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
我的祖父,司淑弟,離開我們已經整整54個年頭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時不時的縈繞在我的腦際,而他的精神始終與我融合在一起。
我的祖父,經曆過三個朝代,他生於清末光緒年間,成長和奮鬥在民國,1962年,即三年災害期間撒手人寰。他經曆過清末的回民之亂,辛亥革命和民國的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以及
共產黨政權建立後的曆次運動,土改,查田定產,抗美援朝,農業合作化,肅反,鎮反,反右,公社化,大躍進,吃食堂,三年災害。他像他同時代的中國所有農民一樣,一生中沒有過幾天平靜日子。
我的祖父出生時,家裏很窮。他的父親,我的曾祖父,是一個給人常年拉長工的農民。他的母親,原來是一個大家閨秀,出嫁給我們東村的一個家境稍好的人家。但婚後不久,有了一個男孩以後,
丈夫不幸去世。我們那個地方,高原深井,離開男人,一個女人要生存下去,簡直是不可能的。她被逼無奈,與我那個打光棍的曾祖父,組合了一個新的家庭。我的曾祖母,十分能幹,就是放到
今天,也一定是一個女強人。她一連生了4個男孩子。我祖父最小。非常不幸的是,在他4歲時,我的曾祖父卻因暴病離世。我這個可憐的曾祖母,沒有向命運低頭,麵對如此巨大的不幸,帶領
4個男孩開始了創業過程。她安排我的大祖父,到一家商店當學徒,我的二祖父和三祖父,年齡稍長以後,給人拉長工,我的祖父後來在別人家的私塾裏讀書兩年,以後也下地幹活。就這樣,靠
著兩個孩子拉長工,靠著省吃儉用,十多年之後,我們家就發起來了,我的大祖父在縣城裏開了一家自己的商號,農村也擁有近200畝土地。
民國23年。曾祖母去世。接著大祖父去世,商店由過繼給大祖父的我三祖父的兒子繼承,此人本來就智商不高,又跟著經理,襄理吃喝嫖賭,沒幾天,商店賠了個精光,還欠了一屁股債。樹大分枝,
既然沒了曾祖母,弟兄們好聚好散,也隻好分家。還是按老弟兄四個人分。每家50多畝地,這樣,就又成了不起眼的小戶人家。
我祖父和祖母育有一男二女。我民國25年出生後,不久,祖母仙逝。祖父再婚後,又得一子。祖父不甘心過那種窮苦日子,又開始了艱苦創業。到1949年,我們家又有了100畝出頭的貧瘠的旱
地。土改時,定為上中農,63年社教,升為富農,66年再次社教,升為地主。這就是祖父為我們奮鬥的成績,也為我們弟兄姐妹們贏來了“黑五類子女”的稱號。
我的祖父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民。不過,因為他讀過兩年私塾,有一點點文化,所以絲毫沒有普通農民的俗氣,使自己盡量多一些紳士風度。
在治家待人處世上,他繼承了儒家的傳統,尊禮守法, 尊崇中庸之道,嚴於律己,寬於待人,辦事公道,實實在在是溫良恭儉讓的典型。他做人實實在在,從不浮誇,裝模作樣,
裝腔作勢,以勢壓人。他待人謙和,總是忍讓寬容。四個弟兄分家時,四祖父和他分到園子,本來說的是一家一半,但四祖父不幹,硬要多占一尺多寬的樁基地,祖父也就忍了。
在他看來,弟兄本是一母生,何必為祖業家產爭個麵紅耳赤,親情比財錢重要得多。錢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親情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我從沒有見過他和人高聲說話,和村裏人爭究財物,談論是非,也從沒有打罵過子女。他的聰慧,機智,沉著,冷靜,勇敢,謀略絕對是世界一流。我不知道,他是怎麽學的,
記憶力怎麽那麽好,僅僅上過兩年私塾,他竟能懂得那麽多的曆史典故,文化知識,編打油詩,寫對聯。他不僅對農活樣樣精通,而且連木匠活,泥水匠活,打牆蓋房,做桌椅
