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大學(14)--- 第二次生產實習 (下)

(2016-04-27 19:04:20) 下一個

   外科實習結束後,就輪到婦產科實習。開始,我還是兢兢業業地保持在外科實習時的幹勁,希望獲得好成績。但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偶然事件發生了,攪黃了我的計劃。一天晚上,我正在婦科病房的辦公室裏麵認真書寫病程記錄,班上的幾個同學進來閑聊,其中有一個女生叫巫光祥,她在談話中毫無來由地對我們男生冷嘲熱諷。我少年氣盛,於是忍不住對她很不客氣地反唇相譏。一刹那之間,她向我衝了過來,用手來抓我帶著的口罩。我隻得被迫反擊,也伸手去攔住她的手。一時間我們兩人你推我擋的比劃了起來。在眾目睽睽之下,我感到非常尷尬,就立刻轉身逃出病房,下樓穿過醫院與第八教學樓之間的走道,想爭取盡快撤回到八角亭三樓的寢室裏。沒想到巫光祥不依不饒,緊跟在我身後,一路上還絮絮叨叨地不斷追問。我快步疾走,恍恍惚惚地好不容易走到八角亭下麵的樓梯,遇到同班的另一個男同學才幫我解了圍。然而,我一夜無眠,陷入後悔而不能自拔的絕境中。次日上午,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婦科病房實習,立刻就被叫到主任辦公室。剛一進門,就看見樂以成教授一臉的憤怒,嚇得我魂飛天外,不知所措,隻得垂手站立一旁聽候發落。樂主任大聲訓斥道:“石善溶,你昨天晚上在病房裏和巫光祥打啥子架?山不和水鬥,男不和女鬥。你是怎麽學的?!”我無言以對,灰溜溜地離開了主任辦公室。接下來的婦產科實習也就在沉悶中度過了,最後,就得了一個及格的3分。

上圖為華西婦產科樂以成教授。照片來源於華西壩朋友的天空《奇女樂以成的傳奇人生》http://www.myhxf.org/documents/yueyicheng.htm

樂以成(1904-2001)婦產科專家。女。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人。1932年畢業於華西協合大學醫學院,華西第一位女博士,中國婦產科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著名醫學教育家和婦產科學專家,國家一級教授。在全國婦產科學領域享有崇高威望。在婦產科屆有“北有林巧稚,南有樂以成”的說法。曾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協副主席等職務。”(百度百科)

   帶著失敗者的情緒,我開始了內科實習。內科大樓是當時新建的鋼筋水泥三層樓房,在50年代的成都,應該算是一流的建築了。走進大門,寬闊的水門丁地麵顯得光潔發亮,正對大門的樓梯分開成Y字形,轉接左右兩側進入上一個層麵。第一層的兩端是臨床檢驗室與其他輔助設備如心電圖,同位素檢測等。第二、三層樓的兩端分別為內科的四個病房,即內1、2、3、4病房。在樓梯旁邊的牆壁上掛著一些裝在鏡框裏的油畫,多數是蘇聯的作品,如俄羅斯名醫鮑特金、生理學家巴甫洛夫。還有一張注有俄文的風景畫,憑著我在一年級所學的粗淺俄語,可以翻譯為《伏爾加河上的黃昏》。從樓梯進入每個病房之前的走廊兩側都是分隔開的辦公室,其中也包括實習醫生的工作室,可以安放一張小床作為實習醫生輪流值夜班時睡覺之用。看著這些嶄新的病房和設備,比起還停留在解放前老醫院裏的外科、婦產科等,就有相隔千裏的感覺。除了這4個病房外,內科還包括相隔較遠的結核病室與傳染病室,需要穿戴隔離防護衣服,而且進出需要洗手。在內科實習時,主要的學習是參加每天早上主治醫師帶領下的查房巡視。此時,實習醫生必須準備好自己分管病人的所有資料包括最近的變化。對於新入院的病人還要從頭報告病曆與診療計劃等以供主治醫師審核。查房開始前,住院醫師就敦促手下的實習醫生把所有25個病床的病曆夾都堆放在一個推床上。查房時,推床隨著主治醫師帶領的隊伍在病房走廊裏移動,大家按照順序逐一討論病情。然後,主治醫生走到病床前檢查病人,他會把一些重要的體征示範給大家。檢查完一間病房裏的病人後,回到過道裏的推床邊,主治醫師會對實習醫生提出一係列的問題。他根據答案講解正確的分析方法,這是訓練實習醫生的主要步驟。在我的記憶中,在內4病房(血液學病房)實習時,主治醫師鄧長安的查房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總是穿著十分整潔的白領襯衫,加上燙過的白大褂更顯出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師道尊嚴之感。在他手下工作的住院醫師阮惠芳卻十分活潑,平易近人。她會微笑著,甚至開玩笑似地推著實習醫生的背去做事情。鄧長安醫師十分博學。他在查房時,為了證實一些醫學上的論斷,常常介紹他在探討有關問題的過程中所經曆的思路包括他寫信向有關專家或北京協和醫院圖書館索取文獻資料。那時候沒有電腦,需要采用照相的辦法把文獻作成一張張的照片。他曾經把這些照片上的英文文獻給我們看。但是,當時我們班沒有人讀得懂英文。我在大學的訓練中,也沒有樹立起任何有關科學研究的概念。對於鄧醫師的知識淵博,隻能夠仰慕,但是高不可攀。本來在內科的實習,還算順利。不料,當我輪轉到傳染病室時,又發生了一個錯誤。一天下午,我發現一個服用磺胺藥病人的尿液裏有晶體,當時因為住院醫師不在病房,也就隻是作了記錄。沒有采取緊急處理,采用堿化尿液的辦法以防止腎髒的損壞。次日,主治醫師黃安華對此很不高興。所以,我的內科實習成績隻獲得4分。

1985年慶祝華西建校75周年時,我們班參加活動的同學與鄧長安老師(後排正中藍色箭頭所指)等在大校門前合影。後排站立者,左起依次為許明定、我(石善溶)、戴禧祚、盧毅、何光熙、藍應福、鄧長安、陳加名、李惠、彭高槐等。前排蹲位者,右起依次為羅建國、張尊儀、葉惠、陳福銀、雷清芳、馮四思、周雲芳、劉安貞、李廷謙、張士傑。

 “鄧長安教授1920年9月10日出生於廣東順德縣,1944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生物係,1947年畢業於華西協合大學醫學院,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鄧長安教授曆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助教、主治醫師、講師、副教授、教授、血液內科主任、大內科主任。鄧長安教授從醫執教70餘年,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和智慧奉獻給了祖國的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是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創始人之一。”(文字來源於《中華血液學雜誌》http://www.hematoline.com/notice/70736.jhtml

 

附注:大學時代由於條件所限,照片很少。文中許多插圖來源於網絡,對此,作者感謝照片的原作者及相關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