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波羅的海六國之旅 (1)--- 哥本哈根 (上)

(2016-05-29 13:49:03) 下一個

   曾幾何時,波羅的海隻不過是遠不可及的在地圖上標出的某個地區而已。半個多世紀以前,受蘇聯文藝宣傳的影響,波羅的海時有所聞,尤其是蘇軍波羅的海艦隊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艱苦奮鬥更加深了這片海域在我頭腦裏的印象。從去年起,女兒就從繁忙的工作中,抽空開始籌劃組織漫遊波羅的海的計劃,她的積極熱情和不懈努力乃本次北歐之行的動力。我已從今年(2012)起開始過退休的生活,所以,早早地於4月13日就飛來紐約並參加幫女兒搬家的部分工作。雖然有些忙亂,但這段旅行前的時間是愉快的,因為心中充滿對北歐地區的憧憬。

上圖顯示波羅的海的位置, 該圖來源於維基百科。

波羅的海 (Baltic Sea)是世界上鹽分最低的海,包繞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芬蘭,歐洲大陸以及丹麥群島之間。它由北向南,一路奔流,最後經位於瑞典與丹麥之間的卡特加特海峽(Kattegat),注入大西洋。在中世紀時,這一海域稱謂眾多,而第一個將它叫做“波羅的海”的人是11世紀德意誌的編年史家布萊梅的亞當。但究其來源,卻眾說紛紜。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波羅的海之名來源於拉丁語“balteus”一詞,意為“腰帶”。因其橫貫陸地,外形狹長,猶如一條藍色的腰帶,於是被布萊梅的亞當取名為波羅的海。

我們出發那天是星期六 (2012年5月26日) ,當晚在飛機上熬了一夜,27日中午時分到達我們波羅的海之旅的第一站----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哥本哈根的時間比紐約快6小時),投宿一家從網上預訂的旅店,用了4天時間在哥本哈根觀光。

哥本哈根(Copenhagen),不僅是丹麥的首都,也是丹麥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它位於丹麥最大的島嶼,西南島(Zealand)的東部(見上圖左下部),鄰海而建,空氣清新;街道整潔,綠樹成蔭,有很多古老的教堂和宮殿,曾被評為“最適於居住的城市”,“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享受生活是丹麥人推崇的人生目的。有一天下午,我們走進一家冰淇淋店,店員滿臉微笑地提醒我們:“我們五點鍾打烊,請快一點。”我們先是一驚,而後十分感慨,“最幸福的城市”,實至名歸。

丹麥皇家專用碼頭

上圖是哥本哈根最大的噴泉,吉菲昂(Gefion Fountain),由北歐女神Gefjun與四頭耕牛組成。噴泉建成於1908年,由丹麥藝術家Anders Bundgaard設計,其創作靈感來源於一個有關西南島的古代傳說。

傳說古代有一個瑞典國王,叫戈爾弗。他許諾女神Gefjun可以拿走瑞典的一塊土地,但這必須是女神親自開墾的土地,而且時間隻限一晚上。於是女神把四個兒子變成了四頭耕牛,奮鬥了整整一晚,將得到的土地投進丹麥海域,變成了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南島(Zealand)。

克裏斯蒂安堡(Christiansborg Palace), 坐落在哥本哈根市中心,曾曆經兩次大火,現今的建築已是克裏斯蒂安堡第三世,建於1907-1928年。在這棟雄偉的建築裏,不僅有丹麥國會,丹麥首相辦公室,丹麥最高法院,而且還有皇家接見外賓的接待室,皇家馬廄及教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同時擁有行政,司法和皇權三大國家最高機關的建築。

克裏斯蒂安堡(Christiansborg Palace)的皇家外賓接待處,金碧輝煌,高貴典雅。

哥本哈根市政廳門前的青銅怪獸。圖片的右邊僅露出一角的紅磚建築即是Tivoli公園。一尊巨大的安徒生銅像(見下文)就坐落在這兩棟建築之間的人行道上。

舊證券交易所,由克裏斯蒂安四世修建於1619---1640年,是丹麥最古老的股票交易所。

步行街(Stroget), 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條步行街,也是歐洲最長的商業街之一,時尚與古老在這裏完美結合。

步行街(Stroget)美輪美奐的櫥窗,總令人流連忘返。

 

來到丹麥,不能不提起童話大師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on)。《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拇指姑娘》,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不僅豐富了億萬孩子們的童年,而且讓丹麥,一個北歐小國,名揚世界。安徒生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哥本哈根度過的,這座美麗的城市無疑給了他許多創作靈感。當我們行走於哥本哈根的大街小巷,不由得腦海裏時時閃現出一幅幅安徒生童話的動人畫麵。在市政廳大樓的附近,我們見到一尊安徒生的青銅雕像,左手握著拐杖,右手拿著一本書,他正扭頭看向街對麵的大型遊樂場緹瓦裏(TIVOLI) 公園。他是在尋找靈感;還是在沉思過往?我們也忍不住順著他的視線觀望起來。

 

在巨輪停靠的海港附近,沿著長堤公園,可以看到被譽為哥本哈根標誌的小美人魚雕像,這是根據安徒生的童話故事《海的女兒》,由丹麥雕塑家愛德華埃裏克森於1913年以他的妻子愛琳為模特雕塑而成的傳世傑作。2010年,小美人魚雕像曾空運到上海參加上海市博會,成為丹麥館的核心展品,接受廣大觀眾的觀賞。同年年底雕像返回哥本哈根。我們乘觀光巴士去看雕像那天上午,正遇上下雨。煙雨迷蒙中的小美人魚越發顯現出為愛而傷感的悲劇色彩。

 

阿美琳堡王宮位於哥本哈根市區的東麵,與小美人魚相距不遠。它建於十八世紀中葉,幾度易主後於十八世紀末歸於丹麥王室,成為現今丹麥王室的主要宮殿。它由四座外觀一樣的建築環圍在一個八角形的廣場周圍構成,其中兩座向遊人開放,分別為皇室家族博物館和女王迎接外賓的場所。

阿美琳堡王宮,一座沒有圍牆的王宮,丹麥王室的親民可見一斑。王宮後麵銅綠色圓頂建築是菲特烈教堂(Frederik’s Church),又稱大理石教堂 (Marble Church)。

每天中午12點,頭戴大絨帽的皇家衛隊,會在八角形的廣場上進行聲勢浩大,鼓樂齊鳴的換崗儀式。

皇家衛兵的裝束,有沒有讓你想起安徒生筆下的小錫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