板凳,換車鍵,鍛磨子也樣樣都會。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當地方圓幾十裏的有名的中醫,他房間裏的架板上就放滿了線裝的中醫書,足足有三四大箱子,包括傷寒論,金匱要略,黃帝內經,孫思邈的千金方,
王叔和的脈訣,牛馬經等等,他不僅醫人,也給牛馬看病。其實,隻要看看他的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和經濟利用時間,抓緊分分秒秒的刻苦精神,就知道他是如何
取得這樣的不平凡的成績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一天都沒有閑過,晴天下地自不待說,雨天,不能下地,就幹在家裏能幹的活,如磨麵,或者看書學習,每天總是天不亮起
床,到晚上地裏看不見才收工,回家後,還要絞水,鍘草,喂牲口。除了冬閑的日子可以稍微吃個悠閑的飯以外,其它時間都是回家以後,將稀飯有湯水的飯三兩口吃完,把饃
或餅往懷裏一揣,邊走邊吃,又下地幹活去了。冬天夜長,深更半夜,就是他讀書的最好時間,農忙時節,每天也就隻能休息四五個小時。在生活上,他克勤克儉,把家裏的一
切安排得井井有條。種地絕對不違農時。平日省吃儉用,量入為出,精打細算,每一分錢都會花在最有用的地方,使之發揮其最大的價值,絕對不會亂花一分錢。為了省錢買地,
一年到頭,幾乎從不買肉,也很少買菜,總是吃野菜,吃黑饃,吃雜糧,把小麥省下來置地。但他也非常注意人情世故,該行的禮,該注意的禮節是絕對少不了的。外出辦事,
走親戚,總要穿得整整齊齊,幹幹淨淨。逢年過節,總要買些必要的糖果,核桃,柿餅,花生,大棗,散發給我們這些拜年的孫子。
從下麵的一些具體事例更能反映出我祖父的不同凡響的一麵。
一九二九年,陝西已經連續三年大旱,六料莊稼顆粒無收。這就是老人常說的民國十八年年饉。村裏許多家逃荒的逃荒,餓死的餓死,有四五家絕了戶。我們家仗著青壯年勞力
多,拿上些舊衣服到秦嶺深山裏換糧食,叫上南山背糧,吃野菜咽糠,總算全家平安過了一劫。到了二九年深秋,也就是種麥的時節,老天爺終於開了恩,下了一場小雨。對於
種麥來說,底墒不是很夠。到底該不該下種,敢不敢下種對於任何一個農民來說都是一個嚴酷的考驗。不種,耽誤了時機,就錯過了一料莊稼,當時已經幾年無收,早收一茬麥
子,其意義決非一般。爺爺去地裏反複查看墒情,抓起一把泥土,在手裏握來握去,泥土剛剛可以成團。他根據多年的經驗,泥土能捏成團的墒,就足夠種子發芽,他相信,這
時種麥是合適的。於是,他和幾個祖父商量以後,就果斷的用人拉犁犁地,把小麥給種上了。當時,村裏再沒有人有如此膽量,敢下這樣的決心,反而風涼話不少,有幾家本來
就比我家富裕,反倒挖苦說,人家有錢,不怕糟蹋種子,等著麥苗出不來,看笑話。說來湊巧,天助人願,半個多月以後,又下了一場透雨。別的家這時才開始下種,誤了農時,
其後果不言自明。這一年莊稼還長得特好,實在是一個好年景。就由於爺爺的正確決策,我們家早一年吃到了新麥。
一九三五年冬,一群操著江西口音的土匪(實際上就是中共的紅軍)來到鹹陽,實施搶劫。當時我家還是一個大家子,還甲富一方,自然成了土匪的目標。臘月的一個晚上,近百
個土匪夜闖我家。有的進了三爺(二祖父)和四爺(三祖父)的住房,要他們拿銀元,大煙土,打得他們亂喊。有的進了我父親的住室,父親當時剛結婚,又是個上過學的讀書人,
留了個“洋樓”,母親也有許多新嫁妝,新房布置得漂漂亮亮。土匪斷定,父親一定是家裏最有地位的和最重要的,於是剝光了父親的上衣,把兩個手綁了,準備嚴刑拷打,支油鍋,
用火燒,隻要三爺和四爺不交錢或大煙土,不能讓土匪滿意,我的父親這一夜必死無疑。說實在話,我家雖是個大家子,但事實是剛剛發家,還沒有一點積蓄,根本就不可能滿足
