽。有的時候,門門功課都好,僅僅是因為害怕有一門不好,一定要維持成績單的完美。

可以稱為“天才”的特別傑出人才,具有人才的一些特點,但更有人才沒有的優點和缺點。首先,政治和商業上的天才具有一般人沒有的遠見,能看到一般人根本看不到的前景,而且有絕大的勇氣在黑暗中堅持。這和讀多少書,分數多高沒有關係,很多時候是一種本能,直覺,性格,一種天賦的能力。這種人能預見時代潮流而且走在前沿,最終,那些綜合成績很好的人都會成為他的手下,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技術把事情做好,卻沒有足夠的眼光看到大局和未來。

簡單地說,毛澤東是一個天才,周恩來是一個人才。這不涉及道德評判(道德低下的天才很多),隻就天分和個性而言。

其次,學術上的天才在學業方麵很容易表現出無師自通,或者一點就通的特點,不容易受一般的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約束,更容易傾向於自學。他不一定能學好每一門功課,但一定知道,自己最想幹的和非幹不可的是什麽,並且按照自己設定的方向走。

第三,藝術天才和學霸就更不沾邊了。不僅不沾邊,藝術天分越高的人,可能常規學業越差,因為藝術是靠心和天賦去感悟,和理性本身就有矛盾。到最後,藝術天才倒可能是有的學霸一板一眼研究的對象,藝術作品,另一些直線思維的學霸看了什麽感覺都沒有。

另外,天才的頭腦異常活躍,雖然不去按常規上課下課,但經常處在亢奮狀態,這使得他們經常處在瘋癲的邊緣,也使他們有足夠的勇氣去破壞,創造,和堅持。而“勇氣”,真正麵對所有人的懷疑和否定仍然堅持的勇氣,恰恰是“學霸”缺乏的,因為學霸太聽話了,太成熟和自製了,否則也成了不了學霸。

一個研究各種各種曆史上大人物的作家Emil Ludwig說過:”在我的研究中,我常常發現,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有許多很有才華的人因缺少個性而失敗,卻很少發現有強烈個性的人,因缺少才華而無法前進。“

但天才的反叛常常使他們被社會主流排斥,或者根本無法符合社會對一般“人才”的要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個某方麵特別有天分的人,在中國幾次考不上大學,就會遇到麻煩,慢慢也就泯然眾人了。有天才的人,要想可持續發展,還真不能太任性,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製。

至於說到在國內的人才和在美國的華人精英,我對朋友說,最優秀和最傑出的中國人都在國內,也隻能在國內 (素質最低下的也在國內,當然),因為恰恰是國內對中國人仍有一定的空間,而國外以西方人為主導的製度和壓力下生活著一群智商和能力都平庸或最多達到中上,但比較機靈,比較能夠適應環境的華裔人才,但也僅此而已(出國本身就是個隨大流的行為啦)。這部分人最好的選擇就是留在已經習慣的國外,接受眼前的苟且,稍安勿躁,因為假如回到國內,以原本平庸的資質和早已失去的人脈,也未必能傑出起來。

2016/10/17

 

================================

2017年3月10日,讀到下麵這篇報道,基本佐證我去年10月上文裏的看法。

[摘要]調查結果:“恢複高考以來的10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教育為什麽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這一階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誤。

  中科院震驚調查:30年1000餘高考狀元下場悲慘,無一成為行業領袖。麵對這種情況,不禁有人問到:這幾十年的教育怎麽了?為什麽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

  一、高考狀元有用嗎

  請看中央教科院的調查結果:“我們調查了恢複高考以來的10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

  不僅如此,他們還有另一個調查結果:“調查了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發現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係。”

 

 

  這說明了什麽?

