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波羅的海六國之旅 ( 10 ) ---- 赫爾辛基

(2017-03-17 14:54:51) 下一個

6月6日清晨7時,我們的遊輪到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赫爾辛基 (Helsinki) 位於芬蘭灣入口,由三百多個島嶼組成,與塔林隔海相望。雖然每年有5個月銀裝素裹,但是夏季平均氣溫16℃,而且仲夏白晝長達19小時,是歐洲久負盛名的避暑勝地。城市建築色調淡雅,居民也不尚奢華,素有“波羅的海女兒”和“北歐白都”的雅稱。該城於1550年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瓦薩創建,至今已有440多年的曆史。1812年沙皇俄國從瑞典手中奪取芬蘭,並將其首都遷至赫爾辛基。此後赫爾辛基逐步發展成為芬蘭重要的商業、工業和文化中心。1917年芬蘭宣布獨立。

可能是前幾日宮殿看得太多,出現“審美疲勞”,我們對於城市觀光突然沒有了興趣。看到Seurasaari露天博物館的介紹,感覺耳目一新,當即決定就是它了。

Seurasaari 露天博物館位於赫爾辛基郊外一個綠樹環繞的小島(Seurasaari島),始建於1909 年, 是一個建築博物館,其展品來源於芬蘭各地,主要是18至20世紀的木質鄉村建築。目前共收集了87棟這樣的古建築,博物館將它們從芬蘭各地移放至這個環境優美的小島上。因此環島一遊,既是休閑娛樂,也是文化熏陶。

   露天博物館的大門是一座帶有亭閣的木質小橋,通往森林茂密的小島。白色的欄杆上時有海鷗駐足嬉戲。

   沿著森林中的小徑一路向前,沿途不斷看見古老而矮小的木屋,掩映在樹叢之間,這些都是數百年前芬蘭人的居所或是農舍,仿佛時光倒流,返璞歸真,清新的田園氣息迎麵撲來。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身著傳統芬蘭農村服飾的女孩(公園管理人員),行走在房前屋後,為這些古老的民居帶來了生氣。

   房前滿地的野花,笑臉盈人。

   屋後的水塘裏野鴨成雙成對。

   古老的水車靜靜地躺在樹叢中,仿佛一個老人在回憶曾經的輝煌。

   導遊帶領我們來到一個農家的小院,服飾整潔的“女主人”安靜地站在院子的一角,她似乎早已司空見慣這樣的人潮,任我們拿著攝像機四處拍攝。

   這是一棟從芬蘭西部收集而來的18世紀農舍,於1930-1931年移放至此。農舍分前後兩部分,前麵的四合院是住人的,由中間的主房和兩側的廂房構成。其中有趣的是有一間大而昏暗的房間,居然是桑拿房。桑拿(Sauna)在芬蘭的悠久曆史,可見一斑。

   “女主人”(右一)嬌小可愛,有問必答,幫助我們了解不少芬蘭的農家生活。左一是我們的導遊。照片的背景是四合院主房,包括主臥房,客房和廚房。

   這是主房的起居室。除了窗戶,沒有其他光線來源,所以屋內較暗。照片的右側是一張方形木桌以及幾個條凳。木桌上放置了一些家庭用具。其中我腳前方的那張條凳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在它的中央有一個小臉盆大小的園洞(照片沒有拍到)。是年久失修的破損嗎? 不像,洞的四壁十分光滑,而且洞的形狀也太過規整。那是故意挖的園洞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走訪了“女主人”。她微笑著說:“當家務繁忙時,就把剛會走路的小孩放進條凳中央的園洞裏,這樣他就不會亂跑了。”原來如此!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

   這是飼養牲畜的後院,有豬圈,牛圈等。想一想當年牛羊滿圈,雞鳴狗叫的情景,該是多麽熱鬧!

  這是一座1686年建造的教堂,在綠樹叢中顯得古樸典雅。

  木頭搭建的教堂內部簡單樸素,其中每一件家具都寫滿滄桑。不知幾百年前,是何人在此講經布道,侃侃而談;又是何人駐足停留,誠心祈禱。

  走累了,來到洋溢著鄉村風味的咖啡館,坐在木長凳上,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外加一塊剛出爐的甜點,就著緩緩清風,陣陣鳥鳴,好不悠閑自在。

  這是在咖啡店門口碰到的兩個芬蘭女孩,和父母一起來遊玩。看到我們的相機,有點“認生”。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雖然沒有宮殿的華麗氣派,但這些簡陋的木屋遠離喧囂,溫馨宜人。徜徉其中,自有“采菊東黎下,悠然見南山”的輕鬆。所以人生何必太在意,隻要豐衣足食,平安快樂,豈非處處世外桃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