土匪貪婪的胃口。這真是千鈞一發,危在旦夕。正好,爺爺住的是一個一明兩暗的偏房,門窗是不易為生人所發覺的。爺爺的大智大勇,恰在這時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他連棉衣都
顧不上穿,光腳丫一直衝到大門口,和守門的土匪展開了殊死的搏鬥。 他悄悄的衝向土匪,出其不意,從後麵抱住土匪,將土匪摔倒在地,然後拔腿就跑,土匪起來,朝他開了
一槍,沒打中。他跑到村口的東麵,那裏有一個菩薩廟,掛有一口大鐵鍾。他拾起一塊大石頭,邊敲鍾,邊喊,救命,土匪搶人了,······ 接著,又跑到中村和東村,吆喝鄉親,
鄉親起來了,拿了钁頭,鋤頭,鍁,有一個我叫四叔的,人稱黑四,會打獵,說,“五叔,我剛好裝了銃,還沒放呢”。於是,上百個鄉親,大聲呐喊著,吆喝著,黑四又放了銃,
砰,砰,砰。 土匪不知底細,隻好逃跑。聽爺爺說,守門的土匪說,“老表,老表,他們的人來了,多得很,快撤,快撤。”疾風知勁草,危難現英雄。每聽到母親講述這一活生生
的曆史時,我總是從心靈的深處感激爺爺。 要不是他在那危急關頭,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當機立斷,衝了出去,又吆喝起三村群眾,驅走了土匪,不知那一晚上,要鬧出幾條人
命,鬧出一場血淋淋的慘劇,這個世界上肯定也不會有我。聯想到幾天之後的又一個夜裏,這一幫土匪搶了村裏的另外一家,爺爺的行動更讓人折服。就是那一群土匪,又闖進村子
裏,搶了村北頭的老魁家,那可真是慘極了。土匪把他家的大兒子,綁了,逼著要錢,要大煙土,麵前支起了一口大油鍋,架起了大火,滾燙的油用笤帚一蘸,往身上一甩,馬上就
是一道道血泡。可憐呀,這家老大被折騰得夠嗆,那天過後,沒多久就離開了人世。這天,來的土匪人很多,搶完了以後,經過街道向外走時,南頭幾家的人還站在房頂上,扒下房
上的瓦,用瓦砸土匪,對於這一大幫子土匪來說,這點馬後炮根本沒用。他們撤到村外以後,還在麥場裏集合,點名,從房頂上看得清清楚楚,足有百十來人,顯然是一群有組織的
土匪.
爺爺是很重視教育的,尤其關心下一代的個人品質的成長。他希望子孫讀書,知書明理,但他對官場的腐敗,社會上的爾虞我詐十分反感,不希望子孫瘋狂的不顧一切的追名逐利。
中國古代的許多功臣沒有得到好死,被滿門抄斬的事例,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很深。特別是四九年以後的許多變遷,因而在他的晚年,常常念叨“房要好,地要少,多念書,少應考”。
他不吸煙,不嗜酒,也不允許我們沾染這些東西,更不允許我們接近賭博場所。我七八歲,就跟他下地幹農活了,在家裏也跟他一塊兒鍘草,磨麵,經常聽他講故事,說笑話,寓做
人的道理,各種文化常識於這些笑話閑談之中。他愛說戲文,如三娘教子,朱春登放飯。也說些民國初年,和前清的事情,什麽二虎救長安,馮玉祥,劉振華,陳瘋子,黨跛子,軍
閥混戰,什麽回亂,反正(辛亥革命),剪辮子,放腳等。他愛說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對魏征十分推崇。有些是在別的地方能經常見到的。有的故事也可能是他編的。他說,有個
縣太爺,初到一個地方上任,到一個員外家,看到客廳裏掛了一幅對聯,“窗前叫明月,黃狗臥花心”,他馬上就提筆改為“窗前照明月,黃狗臥花根”。員外就留他在家裏過夜,晚上,
真有一種小蟲子在窗子外麵叫個不停,員外告訴他,這就是明月蟲,第二天又領他到花園賞花,他確實看到花心裏有一種黃色的小蟲子爬來爬去,或者蟄伏不動,員外告訴他,這種
小蟲子叫黃狗蟲。這位縣太爺聽了後,麵紅耳赤,羞愧萬分,簡直是無地自容。還有一次,他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國王,有兩個兒子,他們都很聰明,選誰做繼承人,一直十