 

  事實一:1977年以來,全國34年的高考狀元(高考分省計分,3300名÷30個省市區÷34年≈3.2名,應該一個沒漏啦),都沒成為社會活動家、或企業家、或藝術家,也沒在任何一個行業成為領軍人物。

  事實二:不知科學家的工作屬不屬於一個行業?如果屬於,那就意味著:高考狀元們也沒成為一流科學家。

  事實三:社會活動家、企業家、藝術家能獲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學校教育並非正相關——即是說,學習成績優秀的不見得能成這些“家”,而學習成績不怎麽樣的則不見得不能成這些“家”。

  事實四: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一定關係”是多大的關係?強正相關、弱正相關、不同層次的科學家正相關程度不同?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讀書的時候成績並不怎麽樣,而且這樣的例子還不少。

  綜合結論:中央教科院院長袁振國教授認為:“創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來的。”請注意:此中的“教育”是指“中國自1977年恢複高考以來到2011年6月的教育”。

  哇,這幾十年的教育怎麽了?為什麽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

  上海市浦東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程紅兵先生說:“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這一階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誤,就是沒有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這一階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為基本特征的,由於巨大的就業壓力,導致巨大的升學壓力,學生要不遺餘力地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升學準備,所以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全部由教師負責填滿,學生在家時間比如雙休日,則基本由家長負責填滿,這個原因不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會造成的。”

  可見全社會聯手放出來的應試教育魔鬼是扼殺創新型人才的重犯!

  可惜的是,在應試教育的沉重壓力下,別說文科課程、就是數理化生等理科課程,能有幾個老師認真、紮實地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30年1000餘高考狀元的悲慘下場

  中國相關機構對中國從1977年到2006年30年間1000多位“高考狀元”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麽多曾經讓人驚羨的高考狀元,卻沒有一位成為頂尖人才。他們如今都過著平凡的日子,職業成就遠低於社會預期。

  筆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他們成為高考頭名,隻是應試教育會作題的“狀元”而已,隻能說明他們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學習計劃性較強,但是在動手操作能力還是創新能力方麵沒有得到多少反映。也就是說,高考隻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學生學習應試能力,而應試能力不能衡量一個人在其他方麵的發展能力。

  其次,高考狀元們喜歡在學習知識中追求完美無缺,追求無所疏漏,在考試中過分看重分數,使思維處在了僵化的神經質般的模式上。這種思維反映到將來的工作上,他們也隻是過分看重僵死的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又視學習現成知識為一種享受,而對其它則看得比較淡漠,而這種思維嚴重影響到了他們在事業上的發展。

  第三,許多高考狀元們對來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夠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務時往往缺乏自己獨到的見解。這種思維是對來自應試教育做現成試題而又想獲得完美答案的一種重複。

  第四,高考狀元們隻是在應試上取得了暫時的成功,而他們卻又往往以這一次成功引以為一生的驕傲。過分地回顧過去,卻喪失了以後為更高遠目標努力的動力。

  第五,高考狀元們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們在學習上心無旁騖,夢想擺脫某種困境。一旦實現理想,卻又陷入了沒有目標的窘境,而在就業上卻又得不到家庭和社會的更為理想的指導,結果好多人也就聽天由命。

  三、我們的反思:一所學校看得見的是校園,看不見的是共同的價值觀和師生的行為方式

  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常說,他在科學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於小時候不僅學習科學,也學習藝術,培養了全麵的素質,因而思路開闊。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和工作期間,錢學森除了參加美國物理學會、美國航空學會和美國力學學會之外,還參加了美國藝術與科學協會。

  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對一件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往往是夫人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得到啟示。”“我們當時搞火箭時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藝術家們交談時產生的。”

  是的,科學和藝術是永遠連在一起的,誠如錢老說的“這些藝術裏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的理解,豐富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或者說,正因為受到這些藝術方麵的熏陶,所以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

  幾位成功的學習者還有一個共性:平時最喜歡的事都是讀書。讀書使人智慧。在美國加州一所小學的圖書館裏,我曾看到這樣一幅標語:你讀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會變得越聰明;你越聰明,你表達思想的時候,你的聲音就越有力。我始終認為,讀書是養心的智慧。種桃,種李,種春風;養花、養草、養心靈。學校是文化場所,如果能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那將會讓孩子受用終身。

  最後,還是想說那幾句老話:應試教育,雖然可以生產出一流的技術人才,卻無從培養出真正的科學精神,無法造就創造未來的天才。知識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質。當學生離開學校時,帶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學校要讓孩子天性有展現的空間,智慧有表達的機會,美德在學習中紮根,夢想在勤奮中實現。一所學校看得見的是校園,看不見的是共同的價值觀和師生的行為方式。學校文化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培養學生從情感開始而不是從知識開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