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德國的首都,是一座寫滿曆史的名城。它帶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濃濃硝煙走進我們的記憶,又憑著東西方冷戰,柏林牆的修建,倒塌,以及德國的最終統一不斷地吸引著我們的視線,勾起許多好奇和向往。
5月31日下午5時遊輪從哥本哈根啟航,經過一夜功夫,於6月1日清晨7點30分到達德國瓦麥蒙德(Warnemunde)港。從海港到柏林還很遠,需乘3小時的火車,來回就得要6小時,可是沒辦法,誰叫我們非看柏林不可,而且還貪心地什麽都想看。那天可真夠忙,6點鍾起床,匆匆洗臉吃早飯,7點鍾集合乘車趕赴火車站。按計劃應在午飯前觀光柏林市容和名聞全球的柏林牆。午飯後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以及普魯士王國的宮殿群。
瞧瞧車站上這熙熙攘攘的人流,全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地而聚集在一起的。
德國的火車均分隔成小間,類似國內的軟臥車廂,門外是過道。每節車廂均設有廁所,使人感到方便舒服。年輕的德國男列車員很熱情,來回程均送一瓶水和點心。列車行駛途中,可盡情欣賞德國美麗的田園風光:成片的綠茵,高大的樹林,還有整潔的農舍點綴在田野的盡頭。偶爾有白色草料包躍入眼簾,以及慵懶的黃牛,倒臥在草地上。
11點左右,我們終於到達柏林火車站。隨即便被導遊帶上一個大巴,開始我們緊鑼密鼓的柏林之行。
勃蘭登堡門是柏林的標誌,也是德國最為著名的地標,它在人們的心中猶如巴黎的凱旋門。1788年,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興建,於1791年建成。勃蘭登堡門以雅典衛城城門為藍本,是堅固的砂岩建築,由12根 (前後各六根)古希臘風格的石柱,構成五個通道,其中中間的通道最寬,是國王專用;其餘兩邊的四個通道供平民使用。該門雕刻精美,氣勢恢宏,是唯一僅存的柏林城門。門頂上是張開翅膀的勝利女神,她駕駛著一輛飛奔而來的四輪馬車。女神手中的權杖上,有橡樹花環、鐵十字勳章和展翅的鷹鷲,猶如一麵勝利的大旗,高高揚起。勃蘭登堡門位於柏林市中心,正麵朝東,連接著寬闊的菩提樹大街,該大街可一直通達柏林以東老城的核心區。該門背麵的大路通向勃蘭登堡直轄市,普魯士王朝的核心。二百餘年以來,勃蘭登堡門見證了德國曆史的起起伏伏,榮辱興衰。特別是東西德分裂時期,柏林牆即豎立在勃蘭登堡門的西麵。可憐這座雄偉的城門,幾十年中孤苦伶仃,無人通過。
1987年12 月6日,美國總統裏根在勃蘭登堡門前發表演說,呼籲推倒阻礙和平自由的柏林牆。其中最為著名的語句是:“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如果你期盼和平,期盼蘇聯和東歐的繁榮,期盼釋放自由,那來到這道門前。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道門,推倒這堵牆!”(General Secretary Gorbachev, if you seek peace, if you seek prosperity for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if you seek liberalization, come here to this gate. Mr. Gorbachev, open this gate. Mr.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1989年11月,隨著柏林牆被推倒,勃蘭登堡門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成為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12月22日,勃蘭登堡門重新開放,十萬民眾從東西柏林趕來,共襄盛舉。
如今的勃蘭登堡門遊人如織,到處是歡聲笑語,一片繁榮景象。
柏林牆,當之無愧是柏林的又一地標。雖然它隻存在了短短二十九年,但是作為德國分裂,東西方對立的標誌,它記載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成為人們心中不能忘卻的曆史。
二次世界大戰後,柏林被分為東西兩半,東柏林由東德管轄,西柏林歸屬西德由盟軍管轄。柏林牆(Berlin wall)是東西柏林的界牆,它將西柏林團團包圍了起來。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牆高3.5米,水泥板結構,上部為水泥管。至1979年5月止,在西柏林周圍共築了水泥板牆104.5公裏,水泥牆10公裏,鐵絲網55公裏,另外還有一觸即發出信號的鐵柵欄、自動射擊係統和巡邏道各123.5公裏。柏林牆最壯觀地段有2處:最嚴密的一處在波茨坦廣場,這裏有兩道牆,兩牆之間有一大片開闊地,地上重重疊疊地擺著防坦克用的白色三角鐵架。另一處是勃蘭登堡門一帶,整個門在東柏林界內,往西走幾步就是柏林牆外牆。
為什麽要修這堵牆呢?東德政府宣稱是“為了防止西方間諜的滲透”,因此這堵牆被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然而更多人認為柏林牆是東德政府為了防止人民向西柏林逃離的工具。在柏林牆修建之前,約350萬東德人離開東德,其中大多是擁有專業技能的知識分子。他們的流失,給東德的經濟帶來重大損失。在柏林牆修建之後,這一數字降到了5000,但其中有100 – 200 人在偷越柏林牆時被東德守軍打死,再也沒有看到希望和明天。