分為難,一日,國王帶了他們兩個出外打獵,想在路上試試他們兩個,以進行取舍。國王出了一個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要他們對下聯,這一下還真把二位小子給難住了。恰在
這時,下了一陣暴雨,雨過天晴,紅日高照,一個農夫趕了一群羊走了過來,羊毛剛淋過雨,溻在身上。老大觸景生情,就說了下聯,“雨灑羊毛一片氈”。老二雖也受暴雨的啟示,
卻發揮想象力,做出了他的下聯,“日照龍鱗萬點金”。顯然氣勢宏大磅礴,尤其是在中華文化中,龍更是天子的象征。這樣,老二就被選為了太子。從這些故事中,我也大概學到了
一些關於寫對聯的原則。爺爺說的啞巴告狀也十分有趣。一個啞巴受人欺負,要找人寫狀子,走了全縣城,都沒找到一個人能替他寫張狀子,不知道他要告的是誰,更沒法弄清它的
冤情,最後終於找到一個人,隻寫了幾句話,就把事情給辦了。他故作很神秘狀,問,“你說他寫的啥”。最後他公布的謎底是,“告狀人,是啞巴,不知告的是那家,派一個差人跟
著他,指到哪家是哪家”。就這樣,把啞巴的問題給解決了,但把問題推給了縣太爺。另外,他還就農村的許多民俗,教給我一些應用文的寫法,比如婚嫁喪娶的請帖,禮單書寫格式
用詞,借貸買賣契約的寫法等等。逢年過節,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本家子的幾個伯父,最多的是五伯父,也都喜歡到我家來守歲,爺爺也會要我陪在旁邊。這時,是他對我們進行
家史教育的最多的時候。自我七八歲到土改後的頭幾年幾乎年年都講,而且總是要落腳到“創業難,守業亦難”這個話題,生怕他創的這份家業被不肖子孫斷送。其它,就是過年,如
何接待客人,入席吃飯時,怎麽長幼有序,應注意的規矩禮節。他雖不是著名的文化人,沒有讀過多少書,但也將自己一生悟出的做人道理和準則,包括朱子家訓,弟子規,警世名
言中的許多內容,匯在一起,寫成中堂,掛在客廳的牆上,以告誡後人。可惜的是,我那時並不懂得他的良苦用心,對這一切毫不在意,聽進去的不多,記住的就更少。
他一生最得意的事,我想恐怕就是他為鄰村鄰縣百姓治病的成績,他的醫術得到廣大鄉親認同,給他掛牌送匾的事。一九四七年夏,麥收過後,司魏村,鹹陽,興平,禮泉幾個縣的
上百名的鄉親,包括鹹陽縣的縣長,自發的送給爺爺了一個兩米多長高近兩米的,書有“仁心仁術”四個金色大字的牌匾。 這一天,全村喜氣洋洋,像過節一樣,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
氛。我們家更是高興。天不亮,就有執事的人駕著大車,到縣城裏買了菜,割了肉,回來更有廚子做菜做飯。中午時分,一隊人敲鑼打鼓,幾個人抬著匾,在鞭炮聲中,幾個年紀較
長的人,給爺爺佩了紅,將牌匾掛在了我們家的大門頂上。接著是招待吃飯,一共待了十多席客人。這是對他的醫德和醫術的肯定,自然十分高興。其實,這是人之常情,放到誰身
上也都會這樣。爺爺自學中醫成才,是典型的赤腳醫生,雖然談不上是什麽名醫,但他的確醫好了不少的重危難症,在當時,還是能為老百姓解決燃眉之急的。我十來歲時,就是中
共占領鹹陽的第一個夏天,父親被共產黨軍隊弄到眉縣支前去了,母親得了紅白痢(現在知道是細菌性痢疾),高燒,腹瀉,中毒症狀很重,就是爺爺開的一付湯藥給以好的。他自
製的“刀剪藥”,治外傷也十分靈驗,保險能做到一期愈合。我八歲時,一天晚上,給牛鍘草,我的任務是遞草,眼看著草馬上就要鍘完了,大人隻摧著快遞,快遞,我的手還沒有取
出來,鍘刀就落下來了,把我的左手食指差一點就鍘掉了,鮮血直流。爺爺急忙用他的刀剪藥給敷上,用布條給裹上,又止痛,又止血,還達到了一期愈合,至今我的食指上還留著
那個線性疤痕。遺憾的是我沒有把他的藥方給留下來。他自己配製的祛腐生肌散也很好,用在化膿的創麵上還真能促進創口愈合。這也是我經過的。鄉親們誰有個頭痛腦熱的,不論
