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是當時十分受重視的大學必修科目,從一年級的中國革命史,第二年級的政治經濟學到第三年級的馬列主義基礎,構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係。講授中國革命史的老師是一位資深的原華大文學院教師倪文穆,他按照教學大綱規定,采用胡喬木編寫的《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為教材。有一次,在課堂上講到中國先期的民主革命時,他對於孫中山先生的評價,頗有微詞。他說,孫中山先生至死都還站在人民群眾之上,在總理遺囑中還說“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他邊講課邊聳動著肩頭,很強調“喚起”這兩個字就是說明高高在上的意思。我和班上其他一些同學都感覺出倪老師的觀點有欠妥當,課後,就整理了一封意見書,交給課代表轉給倪老師。後來,他在課堂上檢討了這一錯誤,糾正了他對於孫中山先生的錯誤看法。在學習中國革命史期間,為了配合課程的內容,倪老師也組織我們參觀成都市的一些與中國近代曆史發展有關的建築包括一些工廠等以便了解過去百年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發展曆程。
上圖為上課的場景。該圖雖然拍於1944年,但我們進校時,華西的教室依然如此。該照片來源於照片中國《華西大學及華西醫院老照片》 http://www.picturechina.com.cn
第二年級的政治經濟學是從四川財經學院借聘來的羅象穀老師,他講課口齒清楚,思路敏捷。對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采用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加上一個皮匠生產皮鞋的例子,就能夠清楚明了地解釋剩餘價值的基本理論。我根據他的這一課,在考試中獲得滿意的成績。當時,政治教研室的主任蕭疌父也參加旁聽羅老師講述的政治經濟學課程,以便來年他自己在本校開課。
第三年的馬列主義基礎由蕭疌父主任擔任,按照教學大綱規定以《聯共黨史》為教材。他是多年的地下黨員,戴著一副近視眼鏡。正方形臉膛,蓄有較長的頭發。說話聲音洪亮,隨著所講內容常有抑揚頓措。興起時,更是神采飛揚,話聲變得鏗鏘有力,斬釘截鐵。此時他常常猛一抬頭把飄覆到眼鏡上的頭發甩回去。他在講課當中,還常常聯係當前形勢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如有一次,在放暑假前,他問大家如何計劃度過假期。他列舉了各種休閑的方式之後,熱心地告誡大家不要睡在沙灘上喘息,而要投身當代的洪流,勇往直前,鍛煉自己,這樣才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短短的一席話,聽得人熱血沸騰,受益終身。
1953年3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以後不久,成都市東城區人民代表就開始提名討論。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全校師生員工在二廣場集合進行選舉投票。我當時是17歲,按照選舉法的規定,公民必須年滿18周歲才有資格投票,所以,隻能夠參觀這次選舉活動。選舉投票結束後不久,就傳出一條十分驚人的消息,有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違,膽敢在選票上寫上“孔乙己”、“阿Q”的字樣。這樣一來,負責政治工作和學校保衛科的幹部夜以繼日地追查肇事者。後來,蘆葦告訴我們,學校把我們班參加投票學生的筆記本都收集起來和肇事者投票上的筆跡仔細核對。所幸我沒有參加選舉,可以豁免。
上圖古香古色的教學樓前麵的草坪就是二廣場,很多學校大會在此舉行。該照片來源於360度圖片 《華西協合大學老照片》http://image.so.com
附注:大學時代由於條件所限,照片很少。文中許多插圖來源於網絡,對此,作者感謝照片的原作者及相關網絡。
鬥罷了
後來,他在課堂上檢討了這一錯誤,糾正了他對於孫中山先生的錯誤看法。
===
沒有不妥當啊,先知者/聰明的人當然可以喚起昏睡的人了。
2. 政治乃眾人之事也,而不應該以介紹什麽主義為主軸,所以政治課是絕對的當然非常重要。