柏林牆讓我不由得聯想起餘秋雨先生《中國之旅》中的一個故事。話說康熙年間,古北口總兵蔡元向報告他所管轄的那一帶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沒料想康熙帝不僅駁回了請求,還洋洋灑灑地訓斥道:“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誌成城”者是也。”
圍牆擋不住大軍入侵,也擋不住民心所向。世間真正能固疆守土,長治久安的唯有眾誌成城,國富民強。隻可惜不是每一個政治家都具有康熙帝的智慧。
1989年世界格局悄然變化。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開放邊界。消息一經傳出,欣喜若狂的柏林人奔走相告,登牆慶祝;更有甚者,自帶工具,開始自發地拆牆運動,以便打開新的通道,這些人被戲稱為“圍牆啄木鳥”。幾個月下來,原本固若金湯的柏林牆竟也千瘡百孔了。1990年 6 月,東德政府正式開始拆除圍牆,長期橫亙在東西方之間的柏林牆,終於被徹底推倒。3個月後兩德重新統一,東西冷戰宣告結束。
今天所見到的柏林牆已經隻是1990年推倒後殘存的部份牆壁,共有三處,他們不僅是曆史的見證,也是招攬遊客的殺手鐧。我們參觀的這部分是三段中最長的,長1.3公裏,共收集了105 幅藝術作品,被稱為“東邊畫廊”。色彩絢麗的圖畫,令過去冰冷蒼白的肅殺之氣蕩然無存。
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又稱為C檢查哨,或查理檢查站),位於柏林市中心的腓特烈大街上,是冷戰時期柏林圍牆邊的一個檢查點。哨卡前豎著一塊高高的標語牌,麵向東柏林的一邊是一位美軍士兵的照片(如上圖所示),而另一邊則是蘇聯士兵。
現如今隨著柏林牆的倒塌,查理檢查哨也由軍事重地變成了旅遊勝地。每天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從上麵的照片你可以看出,哨卡的左邊是查理檢查哨博物館;右邊是聞名於世的美國美食麥當勞。很難想象,1961年柏林危機時,它居然是這樣的一幅場景(見下圖)
我們今天熟視無睹的自由生活,曾經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即的夢想。(上圖來自維基百科)
中午時分,導遊帶領我們來到一家裝潢考究的德國餐館就餐。剛坐下,漂亮的女店員便給每人送來一大杯冒著氣泡的德國啤酒,清冽甘甜,把頭腦中的曆史和政治一掃而空,開始認真琢磨我們的午餐:“早聽聞德國豬蹄的美名,今天會是這道菜嗎?”待到餐盤端上來一看,每人的盤中放了三根結結實實的德國香腸。麵麵相覷之後,大家開始埋頭苦幹。大多數人隻有幹掉一根的戰鬥力,能把三根都咽下的簡直是鳳毛麟角。更令我們跌掉眼鏡的是老爸居然是這鳳毛麟角之一,不僅吃掉了三根香腸,而且連配菜也一掃而空。他老人家看著我們仍舊堆滿食物的碟子被侍者收走,不由得連連搖頭:“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經曆了困難年代的人們,才知道食物的價值。”
飯後走出店門,嚇了一跳,一堆德國警察荷槍實彈沿街而立,戒備森嚴。原來是俄國總統普京正在柏林訪問,故此加強安全保障。導遊開玩笑地說:“幸運的話,我們可能撞到普京。”一聽這話,本來昏昏欲睡的大家,立即來了精神。於是,我們跨上大巴,開始了走馬觀花,車遊柏林的行程。
柏林德國歌劇院,建造於1743年。 1843年毀於大火,後又按原樣修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再次被毀,1951—1955年又重建。
德國柏林舊博物館建造於1823年至1830年間,是一座新古典主義的建築,主要展出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品。
德國國會大廈,建成於189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直是國家議會所在地。二戰的炮火把它幾乎摧毀,德國的分裂又讓它飽受冷落。兩德統一後,此處重新啟用,經曆了大規模的修建重整,於1999年起正式成為德國聯邦議會的會址。這棟建築最引人矚目的是位於正中的玻璃穹頂,直徑38米,高23.5 米,玻璃總麵積為 3000平方米,是一個可以俯視柏林的觀景台,對遊人開放。天氣晴好時,玻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令整棟建築熠熠生輝。
勝利紀念柱(Siegessaule紀念碑),是為紀念普魯士軍隊的勝利而建。柱高67米,用戰爭中繳獲的大炮炮筒加以裝飾,碑頂是金光閃閃,展開雙翅的勝利女神像。她朝著巴黎方向揮動著桂冠,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盡管是有些無禮,勝利紀念柱卻仍然是柏林人的至愛,因為它是德國強盛和統一的標誌。在1864年及1866年,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先後擊敗了丹麥及奧地利,但法國卻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誌諸邦,阻礙德國統一。1870年9月1日至2日,普法兩軍於色當進行決定性的大戰,即色當會戰。法軍大敗,連皇帝也被俘。這場戰爭後,德國歸於統一。
德國總統府,肅穆莊嚴,一條紅毯格外醒目,可惜隻能匆匆一瞥,別說總統普京,就連一個人影也沒看見,還差點栽倒在車裏。然而,我還不是最慘。一位仁兄剛從睡夢中驚醒,看見人頭攢動,相機卡卡直響,以為普京出現了,急得大叫“哪裏,在哪裏?”在一陣哄笑聲中,我們的車逐漸駛出市區,向著郊外的波茨坦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