深更半夜,他都會隨叫隨到。方圓幾十裏的人家,請他去也是一樣。我跟他在地裏勞動,經常有遠處的客人請他出診,他都是把手裏的家具一放,別無二話,跟上人家馬上就走,沒
有一點架子。更可貴的是,他給人看病,分文不取,基本上都是來回步行。難怪他能受到鄉親們的尊敬與愛戴。每年過節時,都有人給他送點心,果品,表達心意的。可惜,可悲,
可歎的是,這個牌匾在我家的門頂上掛的時間太短,僅僅兩年多,就不得不摘下來。到了二十世紀末,形勢變了,我還想把它找出來,起碼陳列在家裏的某個地方,也作為一個紀念,
作為家史的教育資料,讓子孫後代能了解這一真實的曆史,珍惜這一點點榮譽,並加以發揚。誰知道,我的小叔父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堂弟結婚時,用它已經做了衣櫃,再也無法複
原了。其實,文化大革命中,爺爺的許多古代醫書,他自己寫的醫案,牛馬經,司家的家譜,幾幅名人字畫,都被付之一炬,連肥田的用處都沒有。這個巨匾,做了衣櫃,總還算派
上了一點用場。
爺爺雖然沒有接受過係統的現代教育,沒有科學概念,但終年的辛勤勞動,使他深深懂得原始的農業耕作方式需要徹底改變,以減輕農民的負擔。他也聽說過國外的現代化的機械耕
作,高效率的生產,也幻想著發明農業機器。他捉摸著能發明一個磨麵機。有一段時間,每逢下雨天,他都把自己關在房子裏,用木頭,鐵絲,繩子做基本材料,用斧頭,鋸子和刀
具等工具操作,進行不同的組裝。可以預料,這是不可能有結果的。但他的那種精神還真是值得效法的。我當時10歲左右,問他到底在做什麽。他幽默的回答說,世界上的人就分四
類:一類是隻說不做,一類是隻做不說,其它兩類是不做不說和又說又做的。他問我,打算將來做那種人。對這樣的問題,我當時沒有回答,到現在,也沒有認真思考過。現在回頭
來看,祖父竟是這樣的一個很會思考,富有思辨精神的哲人。爺爺對於中醫學中的難題也一直在認真的思考,隻是限於他的文化和知識背景,限於時代,不可能有任何大的貢獻而已。
他有一個階段,也想著找出一個中藥麻醉藥,全身麻醉藥,他所用的方法還是神農氏嚐百草的方法,這當然是不會有什麽結果的。他嚐花椒一類東西,把嘴和舌頭都麻到不能忍受的
程度,也沒有得出他希望的結果。這種失敗隻能歸因於時代的限製。
爺爺是很有幽默感的。他最幽默的是逼你做事情快速。我上小學時,經常跟他一起勞動。他免不了吩咐我做許多事情。比如,讓我回家拿一件工具。他剛說完,我剛一轉身,他會猛
然笑嘻嘻的冒出一句,“怎麽還沒有來呢!”。我一回頭,他也會哈哈大笑,我知道,又上了爺爺的當。他鍛磨子,他會總結出鍛磨子的要領,說“兩堂空,快如風”。還把鍛磨子的鏨
頭編成謎語,“粗粗一把,長長一匝,手裏捉著,渠渠戳著。”這樣,就使得和他幹活時,不那麽痛苦,反倒覺得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爺爺也是村裏公務事業的熱心人,最積極的倡導者,村裏小學,每年請教師,替老師收學費,都是他和其他幾個老漢經手的。給村門前那個水渠上修個橋,也是他牽頭的。他雖未信
佛,但主張行善,不殺生,還把修橋補路作為他積德行善的一項主要內容。大年初一,大清早,他會一個人拿著工具出門,把村內外不平的坑坑窪窪的路修平整,這樣一直堅持到他
的晚年。因為他的輩分高,村裏的許多老人也稱他為五爺,加上他為人公正,辦事公道,所以威望很高,他也自然成了村裏的義務調解員,鄰裏有了糾紛,弟兄們分家,都會請他去
說話調解。再困難的麻煩事,經他說和以後,有關各方總會達到妥協,總會感到滿意,心平氣和的接受他的意見。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司世隆的五個兒子分家,要爺爺去調節,連著
幾個晚上,最後終於說服了弟兄幾個,和平的把家分了,祖父說,一開始,弟兄幾個爭得很厲害,有的還揚言說,如果爺爺不主持公道,就要用屎尿潑在爺爺臉上,進行羞辱。但是
經過爺爺苦口婆心的耐心努力,終於達到弟兄幾個都能愉快接受的結果。我想,如果要爺爺這樣的人處理國家事務,他也一定會比現在這些敗家子,貪官汙吏做的要好。
爺爺的胸懷寬廣,充滿著對人類的大愛。小時候,每年清明和十月一掃墓,他都要帶著我們家族的老老少少,在祭奠我們的祖墳的同時,給幾家死於“回亂”和民國十八年年饉而絕戶
的墓主人掃墓,焚燒冥錢。年年如此,從不間斷。而且要向我們講述這些人家的事跡和他們的長處,他們的恩情,要我們永遠記住。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正當他的奮鬥將要結出豐碩成果之時,中國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變化。這個變化之深刻,影響之廣泛,祖父是絕對想象不到的。49年以前,他拚死拚活,克勤
克儉,曾經參與過兩次創業高潮。沒有想到,他的這些努力,卻成為了彌天大罪,給子孫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49年5月20日,我們全家,除他以外,和全村的大人小孩躲進地窨子,怕內戰雙方的戰火殃及,亡於非命。隻有他,二祖父,四祖父,幾個老人,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等在村口,等
在地麵上,守護著全村。中午時分,他挑著一擔開水,到村南邊的麥田裏去找中共的軍隊。他當時的動機,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誰來了,都是在老百姓的爺,咱都得交糧納稅。隻要
咱不得罪人家,人家對咱好點就行。”祖父沒有想到中共的本性不會因為他想做一個順民百姓而有絲毫的改變。
民國時期,他也經曆過兵荒馬亂,也經曆過饑荒年饉,都靠全家人努力奮鬥,挺過來了。中國這麽大,八百裏秦川的風水寶地,隻要自己努力,絕沒有餓得找不著一點吃的的道理。他眼
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被中共收為公有,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深受誣陷,而無法討回公道的這種昏天黑地的世道。他根本無法理解,自古以來的人類所有倫理道德,怎麽現
在都完全顛倒過來。古今中外,人們所崇尚的勞動光榮,勤儉光榮,不勞而獲可恥,怎麽現在都翻過來了。在他已經到了將於這個世界告別的最後幾年,那樣風調雨順,卻因人禍,過上
了食不果腹,衣難暖身的日子。家裏的僅有的鐵器,鐵鍋,祭祀祖宗的銅蠟台,香桶都被無償的拿去充公,大煉鋼鐵了。全家人得圍著一個每天去大食堂打飯的大瓦罐,喝大碗沒有幾粒
米,清澈見底的米湯。地裏的野菜被挖光了。他想吃一口油炸饃的小小願望,子女也竟然無法幫他實現,······
62年5月的一天,他終於因一個小小的慢性腹瀉,無錢醫治,帶了太多的遺憾告別了這個世界。
祖父一生拚搏,終生以孔孟聖賢為榜樣,修身養性,獨立特行。他以佛為榜樣,濟世活人,力求完美。49年以前,他拚死拚活,克勤克儉,曾經曆過兩次創業高潮,第一次,幾個弟兄
一起,在曾祖母的帶領下,從一無所有,十幾年發展到擁有200多畝土地的富戶。第二次,又從隻有50多畝土地的小戶人家發展到100畝地。他雖智慧過人,又能腳踏實地,艱苦奮鬥。
然時運不濟,終究為黑暗的世道所吞沒。但他的睿智,果敢,臨危不懼,做人處世,力求完美的光輝形象卻為我們樹立了值得永遠效法榜樣。
父親經常感歎爺爺一輩子沒過上一天好日子。每次提到爺爺,我能感受到父親心底的難受和無奈。
謝謝你講述一個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